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典型调控剂对镉污染土壤镉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黄敏 陈川红 +2 位作者 杨海舟 毛栀品 李亚兵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2-137,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草炭和钙镁磷肥两种调控剂对土壤镉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镉为3.0mg/kg的酸性土壤中,钙镁磷肥对土壤有效镉的钝化调控优于草炭,就对土壤有效镉含量降低的最大量而言,钙镁磷肥和草炭分别为0.36mg/kg和0.25...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草炭和钙镁磷肥两种调控剂对土壤镉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镉为3.0mg/kg的酸性土壤中,钙镁磷肥对土壤有效镉的钝化调控优于草炭,就对土壤有效镉含量降低的最大量而言,钙镁磷肥和草炭分别为0.36mg/kg和0.25mg/kg。钙镁磷肥和草炭总体上均能降低碱性土壤有效镉含量,而土壤有效镉的动态变化规律因镉污染程度不同而异。不论土壤呈酸性还是碱性,随草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镉的有效态、无机结合态和残留态均降低,其最大降低比例分别为8.1%、26.4%和5.9%,而有机结合态增加,最大可达37.9%。随钙镁磷肥添加量增加,土壤镉的有效态和无机结合态均降低,最大比例分别为9.5%和43.5%,残留态显著增加,最大比例达44.1%,有机结合态变化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土壤 调控剂 镉形态 草炭 钙镁磷肥
原文传递
不同调控剂影响镉污染土壤浸出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敏 高何凤 +2 位作者 杨海舟 黄永炳 陈川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1-85,共5页
采用美国TCLP标准的浸出方法,以海泡石、膨润土、石灰、钙镁磷肥、壳聚糖和草炭6种材料作为化学调控剂,模拟研究了各调控剂对镉污染土壤浸出毒性的调控效果,以期为镉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及调控剂。结果显示,对镉含量为3.0mg... 采用美国TCLP标准的浸出方法,以海泡石、膨润土、石灰、钙镁磷肥、壳聚糖和草炭6种材料作为化学调控剂,模拟研究了各调控剂对镉污染土壤浸出毒性的调控效果,以期为镉污染土壤的化学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及调控剂。结果显示,对镉含量为3.0mg/kg和6.0mg/kg的污染土壤而言,草炭和钙镁磷肥对酸性土壤镉的钝化效果最优,其钝化率最高分别达19.2%和38.4%;而钙镁磷肥对碱性土壤镉的钝化效果最好,其钝化率最高可达72.5%。对同一污染程度土壤,草炭和钙镁磷肥这两种调控剂对镉的钝化率均以碱性土壤优于酸性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化学调控 浸出毒性
原文传递
电子束辐照结合低温热水解协同提高污泥破解率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川红 何仕均 +2 位作者 王建龙 张幼学 俞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166-3171,共6页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供试材料,通过比较电子束辐照、热水解及组合工艺对污泥破解率的影响发现:随着热水解温度从90℃提高到120、140和160℃,污泥破解率分别从14.82%升高至19.97%、23.16%和33.28%。当热水解温度低于140℃时,氨氮...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供试材料,通过比较电子束辐照、热水解及组合工艺对污泥破解率的影响发现:随着热水解温度从90℃提高到120、140和160℃,污泥破解率分别从14.82%升高至19.97%、23.16%和33.28%。当热水解温度低于140℃时,氨氮/溶解性总氮的比值(NH_3-N/TSN)在0.14~0.17之间波动,而温度达160℃时,NH_3-N/TSN升高至0.22。另一方面,当污泥吸收剂量由5 k Gy增加至10、15、20 kGy时,污泥破解率分别由3.77%缓慢上升到4.87%、5.01%、5.42%。但是,NH_3-N/TSN维持在0.32~0.33之间,比热水解处理约提高1倍。在组合工艺中,15 kGy+90℃热水解30 min污泥破解率最高,达25.1%,NH_3-N/TSN≈0.22。实验证明:热水解对污泥破解效果显著,但电子束辐照可进一步将大分子有机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破解 电子束辐照 热水解
原文传递
头孢菌素发酵菌渣电子束辐照-好氧堆肥无害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涛 韩筠松 +2 位作者 陈川红 初里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3-371,共9页
采用电子束辐照联合好氧堆肥工艺对头孢菌素发酵菌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堆肥原料为头孢菌素菌渣、鸡粪和秸秆,菌渣未辐照直接进行堆肥的反应器(1号)与菌渣辐照50 kGy后再进行堆肥的反应器(2号)平行运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号... 采用电子束辐照联合好氧堆肥工艺对头孢菌素发酵菌渣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堆肥原料为头孢菌素菌渣、鸡粪和秸秆,菌渣未辐照直接进行堆肥的反应器(1号)与菌渣辐照50 kGy后再进行堆肥的反应器(2号)平行运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号反应器的堆体温度、温度上升速率以及高于55℃天数均大于1号反应器.在30 d堆肥周期中,2号堆体的平均温度比1号堆体高3.3℃;1号和2号堆体温度高于55℃的天数分别为5 d和7 d.2号堆体的有机质含量和溶解性TOC浓度下降均较快,表明其有机物的利用效率较高.辐照预处理可促进菌渣好氧堆肥腐殖化进程,2号堆体的腐殖化指数比1号堆体高15%~51%.2号堆体中抗生素头孢菌素C的浓度到第10 d即可降至液相色谱无法检出.此外,两个反应器堆肥过程中抗性基因erm B丰度有所减小,sul2丰度升高.堆肥产品中无抗生素残留,有机质指标远高于有机肥料国家标准,其作为优质肥料进行安全再利用需重点关注抗性基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照 抗生素菌渣 抗性基因 腐殖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