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慢性乙型肝炎50例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后的肾功能变化
1
作者 林学 戴颖 +1 位作者 陈川英 魏玲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10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后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3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50例年龄大于50岁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组)和50例年龄大于50岁健康人(对照组)为研...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后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3月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50例年龄大于50岁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组)和50例年龄大于50岁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随访96周。检测两组患者入组前及随访过程中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48周后,HBV-DNA均低于检测下限,血清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70%。入组时(0周),两组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时,研究组血清肌酐24周、48周、72周、96周与0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24周、48周与0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周、96周时,研究组血清胱抑素C值、尿微量白蛋白均高于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值24周、48周、72周与0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周时,研究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值高于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24周、48周、72周、96周与0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疗效确切,但存在早期肾功能损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替诺福韦 视黄醇结合蛋白 胱抑素C 安全性 肾功能不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母婴阻断的有效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陈川英 陈芳 +3 位作者 程全红 涂相林 戴颖 林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早期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南昌第九医院门诊及住院的CHB孕妇164例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n=80,孕妇在妊娠...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早期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南昌第九医院门诊及住院的CHB孕妇164例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n=80,孕妇在妊娠早期予以TDF 300 mg/d,并在妊娠结束后按照CHB的抗病毒处理原则进行治疗)和对照组(n=84,不接受抗病毒治疗)。2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观察孕期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尿常规,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时、6个月及12个月时HBs Ag、HBV DNA,评价新生儿HBV感染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Apgar评分。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在妊娠18、24和36周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复常率:χ^2值分别为19. 145、24. 990、36. 414,P值均<0. 001;HBV DNA阴转率:χ^2值分别为75. 526、107. 412、38. 138,P值均<0. 001)。在婴儿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检查,治疗组与对照组婴儿HBsAg阳性率、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χ^2值分别为6. 089、5. 074、5. 074,P值均<0. 05;HBV DNA阳性率:χ^2值均为5. 074,P值均<0. 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生长发育指标均在正常婴儿范围内。结论妊娠早期开始使用替诺福韦酯能恢复肝功能,并可安全有效的阻断HBV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妊娠 孕妇 替诺福韦酯 治疗学
下载PDF
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川英 程全红 +1 位作者 涂相林 戴颖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TNF-α、IL-2、IL-6和IL-8水平。结果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 目的探讨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和30名健康人血清TNF-α、IL-2、IL-6和IL-8水平。结果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2水平则明显降低;39例死亡患者入院时TNF-α、IL-2、IL-6和IL-8水平分别为125.6±4.8pg/mL、24.4±1.3pg/ml、85.0±5.1pg/ml和137.1±5.2pg/ml,而61例存活患者则分别为107.7±3.1pg/ml、29.6±1.2pg/ml、67.5±2.7pg/ml和124.4±3.4pg/ml(均P<0.05)。结论血清TNF-α、IL-2、IL-6和IL-8水平与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肝损伤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 细胞因子 预后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时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川英 何金秋 吕定英 《江西医药》 CAS 2000年第1期10-11,6,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症肝炎时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日产KM - 880 0血液净化仪对4 8例重症肝炎进行 13 7次治疗 ,其中血浆置换 (PE) 119次 ,血液灌流 (DHP) 6次 ,血浆吸附 (PP) 12次。观察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处...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症肝炎时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日产KM - 880 0血液净化仪对4 8例重症肝炎进行 13 7次治疗 ,其中血浆置换 (PE) 119次 ,血液灌流 (DHP) 6次 ,血浆吸附 (PP) 12次。观察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处理。结果 ALSS治疗中共发生并发症 4 4次 ,占 3 2 .12 % ,其中以血浆置换的并发症最多达 3 3 .61% ,并发症中以皮疹发生率最高 (16.79% ) ,其次为血压下降 (10 .2 2 % ) ,并发症中除 1例因术前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于术中休克死亡外 ,其余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ALSS治疗重症肝炎时 ,注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是提高ALSS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并发症 人工肝支持系统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4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川英 何金秋 邓见廷 《江西医药》 CAS 1999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日产KM —8800 血液净化仪对43 例重症病毒性肝炎选用不同的方法( 血浆交换、血液灌流、血浆吸附等) 进行102 次治疗,与对照组44 例比较。结果 明显急性、亚急...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对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日产KM —8800 血液净化仪对43 例重症病毒性肝炎选用不同的方法( 血浆交换、血液灌流、血浆吸附等) 进行102 次治疗,与对照组44 例比较。结果 明显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治愈好转率(65 .22 % ) 明显高于对照组(20 .83 % ) ;慢性重症肝炎治疗组治愈好转率(55 .00 % )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15 .00 % )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1) ;治疗组每次治疗后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好转,肝功能血胆红素、AST 等明显降低( P< 0 .001) ;血白蛋白升高( P< 0 .01) ,球蛋白明显降低( P<0 .001) ,白球比例由倒置转为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血BUN、Cr、NH3 等治疗后均有明显降低( 分别为( P< 0 .001 ,P< 0 .05and P< 0 .001) ,电解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均为正常范围。结论 ALSS 不失为目前治疗重症肝炎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能显著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人工肝 支持系统append
下载PDF
肝移植后肝炎病毒再感染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川英 程全红 徐贞秋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防治。方法分析近3年肝移植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病人均出现HBV再感染,3例移植肝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拉米夫定等在肝移植的抗病毒治疗中作用尤为重要,联合HBIG效果更佳。
关键词 肝移植 HBV再感染 拉米夫定抗病毒 病毒感染
下载PDF
日达仙治疗20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川英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日达仙 药物治疗 重型肝炎 联合用药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陈川英 程全红 +2 位作者 陈芳 吴湛 戴颖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为治疗组,其中治疗A组为42例初治患者,治疗B组为40例复治患者,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每天给予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为治疗组,其中治疗A组为42例初治患者,治疗B组为40例复治患者,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每天给予替比夫定600mg,口服,1次/d;对照组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d,疗程48周。结果治疗A组在12周、24周、48周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24周、48周治疗A组的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所有患者在服药其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快速、有效降低HBV-DNA,促进HBeAg阴转,使用安全,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下载PDF
南昌地区丁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初步报告
9
作者 陈川英 何金秋 《江西医药》 CAS 1996年第3期130-133,共4页
对1995年3月~199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南昌地区乙型肝炎患者226例应用酶联吸附法进行 HDAg 和抗 HD 的检测,共发现21例阳性,阳性率为9.29%,其中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和肝硬化的丁肝感染率明显高于 HBsAg 携带者。表明混合或... 对1995年3月~1995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南昌地区乙型肝炎患者226例应用酶联吸附法进行 HDAg 和抗 HD 的检测,共发现21例阳性,阳性率为9.29%,其中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和肝硬化的丁肝感染率明显高于 HBsAg 携带者。表明混合或重叠感染 HDV 对乙肝慢性化及肝硬化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示 HDV 感染可导致循环血中 HBV 抗原减少,对 HBV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在进行丁肝流行病学调查时,不应忽视对 HB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流行病学 HDV感染
下载PDF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10
作者 陈川英 《江西医药》 CAS 1997年第5期267-269,共3页
对我院1993年10月至1996年6月84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例随机配对使用α-2b干扰素进行疗效分析,治疗组42例,α-2b干扰素疗程24w,总剂量219MU,疗程结束HBsAg、HBeAg、HBVDNA阴转分别为... 对我院1993年10月至1996年6月84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例随机配对使用α-2b干扰素进行疗效分析,治疗组42例,α-2b干扰素疗程24w,总剂量219MU,疗程结束HBsAg、HBeAg、HBVDNA阴转分别为4.8%、47.6%和52.3%,ALT、AST复常率83.3%和88.1%。随访3至12m治疗组有效26例、占61.9%;对照组7例,占16.7%,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Χ2=29.53,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乙型肝炎 Α-干扰素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20
11
作者 何金秋 陈川英 +3 位作者 邓见廷 祁红霞 张小青 陈绛青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重肝)的疗效和血浆置换(PE)、血浆吸附(PP)、血液灌流(DHP)治疗重肝的适应证。方法:治疗组64 例,对照组60 例。2 组病例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ALS...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症肝炎(重肝)的疗效和血浆置换(PE)、血浆吸附(PP)、血液灌流(DHP)治疗重肝的适应证。方法:治疗组64 例,对照组60 例。2 组病例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ALSS治疗,其中PE每次置换40~60 m l/kg 异体同型等量血浆;PP每次交换100~150 m l/kg 血浆;DHP每次交换170~250 m l/kg 全血量,2~7 日治疗1 次,直到病情稳定好转。结果:治疗组共计治疗168 例次,平均2.6 次,存活44 例,存活率68.75% ;对照组存活28 例,存活率46.67% (P< 0.01)。治疗组早、中、晚期存活率分别为85.71% 、76.47% 和52.17% ,PE、PP和DHP治疗存活率分别为73.81% 、66.67% 和50.00% 。结果显示PE适合中毒症状严重的各型重肝,PP宜用于严重胆汁淤积的重肝,DHP以降低NH3 为主,适宜高氨血症和肝性脑病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24 例次(15.58% ),经对症处理不良反应均能缓解。结论:ALSS治疗重症肝炎能有效清除体内病理成分,包括血清总胆红素、血氨、肿瘤坏死因子和内毒素等,提高存活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血浆置换 治疗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全程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及母婴阻断的有效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芳 涂相林 +4 位作者 陈川英 程全红 李欣 林学 幸泽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全程使用替比夫定(Ld T)抗病毒的疗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HB妇女64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两组婴儿均接受标准免疫预防,人工喂养。观察整个孕期生化、HBV标志物、HBV...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全程使用替比夫定(Ld T)抗病毒的疗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HB妇女64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两组婴儿均接受标准免疫预防,人工喂养。观察整个孕期生化、HBV标志物、HBVDN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时、1、6及12月龄时HBVDNA、HBs Ag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孕24周及分娩前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孕12、24周及分娩前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48.39%vs.3.03%(P=0.000)、83.87%vs.6.06%(P=0.000)、90.32%vs.6.25%(P=0.000);两组婴儿在出生时HBs Ag阳性率是12.90%vs.37.50%(P=0.025),出生后1、6、12个月均为0 vs.18.75%(P=0.035);HBVDNA阳性率在出生时是0 vs.21.88%(P=0.018)、出生后1、6、12个月均为0 vs.18.75%(P=0.035)。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B患者妊娠全程使用Ld T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妊娠 替比夫定 治疗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程全红 陈川英 +1 位作者 易三水 陈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8期16-17,20,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德福韦酯组34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拉米夫定组34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观察期均为48周。均给...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德福韦酯组34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d;拉米夫定组34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观察期均为48周。均给予常规护肝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HBV DNA定量、Child-Pugh评分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患者无一例死亡,肝功能、PTA均有明显改善,Child-Pugh评分减少,HBV-DNA定量水平显著下降,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拉米夫定组有2例患者出现骆氨酸-蛋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YMDD)变异,变异率为5.9%,阿德福韦酯组未发现病毒变异。结论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在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8周时,其疗效与安全性均相似,能使患者获得病毒学的应答及肝脏生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阿德福韦酯具有较低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糖耐量减低的相关性分析及危险因素的筛选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芳 涂相林 +2 位作者 陈川英 肖影群 程全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6-70,共5页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IGT与遗传代谢因素、病原学、生化及肝脏组织学损害程度的关系,筛选IG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IGT与遗传代谢因素、病原学、生化及肝脏组织学损害程度的关系,筛选IG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糖尿病家族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常规、生化、凝血系列、病理诊断(炎症分级G、纤维化分期S)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比较正常糖耐量(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组和IGT组之间的差异;IGT和患者的临床指标、HBV DNA阳性患者HBV DNA载量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s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IGT的危险因素。结果 199例慢乙肝患者行OGTT试验,发生IGT患者29例,占14.6%;NGT组与IGT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年龄(岁)(29.59±8.50 vs 38.45±10.78,P=0.000)、糖尿病家族史(6.5%vs44.8%,P=0.000)、BMI(kg/m2)(21.14±1.58 vs 22.76±1.60,P=0.000)、TG(mmol/L)(1.50±0.46 vs 2.31±0.77,P=0.000)、ALB(g/L)(42.42±5.54 vs 40.32±4.60,P=0.033)、HBV DNA阳性(81.2%vs 62.1%,P=0.028);与IGT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是:年龄(r=0.350,P=0.000)、糖尿病家族史(r=0.510,P=0.000)、BMI(r=0.417,P=0.000)、TG(r=0.286,P=0.000)、ALB(r=-0.158,P=0.032)和HBV DNA(r=-0.170,P=0.022);在156例HBV DNA阳性的患者中,与HBV DNA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是:年龄(r=-0.232,P=0.002)、HBeAg阳性(r=0.479,P=0.000)、ALT(r=0.210,P=0.005)、Dbil(r=-0.216,P=0.004)和IGT(r=-0.155,P=0.038);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IGT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糖尿病家族史、BMI和TG。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IGT主要取决于患者的遗传背景、自身因素和代谢特点,HBVDNA、ALB对预测IGT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乙型 慢性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乙型肝炎病毒 糖耐量减低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林学 陈川英 +1 位作者 陈芳 戴颖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0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18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糖尿病组(48例)与非糖尿病组(136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南昌市第九医院收治的18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糖尿病组(48例)与非糖尿病组(136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水平及出院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及预后情况。结果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发现,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肝癌概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损坏严重,远期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糖尿病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全红 陈川英 +2 位作者 陈芳 易山水 炉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A组)40例、阿德福韦酯组(B组)40例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组(C组)40例,均治疗48...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发生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A组)40例、阿德福韦酯组(B组)40例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组(C组)40例,均治疗48周。观察各组血清生化学、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情况。结果治疗48周时,B、C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7.5%和82.5%,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3.54±0.97 lg copies/ml和3.46±0.94 lg copies/ml,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70%和75%,均明显优于A组;但3组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无显著性相差。结论阿德福韦酯单用或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YMDD变异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戴颖 陈川英 +1 位作者 陈芳 孙杨安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0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42例Peg IFNα-2b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 IFNα-2b)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42例Peg IFNα-2b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治疗组,各21例。观察组在Peg IFNα-2b治疗基础上加用ETV治疗,对照组直接换用ETV治疗,治疗时间均为52周。观察两组在12、24、52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换率及HBsAg水平。结果治疗52周,两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52周,期间均未出现病毒突破和生化突破。结论 Peg IFNα-2b联合ETV治疗生化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和血清学应答率均高于ETV单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恩替卡韦 应答不佳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晓青 祁红霞 +2 位作者 邓见廷 何金秋 陈川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重症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特点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芳 肖影群 +1 位作者 陈川英 涂相林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特点与临床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6例,均行肝活组织检查及病理分期,根据组织学纤维化程度分为非肝硬化组(S0—S3期)...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特点与临床非创伤性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6月南昌市第九医院住院的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6例,均行肝活组织检查及病理分期,根据组织学纤维化程度分为非肝硬化组(S0—S3期)、肝硬化组(S4期、活动性肝硬化),了解其构成比;研究非肝硬化组与肝硬化组之间非创伤性指标(包括性别、年龄、乙肝病毒标志物、血常规、生化、凝血系列、HBV-DNA载量、肝纤维化四项、脾脏肋间厚度、HBeAg阳性等25项)的关系。结果①在1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S0—S3期115例,占65.3%,S4期31例,占17.6%,活动性肝硬化30例,占17.1%。②在非肝硬化与肝硬化2组间,年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HBeAg、AAR(AST/ALT)、直接胆红素、白蛋白(ALB)、球蛋白(GLB)、AGR(ALB/GLB)、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肽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国际标准化比率、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脾脏肋间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25项非创伤性指标中,患者的年龄、HA、PCⅢ、HBeAg、AAR、DBil、ALB、GLB、AGR、ACP、GGT、RBC、WBC、RCT、INR、PTA、纤维蛋白原和脾脏肋间厚与肝硬化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组织学肝硬化患者,临床上有许多非创伤指标有助于判断组织学肝硬化;HBeAg阴性比阳性患者存在组织学肝硬化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肝活检 血清学试验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胃镜表现相关性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颖 陈川英 程全红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胃镜下的表现,进行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HP感染相关性因素的分析,从而通过干预达到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方法对南昌市第九医院16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 目的通过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胃镜下的表现,进行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HP感染相关性因素的分析,从而通过干预达到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方法对南昌市第九医院16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溃疡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探讨肝功能Chid-pugh分级、门静脉内径、HP感染与胃镜下表现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HP阳性率为43.37%(72/166)。HP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关系不大。随着肝功能损害加重,食管静脉曲张及PHG的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溃疡发生率与肝功能分级之间无相关性(P>0.05)。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HP感染无相关性(P>0.05);PHG分型与HP感染经检验,无与轻型PHG、轻与重型PHG相比P>0.05;无与重型PHG相比P<0.05;消化性溃疡发生与HP感染成正相关(P<0.05)。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内径关系经检验,无与中、重度曲张组,轻与重度曲张组相比P<0.05;无与轻度曲张组、轻与中度曲张组、中与重度曲张组相比P>0.05;PHG分型与门静脉内径关系,无与重型PHG,轻与重型PHG相比P<0.05;无与轻型PHG相比P>0.05;溃疡发病率与门静脉内径呈正相关(P<0.05)。结论积极治疗肝脏疾病,降低门静脉压力及根治HP可有效降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肝功能分级 门静脉内径 幽门螺杆菌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