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蜜环菌活性成分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州莉 伍贤进 +2 位作者 田玉桥 邹娟 方伟 《现代食品》 2019年第21期25-29,共5页
蜜环菌是口蘑科的兼性寄生真菌。研究发现蜜环菌含有多糖、萜类、核苷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脑保护、护肝、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的天然活性成分及其相关产品,为蜜环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 蜜环菌是口蘑科的兼性寄生真菌。研究发现蜜环菌含有多糖、萜类、核苷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脑保护、护肝、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蜜环菌不同发育阶段的天然活性成分及其相关产品,为蜜环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活性成分 发开利用
下载PDF
基于CBCT的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州莉 严洪海 邵现红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通过口腔专用锥形束CT(CBCT)探讨下颌神经管位于磨牙后区的分支的存在概率及对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利用CB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下颌骨的横断面连续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研究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的分布及走行情况。结果在208例患... 目的通过口腔专用锥形束CT(CBCT)探讨下颌神经管位于磨牙后区的分支的存在概率及对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利用CB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下颌骨的横断面连续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研究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的分布及走行情况。结果在208例患者共416侧下颌神经管中观察到66例患者存在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其中单侧分支53例,双侧均有分支13例,共计79例,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率18.99%,分支均位于主干上方,分布于下颌第三磨牙远中或根方(若下颌第三磨牙缺失,分布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结论本研究得出的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的分支的存在概率及位置,可为临床上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下颌神经管 分支 磨牙后区
下载PDF
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的三维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錡 严洪海 +1 位作者 陈州莉 邵现红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通过口腔专用锥形束CT技术探究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的相关数据以及其与该区位置的关系,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316例中国人锥形束CT扫描数据,筛选有下颌管磨牙后区神经分支的病例,并对其进行长度、第二磨牙... 目的通过口腔专用锥形束CT技术探究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的相关数据以及其与该区位置的关系,为临床外科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316例中国人锥形束CT扫描数据,筛选有下颌管磨牙后区神经分支的病例,并对其进行长度、第二磨牙远中根的距离、颊侧骨板和舌侧的距离测量分析。结果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的平均长度为(3.41±1.44)mm;下颌神经管磨牙后区分支的末端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的距离的平均值为(12.83±5.43)mm,其末端距离唇颊侧骨板的平均值为(6.18±1.73)mm;距离牙槽嵴顶的平均值为(18.47±6.34)mm;距离舌侧骨板的平均值为(5.79±1.67)mm。结论在种植手术和拔除阻生牙等外科手术之前,使用锥形束CT对其具体位置进行多平面重建并进行分析,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神经管 磨牙后区分支 锥形束CT
下载PDF
显脉旋覆花油树脂的亚临界萃取工艺优化
4
作者 马凤 陈州莉 +2 位作者 尹欢 欧国腾 方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91-95,共5页
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制备新资源食品显脉旋覆花油树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对工艺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8.6,提取温度为40.8℃,提取时间为32.6 min,最终显脉旋覆花油树脂得率为1.32%,... 采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制备新资源食品显脉旋覆花油树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分析对工艺条件进行系统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8.6,提取温度为40.8℃,提取时间为32.6 min,最终显脉旋覆花油树脂得率为1.32%,所得油树脂色泽呈棕红色,具有独特的显脉旋覆花挥发油芳香气味。为显脉旋覆花在调味品领域的商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萃取 显脉旋覆花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