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冠脉成像、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冠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罗华 范艳 陈巧一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CT冠脉成像(CTA)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冠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围绕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一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A、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以上两组检查冠... 目的:分析CT冠脉成像(CTA)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冠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围绕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一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CTA、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以上两组检查冠心病的检出率、诊断效能、左心室功能、冠脉斑块稳定性。结果:CTA冠心病检出率与超声心动图相比较高(P<0.05),分别为90.00%、77.50%;金标准确诊结果为阳性73例,阴性7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阳性例数为62例,阴性18例,CTA检查诊断阳性72例,阴性8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1.25%、82.19%、71.42%,CTA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25%、92.31%、85.71%,两组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超声心动图脂质斑块、纤维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心动图,冠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更高,但二者对左心室功能、冠脉斑块稳定性的评估结果相近,均可作为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冠脉成像 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左心室功能 冠脉斑块稳定性
下载PDF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肖洲 陈巧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95-97,100,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技术评估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梗死组,同时选取6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均行常规... 目的: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成像技术评估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0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梗死组,同时选取6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3D-ASL检查,分析异常灌注情况。结果:梗死组的正常灌注占比、平均rCBF值均低于健康组(P <0.05);脑梗死灌注异常患者患侧DWI高信号区及周边低灌注区3、6、9、12点钟方向感兴趣区(ROI)的ASL-CBF值均低于对侧,且患侧DWI高信号区的ASL-CBF值低于同侧周边低灌注区3、6、9、12点钟方向ROI(P <0.05);治疗后,脑梗死灌注异常患者DWI高信号区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周边低灌注区3、6、9、12点钟方向ROI的ASLCBF值均高于治疗前(P <0.05);梗死组的3D-ASL灌注异常检出率高于DWI(P <0.05);健康组的3D-ASL、DWI灌注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灌注异常患者3D-ASL图显示灌注异常面积大于DWI(P <0.05)。结论:3D-ASL技术可良好评估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改变,筛查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异常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 缺血性脑梗死 脑血流灌注
下载PDF
CT联合MR成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巧一 何斌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9期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CT指数与MR成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择从2016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初诊患者48例,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MR成像,最后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宫颈癌初诊患者48例中,3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 目的分析CT指数与MR成像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方便选择从2016年7月—2018年7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初诊患者48例,入院后均接受CT检查、MR成像,最后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宫颈癌初诊患者48例中,3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阳性比例为72.92%。CT: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表现为中心坏死、可见包膜外侵,以圆形为主,大小与阴性患者相比较(P<0.05)。MRIDWI表明,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ADC值显著低于阴性(t=2.6736,2.5074,5.8704),eADC值显著高于阴性(t=2.5395,3.9244,2.8670,P<0.05)。结论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会改变CT影像图特征的变化和MR成像参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指数 MR成像 盆腔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巧一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9期668-669,共2页
目的:分析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6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CT脑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化血管成像(DSA)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显著高于DSA的84%(P<0.05)。结论:将螺旋C... 目的:分析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分析6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CT脑血管造影(CTA)及数字化血管成像(DSA)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A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显著高于DSA的84%(P<0.05)。结论:将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作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首要检测手段,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1.5T磁共振不同序列对髌骨软化症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巧一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不同序列在髌骨软化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3-06/2014-12间的186例髌骨软化症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R诊断中I期8例,Ⅱ期19例,Ⅲ期98例,Ⅳ期6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4%、10...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不同序列在髌骨软化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3-06/2014-12间的186例髌骨软化症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R诊断中I期8例,Ⅱ期19例,Ⅲ期98例,Ⅳ期6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4%、10.2%、52.6%、32.8%。矢状位梯度回波像与横断位T_2WI在早期髌骨软化症诊断效果高于矢状位的T_2WI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晚期髌骨软化症诊断诊断中单独三种序列诊断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采取1.5T磁共振不同序列对髌骨软化症诊断具有较好的效果,尤其矢状位与横断位梯度回波像联合检查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髌骨软化症 磁共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不同MR扫描序列对髌股关节软骨病变的评价
6
作者 陈巧一 唐光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5-136,共2页
目的 为有效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临床探究不同MR扫描序列用于疾病诊断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4~2016-02期间80例髌股关节软骨病变入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不同MR扫描序列对患处进行扫描,其中使用二维毁损梯度... 目的 为有效诊断髌股关节软骨病变,临床探究不同MR扫描序列用于疾病诊断的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4~2016-02期间80例髌股关节软骨病变入院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不同MR扫描序列对患处进行扫描,其中使用二维毁损梯度回波序列扫描检查为二维组,而采用三维脂肪抑制毁损梯度回波序列(3D FS-SPGR)检查为三维组,同时以关节镜检查为标准,对不同MR序列检查结果准确度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关节镜检查髌股关节正常为176个,1级为46个、2级34个、3级35个、4级29个;三维组检查特异性、准确性、敏感性分别为99.3%、96.7%、92.5%,二维组依次为87.4%、85.4%、82.7%,三维组较二维组疾病检查准确度高(P<0.05).结论 临床对怀疑髌股关节软骨病变患者采用三维脂肪抑制毁损梯度回波序列检查,检查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 扫描序列 MRI 软骨病变 准确度
下载PDF
16排CT对脊柱稳定性的研究
7
作者 陈巧一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CT对脊柱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74个椎体)脊柱骨折患者的16排CT检查结果。结果:颈椎骨折占21.6%、胸椎骨折占36.5%、腰椎骨折占41.9%;单椎体骨折占25.9%、多椎体骨折中4椎体... 目的:探讨16排CT对脊柱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74个椎体)脊柱骨折患者的16排CT检查结果。结果:颈椎骨折占21.6%、胸椎骨折占36.5%、腰椎骨折占41.9%;单椎体骨折占25.9%、多椎体骨折中4椎体骨折占19.0%、3椎体骨折占25.9%、2椎体骨折占29.3%;压缩性骨折占25.7%、爆裂性骨折占60.8%、骨折脱位型占13.5%;无椎管狭窄占29.3%、椎管受累占70.7%。结论:16排CT对脊柱稳定性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CT 脊柱 稳定性
下载PDF
AI肺结节筛查准确率及结节风险评估准确率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均 陈巧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诊断系统(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agnostic system,AI)在胸部CT检查中肺结节检出的准确率及风险评估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5月于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或胸腹部CT检查的90例病例,通过A...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诊断系统(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agnostic system,AI)在胸部CT检查中肺结节检出的准确率及风险评估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5月于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行胸部CT或胸腹部CT检查的90例病例,通过AI与影像医师对比阅片,将阳性数据、风险评估数据进行综合比较。结果:AI识别结节总数689个、假阳性21个,>6 mm结节432个、假阳性9个,高风险(拟诊肿瘤)患者30例、假阳性11.8%;诊断医师识别结节总数547个、灵敏度80.4%,>6 mm结节401个、灵敏度94.7%,高风险(拟诊肿瘤)患者25例、假阳性4.4%。结论:诊断医师对肺结节的诊断灵敏度低于AI,特别是6 mm以下小结节;AI高风险肺结节判定假阳性率高于诊断医师,特异度低于诊断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人工智能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及不同重组方法在诊断跗跖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欢 陈巧一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0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不同重组方法在诊断跗跖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跗跖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及X线诊断,并在图像重建中应用容积重建技术(VRT...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不同重组方法在诊断跗跖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跗跖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及X线诊断,并在图像重建中应用容积重建技术(VR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以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CT原始容积数据,同时对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两种诊断方式所得的图像资料及疾病检出率。结果选取的56例患者共发现140处骨折;与轴位CT、MPR、SSD以及VRT检查结果比较,X线检出的跗跖关节骨折于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以及第1~5跖骨基底部等位置的分布明显少于多层螺旋CT不同重建方法的检出数量;两种诊断方法对跗跖关节骨折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的不同图像重建方法能够弥补X线对跗跖关节骨折的诊断缺陷,提高疾病检出率,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判断,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跖关节骨折 多层螺旋CT 图像重建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腰椎隐匿性骨折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10
作者 王欢 陈巧一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0期1921-192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隐匿性骨折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DR平片X线检查。分析X线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结果:X线诊断:腰椎骨折14例,占比70.0%;腰1横突骨折16例... 目的:探讨腰椎隐匿性骨折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隐匿性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DR平片X线检查。分析X线检查结果、CT检查结果。结果:X线诊断:腰椎骨折14例,占比70.0%;腰1横突骨折16例,占比66.7%;腰2横突骨折8例,占比80.0%;腰3横突骨折14例,占比82.4%;腰4横突骨折7例,占比77.8%;腰5横突骨折14例,占比70.0%。CT诊断:腰椎骨折20例,占比100.0%;腰1横突骨折24例,占比100.0%;腰2横突骨折10例,占比100.0%;腰3横突骨折17例,占比100.0%;腰4横突骨折9例,占比100.0%;腰5横突骨折20例,占比100.0%。结论:对腰椎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过程当中,CT诊断更加准确,可以达到理想结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骨折 CT诊断 X线 DR平片
下载PDF
AI识别技术在肺小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1
作者 陈均 陈巧一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7期54-55,共2页
目的:探究AI识别技术在肺小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而为相关医疗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4月接收的50例肺小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的CT影像导入到AI识别分析软件之中,对识别出的数据... 目的:探究AI识别技术在肺小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而为相关医疗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4月接收的50例肺小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的CT影像导入到AI识别分析软件之中,对识别出的数据做好相关的记录,并且将这些记录和诊断报告进行相关对比,了解AI识别技术在肺小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人工读片的灵敏度为79.17%,特异度为80.77%,准确性为80.00%;均显著低于AI识别技术读片的灵敏度100.00%,特异度96.15%,准确性98.00%(P<0.05)。A I识别技术读片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工读片,仅有(33.23±0.2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识别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表现基本等同影像诊断医师,在5 mm以下结节诊断中灵敏度更高、速度更快,AI判断为高风险的结节多于人工诊断,在肺小结节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我们可以应用AI识别技术协助患者和医生判断患者肺内结节的数量及性质,从而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做出判断,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识别技术 肺小结节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诊断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运用
12
作者 罗华 陈巧一 《中国农村卫生》 2016年第04X期40-40,共1页
目的:分析探讨主动脉夹层运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胸腹联合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扫描后使用血管二、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血管重建... 目的:分析探讨主动脉夹层运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胸腹联合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扫描后使用血管二、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血管重建。结果: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够将患者主动脉在增宽、真、假腔、内膜撕裂口、撕脱的内膜片、内膜破口血栓、心包与胸腔积液、积血以立体图形方式清晰的表现出来。结论:主动脉夹层运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准确帮助医生诊断患者病情,治疗和临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16排螺旋CT 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膝关节软骨损伤磁共振扫描序列优化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巧一 罗华 唐光才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35期4482-448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优化序列,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36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收集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诊断中的优化序列,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366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收集患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多回波数据合并成像(MERGE)、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Fiesta-c)、脂肪水抑制三维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序列(FS-3D-SPGR)对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的诊断能力。结果本组366例患者,损伤部位以髌骨、股骨外髁损伤最为常见,膝关节基础疾病或损伤以合并髌骨轨迹异常、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最为多见。MRI诊断上,Fiesta-c序列对软骨损伤程度分级诊断的灵敏度为95.96%、特异度为96.41%、Kappa值为0.892,优于MERGE序列或FS-3D-SPGR序列。结论 MRI诊断可为软骨损伤程度分级提供重要信息,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Fiesta-c序列较MERGE序列、FS-3D-SPGR序列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序列优化 诊断 鉴别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在CT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肖洲 陈巧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0025-0027,共3页
评估CT诊断肋骨骨折实施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为肋骨骨折患者,患者数量为87例,患者的纳入属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全部患者均采取CT检查,分别予以人工智能辅助检测系统独立阅片、医师独立阅片、医师与人... 评估CT诊断肋骨骨折实施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为肋骨骨折患者,患者数量为87例,患者的纳入属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全部患者均采取CT检查,分别予以人工智能辅助检测系统独立阅片、医师独立阅片、医师与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共同阅片,总结其诊断结果,就3组诊断准确性及耗时情况加以对比。结果 (1)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确诊结果阳性58例,占比66.67%;阴性29例,占比33.33%。医师独立阅片诊断阳性55例,占比63.22%;阴性32例,占比36.78%。人工智能辅助检测系统独立阅片诊断阳性57例,占比65.52%;阴性30例,占比34.48%。医师与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共同阅片诊断阳性57例,占比65.52%;阴性30例,占比34.48%。(2)人工智能辅助检测系统独立阅片、医师与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共同阅片诊断准确性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期间差异性水平较低,P>0.05。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医师与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共同阅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之于医师独立阅片得以提升,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3)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医师与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共同阅片诊断时长较之于人工智能辅助检测系统独立阅片延长、医师独立阅片得以缩短,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结论 肋骨骨折CT检查采取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诊断效果显著,其准确性与效率性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CT诊断 人工智能辅助检测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