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多源遥感的滑坡隐患识别及形变监测--以井冈山下茅坪水库滑坡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危洪波 龚珺 +5 位作者 夏元平 王霞迎 陈帅强 杨雨媚 折育霖 储小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3,共8页
利用现代遥感技术进行潜在滑坡体的大范围识别及重点滑坡监测,已成为当前防灾减灾的研究重点。其中,对植被茂密区域小尺度滑坡的探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以井冈山下茅坪水库滑坡及周边区域为例,联合光学影像及Sentinel 1A雷达影像,利用... 利用现代遥感技术进行潜在滑坡体的大范围识别及重点滑坡监测,已成为当前防灾减灾的研究重点。其中,对植被茂密区域小尺度滑坡的探究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以井冈山下茅坪水库滑坡及周边区域为例,联合光学影像及Sentinel 1A雷达影像,利用光学解译及InSAR形变技术,实现大范围滑坡隐患体的识别;并借助StaMPS InSAR、SBAS InSAR技术,对重点小规模滑坡体进行长时序形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taMPS InSAR大范围识别出3处滑坡,融合GF数据的影像解译,确定井冈山下茅坪水库滑坡为隐患体。针对隐患体,基于上述两种InSAR技术进行长时序形变监测,获取其滑动前后的形变状态。且此滑坡的发生与地形坡度、降雨和人类活动存在强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小尺度滑坡隐患体的识别及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MPS InSAR SBAS InSAR 滑坡早期识别 光学遥感 小尺度滑坡
下载PDF
预应力锚杆内力传递分布规律与时空效应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雪峰 马龙 +1 位作者 陈帅强 孔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21-1525,共5页
为了得到预应力锚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受力分布特性,结合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对桩锚支护结构在不同阶段锚杆的受力特征进行现场内力测试试验,试验测得了锚杆轴力和摩阻力随时间及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锚杆支护过程边坡潜在滑移面的动... 为了得到预应力锚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受力分布特性,结合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项目,对桩锚支护结构在不同阶段锚杆的受力特征进行现场内力测试试验,试验测得了锚杆轴力和摩阻力随时间及空间分布规律,分析了锚杆支护过程边坡潜在滑移面的动态演化规律,探讨了预应力锚杆自由段与锚固段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未锁定时,受力增加了预应力锚杆的初始应力,对其受力不利,应严格予以控制,锁定后,锚杆摩阻力沿锚固段渐进式减小,摩阻力不断向后传递,但摩阻力峰值并未出现改变;锚杆锚固作用使得边坡潜在滑移面向深部转移,同时,滑移面剪出口沿坡脚向上转移,剪出口位于距基坑底部约H/3处;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越长受力越好,但应以超出预估可能出现最终滑移面一定深度最为经济合理,在满足锚固力要求的情况下,锚固段长度存在一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则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杆 内力测试 荷载传递 滑移面 时空效应
下载PDF
预应力锚杆摩阻力动态传递特性与变化规律实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雪峰 马龙 +1 位作者 陈帅强 杨校辉 《工程勘察》 2014年第5期26-29,共4页
为了得到预应力锚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摩阻力传递与变化规律,结合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对桩锚支护结构在不同开挖工况条件下锚杆的受力特征进行现场综合测试试验,并根据锚杆现场拉拔试验p-s曲线和理想的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对Phillip... 为了得到预应力锚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摩阻力传递与变化规律,结合西宁火车站综合改造工程,对桩锚支护结构在不同开挖工况条件下锚杆的受力特征进行现场综合测试试验,并根据锚杆现场拉拔试验p-s曲线和理想的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对Phillips提出的计算预应力锚杆摩阻力公式进行了改进,给出了适用于土锚中参数A的一种简单实用的计算方法,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能够很好地反映预应力锚杆弹性阶段摩阻力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杆 摩阻力 理想弹塑性 荷载传递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桩基检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彪 郑亚娣 陈帅强 《智能城市》 2016年第5期218-,共1页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业中的高层建筑工程较多,这就需要有先进的桩基检测技术进行高强度的地基处理工作,以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以桩基工程检测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详细介...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我国建筑业中的高层建筑工程较多,这就需要有先进的桩基检测技术进行高强度的地基处理工作,以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以桩基工程检测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以及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检测技术 高层建筑工程 应用探讨
下载PDF
悬臂式支护桩内力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雪峰 陈帅强 马龙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75,共4页
通过对西宁火车站深基坑支护桩内力进行现场实测,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悬臂式支护桩的受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悬臂式支护桩桩身钢筋应力实测值远小于钢筋强度设计值;冠梁与支护桩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使得桩顶部分受力特性完... 通过对西宁火车站深基坑支护桩内力进行现场实测,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悬臂式支护桩的受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悬臂式支护桩桩身钢筋应力实测值远小于钢筋强度设计值;冠梁与支护桩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使得桩顶部分受力特性完全不同于上端自由的直立杆件;支护桩嵌固深度过长,并不能改善支护桩的受力特性;实测桩身最大弯矩位于基坑底面及其以上1.5 m的区域内,小于理论计算弯矩。本次测试结果可为悬臂式支护桩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桩 内力 弯矩
下载PDF
旋喷扩大头锚索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帅强 陈彪 杨宝山 《智能城市》 2016年第3期234-,238,共2页
旋喷扩大头锚索是一种新型锚索结构,该工艺操作简便,成孔质量好,施工速度快,可靠性高,节约工程造价;由于其采用高压成孔注浆工艺,能够在软弱土层中应用,有效避免了常规锚索成孔困难、注浆不饱满、锚固力不足等缺点;只要保证扩大头设置... 旋喷扩大头锚索是一种新型锚索结构,该工艺操作简便,成孔质量好,施工速度快,可靠性高,节约工程造价;由于其采用高压成孔注浆工艺,能够在软弱土层中应用,有效避免了常规锚索成孔困难、注浆不饱满、锚固力不足等缺点;只要保证扩大头设置时进入稳定地层一定深度,就能提供较大的锚固力,从而大大缩短锚索总长度;在锚固段长度相同的条件下,旋喷扩大头锚索承载力约为二次劈裂注浆锚索承载力的2.5倍。可为本地区旋喷扩大头锚索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旋喷扩大头锚索 承载力
下载PDF
边坡支护工程设计的岩土工程勘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阳 郑亚娣 陈帅强 《智能城市》 2021年第11期155-156,共2页
现阶段,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创新,尤其是在边坡支护工程方面,严格按照全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逐渐加以完善。在此过程中,支护设计必须在数据、信息方面详细、准确,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岩土工程勘察的体系需要得到... 现阶段,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创新,尤其是在边坡支护工程方面,严格按照全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逐渐加以完善。在此过程中,支护设计必须在数据、信息方面详细、准确,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岩土工程勘察的体系需要得到进一步健全,勘察技术也需要不断优化,应端正勘察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勘察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岩土工程勘察的难度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勘查过程中应结合边坡支护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完善勘查策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可靠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支护 工程设计 岩土勘察
下载PDF
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帅强 刘阳 郑亚娣 《砖瓦》 2021年第6期100-101,共2页
在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是其中一项常见的工程技术类型,需要科学考量深基坑支护设计的影响要素,从而为基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程当中,要综合考量基坑工程的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情况等方面因素来制定深基坑... 在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是其中一项常见的工程技术类型,需要科学考量深基坑支护设计的影响要素,从而为基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程当中,要综合考量基坑工程的地质条件以及周围环境情况等方面因素来制定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从而达到结构安全且经济合理的支护效果,充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深基坑 支护设计
下载PDF
略阳县毛溜子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9
作者 郑亚娣 陈帅强 《智能城市》 2016年第3期265-,共1页
通过野外地质勘查,查明了毛溜子滑坡的形态、物质结构及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通用条分法-简布条分法分析了该滑坡在天然、饱水及天然+地震状态下的稳定性。并对该滑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为治理该潜在滑坡提出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滑坡 滑坡形成机制 稳定性 简布条分法
下载PDF
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中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
10
作者 王少雷 陈帅强 赵羽 《智能城市》 2021年第9期87-88,共2页
为了稳定加强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效果,施工单位应承担自身的主体责任,按照创新驱动原则,从多方面针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落实。为了加强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可应用信息管理技术,解决岩土工程设计施工问题... 为了稳定加强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效果,施工单位应承担自身的主体责任,按照创新驱动原则,从多方面针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落实。为了加强岩土工程设计施工效果,施工单位可应用信息管理技术,解决岩土工程设计施工问题。文章主要立足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现状,针对信息管理技术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中应用问题、管理措施问题进行总结,包括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的应用和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岩土工程的质量,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设计施工 信息管理技术
下载PDF
时序InSAR广佛地区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
11
作者 陈帅强 夏元平 《北京测绘》 2023年第9期1303-1307,共5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的浅层地表运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与重点。本文采用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广佛区域从2018年10月—2022年4月的36景哨兵1号数据进行处理,并引入GACOS产品辅助大气校正,获取研究区的时间序列形变。结果表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的浅层地表运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与重点。本文采用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广佛区域从2018年10月—2022年4月的36景哨兵1号数据进行处理,并引入GACOS产品辅助大气校正,获取研究区的时间序列形变。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年平均形变速率主要集中在-4.9~5.9 mm/a,沉降呈零星分布,主要位于禅城区的西部、顺德区的北部及研究区内的南沙区;研究区内的地铁沿线沉降主要在佛山2号线、广州2号线、3号线的局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 广佛地区 地面沉降 GACOS产品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监测的煤矿开采沉降及矿区环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静 夏元平 +1 位作者 王霞迎 陈帅强 《地矿测绘》 2023年第2期19-24,共6页
煤矿的开采会导致地面下沉、塌陷,从而对植被、农作物等矿区环境造成影响。采用多源遥感手段,对矿区地表变化及矿区环境及时监测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以平顶山煤矿为例,采用InSAR技术,使用43景Sentinel-1A影像获取煤矿开采区的形变情况... 煤矿的开采会导致地面下沉、塌陷,从而对植被、农作物等矿区环境造成影响。采用多源遥感手段,对矿区地表变化及矿区环境及时监测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以平顶山煤矿为例,采用InSAR技术,使用43景Sentinel-1A影像获取煤矿开采区的形变情况;针对因煤矿开采而导致的地表环境变化,采用Landsat 8光学影像使用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方法提取地表覆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D-InSAR技术可以快速判断沉陷区域的大致范围,而Stacking-InSAR和SBAS-InSAR技术则可以反演出研究区的形变速率和时序形变数值,在研究内区形成量级、范围大小不一的沉降漏斗,耕地面积的变化与煤矿的开采力度呈负相关、植被的面积从减少到增多。此结果对煤矿开采区的沉降范围、形变数值及生态环境修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开采 INSAR技术 地表形变 光学影像 地表覆盖
下载PDF
探析基于测绘发展现状的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应用分析
13
作者 刘新伟 赵羽 陈帅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7期75-75,77,共2页
科技时代的到来,使测绘技术得到了及时的更新及完善,由此而延伸出更多的测绘新技术。那么一系列测绘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中,有利于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保障测量的精准度,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本着测绘发展现状的工程测量测绘技... 科技时代的到来,使测绘技术得到了及时的更新及完善,由此而延伸出更多的测绘新技术。那么一系列测绘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中,有利于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保障测量的精准度,提高测绘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本着测绘发展现状的工程测量测绘技术应用分析,就工程测绘中的技术特点以及作用,不断开发以及应用系列测绘新技术到工程测量中,进而促进工程测量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 工程测量测绘技术 应用
下载PDF
桩锚支护结构桩身内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雪峰 陈帅强 +1 位作者 马龙 孔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63-68,共6页
通过对西宁火车站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桩身内力进行现场实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桩锚式支护桩的受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冠梁不仅能使桩顶部分受力特性不同于上端自由的直立杆件,而且可以有效减小桩身内力;桩锚式支护桩桩身钢筋应... 通过对西宁火车站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桩身内力进行现场实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桩锚式支护桩的受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冠梁不仅能使桩顶部分受力特性不同于上端自由的直立杆件,而且可以有效减小桩身内力;桩锚式支护桩桩身钢筋应力实测值远小于钢筋强度设计值;悬臂支护阶段桩身最大弯矩位于基坑底面附近,桩锚支护阶段桩身最大弯矩位于基坑底面以上至1/3基坑深度的区域内;支护桩嵌固深度过长并不能改善支护桩的受力特性;对于桩锚支护结构,用极限平衡法与弹性支点法进行计算都是偏于安全的,在基坑底面以上,设计时采用极限平衡法比弹性支点法更为经济,而在基坑底面以下采用弹性支点法得出的结果与实测值更加吻合;支护桩桩顶侧向位移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设置预应力锚杆能有效控制基坑顶部侧向位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桩 内力 弯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