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和产褥期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1
作者 曹荣来 朱亮 +2 位作者 余正萍 何金丽 陈幼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85-2893,共9页
目的对比分析妊娠期和产褥期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22年8月因胆胰疾病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疗的妊娠期患者22例、产褥期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并比... 目的对比分析妊娠期和产褥期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22年8月因胆胰疾病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疗的妊娠期患者22例、产褥期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ERCP术中诊断、干预措施、ERCP诊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ERCP术后并发症、分娩结局和胎儿结局等数据。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妊娠期和产褥期两组患者对比,除妊娠期患者行CT检查率显著低于产褥期患者(22.73%vs 58.97%,χ^(2)=7.44,P=0.006)以外,其余基线资料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在ERCP诊疗中,妊娠期患者行胆道取石、经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均显著低于产褥期患者(χ^(2)值分别为4.007、4.315,P值均<0.05),妊娠期患者未使用X线透视的比例高于产褥期患者(χ^(2)=12.103,P=0.001)。两组患者ERCP术后WBC、TBil、DBil、ALT、AST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值均<0.05)。两组患者ERCP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04%(5/71),以术后胆系感染最为常见,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分娩和胎儿结局方面,妊娠期患者提前终止妊娠比例高于产褥期患者(50.00%vs 0,χ^(2)=20.528,P<0.001),妊娠期患者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产褥期患者(36.36%vs76.92%,χ^(2)=4.756,P=0.029)。胎儿异常发育及死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ERCP指征和时机的情况下,无论在妊娠期还是产褥期,行ERCP诊疗是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患者ERCP并发症发生率与普通人群相当,且有较好的分娩和胎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妊娠期 产后期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十二指肠穿孔9例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2 位作者 曾春艳 李国华 周小江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发十二指肠穿孔的原因、诊治方法。方法对9例ER-C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病因、操作方法、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等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2002年5月~2010年5月共行ERCP6233例,行治疗6134例(98....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发十二指肠穿孔的原因、诊治方法。方法对9例ER-CP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病因、操作方法、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等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2002年5月~2010年5月共行ERCP6233例,行治疗6134例(98.41%),其中胆管结石3567例,胆胰恶性肿瘤977例,其他1590例。乳头预切开或开窗术283例;胃大部切除(毕Ⅱ式术后)10例。并发十二指肠穿孔9例(0.144%),其中6例有腹部外科手术史;乳头预切开穿孔3例(1.060%);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内镜穿孔2例(20%);胆管结石ERCP术后穿孔8例(0.224%),胆胰肿瘤ERCP术后穿孔1例(0.102%)。9例患者8例术中出现右肾周积气,术后出现皮下气肿;1例出现腹腔积气。3例乳头预切开穿孔者行鼻胆管引流+胃肠减压和药物治疗痊愈;2例内镜穿孔经钛夹闭合穿孔+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痊愈;1例进内镜穿孔、1例取石过程穿孔、2例毕Ⅱ式穿孔均行外科手术修补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毕Ⅱ式术后乳头预切开,有腹部手术史穿孔率较高;术中肾周积气对及时诊断穿孔有重要意义;根据穿孔情况可选择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十二指肠穿孔 治疗
下载PDF
胃镜下切除胃肌层肿块69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1 位作者 曾春艳 李国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肌层肿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治疗胃肌层肿块患者,术前均经超声胃镜诊断,行ESD,术后切除组织均送病理切片检查,并内镜随访。结果共69...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胃肌层肿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治疗胃肌层肿块患者,术前均经超声胃镜诊断,行ESD,术后切除组织均送病理切片检查,并内镜随访。结果共69例,肿块直径0.5~2.0cm;完整切除54例(78.3%),尼龙绳套扎+活检10例(14.5%);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39例,间质瘤23例,血管瘤3例,其他4例。出血16例,均行内镜下治疗好转;穿孔7例,均行钛夹闭合和胃肠减压后6例痊愈,1例术后第3天出现明显腹膜炎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 ESD治疗胃肌层直径小于2.0cm肿块是安全可行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和穿孔,大多可通过内镜下治疗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胃肌层肿块
下载PDF
内镜诊断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幼祥 何怀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9期63-63,67,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 (UC)内镜下表现和特点。方法 :行肠道准备后电子结肠镜插至回盲部 ,观察各段肠管病变情况 ,若发现病变较重或有息肉、肿块等行病理活检。结果 :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常见( 85% ) ,病例 10 0 %可见粘膜广泛... 目的 :探讨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 (UC)内镜下表现和特点。方法 :行肠道准备后电子结肠镜插至回盲部 ,观察各段肠管病变情况 ,若发现病变较重或有息肉、肿块等行病理活检。结果 :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常见( 85% ) ,病例 10 0 %可见粘膜广泛充血水肿 ,90 %见点片状糜烂、溃疡 ,但溃疡面浅小 ,未见不典型增生及癌变。结论 :老年UC具有病情轻 ,左半结肠常见 ,广泛充血水肿、糜烂、浅小溃疡 ;癌变率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 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 内镜下表现 诊断
下载PDF
大小不等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2 位作者 徐萍 彭春艳 何怀纯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4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探讨大小不等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 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结石大小分为两组 :A组 (胆总管结石直径小于 10mm) :5 2例 ;B组 (胆总管结石直径大于 15mm) :32例 ;A组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 目的 :探讨大小不等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 8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结石大小分为两组 :A组 (胆总管结石直径小于 10mm) :5 2例 ;B组 (胆总管结石直径大于 15mm) :32例 ;A组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ndoscopicsphincteropapillotomy ,EST) ;B组行EST +碎石治疗或内镜下胆管内支架引流术 (endoscopicretrogradebiliarydrainage ,ERBD)。结果 :A组 5 2例中 ,一次性取尽结石者 5 2例 ,占 10 0 %。有 3例EST术中出现渗血 ,1例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B组中 2 7例行EST +碎石治疗 ,一次取尽结石 18例 (6 7% ) ,2次取尽 9例 (33% ) ;5例行ERBD。有 4例EST术中出现渗血 ,2例术后出现急性胰腺炎 ,1例出现胆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结论 :直径大于 15mm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难度、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高于直径小于 10mm胆总管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 结石 内镜 治疗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诊断慢性阑尾炎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幼祥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0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 慢性阑尾炎 诊断
下载PDF
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3 位作者 徐萍 朱萱 彭春艳 何怀纯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BP)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我院急诊内镜诊疗ABP18例 ,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8例ABP病因分别为胆管结石 12例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1例 ,胆道蛔虫 1例 ,十二指肠乳头炎 2例 ,壶腹... 目的 探讨内镜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ABP)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我院急诊内镜诊疗ABP18例 ,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8例ABP病因分别为胆管结石 12例 ,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1例 ,胆道蛔虫 1例 ,十二指肠乳头炎 2例 ,壶腹癌 1例 ,Oddi氏括约肌功能紊乱 1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对ABP的病因诊断明显优于B超、CT和MRCP。 18例ABP行急诊内镜治疗均获成功 ,其中 9例行急性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9例行鼻胆管引流术 (ENBD) ,未出现与内镜诊疗相关的并发症。 18例ABP经内镜治疗后均获得良好效果 ,1例合并胆道及肺部感染 (5 .6 % ) ,1例合并胰腺假性囊肿 (5 .6 % ) ,未出现其它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论 ER CP对ABP的病因诊断优于B超、CT和MRCP ,EST和ENBD是治疗ABP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P 内镜 病因诊断 治疗作用
下载PDF
青年大肠癌的内镜特点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89-89,91,共2页
目的 探讨 30岁以下大肠癌的内镜表现及主要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子结肠镜 +病理确诊 30岁以下大肠癌 5 8例。结果  30岁以下大肠癌早期无特异症状 ,早期诊断率低。进展期主要症状为排便里急后重 38例 (6 6 % ) ,黏液脓血便 ... 目的 探讨 30岁以下大肠癌的内镜表现及主要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子结肠镜 +病理确诊 30岁以下大肠癌 5 8例。结果  30岁以下大肠癌早期无特异症状 ,早期诊断率低。进展期主要症状为排便里急后重 38例 (6 6 % ) ,黏液脓血便 2 4例 (41% ) ,临床诊断符合率近 31%。内镜下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常见 (5 4 % ) ,其次为乙状结肠 (2 4 % ) ;病变形态以浸润型常见 (6 9% ) ,组织学以腺癌尤其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常见 ;病变侵犯肠腔 1周者达 72 % ,侵犯肠腔 1/2周以上者达 97%。结论  30岁以下大肠癌无特异临床表现 ,病变恶性程度高 ,发展快 ,内镜确诊时往往为进展期 ,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岁以下大肠癌 内镜特点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病变207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幼祥 何怀纯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8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发病情况、主要临床表现及胃镜下改变。方法 :分析本院近 1 0年来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病变 2 0 7例 ,探讨其主要疾病及临床特点 ,胃镜诊断情况。结果 :降部病变男多于女 ;以降部溃疡最常见 (40 .6 % ) ,其...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发病情况、主要临床表现及胃镜下改变。方法 :分析本院近 1 0年来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病变 2 0 7例 ,探讨其主要疾病及临床特点 ,胃镜诊断情况。结果 :降部病变男多于女 ;以降部溃疡最常见 (40 .6 % ) ,其次为降部息肉 (1 6 .9% )、降部癌 (包括乳头癌 )占 1 4 %、降部炎 (1 1 .6 % )、降部憩室(4.8% ) ,还有降部乳头炎、黏膜下肿块、钩虫感染、蛔虫、结石、血管病变等 ;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 ,胃镜 +病理可以发现病变位置、大小、形状、性质等。结论 :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多样 ,临床表现不典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降部病变 胃镜诊断
下载PDF
结直肠癌梗阻的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4 位作者 徐萍 李国华 周小江 彭春艳 何怀纯 《中国消化内镜》 2007年第1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内支架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在X线和电子结肠镜下置入金属内支架,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共治疗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7~78岁,平均59.21岁。直肠癌14例... 目的探讨内支架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癌并肠梗阻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内科治疗无效的直肠乙状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在X线和电子结肠镜下置入金属内支架,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共治疗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7~78岁,平均59.21岁。直肠癌14例,乙状结肠癌2例,乙状结肠癌术后复发并腹腔转移4例。成功率:14例直肠梗阻均一次性支架置放成功,成功率100%。6例乙状结肠梗阻一次性置放成功4例,1例首次置放国产支架失败,后改放进口支架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83.33%。总成功率95.00%。效果:支架置放后立即见粪便涌出,24小时所有支架置放成功,患者肠梗阻症状缓解,24小时后均恢复进食,术后3天复查X线平片肠梗阻均好转,短期有效率100%。12例术后3~7天行肠道准备后外科手术治疗,11例行I期手术根治术,术后未出现感染、吻合口漏等并发症;1例术中发现广泛转移行开关手术。4例患者因结肠癌术后复发并腹腔转移行支架永久性姑息治疗;3例因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无法耐受外科手术行支架永久性姑息治疗。8例永久性支架治疗患者随访,1例患者术后36天出现肠梗阻症状复发,CT考虑支架阻塞,行外科手术,术后5天死于心衰。1例患者于术后62天出现肠梗阻症状,CT示腹腔广泛转移至其他部位肠梗阻死亡。1例患者于术后80天死于全身衰竭。另5例患者随访90~180天,支架保持通畅,病人情况良好。并发症: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便血加重,经药物治疗1周后好转。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在内镜联合X线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直肠乙状结肠癌并肠梗阻成功率高,安全,短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梗阻 内支架
下载PDF
不同时间导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胰腺病学》 2004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导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作用。 方法  38例 SAP患者分为早期导泻 (发病 4 8h内 )与非早期导泻 (发病 4 8h后 )两组 ,观察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时间 ,血淀粉酶及血白细胞数恢复正常的时间 ,感染发生率 ,...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导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作用。 方法  38例 SAP患者分为早期导泻 (发病 4 8h内 )与非早期导泻 (发病 4 8h后 )两组 ,观察腹胀缓解、肠鸣音恢复时间 ,血淀粉酶及血白细胞数恢复正常的时间 ,感染发生率 ,并发症发生率 ,死亡率等的差别。 结果 早期导泻治疗组其腹胀等腹部症状的缓解、肠鸣音的恢复明显优于非早期导泻治疗组 (P<0 .0 5 ) ,早期导泻治疗其继发感染率明显低于非早期导泻治疗 (P<0 .0 5 )。但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无差异。早期导泻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少于非早期导泻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早期导泻治疗有利于较早地缓解腹部症状 ,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泻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早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十二指肠降段出血疾病的胃镜特点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何怀纯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3-34,37,共3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胃镜下改变。方法 总结本院 10年来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 4 0例 ,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胃镜下改变。结果 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病因复杂 ,以降部溃疡最常见 ,占 4 2 ....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胃镜下改变。方法 总结本院 10年来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 4 0例 ,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胃镜下改变。结果 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病因复杂 ,以降部溃疡最常见 ,占 4 2 .5 % ,其次为降部息肉 2 5 % ,降部癌肿 15 % ,降段钩虫感染 5 % ,降段憩室炎 5 % ,降段炎5 % ,降段血管病变 2 .5 %。其出血以黑便为主 10 0 % ,呕血占 2 0 %。降部溃疡出血以单发溃疡多见 ,息肉以单发尤其表面糜烂者多见 ,癌肿以进展期常见。结论 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并出血病因复杂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胃镜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降段病变 出血 病因 临床表现 胃镜诊断
下载PDF
内镜下胆管内支架引流治疗胆管梗阻
13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2 位作者 徐萍 何怀纯 彭春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胆管梗阻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PTCD等,存在创伤性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胆汁体外丢失等缺点,内镜下胆管内支架引流术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置入内支架,胆汁经支架流入十二指肠,符合生理要求,减少患者术后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近... 胆管梗阻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PTCD等,存在创伤性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胆汁体外丢失等缺点,内镜下胆管内支架引流术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置入内支架,胆汁经支架流入十二指肠,符合生理要求,减少患者术后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近来我们采用内镜下塑料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和内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引流良、恶性胆管梗阻30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梗阻 胆管内支架 治疗方法 生活质量 胆总管结石 抗生素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幼祥 刘俊 《中国乡村医生》 2000年第4期1701-1701,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溃疡84例分析
15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何怀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3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十二指肠降部溃疡较少见,本文统计本院近10年来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溃疡84例,现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84例中,男性68例,女性16例,男:女=4.25:1.年龄最小14岁,最大76岁,平均42.6岁,其中小于20岁4例,20~29岁8例,30~39... 十二指肠降部溃疡较少见,本文统计本院近10年来胃镜诊断十二指肠降部溃疡84例,现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84例中,男性68例,女性16例,男:女=4.25:1.年龄最小14岁,最大76岁,平均42.6岁,其中小于20岁4例,20~29岁8例,30~39岁23例,40~49岁21例,50~59岁12例,60岁以上1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诊断 十二指肠降部溃疡 病理
下载PDF
胰胆管合流异常2例报告
16
作者 陈幼祥 吕农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主要临床特征及ERCP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例反复发作上腹痛或急性胰腺炎患者行ERCP。结果B-P型胰胆管合流异常以反复发作胆管炎、胆总管囊肿扩张为主;P-B型胰胆管合流异常以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为主。B超、CT无法确... 目的探讨胰胆管合流异常主要临床特征及ERCP的诊断作用。方法对2例反复发作上腹痛或急性胰腺炎患者行ERCP。结果B-P型胰胆管合流异常以反复发作胆管炎、胆总管囊肿扩张为主;P-B型胰胆管合流异常以反复发作急性胰腺炎为主。B超、CT无法确诊,ERCP有确诊价值。结论对不明原因反复发作的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患者要考虑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可能,应行ERCP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合流异常 ERCP 共同通道
下载PDF
bFGF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
17
作者 陈幼祥 《江西医药》 CAS 1999年第3期185-186,共2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是哺乳动物和人体中一种正常的非常微量的物质,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但以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最常见〔1〕。1974年Gospudarow...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是哺乳动物和人体中一种正常的非常微量的物质,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但以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最常见〔1〕。1974年Gospudarowicz在牛脑垂体中发现,由于它对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消化性溃疡 治疗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加倍生长抑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和肠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丕 朱勇 +3 位作者 徐龙 李国华 陈幼祥 吕农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加倍生长抑素(SS)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和肠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SS组、加倍SS组(DSS组)和加倍SS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DSEN)。在第1、3、6、9天分别检测炎症介质(TNF-α... 目的研究加倍生长抑素(SS)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和肠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SS组、加倍SS组(DSS组)和加倍SS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组(DSEN)。在第1、3、6、9天分别检测炎症介质(TNF-α、IL-1)和肠屏障通透性指标(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结果第3、6天DSS组和DSEN组的TNF-α、IL-1水平低于SS组;第9天DSEN组的TNF-α、IL-1水平低于SS组、DSS组,DSEN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低于SS组、DSS组(P<0.05或0.01)。而SS组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与DS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倍SS早期能减少炎症因子生成,同时可能影响肠黏膜的通透性,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减少肠黏膜的通透性,达到保护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1
19
作者 钟超 杨建宇 +3 位作者 李启睿 王强 陈幼祥 李国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3,共7页
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是早期胃癌(EGC)的常用治疗方法,但其相关风险及获益目前仍存在争议,该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EGC的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6年6月发表在Pubmed、CBM、Embase、... 目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外科手术是早期胃癌(EGC)的常用治疗方法,但其相关风险及获益目前仍存在争议,该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EGC的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6年6月发表在Pubmed、CBM、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的有关ESD与外科手术治疗EGC对比研究的所有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搜索的相关文献进行二次筛选,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有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且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涉及4 331个研究对象。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ESD与外科手术相比,复发率[(22/2 586,0.85%)vs(6/1 134,0.53%),P=0.370]及5年生存率[(852/909,93.72%)vs(707/746,94.77%),P=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外科手术在整块切除率方面稍高于ESD组[(99/99,100.00%)vs(95/103,92.23%),P=0.020],但是外科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标准化均数差(SMD)=-3.04,95%CI:-3.64^-2.45,P=0.000]及住院时间(SMD=-2.53,95%CI:-3.73^-1.32,P=0.000)比ESD组延长,且术后并发症增多[(45/816,5.50%)vs(101/686,14.72%),P=0.000]。结论对于EGC的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虽然ESD组在整块切除率上不及外科手术组,但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且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可作为EGC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外科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检查
20
作者 陈幼祥 刘俊 《中国乡村医生》 2000年第4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内窥镜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