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腭裂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吴蒙蒙 陈延帆 赵淑品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0期19-22,共4页
目的 比较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临床怀疑腭裂或有腭裂家族史的69名孕妇,同期采取二维超声、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i... 目的 比较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临床怀疑腭裂或有腭裂家族史的69名孕妇,同期采取二维超声、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ing,MRI)对胎儿腭裂进行产前诊断,依据最终随访结果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MRI诊断胎儿腭裂与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分别为0.709和0.765;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腭裂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05%、92.96%、94.12%和74.29%;MRI则分别为85.37%、92.96%、94.59%和81.25%。上述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相当(P>0.05)。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半量化评分对胎儿腭裂风险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和0.914,诊断临界值分别为2.5分和3.0分。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腭裂具有一定的定性、定量诊断价值,可替代MRI对胎儿腭裂进行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磁共振成像 腭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苯中毒性脑病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延帆 郑汉朋 +3 位作者 吴海 刘绪明 林达 邱乾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苯中毒性脑病的CT、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苯中毒性脑病患者的CT和MR表现。结果行CT检查7例,病灶均表现为两侧对称性大脑皮层下白质区低密度影,并有不同程度的脑肿胀。行MR检查8例,病灶均累及两侧额颞顶枕叶脑白质、外囊及... 目的探讨苯中毒性脑病的CT、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苯中毒性脑病患者的CT和MR表现。结果行CT检查7例,病灶均表现为两侧对称性大脑皮层下白质区低密度影,并有不同程度的脑肿胀。行MR检查8例,病灶均累及两侧额颞顶枕叶脑白质、外囊及两侧齿状核,其中6例病灶累及苍白球;2例病灶累及丘脑。病灶于T2加权呈高信号,T1加权呈低信号,其中5例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3例DWI高信号,ADC图高信号。2例MR增强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结论苯中毒性脑病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MRI检查对苯中毒性脑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脑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双能量成像在诊断肺结节不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陈延帆 吴海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7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CT双能量成像在肺内非小细胞肺癌、结核、炎性结节等不同肺结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经常规体检或CT检查收治的疑似肺内实性结节患者95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组... 目的探讨CT双能量成像在肺内非小细胞肺癌、结核、炎性结节等不同肺结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经常规体检或CT检查收治的疑似肺内实性结节患者95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组(n=42)、结核组(n=33)、炎性结节组(n=20),所有患者均行CT双能量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评估患者CT影像形态学特征(血管受累、病灶钙化、淋巴结增大、结节边缘、部位、强化特点),同时测量比较CT双能量成像相关定量参数[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of arterial phase,NICAP)及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of venous phase,NICVP)、能谱曲线斜率(K40~100keV)]。分析比较三组肺结节病变间CT双能量成像相关定量参数的差异。评价CT影像特征、CT双能量成像相关定量参数兼备诊断肺实性结节的效能。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非小细胞肺癌、结核、炎症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等诊断效能指标。结果三组肺结节病变的血管受累、病灶钙化、淋巴结增大、结节边缘、部位、强化特点等CT征象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结节多呈血管受累、淋巴结增大、结节边缘呈毛刺/分叶状、发病于两肺下叶、强化不均匀;结核组结节多呈病灶钙化、结节边缘不光整,发病于两肺上叶、强化不均匀;炎性结节组结节多呈边缘不光整、发病于两肺下叶、强化均匀。三组肺结节病变的NICAP、NICVP、K_(40~100keVap).、K_(40~100keVv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呈炎性结节组>非小细胞肺癌组>结核组的顺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CAP、NICVP、K_(40~100keVap).、K_(40~100keVvp).均可用于鉴别诊断炎性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核(P<0.05)。NICAP+NICVP+K_(40~100keVap).+K_(40~100keVvp).评价炎症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结核的ROC曲线AUC、敏感度及特异性等诊断效能指标均较高。结论CT可清晰地描述非小细胞肺癌、结核及炎症的形态学特征,但三种肺结节病变在形态学特征存在重叠,因此鉴别诊断的价值有限。CT双能量成像定量参数分析为非小细胞肺癌、结核及炎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可提高临床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双能量成像 肺结节 非小细胞肺癌 结核 炎症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5T MR与多层螺旋CT在肝癌微波消融术后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海 陈延帆 +3 位作者 许加峻 张淑平 何晓华 陈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17-2019,共3页
目的探讨1.5T MR与多层螺旋CT对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对39例肝癌患者共75个病灶的微波消融治疗后的MR与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T和MR诊断肿瘤微波消融术后肿瘤局部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3和0.994... 目的探讨1.5T MR与多层螺旋CT对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的疗效评估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对39例肝癌患者共75个病灶的微波消融治疗后的MR与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T和MR诊断肿瘤微波消融术后肿瘤局部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3和0.994。MR图像评价肿瘤局部进展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90.9%、100%和98.7%,CT图像为63.6%、82.8%和79.9%。结论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后,MR在早期评估手术疗效、及时发现术后复发病灶等方面明显优于CT,并能较好显示肿瘤坏死以及复发的相关特征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消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LCBP肺癌预测模型在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5
作者 任心畅 吴海 +1 位作者 陈延帆 朱佩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6期952-956,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CT-PTNB)联合LCBP肺癌预测模型在诊断肺结节良恶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CT-PTNB检查的肺结节患者206例。根据良恶性结节判断“金标准”,评价CT-PTNB、LCBP肺癌预测模型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CT-PTNB)联合LCBP肺癌预测模型在诊断肺结节良恶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CT-PTNB检查的肺结节患者206例。根据良恶性结节判断“金标准”,评价CT-PTNB、LCBP肺癌预测模型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同时进行CT-PTNB性质待定肺癌与良性结节的LCBP肺癌预测模型比较,评价LCBP肺癌预测模型在活检性质待定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206例肺结节患者全部穿刺成功。1)CT-PTNB病理诊断恶性119例,良性57例,性质待定30例。根据良恶性结节判断“金标准”,CT-PTNB联合LCBP肺癌预测模型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为97.7%、98.8%,优于单项CT-PTNB;2)30例CT-PTNB性质待定结节中5例最终确诊为肺癌,CT-PTNB性质待定肺癌与良性结节的LCBP肺癌预测模型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CT-PTNB准确性高、损伤较小,CT-PTNB联合LCBP肺癌预测模型在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及活检性质待定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活检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对重度宫腔粘连松解术后疗效评估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蒙蒙 陈延帆 +2 位作者 余彩茶 滕慧 陈斌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727-173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松解术(TCRA)疗效评价及对宫腔粘连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行TCRA手术的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126例,按照术后粘连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与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对宫腔镜下重度宫腔粘连松解术(TCRA)疗效评价及对宫腔粘连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行TCRA手术的重度宫腔粘连(IUA)患者126例,按照术后粘连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与复发组,在治疗前后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超声参数及对宫腔粘连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宫腔形态评估为治愈和有效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容积(E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均高于治疗前(P<0.001),宫腔形态评估为无效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内宫腔粘连复发率23.7%,未复发组子宫内膜VI、FI、VFI大于复发组(P<0.05),子宫内膜EV复发与未复发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FI、VFI对宫腔粘连复发有预测效能(P<0.05),VFI预测效能更佳,VI对宫腔粘连复发无预测效能(P>0.05)。结论:子宫内膜三维能量超声参数可较好的评价TCRA手术治疗效果,还可以预测宫腔粘连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松解术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参数 评估疗效 预测复发
下载PDF
MR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海 陈延帆 +3 位作者 许加峻 何晓华 张淑平 池新乐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1118-1120,共3页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脑外肿瘤,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划分为间叶起源的脑膜肿瘤,WHO分级为Ⅱ-Ⅲ级。颅内HPC发病率较低,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临床医师对颅内HPC认识不足,易误诊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一种少见的颅内脑外肿瘤,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划分为间叶起源的脑膜肿瘤,WHO分级为Ⅱ-Ⅲ级。颅内HPC发病率较低,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临床医师对颅内HPC认识不足,易误诊为脑膜瘤;但是颅内HPC血管丰富,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易复发或向颅外转移,这些特点与脑膜瘤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 颅内原发肿瘤 脑膜瘤 MR 内脑 囊变区 脑膜尾征 临床医师 右侧小脑 流空血管影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的MR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海 陈延帆 +2 位作者 王作和 黄晓辉 胡明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MR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MR表现。结果 6例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病灶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病变主要累及颞叶、顶枕叶灰白质,甚至基底节区、脑干,大部分呈对称分布,呈... 目的探讨MR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MR表现。结果 6例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病灶均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病变主要累及颞叶、顶枕叶灰白质,甚至基底节区、脑干,大部分呈对称分布,呈多发性,游走性,与血管支配区分布不一致,还可见基底节钙化和脑萎缩。DWI显示病变多表现为ADC值升高。结论线粒体脑肌病的脑部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检查对线粒体脑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提示价值,结合肌肉活检可明确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特殊部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影像学及病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延帆 邱乾德 +3 位作者 吴海 刘绪明 吴蒙蒙 严志汉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00-705,共6页
目的:归纳特殊部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病理学特点,分析部分误诊病例,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人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2019年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3... 目的:归纳特殊部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病理学特点,分析部分误诊病例,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市人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2019年经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39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位于特殊部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点,并对这些特殊部位的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特殊部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包括:硬脑膜原发淋巴瘤1例,患者硬脑膜增厚,增强后呈明显强化;病灶位于侧脑室内2例,病灶强化均匀,累及室管膜,并播散至延髓;病灶位于桥臂2例,病灶为斑片状异常信号,无具体肿块,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1例被误诊为脱髓鞘病变;病灶位于鞍区1例,鞍区肿块,增强后呈明显强化,存在典型“脐凹征”,被误诊为侵袭性垂体瘤。所有病例病理结果均提示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特殊部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诊断困难,容易造成误诊,了解其影像特征及病理,可以帮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病理学
原文传递
1.5T MR在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的疗效与随访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海 严志汉 +4 位作者 陈延帆 许加峻 何晓华 张淑平 陈芳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1.5T MR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收治肝癌患者39例,共75个病灶,均行微波消融治疗,比较肝癌微波消融术后≤7d,8d至3个月,4~6个月,7~12个月MR表现的动态变化。结... 目的探讨1.5T MR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8月至2015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学院收治肝癌患者39例,共75个病灶,均行微波消融治疗,比较肝癌微波消融术后≤7d,8d至3个月,4~6个月,7~12个月MR表现的动态变化。结果术后≤7d,消融区域主要表现为T1WI高信号区周边围绕环形低信号,T2WI中心区域等低信号,周围条带状高信号。随着随访时间延长,T1WI等高信号逐渐减低,T2WI呈均匀等或低信号。增强扫描消融区多数呈环状强化,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低至无强化。本组患者共发现11例肿瘤局部进展,10例表现为肿瘤边缘结节,1例表现为病灶增大,T2WI序列呈稍高信号,T1WI呈稍低信号,增强后3D-VIBE有中度以上的动脉期强化,DWI成高信号、ADC值减低。结论 1.5T MR能在肝癌微波消融术后早期评估手术疗效,及时发现术后残留病灶与术后并发症,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消融 磁共振成像 随访 残留病灶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