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腮腺结节性筋膜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彤箴 王坚 +2 位作者 许越香 张仁元 王懿龄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0-22,I006,共4页
目的 探讨腮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2例发生在腮腺内的结节性筋膜炎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例均表现为右耳下生长迅速的无痛性肿块。镜检病变周界相对清楚 ,均由增生的梭形细胞组成 ,呈... 目的 探讨腮腺结节性筋膜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2例发生在腮腺内的结节性筋膜炎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例均表现为右耳下生长迅速的无痛性肿块。镜检病变周界相对清楚 ,均由增生的梭形细胞组成 ,呈不规则或交叉的短条束状排列 ,背景疏松 ,黏液水肿样。其中 1例冷冻切片下酷似肉瘤。免疫组化标记显示增生的梭形细胞Vim、α SMA和MSA( +) ,CK、S 10 0和CFAP( - )。结论 原发于腮腺内的结节性筋膜炎十分罕见 ,尽管在临床病理学方面与发生在其他部位的结节性筋膜炎并无差异 ,但易误诊为各种类型的肉瘤 ,尤其是在细胞丰富并可见到较多核分裂象时 ,尤应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结节性筋膜炎 文献复习 病理学特征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钙化性纤维性假瘤1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彤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7-298,I005,共3页
目的 掌握钙化性纤维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 通过个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介绍钙化性纤维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相似疾病鉴别。 结果 钙化性纤维性假瘤好发于青少年、软组织内,形态上以大量胶原为主,少量纤维细胞、... 目的 掌握钙化性纤维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 通过个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介绍钙化性纤维性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与相似疾病鉴别。 结果 钙化性纤维性假瘤好发于青少年、软组织内,形态上以大量胶原为主,少量纤维细胞、散在钙化小体,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结论 钙化性纤维性假瘤是一种生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 诊断 鉴别诊断 纤维性假瘤 CFP 软组织
下载PDF
同侧腮腺混合性Warthin瘤与唾腺导管癌1例
3
作者 陈彤箴 李小秋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1-632,共2页
关键词 肋腺肿瘤 WARTHIN瘤 唾腺肿瘤 病例报道
下载PDF
浆液性卵巢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8
4
作者 许玲辉 王玖华 +1 位作者 沙炎 陈彤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分析浆液性卵巢肿瘤的CT影像特征 ,探讨其良恶性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1月~2 0 0 1年 4月 39例 5 3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浆液性卵巢肿瘤的CT影像资料 ,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分析 ,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内部密度、分隔... 目的 分析浆液性卵巢肿瘤的CT影像特征 ,探讨其良恶性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1月~2 0 0 1年 4月 39例 5 3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浆液性卵巢肿瘤的CT影像资料 ,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分析 ,重点观察肿瘤部位、内部密度、分隔、瘤壁、囊内外赘生物、软组织成分以及腹水、腹膜、网膜种植及淋巴结转移 ,并与手术病理所见对照 ,比较浆液性卵巢肿瘤良恶性的影像特点。结果 肿瘤位于附件区者占 6 6 % (35 / 5 3) ,最大直径 3~4 0cm。肿块影像分 3型 :Ⅰ型囊性 (n =13) ;Ⅱ型囊实性 ,包括Ⅱa型以囊性为主 (n =19) ,Ⅱb型混合性 (n =12 ) ,Ⅱc型以实性为主 (n =7) ;Ⅲ型实性 (n =2 )。结论 浆液性卵巢肿瘤最常见部位为附件区。最常见的类型为Ⅰ、Ⅱa、Ⅱb型。良性肿瘤以Ⅰ型常见 ,恶性肿瘤以Ⅱa、Ⅱb型常见。CT可很好地显示卵巢肿瘤的内部特征 ,对Ⅰ、Ⅱ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性卵巢肿瘤 诊断 CT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下载PDF
乳腺髓样癌的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并与纤维腺瘤鉴别 被引量:16
5
作者 顾雅佳 陈彤箴 +1 位作者 王玖华 张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 评价乳腺X线片鉴别髓样癌与纤维腺瘤以及鉴别典型髓样癌与不典型髓样癌的可能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髓样癌 2 7例 ,纤维腺瘤 34例 ,观察X线片表现 ,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乳腺髓样癌与纤维腺瘤均以无钙化的肿块常见 ... 目的 评价乳腺X线片鉴别髓样癌与纤维腺瘤以及鉴别典型髓样癌与不典型髓样癌的可能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乳腺髓样癌 2 7例 ,纤维腺瘤 34例 ,观察X线片表现 ,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乳腺髓样癌与纤维腺瘤均以无钙化的肿块常见 ,各占 78%和 74 %。髓样癌为高密度肿块 (19/2 5 ) ,纤维腺瘤多为等密度肿块 (19/2 8)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髓样癌边缘多呈浸润性或小分叶状改变 (2 3/2 5 ) ,而纤维腺瘤表现或为边缘清晰 ,或呈某一投照位置边缘清晰、而另一位置不能见肿块的特殊改变 (2 5 /2 8)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2 7例髓样癌中 ,9例为不典型髓样癌 ,典型髓样癌与不典型髓样癌在肿块形状 (P =0 .6 70 )、边缘 (P =0 .394 )及密度(P =0 .6 37)改变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乳腺髓样癌的X线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与其病理基础密切相关 ,可与纤维腺瘤作出鉴别。髓样癌病理上又可分为典型髓样癌与不典型髓样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髓样癌 X线表现 病理对照 纤维腺瘤 鉴别 乳腺肿瘤
下载PDF
卵巢囊腺癌的CT诊断 被引量:15
6
作者 许玲辉 王玖华 +1 位作者 陈彤箴 沙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 评价卵巢囊腺癌的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癌 (瘤 )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囊腺癌 (瘤 )的CT表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典型的Ⅰ型 ,囊液密度均匀 ,浆液性囊腺癌呈Ⅱ型 ... 目的 评价卵巢囊腺癌的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癌 (瘤 )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囊腺癌 (瘤 )的CT表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典型的Ⅰ型 ,囊液密度均匀 ,浆液性囊腺癌呈Ⅱ型 ,其中Ⅱa型良恶性有部分重叠 ;当发现粘液性囊腺瘤存在时 ,应考虑交界性甚至浆液性、粘液性囊腺癌存在的可能性。结论 卵巢囊腺癌 (瘤 )最常见部位为附件区。最常见的类型为Ⅰ、Ⅱ型。良性肿瘤以Ⅰ型常见 ,恶性肿瘤以Ⅱ型常见。CT可很好的显示卵巢肿瘤的内部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腺癌 CT 诊断 卵巢肿瘤
下载PDF
腮腺恶性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27
7
作者 黄书峰 顾雅佳 +1 位作者 吴斌 陈彤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67-971,共5页
目的 探讨CT在评价不同病理类型腮腺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并评价U线(通过下颌后静脉最背侧点与颈 椎骨同侧最背侧点的连线)在腮腺肿瘤定位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原 发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用U线定位分析... 目的 探讨CT在评价不同病理类型腮腺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并评价U线(通过下颌后静脉最背侧点与颈 椎骨同侧最背侧点的连线)在腮腺肿瘤定位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原 发恶性肿瘤的CT表现,并用U线定位分析其中经手术治疗的27例肿瘤的深浅叶划分结果。结果 (1)低度恶性 腮腺上皮源性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晰或部分清晰、形态较规则、常见小片状坏死区的肿块,强化明显,较少累及两叶。 (2)中高度恶性腮腺上皮源性肿瘤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密度均匀或较大片的坏死区的肿块,强化较明 显,常累及两叶并浸润周围组织,淋巴结转移多见。(3)非上皮源性恶性淋巴瘤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常单侧 或双侧多发的肿块,轻度强化。(4)使用U线分析,腮腺肿瘤定位的符合率为70.4%。结论 CT在区分不同生物 学行为及组织学类型的腮腺恶性肿瘤上有一定的作用。U线在恶性腮腺肿瘤的定位评价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 茎突乳突间区及下颌后静脉受侵情况,评价则更准确,符合率可提高到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恶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Krukenberg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3
8
作者 许玲辉 陈彤箴 +1 位作者 王玖华 沙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96-699,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来源的Krukenberg瘤的CT表现 ,并与病灶表现为Ⅱb、Ⅱc型的原发性卵巢肿瘤相比较。资料与方法  1 6例含有印戒状粘液细胞的Krukenberg瘤和 1 6例表现为Ⅱb、Ⅱc型的原发性卵巢肿瘤。肿瘤分为 3型 :Ⅰ型为囊性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胃肠道来源的Krukenberg瘤的CT表现 ,并与病灶表现为Ⅱb、Ⅱc型的原发性卵巢肿瘤相比较。资料与方法  1 6例含有印戒状粘液细胞的Krukenberg瘤和 1 6例表现为Ⅱb、Ⅱc型的原发性卵巢肿瘤。肿瘤分为 3型 :Ⅰ型为囊性 ;Ⅱ型为囊实性 ,又分为 3个亚型 ,即Ⅱa型、Ⅱb型、Ⅱc型 ;Ⅲ型为实性。Ⅱb、Ⅱc型病灶内可伴或不伴囊肿 ,囊壁可强化或不强化。结果  1 6例Krukenberg瘤CT发现 2 6个肿瘤 ,1 1例为双侧病灶(68.8% ) ,4例为单侧病灶 (2 5 .0 % ) ,1例CT未发现病灶 ;2 6个肿瘤中Ⅱa型 4个 ,Ⅱb型 7个 ,Ⅱc型 1 0个 ,Ⅲ型 5个 ;1 7个Ⅱb、Ⅱc型病灶中 1 5个有明显囊肿 ,其中 8个显示囊壁有明显强化 (47.1 % )。 1 6例原发性卵巢肿瘤CT发现 2 2个肿瘤 ,6例为双侧病灶 (37.5 % ) ,1 0例为单侧病灶 (62 .5 % )。 2 2个肿瘤中Ⅰ型 1个 ,Ⅱb型 5个 ,Ⅱc型 1 6个。2 1个Ⅱb、Ⅱc型病灶中 2 0个有明显囊肿 ,其中仅 4个显示囊壁有强化 (1 9.0 % )。结论 卵巢双侧若出现混合性或实性为主的病灶应想到Krukenberg瘤的可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T 诊断 KRUKENBERG瘤
下载PDF
转移性卵巢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玲辉 王玖华 +1 位作者 沙炎 陈彤箴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52-855,共4页
目的 评价转移性卵巢肿瘤的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2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转移性卵巢肿瘤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  2 9例转移性卵巢肿瘤CT发现 45个肿瘤 ,18例为双侧病灶 (6 2 .1%) ,9例为单侧病灶(31.0 %) ,2例未发现病灶 ;45... 目的 评价转移性卵巢肿瘤的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 2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转移性卵巢肿瘤进行CT回顾性分析。结果  2 9例转移性卵巢肿瘤CT发现 45个肿瘤 ,18例为双侧病灶 (6 2 .1%) ,9例为单侧病灶(31.0 %) ,2例未发现病灶 ;45个肿瘤中Ⅰ型 3个 ,Ⅱa型 14个 ,Ⅱb型 10个 ,Ⅱc型 11个 ,Ⅲ型 7个 ;以囊性为主的病灶 17个 ,占 37.8%,混合性 10个 ,占 2 2 .2 %,实性为主的病灶 18个 ,占 40 .0 %;以囊性为主的病灶单房 3个 ,多房14个 ;原发部位分别为胃 10例 ,肠 7例 ,原发部位不明 5例 ,宫颈 2例 ,乳房、胆囊、阑尾、肺及类癌各 1例。结论 转移性卵巢肿瘤病灶以双侧多见 ,实性为主 ,原发灶常见于胃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卵巢肿瘤 CT检查 诊断 原发肿瘤
下载PDF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 被引量:7
10
作者 史健 杨文涛 +2 位作者 陈彤箴 孔蕴毅 许越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关键词 肿块 乳腺纤维瘤 梭形细胞 查体 占位性病变 患侧 入院 象限 活动 发现
下载PDF
涎腺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8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11
作者 张岩 王正 +2 位作者 陈彤箴 柏乾明 李小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背景与目的:涎腺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hyalinizing clear cell carcinoma,HCCC)是好发于小涎腺的少见肿瘤,生物学低度恶性。由于罕见,该肿瘤不为病理科医师所熟知,误诊时有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涎腺HCCC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 背景与目的:涎腺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hyalinizing clear cell carcinoma,HCCC)是好发于小涎腺的少见肿瘤,生物学低度恶性。由于罕见,该肿瘤不为病理科医师所熟知,误诊时有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涎腺HCCC的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2019年10月确诊的涎腺HCCC 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WSR1基因相关易位情况,总结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6~68岁,肿瘤发生于口腔、鼻咽、腮腺及头颈部区域其他部位。显微镜下主要由透明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形成巢团状、片状、梁索状结构。1例肿瘤几乎完全由嗜酸性细胞构成,6例可见明显的细胞核内假包涵体,1例肿瘤组织与表面黏膜鳞状上皮相连,1例肿瘤部分区域可见腺管样结构,3例肿瘤癌巢周围形成淋巴细胞套,7例具有硬化性或玻璃样变性的间质,亦或出现促纤维结缔组织反应性间质,1例间质伴有黏液变性。所有肿瘤均未见明确角化、坏死,核分裂象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8例肿瘤弥漫表达AE1/AE3,7例表达P63,7例肿瘤细胞灶性表达低分子角蛋白CK7或CAM5.2,但S-100、calponin、PAX-8、CD10均呈阴性,所有肿瘤增殖活性较低,Ki-67增殖指数均小于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8例均有EWSRl基因相关易位。随访4~50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涎腺HCCC是好发于小涎腺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形态学特征明显,但需与其他多种原发或继发性涎腺肿瘤鉴别。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玻璃样变透明细胞癌 临床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宫颈髓外浆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美琴 陈彤箴 鸣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95-595,共1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浆细胞瘤
下载PDF
鼻咽基底细胞腺癌1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彤箴 金佳 何霞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3-554,共2页
基底细胞腺癌是一种少见的唾液腺肿瘤,好发于大唾液腺,发生于小唾液腺者罕见,发生于鼻咽者目前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发生在鼻咽的基底细胞腺癌,观察、描述病理学形态,分析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文献,总结小唾液腺基底细胞腺癌的... 基底细胞腺癌是一种少见的唾液腺肿瘤,好发于大唾液腺,发生于小唾液腺者罕见,发生于鼻咽者目前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发生在鼻咽的基底细胞腺癌,观察、描述病理学形态,分析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文献,总结小唾液腺基底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 基底细胞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30-bp DELETION IN 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 (LMP-1) ONCOGENE IN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14
作者 陈彤箴 杨文涛 朱雄增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30 bp deletion in LMP-1 in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and to clarify the deletion rate. Methods: 46 cases of LEC were subjected to PCR examination for the 3?terminal 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30 bp deletion in LMP-1 in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salivary glands, and to clarify the deletion rate. Methods: 46 cases of LEC were subjected to PCR examination for the 3?terminal region of LMP-1 gene,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30 bp deletion.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unsuccessful DNA extraction from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sections, a bactin PCR was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Additionally, DNA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on 1 case without deletion and 1 case with deletion. Results: 4 of 46 specimens were proved to contain no suitable DNA sample by bactin gene amplification. In the remaining 42 cases, LMP-1 DNA was detected in 35/42 (83.3%) LEC cases. Two kinds of PCR products were found in these 35 cases after further DNA sequencing. 31 cases (88.6%) carried 316 bp product and 4 cases (11.4%) carried 286 bp product. Conclusion: Some LECs of salivary glands carry del-LMP-1. In our study, the deletion rate was 11.4% (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vary gland neoplasm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EBV LMP-1 gen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NA sequence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岩 陈彤箴 +1 位作者 朱晓丽 李小秋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3,共7页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human papilloma virus-associated 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PSCC-HPV)是一种独立的肿瘤类型,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探讨OPSCC-HPV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复旦大学...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human papilloma virus-associated or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PSCC-HPV)是一种独立的肿瘤类型,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探讨OPSCC-HPV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10月—2019年7月诊断的64例OPSCC-HPV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加以分析,并分别以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PV及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情况。结果:男性50例,女性14例;发病年龄33~76岁。发病部位以扁桃体最为常见,其次为口咽壁和舌根。36例以进行性增大的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57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30例伴囊性变)。55例可知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临床TNM总分期,与第7版分期相比,第8版分期明显降级,52例系TNM分期Ⅰ~Ⅱ期病变,3例系Ⅲ期病变。Ⅰ~Ⅱ期增加85.4%,Ⅲ期降低52.7%,Ⅳ期降低32.7%,新旧两版临床TNM总分期一致率仅为3.6%(2/55)。随访2~77个月,2例局部复发,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死亡。63例为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1例为腺鳞癌。肿瘤细胞核浆比高,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60例受检患者中,59例P16弥漫强阳性,24例Ki-67增殖指数较高。39例均为高危型HPV感染,HPV-16型占92.3%,35例患者同时行P16和HPV检测,二者一致率达到97.1%。结论:OPSCC-HPV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所有原发性OPSCC及原发部位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均应行P16或HPV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 P16 诊断
下载PDF
涎腺淋巴上皮癌中EB病毒潜伏膜抗原-1基因30碱基缺失的研究
16
作者 陈彤箴 杨文涛 朱雄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 了解潜伏膜抗原 (LMP) 1基因 3′端DNA的 30碱基在涎腺淋巴上皮癌中的缺失率及LMP 1的基因亚型。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 4 6例涎腺淋巴上皮癌中EBV编码LMP 1基因 3′端DNA进行扩增 ,观察有无 30碱基 (bp)缺失。为减... 目的 了解潜伏膜抗原 (LMP) 1基因 3′端DNA的 30碱基在涎腺淋巴上皮癌中的缺失率及LMP 1的基因亚型。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 4 6例涎腺淋巴上皮癌中EBV编码LMP 1基因 3′端DNA进行扩增 ,观察有无 30碱基 (bp)缺失。为减少从石蜡组织中提取DNA失败产生的影响 ,同时对样本作 β 肌动蛋白基因扩增 ,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 结果  4 6例标本中 4例经β 肌动蛋白基因扩增证实为DNA提取失败。剩余 4 2例样本中 35例 (83 3% )检出LMP 1DNA。阳性样本PCR产物电泳条带位置有 2种 ,分别位于 30 0bp上下 ,其中高于 30 0bp有 31例 (88 6 % ) ,低于30 0bp有 4例 (11 4 % )。DNA测序证实二者碱基相差 30bp ,分别为 316bp和 2 86bp。结论 涎腺淋巴上皮癌中存在EBV编码LMP 1基因 3′端DNA的 30bp缺失 ,但大多数为非缺失型LMP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淋巴上皮癌 EB病毒 潜伏膜抗原-1 基因缺失 30碱基
原文传递
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病理基础 被引量:184
17
作者 顾雅佳 周康荣 +2 位作者 陈彤箴 王玖华 张廷璆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目的 分析常见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经乳腺X线检查 ,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灶 397个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 2 97个、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38个、黏液腺癌 2 1个、髓样癌 2 2个和浸润性小叶癌 19个。观察乳腺癌... 目的 分析常见乳腺癌的X线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经乳腺X线检查 ,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灶 397个 ,包括浸润性导管癌 2 97个、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38个、黏液腺癌 2 1个、髓样癌 2 2个和浸润性小叶癌 19个。观察乳腺癌的X线表现 ,与病理分型、分级对照。结果  ( 1)癌灶的X线表现为有钙化者 170个 ( 42 8%) ,有肿块者 2 5 8个 ( 6 5 0 %) ,有结构扭曲者 33个( 8 3%)。 ( 2 )有钙化者易出现在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 ( χ2 =30 90 ,P <0 0 0 1) ,尤其单纯钙化多出现在导管原位癌中 ( 6 5 8%,2 5 / 38)。 ( 3)呈肿块表现的多见于髓样癌 ( 90 9%,2 0 / 2 2 )和黏液腺癌 ( 81 0 %,17/ 2 1) ,与其他乳腺癌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 χ2 =30 87,P <0 0 0 1)。肿块伴钙化 99个 ,在各病理类型乳腺癌中均可见 ,但当钙化颗粒 >10枚 ( χ2 =11 47,P <0 0 0 1)或钙化灶直径≥ 3cm(Fisher法精确 χ2 检验 ,P =0 0 2 3 7)则多见于导管原位癌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肿块改变 15 9个病灶 ,各类乳腺癌的边缘改变不完全相同 ( χ2 =34 82 ,P <0 0 5 )。 ( 4)结构扭曲伴钙化仅见于浸润性导管癌 ,单纯结构扭曲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其他类型未见。 ( 5 )对浸润性导管癌 ,Ⅰ、Ⅱ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X线检查 病理类型 钙化 肿块 结构扭曲
原文传递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CT影像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顾雅佳 王玖华 +1 位作者 王弘士 陈彤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01-604,共4页
目的 评价头颈部腺样囊性癌 (ACC)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颈部ACC33例 ,其中 2 2例手术、11例为病理穿刺活检证实并行放射治疗。结合临床及病理 ,观察CT表现。结果 肿瘤来源 :腮腺、口底、鼻腔鼻咽各 5例 ;舌 4例 ;腭、气管各 3... 目的 评价头颈部腺样囊性癌 (ACC)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颈部ACC33例 ,其中 2 2例手术、11例为病理穿刺活检证实并行放射治疗。结合临床及病理 ,观察CT表现。结果 肿瘤来源 :腮腺、口底、鼻腔鼻咽各 5例 ;舌 4例 ;腭、气管各 3例 ;颌下腺、扁桃体、上颌窦及颊部各 2例。CT表现 :(1)筛样改变 2 1例 ,部分筛样改变 5例。 (2 )肿瘤形态不规则呈无定形生长 17例 ,边缘不清晰 2 0例。 (3)肿瘤常沿神经生长并侵犯神经 ,表现为颅底骨质破坏 5例 ,咀嚼肌群萎缩 3例以及面肌和 (或 )颊肌萎缩 3例。结论  (1)头颈部ACC的CT影像有以下特征 :低密度筛样改变 ;浸润性生长 ;沿神经生长并侵犯神经 ;黏膜下生长。其中又以筛样改变为最重要征象 ,CT凭此可以作出ACC的组织学诊断。 (2 )CT往往对肿瘤范围估计不足。 (3)MRI能够显示肿瘤沿神经生长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头颈部肿瘤 CT MRI
原文传递
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被引量:53
19
作者 顾雅佳 王玖华 陈彤箴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51-554,共4页
目的 比较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相应的病理组织切片 ,了解产生特殊CT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71例共 72个肿瘤 ,增强扫描 5 7个 ,平扫加增强扫描 15个。观察CT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切片对照。结果 ... 目的 比较颈部神经鞘瘤的CT表现与相应的病理组织切片 ,了解产生特殊CT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神经鞘瘤 71例共 72个肿瘤 ,增强扫描 5 7个 ,平扫加增强扫描 15个。观察CT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切片对照。结果 增强扫描表现特殊 :(1)均匀低密度背景伴团状高密度改变 (2 4/ 72 )。 (2 )弥漫点状改变 (2 0 / 72 )。 (3)低密度环伴中央弥漫点状改变 (5 / 72 )。(4)中央低密度伴不同形态的厚环改变 (8/ 72 )。 (5 )均匀密度 12个 ,其中等密度、低密度各 5个 ,囊性变 2个。 (6 )增强特别明显 3个。平扫表现以均匀密度为主 (10 / 15 ) ,如同时再行增强扫描 ,病灶又呈现出特征性的点状、团状改变 (9/ 10 )。上述现象和病理对照 ,低密度区由疏细胞区 (AntoniB区 )、陈旧性出血及囊性变组成 ;高密度区由富细胞区 (AntoniA区 )及胶原组成。不同的细胞区域构成形成不同的CT影像表现。增强扫描表现与AntoniA区容易增强有关。结论 颈部神经鞘瘤特殊的CT影像与其病理改变有关 ,掌握这些变化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神经鞘瘤 头颈部肿瘤 病理学 CT
原文传递
原发性甲状腺癌热消融治疗后再手术2例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马奔 王宇 +7 位作者 嵇庆海 赵志泓 陈彤箴 常彬 卢忠武 杨舒雯 周力 吴毅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75-8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癌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1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技术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癌病例资料。结果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甲状腺髓样癌各1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癌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1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技术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癌病例资料。结果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甲状腺髓样癌各1例,分别经过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均证实癌灶残留并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热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肿瘤发生癌灶残留和淋巴结转移灶遗留风险较高,尚不能作为初治可手术原发性甲状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消融 甲状腺癌 肿瘤残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