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戟天糖链对ECV304细胞增殖中BK_(Ca)通道的影响
1
作者 于爽 陈徐旭 冯国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巴戟天糖链(MOO)对ECV304细胞增殖中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通道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为研究对象,制备缺氧/复氧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OO对ECV304细胞的增殖效应;在+60mV指令电压刺激下,应用全细... 目的观察巴戟天糖链(MOO)对ECV304细胞增殖中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通道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为研究对象,制备缺氧/复氧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OO对ECV304细胞的增殖效应;在+60mV指令电压刺激下,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MOO对ECV304细胞增殖中BKCa通道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MOO大剂量组(0.45 g.L-1)与麝香保心丸组均促进缺氧/复氧损伤后ECV304细胞增殖,差异有显著性(P<0.05)。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提示:MOO三个剂量组均能增加BKCa通道的电流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大剂量MOO组最为明显。结论 MOO可通过激活ECV304细胞BKCa通道保护受损细胞并促进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糖链 ECV304细胞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 膜片钳
下载PDF
巴戟天糖链对ECV304细胞增殖中细胞周期和BKCa通道的影响
2
作者 冯国清 陈徐旭 《中国药理通讯》 2011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巴戟天糖链(MOO)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中对细胞周期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民)影响的作用,以探讨MOO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药理学机制。方法:对正常传代生长3~8代的ECV304细胞进行缺氧1h、复氧2h处理,
关键词 ECV304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BKCA通道 巴戟天 糖链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下载PDF
巴戟天糖链对分子搭桥中TRPC6通道及血管生成基因谱的影响
3
作者 白洁 冯国清 +1 位作者 陈徐旭 胡香杰 《中国药理通讯》 2012年第3期43-43,共1页
目的:观察巴戟天糖链(MOO)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中对其下游瞬时受体电位蛋白C家族中TRPC6通道蛋白信号转导的影响和血管生成基因谱的作用,以探讨MOO促分子搭桥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对正常传代生长3~8代的ECV304细... 目的:观察巴戟天糖链(MOO)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中对其下游瞬时受体电位蛋白C家族中TRPC6通道蛋白信号转导的影响和血管生成基因谱的作用,以探讨MOO促分子搭桥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对正常传代生长3~8代的ECV304细胞进行缺氧1h、复氧2h处理,将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缺/复氧模型组(H/R),H/R+阳性药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PC6 血管生成 分子搭桥 通道蛋白 基因谱 巴戟天 糖链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汇川 邢非 +2 位作者 朱聪鸽 陈芙蓉 陈徐旭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77-678,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期间许昌地区收治的106例慢性闭塞病变(CTO)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51例及冠状动脉介入...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期间许昌地区收治的106例慢性闭塞病变(CTO)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将其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51例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组55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EGF(1.65±0.58)ng/ml、b FGF(1.85±0.65)ng/ml、LVEF(64.25±3.48)%、LVEDD(4.12±0.32)cm、6 min步行距离(531.74±9.85)m、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2.74±0.53)min/次、心绞痛发作频率(0.69±0.21)次/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闭塞病变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慢性闭塞病变 冠心病 预后
下载PDF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汇川 邢菲 +2 位作者 朱聪鸽 陈芙蓉 陈徐旭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7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且均在术前和术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分为两组,实验组[出现氯吡格雷抵抗(术后5d...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情况。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且均在术前和术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分为两组,实验组[出现氯吡格雷抵抗(术后5d血小板聚集抑制率≤10%)]33例,对照组(未出现氯吡格雷抵抗)87例。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水平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术前、术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暴露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氯吡格雷抵抗可能与血小板活化水平有关,且会增加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氯吡格雷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