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因地制宜 走自己的路——繁昌县经济改革述评
- 1
-
-
作者
陈德邻
项翔
-
机构
安徽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
-
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1988年第3期30-33,共4页
-
文摘
安徽省繁昌县在1984年以前是个财政补贴县。但是,经过县级经济的综合改革之后,这个县农村商品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很快摘掉了补贴县帽子,并在1986年度的全省22个体制改革试点县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繁昌县的经济发展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有较快的发展速度,198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4亿元,农业总产值1.1亿元,比1983年分别增长117.4%、171.3%和50.7%。乡镇企业总收入1986年达2.6亿元。
-
关键词
繁昌县
乡镇企业
农村商品经济
体制改革
工农业总产值
财政补贴
经济发展
发展速度
工业总产值
试点县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阜阳地区家庭工业兴起的原因和条件
- 2
-
-
作者
陈德邻
-
机构
安徽省体制改革办公室
-
出处
《中国农村经济》
1987年第4期50-52,共2页
-
文摘
阜阳地区位于淮北平原,是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这里交通闭塞,科学文化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阜阳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改革的形势,促使各级干部从自然经济转到商品经济轨道上来。他们根据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裕的劳动力和传统手艺的优势,提出一种二养三加工发展方针。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家庭工业。主要是进行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迅速出现一大批善于生产和经营的专业户。
-
关键词
家庭工业
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副土特产品
自然灾害
乡镇企业
自然经济
自然资源
商品经济
经济基础
阜阳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劳务输出是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措施
- 3
-
-
作者
陈德邻
-
出处
《经济管理》
1987年第7期15-15,共1页
-
文摘
金寨县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在历史上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全县有58万人口,其中劳力近20万人,但人均耕地不足6分,约有富余劳力6万人。该县党政领导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讨论,1984年冬作出大力开展劳务输出的决定,作为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措施。他们一方面组织农民“离土不离乡”。
-
关键词
劳务输出
重要措施
脱贫致富
大别山
人均耕地
金寨县
山区
革命根据地
安徽西部
劳力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刘胡兰等七烈士是被谁出卖的
- 4
-
-
作者
陈德邻
张小明
-
机构
山西
-
出处
《党史文汇》
2015年第5期62-64,共3页
-
文摘
刘胡兰等七烈士(刘胡兰、石三槐、石六儿、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陈树荣)离开我们已经68年了。今天的人们,无论是参观刘胡兰烈士纪念馆听讲解员解说,还是看相关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都知道出卖刘胡兰的叛徒是石五则。但是,刘胡兰是1947年1月12日被敌人杀害的,而叛徒石五则却迟至1959年才被揭发逮捕,1963年2月14日才被枪决。
-
关键词
刘胡兰
云周西村
陈树荣
张年
刘树山
文水县
陈德照
革命干部
世辉
汾阳县
-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5
-
-
作者
陈德邻
-
出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1991年第8期21-21,19,共2页
-
文摘
建立服务体系的现状当前,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的优势,切实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把集体经营的优越性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以经济纽带为主。
-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乡镇服务站
农业生产服务组织
-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