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间手术手术部位感染防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德键 缪传文 +1 位作者 顾春红 傅晟静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评估日间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防控体系的应用效果,探讨构建日间手术SSI防控体系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基于《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并结合日间手术的特点,构建了涵盖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的日间手... 目的 评估日间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防控体系的应用效果,探讨构建日间手术SSI防控体系的方法和价值。方法 基于《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并结合日间手术的特点,构建了涵盖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的日间手术SSI防控体系。选择性分析2019年3月—2022年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日间手术的1 103例腹股沟疝患者,以2021年3月应用日间手术SSI防控体系的时间点为界分成两组,应用前为对照组(705例),应用后为观察组(398例),采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SSI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日间手术SSI防控体系的应用可以降低SSI发生率,提升日间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防控体系
下载PDF
超声显像颈部腮裂囊肿误诊21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德键 陈红 +2 位作者 昌桂英 朱国雄 李东临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2302-2303,共2页
关键词 鳃原瘤/超声检查 误诊
下载PDF
临床路径应用于日间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德键 缪传文 +2 位作者 黄陈 李群 钟力炜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第4期8-11,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路径应用于日间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研究某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日间手术232例患者资料,随机分成临床路径组与非临床路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35个月(中位时间18.6个月),随... 目的了解临床路径应用于日间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研究某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2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日间手术232例患者资料,随机分成临床路径组与非临床路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35个月(中位时间18.6个月),随访率96.1%。两组患者术后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术后2 w及4 w恢复非限制活动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临床路径组低于非临床路径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满意度评分临床路径组高于非临床路径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日间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具有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优点,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是开展日间手术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腹股沟疝 日间手术 腹腔镜
下载PDF
并存病院前预处置体系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德键 缪传文 +2 位作者 沈浩 傅晟静 李群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并存病院前预处置体系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0年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疝中心行日间手术的1454例腹股沟疝患者,以2018年3月应用并存病院前预处置体系的时间点为界,分成非预处置组与... 目的探讨并存病院前预处置体系在腹股沟疝日间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0年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疝中心行日间手术的1454例腹股沟疝患者,以2018年3月应用并存病院前预处置体系的时间点为界,分成非预处置组与预处置组,采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处置组的平均年龄、≥60岁占比、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Ⅲ级占比大于非预处置组,预处置组的并存病比例高于非预处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预处置体系可以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将更多有并存病的腹股沟疝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纳入到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的覆盖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并存病 腹股沟疝
下载PDF
日间手术质量管理与评价探讨 被引量:26
5
作者 缪传文 李群 +1 位作者 陈德键 傅晟静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43,共2页
以上海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与2016年度开展的日间手术为对象,按照日间手术全面质量管理要求进行采取中心集中化管理模式,每年度对质量监测指标,包括投入指标、接诊指标、处置指标、服务量指标、预后指标、随访指标、安全指标、满意度指... 以上海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与2016年度开展的日间手术为对象,按照日间手术全面质量管理要求进行采取中心集中化管理模式,每年度对质量监测指标,包括投入指标、接诊指标、处置指标、服务量指标、预后指标、随访指标、安全指标、满意度指标、效益指标、绩效指标变化进行统计评价,并在实践中采用PDCA循环对包括入院标准、各种制度、日间病种临床路径等进行不断跟进、改善修正。结果表明随着医院日间手术规模与管理的不断发展,年度日间手术各项指标不断改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质量管理 PDCA循环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德键 汤绚 +6 位作者 董先龙 李镇 刘海龙 常毅 王爱丽 陈静 林谋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1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混合型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的10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9个月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无预防性造口,平均手术时间(273±46) min,术中出血量(136±68)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 7±1. 1) 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 3±0. 8) d,术后住院时间(12±2. 1) d。1例患者术后8 d出现肠梗阻症状,行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后痊愈,无吻合口瘘、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9个月,Wexner便秘评分由术前的(22. 6±4. 1)分降至术后9个月的(5. 4±1. 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术前和术后9个月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分别为(1. 3±1. 0)和(2. 1±1. 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74);胃肠道生活质量评分(GIQLI)由术前的(65. 6±13. 7)分升至术后9个月的(97. 5±11. 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术后9个月患者总体排便满意度为80%,无便秘复发。2例出现长期腹泻,在给予止泻剂和肠道菌群调节剂治疗后好转。结论腹腔镜下结肠次全切联合改良Duhamel术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混合型便秘 腹腔镜 结肠次全切 改良DUHAMEL术
下载PDF
新型康复短裤预防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缪传文 陈德键 《大医生》 2020年第6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应用快速康复短裤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8例,按照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应用快速康复短裤对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8例,按照术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快速康复短裤进行并发症预防;出院后试验组坚持穿戴康复短裤2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包括阴囊肿胀、疼痛及出院后手术区域异物感、阴囊下坠感、术后复发等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阴囊肿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手术区域异物感、会阴部牵扯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应用快速康复短裤,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降低阴囊肿胀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坚持穿戴使用可以有助于降低手术区域异物感、会阴部牵扯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修补术 快速康复短裤
下载PDF
高龄腹股沟疝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德键 缪传文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49-50,共2页
目的评价高龄腹股沟疝患者行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安全性与可行性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高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均行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 目的评价高龄腹股沟疝患者行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安全性与可行性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高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均行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45~75 min,平均(40±5)min,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2±1)d。切口感染9例,术后慢性疼痛12例,浆液肿3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无复发。结论高龄患者行局部神经麻醉下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术前重视手术风险评估,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麻醉 局部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规范化实践及与开放手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缪传文 陈德键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与开放疝修补术的临床特点,探讨规范化LIHR日间手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1223例病... 目的对比分析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IHR)与开放疝修补术的临床特点,探讨规范化LIHR日间手术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腹股沟疝日间手术1223例病人临床资料,其中行LIHR573例(腹腔镜组),行开放疝修补术650例(开放手术组)。结果腹腔镜组病人术后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开放手术组,术后下床时间短于开放组,术后2周及4周恢复非限制活动率高于开放手术组(P均<0.05),两组术后急性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19(6~36)个月,随访率98.6%。术后并发症为血清肿、伤口感染、慢性疼痛、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相较于开放手术,LIHR日间手术具有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是安全、可行的。全面流程设计与规范化运作是LIHR日间手术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日间手术 腹腔镜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以日间手术模式开展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德键 缪传文 +2 位作者 傅晟静 顾春红 刘斌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讨以日间手术模式开展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SIL-TEP)的合理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TEP日间手术363例患者资料,其中行SIL-TEP手术... 目的探讨以日间手术模式开展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SIL-TEP)的合理性、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TEP日间手术363例患者资料,其中行SIL-TEP手术120例(单孔组),传统三孔TEP手术243例(三孔组)。观察围手术期及随访期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均在日间手术模式下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均无延期出院及转科病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疝分类部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孔组1例中转三孔TEP,三孔组无中转病例。单孔组术后4 h、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三孔组,术后下床时间早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4周恢复非限制活动率相当(P>0.05)。中位随访时间9(4~15)个月,随访率98.6%。术后并发症为尿潴留、血肿、血清肿,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复发病例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以日间手术模式开展SIL-TEP手术是安全、可靠、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腹股沟 腹腔镜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肝硬化腹水合并脐疝的Onlay和腹膜前疝修补术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缪传文 陈德键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腹水合并脐疝患者的外科治疗中Onlay术式和腹膜前疝修补术式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合并脐疝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腹水合并脐疝患者的外科治疗中Onlay术式和腹膜前疝修补术式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合并脐疝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13例行Onlay术式,试验组患者12例行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复发等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6.9±16.3)min,住院时间(8.7±5.8)d,排气时间(2.6±0.7)d。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49.4±17.1)min,住院时间(10.8±4.7)d,排气时间(2.7±0.6)d。2组术后疼痛评分、伤口愈合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对照组出现轻微伤口感染患者1例,2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对于肝硬化腹水合并脐疝患者,Onlay和腹膜前疝修补两种术式在治疗效果可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疝 肝硬化腹水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