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订正的教学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必信 《教育学术月刊》 1988年第3期45-46,42,共3页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把题目做错了,老师就要求他们认真订正。这虽是常事,但它是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教养的角度看,这是为了修正错误,求得正确的结论,从而扎扎实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是培养学生...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把题目做错了,老师就要求他们认真订正。这虽是常事,但它是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教养的角度看,这是为了修正错误,求得正确的结论,从而扎扎实实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是培养学生从小一丝不苟缜密思考、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从而有助于学生严肃认真的思想作风和学习风气的养成。可见订正具有双重的教育意义,不可等闲视之。如何进行订正呢?老师什么时候要求学生订正效果最佳呢?订正教学法与智能发展的关系怎样呢?让我们从日本小学生订正的例子说起吧。日本小学里每节课规定为45分钟,老师一般只讲20-25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正效果 学生头脑 教学法 智能发展 新知识 重要手段 小学生 老师 文化科学知识 错误信息
下载PDF
鲁迅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伟大贡献
2
作者 陈必信 王云波 《鲁迅研究动态》 1983年第10期15-20,共6页
列宁说:“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悼念斯维尔德洛夫》)。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就是在时代斗争的熔炉里铸炼出来的一代文化巨匠,一代革命伟人。作为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仅择... 列宁说:“历史早已证明,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悼念斯维尔德洛夫》)。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就是在时代斗争的熔炉里铸炼出来的一代文化巨匠,一代革命伟人。作为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仅择要作一论述,以求教于同志们。鲁迅与他同时代的许多革命民主主义者不同之处在于他始终全身心地无畏地投身于群众阶级斗争的烽火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始终和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与中外反动派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持久战斗,在漫长的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过程中,逐步接近、学习、理解和掌握了斗争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并运用这科学真理来指导斗争实践,解剖、改造、提高自己的思想,不断总结其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者 鲁迅 革命民主主义 伟大贡献 中外反动派 阶级斗争 革命道路 共产党 革命斗争
下载PDF
“宏茲九德”与改变世风
3
作者 陈必信 《唯实》 CSSCI 1997年第2期54-54,共1页
一代名相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谏唐太宗“宏兹九德”,其目的是实施“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因而对廉政建设和民风的改变均发挥了不小作用.这一点很值得我们今天深思和借鉴.
关键词 《谏太宗十思疏》 九德 政治品质 批判继承和发展 思想作风 社会风气 工作能力 传统道德观 道德品质修养 个人道德修养
下载PDF
青春宣言
4
作者 陈必信 《教育艺术》 1999年第3期33-33,共1页
青春,是炉中燃炽的煤,把赤腾的热焰尽情献出,甘愿留下残滓;青春,像晨曦里明丽的银露,把全部的纯净与晶莹,慷慨馈赠给阳光的前途和伟业,自己决不留存一缕依恋的芳痕;青春,是一首激人遐思的浪漫诗篇,既有屈原《楚辞》的激情、... 青春,是炉中燃炽的煤,把赤腾的热焰尽情献出,甘愿留下残滓;青春,像晨曦里明丽的银露,把全部的纯净与晶莹,慷慨馈赠给阳光的前途和伟业,自己决不留存一缕依恋的芳痕;青春,是一首激人遐思的浪漫诗篇,既有屈原《楚辞》的激情、壮美、深邃和义愤,又有李白的热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泉映月》 沁入肺腑 爱情诗 《楚辞》 贝多芬 《梁祝》 奏鸣曲 交响诗 生活需要 组合和
下载PDF
消解注进灵魂的麻醉剂——《药》第一部分前三节揣摩示范
5
作者 陈必信 《作文成功之路》 1998年第4期22-23,共2页
老栓对药寄托的希望愈大,表明他受骗和麻木的程度愈深,更表明他收获的只能是儿子的灭亡,只能是眼泪和天尽的悲哀。
关键词 麻醉剂 消解 示范 灵魂 评注 少年 心理状态 封建统治者 自然现象 对药
下载PDF
也谈“白日依山尽”
6
作者 陈必信 张锦石 《阅读与写作》 1995年第7期14-15,共2页
赵炳臣先生在《阅读与写作》1994年第12期上发表了《“白日依山尽”该作何解》的文章。在该文第二小节,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依山尽’的薄暮之日怎会是‘白日’呢?更进一步讲,本句描写的是否一定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如果不是,这... 赵炳臣先生在《阅读与写作》1994年第12期上发表了《“白日依山尽”该作何解》的文章。在该文第二小节,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依山尽’的薄暮之日怎会是‘白日’呢?更进一步讲,本句描写的是否一定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如果不是,这句诗描写的究竟是什么呢?”看来作者所要解释的主要问题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问题 王之涣 中条山 太阳 杜甫 景象 描写 陶渊明 写作 梦溪笔谈
下载PDF
立意贵新,有法可循
7
作者 陈必信 《写作(中)》 1995年第4期36-37,共2页
立意新颖是中学生作文成功的杠杆,是使文章思想内容隽永深刻的关键。历来成功的文章无不在立意谋篇上费心尽意,反复运思,多方推敲的。宋人范温在推崇苏东坡文章新颖独到、别具慧眼时说:“老坡(苏东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 立意新颖是中学生作文成功的杠杆,是使文章思想内容隽永深刻的关键。历来成功的文章无不在立意谋篇上费心尽意,反复运思,多方推敲的。宋人范温在推崇苏东坡文章新颖独到、别具慧眼时说:“老坡(苏东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皆于世人意外别出眼目,其平日取舍文章多为此法。”“于世人意外别出眼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意 苏东坡 思想内容 新颖 文章 中学生作文 谋篇 联想 眼目 尽意
下载PDF
心灯闪亮
8
作者 陈必信 卫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95年第12期41-41,共1页
一、起步与归宿起步是归宿的磨刀石,归宿则是磨刀石上反复磨砺出的锋刃.即或钝了,还可新发二、生命的驿站生命的驿站不在春的林荫道上,虽然是茂林修,枝叶扶苏,疏影横斜,美不胜收;生命的驿站在秋的落叶堆里,即使满眼萎,斑驳。
关键词 驿站 磨刀石 落叶 枝叶 林荫道 新发 起步 本质特征 锋刃 斑驳
下载PDF
如何指导帮助中小学生增加词汇量
9
作者 陈必信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12期33-34,共2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青少年学生往往有一个很好的很精妙的想法,但由于缺少适切的精当的词汇去表达而说不清晰,有时家长或老师需要反复揣摩才能领会其要旨;我们也时常看到,在学生作文本上,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本上,一些优美的精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青少年学生往往有一个很好的很精妙的想法,但由于缺少适切的精当的词汇去表达而说不清晰,有时家长或老师需要反复揣摩才能领会其要旨;我们也时常看到,在学生作文本上,尤其是小学生的作文本上,一些优美的精彩的词语常用汉语拼音来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本 少年学生 写作材料 作文写作 日常教学活动 适切 范读 直观教具 排座位 兴味盎然
下载PDF
艰涩一通 新奇迭出——作文构思指导浅议
10
作者 陈必信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1989年第2期27-28,共2页
文似看山不喜平。古人常说,“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崇曲忌直,讲究渡澜开阔,曲折多交。尤其是叙事性作品,构思新奇,出人意外,而又在人意中,那会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我在三十年来的指导中学生作文中,很重视点拨启发他们写构思新颖... 文似看山不喜平。古人常说,“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崇曲忌直,讲究渡澜开阔,曲折多交。尤其是叙事性作品,构思新奇,出人意外,而又在人意中,那会收到极好的艺术效果。我在三十年来的指导中学生作文中,很重视点拨启发他们写构思新颖、别出心裁的作文,具体做法概略起来有这样几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性 中学作文教学 求异思维 语文考试 高考语文 辩证思维能力 十年 中国革命斗争 爱国主义教育 文贵
下载PDF
妙着一字 境界全出——“王必无人”品味有得
11
作者 陈必信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5年第1期34-34,共1页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素负盛名,尤其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其个性化的生动传神的语言.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蔺相如在答应赵王往使秦国时说的一句话“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尤其脍炙人口。只一个“必”字就写尽了蔺相如的处...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素负盛名,尤其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其个性化的生动传神的语言.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蔺相如在答应赵王往使秦国时说的一句话“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尤其脍炙人口。只一个“必”字就写尽了蔺相如的处境、性格和深谋远虑.可谓一字见精神,境界全出,把人物写活了,写神了.实在妙不可言。对这“必”字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必无人”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指导
下载PDF
“模式”质疑
12
作者 陈必信 《21世纪教育》 2003年第12期69-69,共1页
有人说,素质像一整座冰山,作为知识和能力的东西,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部分,而浸在水里的那部分,那大得无法测量的部分,叫文化底蕴(或者“文化素质”)吧,这些在文化学里称为“规范文化”和“认知文化”的玩意,就在这培养记忆力的... 有人说,素质像一整座冰山,作为知识和能力的东西,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那部分,而浸在水里的那部分,那大得无法测量的部分,叫文化底蕴(或者“文化素质”)吧,这些在文化学里称为“规范文化”和“认知文化”的玩意,就在这培养记忆力的道具里深藏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课程标准 课堂教学模式 教育模式 教育创新
下载PDF
农民呼唤电影
13
作者 陈必信 《乡镇论坛》 1995年第6期43-43,共1页
农民呼唤电影陈必信50至70年代,只要县、市或公社电影放映队一下乡,男女老少奔走相告、大人小孩举家扛凳端椅坐等。就是到了80、90年代,像《喜盈门》、《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五女拜寿》、《高山下的花环》、《... 农民呼唤电影陈必信50至70年代,只要县、市或公社电影放映队一下乡,男女老少奔走相告、大人小孩举家扛凳端椅坐等。就是到了80、90年代,像《喜盈门》、《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五女拜寿》、《高山下的花环》、《乔老爷上轿》、《东方红》(音乐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农民 电影放映队 乡镇企业 农民法律意识 大团圆结局 农民群众 《芙蓉镇》 农村经济 爱国主义精神 毛泽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