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锰酸钾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陈忠元 王紫龙 +2 位作者 叶至淳 江尧尧 刘万辉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18-19,31,共3页
采用微弧氧化(MAO)的方法在硅酸盐体系碱性电解质液在AZ91D镁合金基体表面上获得了颜色均匀、致密性好的微弧氧化陶瓷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陶瓷膜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物相,用盐水浸泡试验考察了陶瓷膜防腐蚀... 采用微弧氧化(MAO)的方法在硅酸盐体系碱性电解质液在AZ91D镁合金基体表面上获得了颜色均匀、致密性好的微弧氧化陶瓷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陶瓷膜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物相,用盐水浸泡试验考察了陶瓷膜防腐蚀性能。讨论了高锰酸钾浓度对陶瓷膜的表面形貌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主要由MgAl_(2)O_(4)和MgO相组成。当高锰酸钾添加量为0.5 g/L,柠檬酸为1.5 g/L时所得膜层更加致密,膜层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 AZ91D 镁合金 高锰酸钾
下载PDF
南海中、东部海区发光细菌的生态分布与种类组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忠元 刘子琳 +1 位作者 张涛 刘艳岚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2期71-78,共8页
初步研究了南海中、东部海区海洋发光细菌的生态分布与种类组成。对28个测站的表层水样和部分测站的水柱垂直分层(50、100、150和200m)水样进行了发光细菌培养、计数、分离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水体中发光细菌检出率达76.929/6,... 初步研究了南海中、东部海区海洋发光细菌的生态分布与种类组成。对28个测站的表层水样和部分测站的水柱垂直分层(50、100、150和200m)水样进行了发光细菌培养、计数、分离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水体中发光细菌检出率达76.929/6,检出率自表层向底层逐渐升高;观测海区表层海水中发光细菌的平均菌量为(8.60±15.57)CFU/dm^3,深层海水的菌量较高,至150m水层平均菌量达最高值,为(49.47±75.40)CFU/dm^3,细菌丰度变幅为3~307CFU/dm^3,平均菌量的最高值和较大的变幅范围都出现在150m水层;在200rn以浅水体中,发光细菌垂直分布趋势基本与深度的增加以及水温的降低相关联,高值大多出现在100~150m水层;观测海区发光细菌主要由哈维氏发光细菌Lucibacterium harveyi、曼达帕姆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 madapamensis、明亮发光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和费氏发光细菌Vibrio fischeri组成,分别占鉴定种群的42%、33%、19%和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生态分布 种类组成 南海
下载PDF
秦山核电站邻近水域石油降解细菌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忠元 史君贤 +1 位作者 胡锡钢 王小英 《东海海洋》 1991年第2期48-53,共6页
本文分析了1989年4月(春),7月(夏),10月(秋)和1990年1月(冬)秦山邻近水域表层水中石油降解细菌的丰度和分布规律,同时比较了温度、含油量、营养盐、溶解氧、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其数量变动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测区表层水中石油降解菌数... 本文分析了1989年4月(春),7月(夏),10月(秋)和1990年1月(冬)秦山邻近水域表层水中石油降解细菌的丰度和分布规律,同时比较了温度、含油量、营养盐、溶解氧、盐度等环境因素对其数量变动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测区表层水中石油降解菌数量最高值达1.1×10~5个/dm^3,最低值为400个/dm^3,季节变化波动于97~4.9×10~4个/dm^3之间,菌量变化与水温,含油量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趋势,认为测区高营养盐、高溶解氧状况可能不成为石油降解细菌生长繁殖的限制因子,并指出测区低丰度的石油降解菌数量与该海区低水平的油污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水域 石油 细菌
下载PDF
楚科奇海及其海台区粒度分级叶绿素a与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子琳 陈建芳 +2 位作者 张涛 陈忠元 张海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953-4962,共10页
2003年夏季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楚科奇海及其海台区进行了叶绿素a浓度与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海区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009~30.390μg/dm3。表层浓度为0.050~4.644μg/dm3,平均值为(0.875±0.981)μg/dm3... 2003年夏季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楚科奇海及其海台区进行了叶绿素a浓度与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海区叶绿素a浓度范围为0.009~30.390μg/dm3。表层浓度为0.050~4.644μg/dm3,平均值为(0.875±0.981)μg/dm3;陆架区次表层和底层的浓度高于表层,海台区深层水的浓度较低,200m层的浓度为(0.015±0.007)μg/dm3。水柱平均叶绿素a浓度区域性特征明显,陆架区高于海台区。R断面进行3趟重复观测,平均叶绿素a浓度分别为(2.564±1.496)μg/dm3,(1.329±0.882)μg/dm3和(0.965±0.623)μg/dm3,浓度呈下降趋势。观测站潜在初级生产力为0.263~4.186mgC/(m.3h),陆架区平均潜在初级生产力((2.305±1.493)mgC/(m.3h))比海台区((0.527±0.374)mgC/(m.3h))高近4倍。平均同化数为(1.22±1.14)mgC/(mgChla.h)。观测区细胞粒径>20μm的小型浮游生物对总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分别为63.13%和65.16%,细胞粒径2.0~20μm的微型浮游生物和细胞粒径<2.0μm的微微型浮游生物对总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相差甚小,其对总叶绿素a浓度的贡献率分别为19.18%和17.69%,对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分别为20.11%和1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浓度 初级生产力 粒度分级 楚科奇海 北极
下载PDF
东太平洋铁锰结核区微生物的丰度及其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1 位作者 杨季芳 胡锡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8-466,共9页
于1994年4-11月在东太平洋铁锰结核勘探区,随向阳红09号船,采集了39个表层沉积物、12个上覆水和7个结核样。在现场用平板法测定了异养细菌和铁、锰细菌丰度,用稀释法(MPN法)测定硫酸盐还原菌丰度。在实验室对船上带回的异养细菌... 于1994年4-11月在东太平洋铁锰结核勘探区,随向阳红09号船,采集了39个表层沉积物、12个上覆水和7个结核样。在现场用平板法测定了异养细菌和铁、锰细菌丰度,用稀释法(MPN法)测定硫酸盐还原菌丰度。在实验室对船上带回的异养细菌和锰细菌进一步纯化分离,进行了12项生化试验,参照伯杰氏手册第八版鉴定至昆。为了探讨微生物在大洋成矿过程的作用,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锰细菌对锰、铁离子的转化作用和不同培养温度对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生物丰度方面,沉积物中异养细菌的丰度在3-9500cell/g;锰、铁细菌的丰度在1×10°-103cell/g;硫酸盐还原细菌的丰度分布范围在0-4000cell/g。在上覆水和结核样中各类细菌的丰度均较低,比沉积物样低1个数量级。在细菌的菌属组成与近海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在革兰氏阳性菌的组成上微球菌占了绝对优势。在成矿作用方面,锰细菌对锰、铁氧化还原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好氧的条件下,锰细菌使可溶性的Mn2+氧化为Mn4+,其氧化速度与环境温度存在密切关系;锰细菌对铁的氧化速度比对锰的氧化速度来得快。在厌氧的培养条件下,锰细菌能将高价铁还原为低价铁,而且使培养液的pH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 成矿作用 异养细菌 锰细菌 锰结核
下载PDF
白令海光合浮游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子琳 陈建芳 +2 位作者 陈忠元 张涛 张海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45-1351,共7页
2003年7~9月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太平洋和白令海的BR断面和白令海峡南口门的BS断面的初夏和夏末两航段进行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BR断面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0.199~1.170μg/dm^3,平均值为(0.723±0.... 2003年7~9月中国第2次北极科学考察在北太平洋和白令海的BR断面和白令海峡南口门的BS断面的初夏和夏末两航段进行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BR断面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0.199~1.170μg/dm^3,平均值为(0.723±0.283)μg/dm63;水深10~30m次表层的叶绿素-a浓度明显高于真光层下的深层水.水柱平均叶绿素-a浓度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白令陆架区>白令陆坡区>阿留申海盆区>北太平洋西部海域.BS断面叶绿素-a浓度高于BR断面,夏末的平均浓度((5.311±5.656)μg/dm^3)是初夏浓度((1.605±1.194)μg/dm^3)的3.3倍,是BR断面平均浓度的7.5倍.观测站真光层内初级生产力在0.471~19.046mgC/(m^3·h),陆架海域的初级生产力明显高于陆坡和海盆区,BS断面的平均初级生产力比BR断面高约12倍.观测站光合作用同化数在0.45~2.80mgC/(mgChl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浓度 初级生产力 白令海
下载PDF
南极夏季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粒度分级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子琳 史君贤 +2 位作者 陈忠元 朱根海 宁修仁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8-27,共10页
1991/1992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现场观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颗粒有机碳浓度、粒度分级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调查海域现存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以及颗粒有机碳浓度分布均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和... 1991/1992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现场观测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优势种类组成、颗粒有机碳浓度、粒度分级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调查海域现存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以及颗粒有机碳浓度分布均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区域性特征。在普里兹湾邻近北部陆架和测区东部海区现存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颗粒有机碳浓度均较高,西部海区上述生物参数均较低。测区微型和微微型浮游生物代谢生理活性高,能量转换速率快,在现存生物量和生产力中均占较高比重。其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要高于对生物量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夏季 浮游植物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藻类
下载PDF
黑潮源区及其邻近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分布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子琳 陈忠元 +2 位作者 周蓓锋 张涛 丁涛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3,共6页
2001年冬季、2002年春季和秋季在琉球群岛、台湾岛和吕宋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黑潮源区及其邻近海域观测叶绿素a浓度季节分布及其粒级结构。结果表明,冬季表层平均叶绿素a浓度高于春季和秋季,台湾岛及以北岛链东南部的北部测区叶绿素a... 2001年冬季、2002年春季和秋季在琉球群岛、台湾岛和吕宋岛以东的西北太平洋黑潮源区及其邻近海域观测叶绿素a浓度季节分布及其粒级结构。结果表明,冬季表层平均叶绿素a浓度高于春季和秋季,台湾岛及以北岛链东南部的北部测区叶绿素a浓度高于巴士海峡及吕宋岛以东的南部海区。叶绿素a垂直分布呈真光层内随垂直深度增加而浓度增大,真光层下至水深200m随垂直深度增加而浓度降低的分布趋势。春季和秋季叶绿素a浓度粒级结构表明,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Pico级份)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占优势,微型(Nano级份)次之,小型(Micro级49)所占比例最小。表层水光合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1.3~13.5)×10^3cells/dm^3,以小粒径的硅藻占优势。呈现出微微型光合浮游生物在观测海区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浮游植物 粒度分级 黑潮源区
下载PDF
南大洋浮游植物现存量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子琳 潘建明 陈忠元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49,共6页
根据中国第15、16次南极考察观测的颗粒有机碳、叶绿素a浓度的数据 ,探讨浮游植物现存量对南大洋颗粒有机碳的贡献。结果表明 ,普里兹湾内浮游植物碳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高于湾北部的大洋区 ,真光层上部浮游植物碳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高... 根据中国第15、16次南极考察观测的颗粒有机碳、叶绿素a浓度的数据 ,探讨浮游植物现存量对南大洋颗粒有机碳的贡献。结果表明 ,普里兹湾内浮游植物碳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高于湾北部的大洋区 ,真光层上部浮游植物碳对颗粒有机碳的贡献高于深层水。同时分析两个航次测区叶绿素a浓度和航程途中叶绿素a浓度的分布 ,以期了解浮游植物在南大洋颗粒有机碳来源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洋 浮游植物 颗粒有机碳 海洋有机碳 叶绿素A
下载PDF
北冰洋沉积物和海水叶绿素α浓度分布的区域性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子琳 陈建芳 +3 位作者 刘艳岚 张宏 陈忠元 张海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35-1042,共8页
2003年夏季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北冰洋楚科奇海陆架、楚科奇海台、陆坡流区、门捷列夫海岭和加拿大海盆等不同区域进行了200m以浅海水和部分观察站沉积物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水体叶绿素α浓度变化范围为... 2003年夏季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北冰洋楚科奇海陆架、楚科奇海台、陆坡流区、门捷列夫海岭和加拿大海盆等不同区域进行了200m以浅海水和部分观察站沉积物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现场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水体叶绿素α浓度变化范围为0.002~39.008μg/dm3。表层浓度分布范围为0.037~4.644μg/dm3,平均值为0.612μg/dm3;高叶绿素α浓度出现在水深20~30m的次表层水。叶绿素α浓度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水柱平均浓度的次序为楚科奇海陆架区>陆坡流区>楚科奇海台区>加拿大海盆区>门捷列夫海岭区。表层沉积物叶绿素α浓度从未能检出~3.978μg/g(湿重),平均浓度为0.954μg/g(湿重),表现为沉积物表层的浓度高于下层,陆架和陆坡流区的浓度高于海岭区以及海台和海盆区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α浓度 水体与沉积物 区域性 北冰洋
下载PDF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细菌和三磷酸腺苷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2 位作者 宁修仁 C.Courties M.N.Hermin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8-296,共9页
于1986年1月和7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细菌的落射荧光直接计数和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的测定,同时取分样进行了微生物呼吸作用耗氧速率和叶绿素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和ATP浓度夏季较冬季高,总的分布趋势是,高值区出现在... 于1986年1月和7月在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进行了细菌的落射荧光直接计数和三磷酸腺苷(ATP)浓度的测定,同时取分样进行了微生物呼吸作用耗氧速率和叶绿素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和ATP浓度夏季较冬季高,总的分布趋势是,高值区出现在内河段和长江口,向外海逐渐降低;细菌数同悬浮体浓度、硝酸盐浓度和耗氧速率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冬季,在整个海域细菌是ATP的主要贡献者和溶解氧的主要消耗者;夏季,沿冲淡水方向ATP出现两个峰值,第一峰值出现在长江口的最大浊度带,由细菌所贡献;第二个出现在盐度25—30的区域,由浮游植物所贡献。呼吸作用耗氧速率也呈现了与ATP相似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三磷酸腺苷 微生物 河口生态
下载PDF
西湖水域初级生产力和富营养化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宁修仁 吏君贤 +3 位作者 刘子琳 陈忠元 刘镇盛 朱根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65-374,共10页
1985年2月至1986年2月,对杭州西湖水域微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逐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用细胞数和叶绿素a所表征的浮游藻类的生物量,用ATP所表征的活生物碳量及用测氧法和^(14)C同位素示踪法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均为岳湖>... 1985年2月至1986年2月,对杭州西湖水域微生物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逐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用细胞数和叶绿素a所表征的浮游藻类的生物量,用ATP所表征的活生物碳量及用测氧法和^(14)C同位素示踪法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均为岳湖>西里湖>小南湖>外西湖>北里湖>>三潭内湖。文章评价了近几年对西湖治理的效果,即富营养化的发展得到一定控制,但目前仍属于重富养化生态系统。文章还提出了导致富营养化的关键营养元素之一磷与光合作用速率、透明度等的定量关系,并通过西湖的年初级生产量(5334.2吨有机碳)换算出年潜在鱼产最(约50万公斤)。文章指出,放养摄食浮游藻类的鱼类是减轻湖泊营养负荷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 生产力 富营养 微生物 湖泊
下载PDF
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超声波管道测厚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忠元 陈娟 邵芬红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根据超声波基本原理以及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技术设计了超声波测厚仪及超声波轮式探头,并且实现了基于FPGA的信号处理的软件编程。对管径φ139.7mm,标称壁厚h 7.72mm的标准样管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可靠性好,抗... 根据超声波基本原理以及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技术设计了超声波测厚仪及超声波轮式探头,并且实现了基于FPGA的信号处理的软件编程。对管径φ139.7mm,标称壁厚h 7.72mm的标准样管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测量误差小于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轮式探头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 超声波测厚 数字锁相环技术
下载PDF
2004年春季长江河口水体与沉积物表层的叶绿素a浓度分布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子琳 张涛 +3 位作者 刘艳岚 潘建明 陈忠元 刘小涯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2004年5月7日至12日在31°~31.8°N、122.5°E以西到海水上溯至0盐度的长江河口进行14个站位叶绿素α浓度的现场观测,其中N1~N3、M1~M3、S1~S3和R6这10个观测站用3条渔船在4天内进行潮周期的涨憩、落急、落憩、涨急... 2004年5月7日至12日在31°~31.8°N、122.5°E以西到海水上溯至0盐度的长江河口进行14个站位叶绿素α浓度的现场观测,其中N1~N3、M1~M3、S1~S3和R6这10个观测站用3条渔船在4天内进行潮周期的涨憩、落急、落憩、涨急、涨憩5个潮时的准同步周日采样观测;对S2、S3、R2、R3、M3、N2和N3这7个位于长江入海口门站位进行表层泥样的叶绿素α浓度观测。结果表明,观测海区表层海水叶绿素α浓度为0.230~11.500μg/dm^3,平均值为(1.514±1.712)μg/dm^3,高值出现在观测海区东北部的长江冲淡水稀释区,表层海水叶绿素α浓度平面分布从该区的东北部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离岸越近叶绿素α浓度越低,低值出现在长江口门内和测区西南部的广阔浑水区域;底层叶绿素α浓度为0.291~2.620μg/dm^3,平均值为(1.186±0.531)μg/dm^3,其变化幅度与平均浓度均明显低于表层。在涨憩、落急、落憩、涨急和涨憩5个潮周期中水柱平均叶绿素α浓度为1.198~1.910μg/dm^3,涨憩和落急潮时,叶绿素α浓度自表层向底层逐渐下降;落憩和涨急潮时,表层的平均叶绿素α浓度略低于中层和底层。2004年春季观测海区叶绿素α浓度与往年夏季和秋季的观测结果相近,但明显高于冬季。表层沉积物叶绿素α浓度为(0.089±0.052)μg/g(湿重),仅占其上方水体平均叶绿素α浓度的极少部分,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α浓度 水体与沉积物表层 长江河口
下载PDF
锰细菌对锰、铁金属离子的转移作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5-89,共5页
本文报道了锰细菌对锰的氧化和铁的氧化还原作用的实验结果。在好氧的条件下锰细菌能使可溶性的Mn2+氧化为Mn4+。在锰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其环境的pH不断升高,更有利于锰的氧化;环境的温度升高可加快细菌对锰的氧化速度。... 本文报道了锰细菌对锰的氧化和铁的氧化还原作用的实验结果。在好氧的条件下锰细菌能使可溶性的Mn2+氧化为Mn4+。在锰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其环境的pH不断升高,更有利于锰的氧化;环境的温度升高可加快细菌对锰的氧化速度。锰细菌在含低价铁的培养液中可以较快地把Fe2+氧化为Fe3+,它的氧化速度要比锰的氧化速度快;在厌氧的培养条件下,锰细菌可将溶液中的高价铁还原为低价铁,而且使其环境的pH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细菌 转移作用 锰结核 金属离子
下载PDF
PVA/Nb_2O_5复合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忠元 居亚兰 +1 位作者 朱云峰 李李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0-202,共3页
以聚乙烯醇(PVA)、Nb2O5和KOH为原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VA/Nb2O5复合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ASPE)。研究了Nb2O5对ASPE离子电导率(σ)和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影响。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的结果表明:加入15%Nb2O5的复合ASPE膜,室温σ为10.45... 以聚乙烯醇(PVA)、Nb2O5和KOH为原料,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VA/Nb2O5复合碱性固体聚合物电解质(ASPE)。研究了Nb2O5对ASPE离子电导率(σ)和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影响。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的结果表明:加入15%Nb2O5的复合ASPE膜,室温σ为10.45 mS/cm,电化学稳定窗口为2.4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2O5 碱性聚合物电解质(ASPE) 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稳定窗口
下载PDF
海洋石油降解细菌对石油烃降解效果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新荣 史君贤 陈忠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评价海洋石油降解细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能够测定出石油降解细菌对石油烃的降解进程和对正构烷烃的总降解率,以及温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石油降解细菌对正构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混...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评价海洋石油降解细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能够测定出石油降解细菌对石油烃的降解进程和对正构烷烃的总降解率,以及温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石油降解细菌对正构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在20℃的条件下,经过21 d后,绝大部分的正烷烃被降解,总的降解率为94.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海洋石油降解细菌 0^柴油 降解效果
下载PDF
1991/1992年夏季南极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根海 宁修仁 +1 位作者 陈忠元 刘子琳 《南极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38-44,共7页
本文报道了1991/1992年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调查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3门26属78种;其平均细胞丰度为120±174×105个/m3,密集区分布在62°S、78°~103&... 本文报道了1991/1992年南极夏季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植物调查的研究结果。经鉴定共有浮游植物3门26属78种;其平均细胞丰度为120±174×105个/m3,密集区分布在62°S、78°~103°E,这一海域其细胞丰度在110×105~864×105个/m3之间。根据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百分比的聚类分析,测区浮游植物群落中可划分为四个聚合类群:菱形藻(Nitzschia)与赖氏针杆藻(Synedrareinboldi)、长环毛藻(Corethroncriophilum)与翼根管藻(Rhizosoleniaala-ta)和翼根管藻与赖氏针杆藻占优势的聚合类群及由海冰习性的菱形藻与近岸性角刺藻(Chaetoceros)占优势组成的中山站近岸单一生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网采浮游植物 聚类分析 浮游植物 藻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沉积物和锰结核中微生物的丰度和锰细菌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85-391,共7页
在海洋中生存着大量的细菌,它们活跃在海水和沉积物中,在它们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促进了海洋中许多化学变化程序。前人大量的工作充分证明了微生物是沉积变化与成岩作用的主要作用者。近二十年来,国外很多微生物学家对深海细菌在锰铁沉积... 在海洋中生存着大量的细菌,它们活跃在海水和沉积物中,在它们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促进了海洋中许多化学变化程序。前人大量的工作充分证明了微生物是沉积变化与成岩作用的主要作用者。近二十年来,国外很多微生物学家对深海细菌在锰铁沉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颇感兴趣,在大西洋、波罗的海和太平洋进行了很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沉积物 锰结核 微生物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对石油烃降解研究Ⅱ.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的降解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1 位作者 胡锡钢 叶新荣 《东海海洋》 2000年第1期21-27,共7页
报导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柴油的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 ,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 ;在2 0℃的条件下 ,经过 2 1 d后 ,绝大部分的正烷烃被降解 ,总的降解率... 报导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柴油的正烷烃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 ,石油烃降解细菌对正烷烃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混合菌株的降解率明显高于单菌株的降解率 ;在2 0℃的条件下 ,经过 2 1 d后 ,绝大部分的正烷烃被降解 ,总的降解率为 94.93% ,其中细菌的降解率为 75.67% ,理化降解率为 1 9.2 6% ;温度对正烷烃的降解率有明显的影响 ,温度在 1 0℃时 ,正烷烃降解速度较慢 ,在 2 0℃正烷烃的降解比 1 0℃快 ,在 35℃的条件下 ,正烷烃的降解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石油烃 正烷烃 降解作用 海洋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