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_3^--N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忠荫 周娜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57-6857,6871,共2页
[目的]为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N1:传统氮肥施用量;N2:80%推荐氮肥施用量、N3:推荐氮肥施用量、N4:120%推荐氮肥施用量4个氮水平,研究不同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块茎内NO3--N含量随施... [目的]为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N1:传统氮肥施用量;N2:80%推荐氮肥施用量、N3:推荐氮肥施用量、N4:120%推荐氮肥施用量4个氮水平,研究不同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和土壤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马铃薯块茎内NO3--N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均未超标。N2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块茎NO3--N为431.56 mg/L。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淋失程度加深,土壤中的NO3--N含量逐渐增加。各处理土壤NO3--N含量随土层的加深有不同程度的递减。N2处理的氮素供应与马铃薯对N素的吸收基本达到了平衡。[结论]随着氮水平的提高,马铃薯块茎和土壤中的NO3--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马铃薯块茎 土壤 NO3^- -N含量
下载PDF
发展种草业 促进五指山市农村经济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忠荫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1期170-171,共2页
根据五指山市农村经济的特点及资源优势,提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林下种草、草田轮作、种草养畜等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 种植 牧草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 培养创新人才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忠荫 《琼州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75-77,共3页
开放性实验室是实验室及实验手段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构想、设计和调试,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来进行实验,并得到教师的指导,使“做实验”成为真正有趣的活动。开放性实验室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发展和探索空间以... 开放性实验室是实验室及实验手段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构想、设计和调试,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来进行实验,并得到教师的指导,使“做实验”成为真正有趣的活动。开放性实验室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发展和探索空间以及更好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已成为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开放性实验室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强化实验室人文建设 完善高校育人环境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忠荫 《琼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2-94,共3页
针对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特别是忽视实验室人文科学的建设问题,提出转变观念、树立良好精神风貌、激发培养危机意识、加强周围环境建设的措施,切实做好实验室文化建设,让学生真正受... 针对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特别是忽视实验室人文科学的建设问题,提出转变观念、树立良好精神风貌、激发培养危机意识、加强周围环境建设的措施,切实做好实验室文化建设,让学生真正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科学 实验室建设 育人环境 文化熏陶
下载PDF
三亚近海流域渔业资源现状及增殖保护对策
5
作者 陈忠荫 陈燕 +2 位作者 马军 李由明 王子龙 《福建农业》 2015年第5期40-42,共3页
三亚独特的气候和海洋学特征造就了海峡水域丰富的基础生产力。目前,有关三亚近海流域渔业资源资源等相关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论文通过对三亚近海流域渔业资源进行研究调查,统计分析该地区近海流域渔业资源现状,就目前该区近海渔业资源... 三亚独特的气候和海洋学特征造就了海峡水域丰富的基础生产力。目前,有关三亚近海流域渔业资源资源等相关的研究未见报道。本论文通过对三亚近海流域渔业资源进行研究调查,统计分析该地区近海流域渔业资源现状,就目前该区近海渔业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区域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 海水鱼 鉴定 分类 标本
下载PDF
磨盘草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燕 张洪斌 +2 位作者 陈忠荫 林伟 胡海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对磨盘草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进行分析。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磨盘草中Ca,Mg,Zn,Fe,Mn,Cu,Ni,Cr的含量,并进行了初级形态研究。结果初级形态结果表明,8种元素在原药中的含量特征如下:Ca>Mg>Zn>Fe>Mn>Cu... 目的对磨盘草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进行分析。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磨盘草中Ca,Mg,Zn,Fe,Mn,Cu,Ni,Cr的含量,并进行了初级形态研究。结果初级形态结果表明,8种元素在原药中的含量特征如下:Ca>Mg>Zn>Fe>Mn>Cu>Ni>Cr;总提取率中Mg超过了50%,其次是Ni(39.05%),其他元素均在35%以下;各元素残留率中,Zn、Cu、Ca的头煎残留率最高(86.48%,80.63%,80.54%),Mg的头煎残留率最低(60.08%);Cu的颗粒吸附率最高。结论为进一步探讨磨盘草微量元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草 微量元素 初级形态
下载PDF
磨盘草不同营养器官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燕 张洪斌 +2 位作者 陈忠荫 林伟 陈光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487-17488,17495,共3页
分别以芦丁和没食子酸为对照品,测定了磨盘草不同营养器官(根、茎、叶)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结果表明,磨盘草叶、茎、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96%、1.20%、0.78%,总酚含量分别为8.61%、6.03%、4.31%。
关键词 磨盘草 总黄酮 总酚
下载PDF
中国产Ganoderma lucidum的系统发育学分析及栽培技术研究(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永敢 陈光宙 +3 位作者 袁学军 陈忠荫 陈川平 张来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96,共5页
灵芝是一类木腐真菌,广泛存在于热带雨林中。根据形态特征、rDNA-ITS和mt SSU的系统发育学分析,课题组将从Cyclobalanopsis bambusaefolia分离出来的菌株命名为G.lucidum,该菌株可人工培养。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这些菌株类群与亚洲灵芝... 灵芝是一类木腐真菌,广泛存在于热带雨林中。根据形态特征、rDNA-ITS和mt SSU的系统发育学分析,课题组将从Cyclobalanopsis bambusaefolia分离出来的菌株命名为G.lucidum,该菌株可人工培养。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这些菌株类群与亚洲灵芝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此外,该研究采用传统椴木栽培技术,实现了分离菌株的人工栽培。人工栽培灵芝子实体粗厚,木栓质,边缘淡黄,在成熟的过程中逐渐变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学 RDNA-ITS mt SSU GANODERMA lucidum
下载PDF
转型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
9
作者 陈忠荫 《琼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2-73,76,共3页
针对我国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教学应完成实验课地位、实验教学形式、实验内容等6个方面的转型工作,以此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并对转型的内涵、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创新型人才 转型
下载PDF
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若干措施
10
作者 陈忠荫 《琼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6-67,70,共3页
介绍了动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包括优化组合实验内容,转变教师角色,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设计预习,开放实验教学,改革实验考核方法等措施,提高课时利用率,促进教学效果。
关键词 动物学 实验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下载PDF
葫芦瓜自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耀辉 张丽华 +2 位作者 周娜娜 陈忠荫 吕能标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264-2267,共4页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研究葫芦瓜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以葫芦瓜茎、叶、根水浸液分别处理葫芦瓜种子时,对种子萌发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下,抑制作用为茎>叶>根。在幼苗生长实验中,浓度为10 g/L时...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及幼苗生长试验研究葫芦瓜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以葫芦瓜茎、叶、根水浸液分别处理葫芦瓜种子时,对种子萌发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下,抑制作用为茎>叶>根。在幼苗生长实验中,浓度为10 g/L时,葫芦瓜叶水浸液对其苗高、单苗鲜重、根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随水浸液浓度上升,则表现出抑制作用。经对幼苗进行生理生化作用测定,在浓度为10 g/L时,葫芦瓜叶水浸液对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POD活性均表现出促进作用,随水浸液浓度增高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瓜 自毒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生化分析
下载PDF
葫芦瓜叶水浸液对蔬菜种子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耀辉 张丽华 +2 位作者 周娜娜 陈忠荫 吕能标 《农学学报》 2012年第2期54-57,共4页
以黄瓜、萝卜和番茄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方法研究葫芦瓜叶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影响,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 g/L、50 g/L、90 g/L葫芦瓜叶水浸液对黄瓜、萝卜种子萌发率均具有一定的... 以黄瓜、萝卜和番茄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方法研究葫芦瓜叶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影响,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0 g/L、50 g/L、90 g/L葫芦瓜叶水浸液对黄瓜、萝卜种子萌发率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受体材料发芽率均比对照低;对番茄种子萌发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黄瓜幼苗株高和鲜重都表现抑制作用,对萝卜和番茄幼苗株高和鲜重则表现为,在浓度90 g/L时为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 g/L、50 g/L时为促进作用;对黄瓜和萝卜幼苗的根长都表现抑制作用,对番茄幼苗的根长在浓度为10 g/L时表现促进作用,在浓度为50 g/L、90 g/L时表现抑制作用。因此,在蔬菜栽培制度中,葫芦瓜可与番茄和萝卜进行合理的轮作与间套作,但不适宜与黄瓜进行轮作或间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瓜 化感作用 黄瓜 萝卜 番茄
下载PDF
哈密瓜自毒作用对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耀辉 邢孔强 +5 位作者 黎明 文攀 周娜娜 陈忠荫 刘书伟 吕能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94-197,共4页
为研究哈密瓜叶水浸液的自毒作用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通过土培法进行幼苗生长试验并进行幼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叶水浸液处理对幼苗根长和发根数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 为研究哈密瓜叶水浸液的自毒作用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通过土培法进行幼苗生长试验并进行幼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叶水浸液处理对幼苗根长和发根数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和对照相比,在浓度为50g/L、90g/L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在浓度为10g/L、50g/L时对株高和幼苗鲜重则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幼苗生理生化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叶水浸液浓度升高而显著下降;过氧化物酶在水浸液浓度为50g/L时活性最高,之后随水浸液浓度增高而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自毒作用 幼苗生长 生理生化作用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灵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袁学军 陈永敢 +2 位作者 陈光宙 陈忠荫 李艳丽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5期18-19,共2页
通过5种不同栽培方式对灵芝活性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多糖含量最高的为椰糠栽培,最低为太白山栽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椰糠、尖峰岭、野生、果园、太白山;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椰糠栽培,最低的为果园栽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椰... 通过5种不同栽培方式对灵芝活性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多糖含量最高的为椰糠栽培,最低为太白山栽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椰糠、尖峰岭、野生、果园、太白山;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椰糠栽培,最低的为果园栽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椰糠、尖峰岭、野生、太白山、果园;三萜含量最高的为椰糠栽培,最低的为果园栽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椰糠、太白山、野生、尖峰岭、果园。由于不同栽培方式的灵芝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极显著,这为选择获得较高的某一活性成分的栽培方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栽培方式 灵芝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哈密瓜不同器官水浸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耀辉 邢孔强 +5 位作者 马红梅 冯慧敏 周娜娜 陈忠荫 刘书伟 吕能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43-1545,共3页
研究哈密瓜不同器官不同浓度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的自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以根、茎、叶水浸液分别处理时,在浓度为10、50、90 g/L的范围内对种子发芽率和株高都表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渐强;在浓度为90 g/L的... 研究哈密瓜不同器官不同浓度水浸液对其种子萌发的自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以根、茎、叶水浸液分别处理时,在浓度为10、50、90 g/L的范围内对种子发芽率和株高都表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高抑制作用渐强;在浓度为90 g/L的范围内,茎、叶水浸液对单苗鲜重表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同一浓度下,抑制作用叶>茎>根。和对照相比,种子发芽率在茎、叶水浸液浓度为10、50、90 g/L 3种浓度范围内都表现为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自毒作用 种子萌发
下载PDF
不同光照和栽培基质对灵芝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袁学军 陈永敢 +2 位作者 陈光宙 陈忠荫 李艳丽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6期38-39,43,共3页
以7号灵芝品种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光照(全阳、半荫、全荫)和4种不同栽培基质(椰糠、沙土、沙土+红土、壤土)对灵芝活性成分(灵芝多糖、蛋白、三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光照处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半荫处理多糖含量最高,全阳处理... 以7号灵芝品种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光照(全阳、半荫、全荫)和4种不同栽培基质(椰糠、沙土、沙土+红土、壤土)对灵芝活性成分(灵芝多糖、蛋白、三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光照处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半荫处理多糖含量最高,全阳处理多糖含量最低;全阳处理蛋白含量最高,全荫处理蛋白含量最低;半荫处理三萜的含量最高,全阳处理三萜的含量最低。4种不同栽培基质之间,也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椰糠栽培的多糖和蛋白的含量均最高,沙土栽培的均最低,但沙土栽培的三萜含量最高。因此,灵芝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受光照和栽培基质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为提高灵芝活性成分含量的栽培技术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基质 灵芝 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和洗涤时间对灵芝活性成分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袁学军 陈忠荫 +2 位作者 陈光宙 陈永敢 范平杰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4期38-40,共3页
以7号灵芝品种为材料,研究4种不同的干燥方式(自然干燥、60℃、80℃和100℃)和4种不同洗涤时间(5min、10 min、15 min和20 min)对灵芝活性成分(灵芝多糖、蛋白质、三萜)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处理之间,除自然干燥和60℃处... 以7号灵芝品种为材料,研究4种不同的干燥方式(自然干燥、60℃、80℃和100℃)和4种不同洗涤时间(5min、10 min、15 min和20 min)对灵芝活性成分(灵芝多糖、蛋白质、三萜)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处理之间,除自然干燥和60℃处理之间无差异外,其余的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灵芝多糖、蛋白质、三萜含量最高的处理分别为60℃、100℃、100℃,含量最低的处理分别为100℃、60℃、80℃;在洗涤时间的处理中,灵芝多糖的含量4个处理之间差异均极显著,灵芝蛋白质的含量处理15 min与处理20 min差异显著,其他处理之间差异均极显著,灵芝三萜的含量处理10 min和15 min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处理之间差异均极显著,灵芝多糖、蛋白质、三萜的含量处理5 min均最高,随着洗涤时间的延长,3种成分的含量均逐渐降低。本研究为提高灵芝活性成分的含量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干燥方式 洗涤时间 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不同部位和颗粒大小对灵芝茶药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学军 陈忠荫 +2 位作者 陈光宙 陈永敢 范平杰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3期54-55,共2页
以7号灵芝品种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部位(菌盖、菌柄、完整子实体)和6种不同颗粒大小(≤0.075 mm、0.075mm~0.1 mm、0.1 mm~0.25 mm、0.25 mm~0.5 mm、0.5 mm~1.0 mm、1.0 mm~2.0 mm)对灵芝茶药用成分(灵芝多糖、蛋白、三萜)的影响... 以7号灵芝品种为材料,研究3种不同部位(菌盖、菌柄、完整子实体)和6种不同颗粒大小(≤0.075 mm、0.075mm~0.1 mm、0.1 mm~0.25 mm、0.25 mm~0.5 mm、0.5 mm~1.0 mm、1.0 mm~2.0 mm)对灵芝茶药用成分(灵芝多糖、蛋白、三萜)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不同部位处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灵芝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方面菌柄高于菌盖,但三萜含量方面菌盖高于菌柄;随着颗粒的增大,灵芝多糖、蛋白质、三萜的含量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因此,灵芝中药用成分的含量受灵芝不同部位和颗粒大小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为提高灵芝茶的质量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不同部位 颗粒大小 药用成分
下载PDF
灵芝制种过程多糖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永敢 陈光宙 +3 位作者 袁学军 陈忠荫 林应耀 林炽贤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2,58,共3页
灵芝是一类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腐生型真菌。本研究选取4株灵芝真菌,进行人工制种,并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Ganoderma atrum Hz2、Ganoderma lucidum Hz5、Ganoderma sinense Hz1三株灵芝真菌在制种过程中多糖含量呈递减... 灵芝是一类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腐生型真菌。本研究选取4株灵芝真菌,进行人工制种,并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Ganoderma atrum Hz2、Ganoderma lucidum Hz5、Ganoderma sinense Hz1三株灵芝真菌在制种过程中多糖含量呈递减的趋势,而菌株Ganoderma neojaponicum Wzs1二级种在制种过程中多糖含量最多为1.75%;4株菌株中Hz2制种完成后多糖含量最大为0.88%。以上结果反应了灵芝多糖的含量随着制种的进行而逐渐减少,此外黑芝Ganoderma atrum的人工栽培品种相比其它3种灵芝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多糖 制种
下载PDF
三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7
20
作者 何贵香 宋文明 +3 位作者 谢景文 马红梅 陈永敢 陈忠荫 《食药用菌》 2013年第3期156-157,共2页
食用菌是公认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被作为药物研究,其中以香菇多糖研究较多,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癌、抗感染等作用[1]。我国近年来对食用菌免疫机理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2]。越来越多... 食用菌是公认的具有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被作为药物研究,其中以香菇多糖研究较多,发现其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癌、抗感染等作用[1]。我国近年来对食用菌免疫机理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2]。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食用菌功效成分主要是多糖、蛋白质与三萜化合物[3]。本试验对常见的3种食用菌香菇、平菇、金针菇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多糖 三萜化合物 蛋白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