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应激产物MDA与生育力和精子参数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夏雨果 陈秋 +5 位作者 汤志梅 陈慧臻 高坪 曾文彤 赵娟 陈岚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316-1320,共5页
目的分析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与生育力和精子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MDA与精子质量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8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 目的分析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与生育力和精子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MDA与精子质量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8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提取数据指标,将相关系数r转换为fisher's Z值,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英文文献766篇,中文文献233篇,经过筛选后纳入16篇文献。分析结果表明不育患者精液的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MD=0.80,95%CI=0.67~0.92,P<0.01);MDA与精子活动率呈负相关(r=-0.35,95%CI=-0.41^-0.31,P<0.01);MDA与精子密度也呈负相关(r=-0.37,95%CI=-0.45^-0.28,P<0.01)。结论不育患者精液中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生育男性,并与精子活动率及密度呈负相关,MDA可作为诊断和治疗不育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醛 不育 精子 META分析 相关系数
下载PDF
糖脉康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强 赵欢 +6 位作者 雷星星 方威 陈慧臻 祖义志 唐小妹 祝然然 陈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7-49,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脉康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血糖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为中医药治疗T2DM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以糖脉康、中药复方制剂、西医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为中文检索词,以Tang Mai Kang、Tangmaikang、antidiabetic drugs、hyp... 目的系统评价糖脉康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T2DM)对血糖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为中医药治疗T2DM提供循证医学参考。方法以糖脉康、中药复方制剂、西医降糖药物、2型糖尿病为中文检索词,以Tang Mai Kang、Tangmaikang、antidiabetic drugs、hypoglycemic agents、granu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diabetes mellitus、T2DM、diabetes mellitus type 2、diabetes patient、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为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据库、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收集糖脉康辅助治疗与西医治疗T2DM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糖脉康辅助治疗与西医治疗对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的效果。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采用糖脉康辅助治疗2个月时T2DM患者的FBG(95%CI为-0.62^-0.33)及治疗3个月时的2 h PG(95%CI为-0.84^-0.47)、Hb A_(1c)(95%CI为-0.45^-0.22)均低于采用西医降糖药物者(P均<0.01)。结论采用糖脉康辅助治疗的T2DM患者FBG、2 h PG、Hb A_(1c)均低于采用西医降糖药物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脉康 中药复方制剂 降糖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在服装传热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慧臻 戴宏钦 +2 位作者 潘姝雯 胡珏 陈曦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26,共9页
为突破传统实验手段与一维数学模型的局限,一些研究者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的热量流动与传递过程,通过计算皮肤温度、传热系数等参数的方式评价服装的传热性能。文章概述了仿真方法解决服装传热问题的流程,揭示... 为突破传统实验手段与一维数学模型的局限,一些研究者提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的热量流动与传递过程,通过计算皮肤温度、传热系数等参数的方式评价服装的传热性能。文章概述了仿真方法解决服装传热问题的流程,揭示服装及人体几何模型建立、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设定的关键;从着装人体、服装结构、防护服装功能角度回顾了传热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常用人体热生理模型的特征,介绍了热调节-CFD耦合系统在服装传热性能评价中的应用。现有模拟方法依然存在难以完全还原纺织材料、衣下空间分布、人体热反应等真实特性的问题,建议将动网格、用户自定义函数、数值模型耦合系统等作为深入研究方向,提高仿真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服装 热传递 热生理 耦合系统
下载PDF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水珠 陈慧臻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公共物品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绿色信贷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兴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进行了...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公共物品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等绿色信贷发展的相关理论,对兴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进行了SWOT分析,并针对现阶段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银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商业银行 经济新常态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我国体育教育价值取向的整合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慧臻 《山东体育科技》 2011年第5期69-72,共4页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绝对的二元对立,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教学策略和教育评价三个方面。产生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根源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失调,在素质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我国还需要在教师培训工作、师范院校专... 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绝对的二元对立,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教学策略和教育评价三个方面。产生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根源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知失调,在素质教育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我国还需要在教师培训工作、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设置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做调整。消除课程改革在价值取向上认知失调的有效办法是从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传统的课程观和新的课程观等方面进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二元对立 归因分析 取向整合
下载PDF
从痰湿毒瘀论治代谢综合征
6
作者 雷星星 赵梦涵 +3 位作者 赵兴旺 王婷婷 陈慧臻 陈秋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7期868-869,共2页
通过查阅历代文献,阐述痰、湿、瘀在代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机理,结合代谢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现代人群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提出"毒邪"在其发病中的重要影响,以此确立体现健脾除湿、化瘀解毒治法的"代谢方"综合治疗... 通过查阅历代文献,阐述痰、湿、瘀在代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机理,结合代谢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现代人群生活方式及环境的改变,提出"毒邪"在其发病中的重要影响,以此确立体现健脾除湿、化瘀解毒治法的"代谢方"综合治疗代谢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脾虚 痰湿 毒邪 血瘀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韩栩珂 陈一丁 +3 位作者 陈慧臻 杨小梅 洪佩佩 陈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713-2719,共7页
背景: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其发病机制不明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构建高效稳定的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并评价其稳定性。方法:将SD雄性大... 背景: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其发病机制不明确,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构建高效稳定的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并评价其稳定性。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模型组(n=45),正常组常规饲料喂养8周;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第4周时根据注射链脲佐菌素剂量分为3组(n=15),分别单次腹腔注射20,35,50 mg/kg的链脲佐菌素造模,而正常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的柠檬酸缓冲液。在0,4,8周进行一般情况观察,记录体质量和血糖;第8周检测各组大鼠的尿流动力学指标及膀胱湿质量,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膀胱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结论:(1)高脂饮食结合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组大鼠存活率较高,成模率较稳定(80%);(2)与正常组大鼠相比,链脲佐菌素35 mg/kg组大鼠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增多,膀胱内压减小,膀胱湿质量及顺应性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提示高脂饮食8周结合35 mg/kg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是建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2型糖尿病 神经源性膀胱 尿流动力学 高脂饮食
下载PDF
肝郁脾虚胰岛素抵抗肥胖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旭 周珊 +3 位作者 陈慧臻 高阳 朱宇溪 陈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73-1376,1431,共5页
目的:建立长期肝郁脾虚证大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模型。方法:用慢性束缚、塑料夹夹尾、慢性束缚+塑料夹夹尾3种方法诱导大鼠长期肝郁脾虚肥胖模型,筛选出最佳方法后再对该模型进行更全面的考察和评价。结果:3种造模方法诱导出的大鼠肝郁... 目的:建立长期肝郁脾虚证大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模型。方法:用慢性束缚、塑料夹夹尾、慢性束缚+塑料夹夹尾3种方法诱导大鼠长期肝郁脾虚肥胖模型,筛选出最佳方法后再对该模型进行更全面的考察和评价。结果:3种造模方法诱导出的大鼠肝郁脾虚症状均较明显,摄食量和体质量早期均显著减少而后期均有所增加。尤其是束缚+夹尾组大鼠后期体质量增加较稳定,于第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束缚+夹尾法诱导的模型评价结果可见,体质量在第8周时超过正常对照组,血糖具有缓慢上升的趋势,TG升高,HDL降低,肝脏和肾脏指数增加,脾脏和胸腺则出现萎缩,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酮水平增加,而葡萄糖输注率则降低。结论:长期慢性束缚加夹尾法能成功诱导肝郁脾虚证大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这种方法具有成模后肝郁脾虚症状明显、体质量增加较稳定,伴有血脂代谢和激素分泌的异常,同时出现胰岛素抵抗和免疫抑制现象,与人类因情志不遂导致的肝郁脾虚证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脾虚 胰岛素抵抗 肥胖 大鼠
下载PDF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PACAP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韩栩珂 邱现良 +4 位作者 朱婵 陈一丁 陈慧臻 龙聪 陈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51-4759,共9页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参与血管扩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和胃酸的分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参与血管扩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和胃酸的分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在糖尿病及并发症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PACAP与糖尿病的病因学关系及在调控DNB功能方面的特殊作用尚未完全阐明。而针刺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机制研究是补充与替代医学长久以来的热点方向。因此,本文进行综述后提出针灸治疗DNB的始动环节可能是对PACAP表达的调控,推测PACAP、PKA和肌球蛋白系统(MLCK、MYPT1、MLC等)之间可以形成信号传导通路:PACAP→AC→cAMP→PKA→MLCK/MYPT1→MLC,从而调控逼尿肌收缩过程,最终改善膀胱功能。目前针刺治疗DNB尚无PACAP信号途径与肌球蛋白系统的实验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科学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AP 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肌球蛋白 针灸 综述
下载PDF
医用防护服结构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珏 潘姝雯 +2 位作者 戴宏钦 陈慧臻 陈曦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5期17-20,共4页
为了解现有医用防护服装结构设计特征,医用防护服装结构的综合分析必不可少。介绍了医用防护服装的分类和使用情况,选取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医用防护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的医用防护服结构差异明显,且存在结构不... 为了解现有医用防护服装结构设计特征,医用防护服装结构的综合分析必不可少。介绍了医用防护服装的分类和使用情况,选取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医用防护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的医用防护服结构差异明显,且存在结构不合理、舒适性差等问题。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的医用防护服标准,指出医用防护服应从标准完善、结构改良、装备配合等方面进行优化,为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提高医用防护服装的舒适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服 服装结构 舒适性
下载PDF
缓解职业人员热应激用个体冷却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曦 潘姝雯 +2 位作者 戴宏钦 胡珏 陈慧臻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1年第4期35-40,共6页
不论是在航空、消防、医疗,还是在危险品处理领域,防护服的使用,通常都将削弱人体对环境的散热能力,增加人体热应激和高热的风险。通过对国内外个体冷却服的分类、研究现状以及测试评价方法的介绍,提出未来个体冷却服设计应该在服装面... 不论是在航空、消防、医疗,还是在危险品处理领域,防护服的使用,通常都将削弱人体对环境的散热能力,增加人体热应激和高热的风险。通过对国内外个体冷却服的分类、研究现状以及测试评价方法的介绍,提出未来个体冷却服设计应该在服装面料与结构、冷源的选择与位置分布、动力源、纳米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结合温控系统实现智能调温,为有针对性地缓解职业环境下劳动者热应激、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安全与生产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热应激 冷却 人体热平衡 职业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