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言”与“沉默”——论《科利奥兰纳斯》多面向的政治哲学
1
作者 滕芷萱 陈戎女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6-52,共7页
莎士比亚将罗马名人科利奥兰纳斯的故事改编为同名悲剧的过程中,着重书写了戏剧人物的言语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并融入了自己的政治哲思。罗马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徘徊,正如主人公科利奥兰纳斯在多言与沉默间转换。科利奥兰纳斯语言风格的三... 莎士比亚将罗马名人科利奥兰纳斯的故事改编为同名悲剧的过程中,着重书写了戏剧人物的言语与政治的互动关系,并融入了自己的政治哲思。罗马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徘徊,正如主人公科利奥兰纳斯在多言与沉默间转换。科利奥兰纳斯语言风格的三次转变蕴含了莎士比亚的政治哲学思考,“雄辩”式的军事语言包含了对民主政治的非难,“自白”的语言试图剖析贵族政治和理想君主的特质,言语的“沉默”最终指向了莎士比亚的政治理想及其幻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利奥兰纳斯 莎士比亚 罗马剧 悲剧 政治哲学
下载PDF
孙惠柱:跨文化戏剧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戎女 孙惠柱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7期110-122,共13页
陈戎女(以下简称“陈”):孙老师,我看过您的《谁的蝴蝶夫人》《社会表演学》《心比天高》《第四堵墙》等书,这里有您对中外戏剧的研究,也有一些跨文化戏剧文本。我还看过您编的戏《王者俄狄》和《心比天高》,对您的戏和研究都很感兴趣... 陈戎女(以下简称“陈”):孙老师,我看过您的《谁的蝴蝶夫人》《社会表演学》《心比天高》《第四堵墙》等书,这里有您对中外戏剧的研究,也有一些跨文化戏剧文本。我还看过您编的戏《王者俄狄》和《心比天高》,对您的戏和研究都很感兴趣。您是在国外完成的戏剧教育,而且很早就提出了跨文化戏剧的概念。能不能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孙惠柱(以下简称“孙”):我1981年拿到上海戏剧学院的硕士学位,论文13万字,出书时叫《话剧结构新探》;10年后台湾再版时加了几万字,更名为《戏剧的结构:叙事性结构与剧场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戏剧 硕士学位 结构 论文
下载PDF
《伊利亚特》中的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戎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伊利亚特》里出现的女性可分为三类:布里塞伊斯代表的"荣誉礼物",安德罗马克代表的妻子和母亲,以海伦为代表的"无耻人"。她们命运不同,但全都为男性英雄世界所边缘化,她们是战争的奖赏和原因,背负战争之苦。这些... 《伊利亚特》里出现的女性可分为三类:布里塞伊斯代表的"荣誉礼物",安德罗马克代表的妻子和母亲,以海伦为代表的"无耻人"。她们命运不同,但全都为男性英雄世界所边缘化,她们是战争的奖赏和原因,背负战争之苦。这些女性出场不多,但足以使《伊利亚特》有一个特定的女性视野:从不同的女性角色,看待这场战争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特》 荷马 女性
下载PDF
西美尔文化——现代性理论述评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戎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7-114,共8页
西美尔文化—现代性理论认为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处于精神活动的生命—形式二元互动过程之中 ,文化—现代性的起源于生命反对形式而导致的精神品质的转换。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是主体精神和客观精神产品的物化结果 ,在这双重结构中 ,... 西美尔文化—现代性理论认为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处于精神活动的生命—形式二元互动过程之中 ,文化—现代性的起源于生命反对形式而导致的精神品质的转换。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是主体精神和客观精神产品的物化结果 ,在这双重结构中 ,他强调文化的“教化”作用和综合的特点。文化现代性发展的结果是客观文化急速膨胀和主观文化过度萎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美尔 现代性 主观文化 客观文化 文化理论
下载PDF
两类英雄的较量——阿基琉斯与奥德修斯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戎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52,共6页
对阿基琉斯和奥德修斯人物塑造进行分析,探讨荷马的英雄主义观念,以及“力量”和“智谋”两种不同的英雄价值的对照揭示的史诗传统。
关键词 荷马 英雄 阿基琉斯 奥德修斯
下载PDF
当代女性主义荷马批评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戎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41,共8页
当代女性主义荷马批评是受到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左右在荷马研究中出现的,至今仍是荷马研究中相当活跃和激进的一支。从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荷马批评路线及其批评者(如克雷顿、费尔逊·... 当代女性主义荷马批评是受到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左右在荷马研究中出现的,至今仍是荷马研究中相当活跃和激进的一支。从三种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荷马批评路线及其批评者(如克雷顿、费尔逊·鲁宾、卡茨、弗利)入手,分别探讨荷马史诗(以《奥德赛》中的佩涅洛佩为核心)的女性主义诗学、女性的不确定性和欲望、女性作为自主的道德行动者等议题,思考当代女性主义对传统荷马研究的冲击、挑战和维护,评价其批评视野开启出新的荷马史诗研究题域所作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马史诗 女性主义批评 佩涅洛佩
下载PDF
历史哲学与哲人画像
7
作者 陈戎女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94,共6页
青年西美尔在1892年撰写了《历史哲学问题》一书,献给他的母亲。不久,西美尔感觉这部篇幅短小的历史哲学随笔言未尽意,而且,他对历史和历史认识的批判性眼光已有变化,修订《历史哲学问题》自然成为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不过这一修... 青年西美尔在1892年撰写了《历史哲学问题》一书,献给他的母亲。不久,西美尔感觉这部篇幅短小的历史哲学随笔言未尽意,而且,他对历史和历史认识的批判性眼光已有变化,修订《历史哲学问题》自然成为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不过这一修订几近重写,而且拖了13年之久。1905年,《历史哲学问题》第2版出笼了,篇幅增加了60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 画像 哲人 哲学问题 历史认识 西美尔 批判性 篇幅
下载PDF
色诺芬的隐微术与品味
8
作者 陈戎女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古代经典在现代语境下复活。向来不是一件平常事:让谁复活,怎么复活都大有讲究。
关键词 色诺芬 品味 现代语境 古代经典 复活
下载PDF
色诺芬的“异邦”写作——以《斯巴达政制》为例
9
作者 陈戎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1,共3页
色诺芬一向被视为古典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亲斯巴达分子,证据就是他的《斯巴达政制》。该文尝试从清理《斯巴达政制》的研究史出发,澄清色诺芬的写作意图——按施特劳斯的阐释——实际是讥讽“异邦”斯巴达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
关键词 色诺芬 斯巴达政制 异邦
下载PDF
《比较文学原理》课本科教学的实验及思考
10
作者 陈戎女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从研究个案带动研究类型的教学、重视中国比较文学史和突出中国问题、强调学术外语和英文原著片断的阅读、寻求教师个人学识与课程基础性之间的平衡这几个方面,陈述和分析了《比较文学原理》(又名《比较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实验和改革。
关键词 比较文学原理 本科教学 教学实验
下载PDF
旅行书写:突破传统形象学的别样视角——评周云龙《别处的世界: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与亚洲形象》
11
作者 陈戎女 《学术评论》 2022年第2期20-24,共5页
早在19世纪末比较文学学科诞生之际,民族间的相互观察就被路易-保尔·贝茨、巴登斯贝格等法国学者列为比较文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这一漫长的学术传统的另一面,就是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容易落入某种固化的分析框架,得不到拓展。周... 早在19世纪末比较文学学科诞生之际,民族间的相互观察就被路易-保尔·贝茨、巴登斯贝格等法国学者列为比较文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这一漫长的学术传统的另一面,就是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容易落入某种固化的分析框架,得不到拓展。周云龙在《别处的世界: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与亚洲形象》中,一方面探讨亚洲形象在欧洲现代世界意识形成过程中发挥的意识形态功能;另一方面,他还借助这项研究,尝试检验形象学的可能向度。陈戎女教授和郑奕老师分别从方法论创新以及学术空间的开拓等角度,就《别处的世界:早期近代欧洲旅行书写与亚洲形象》的学术贡献进行了深入、中肯的评估。这两篇学术评论将有助于我们对周云龙在形象学领域所做的工作,有一个直观、适切的理解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评论 意识形态功能 学术空间 旅行书写 周云龙 巴登 学术贡献 观念与方法
下载PDF
西美尔:“在永恒的相下”
12
作者 陈戎女 《社会学家茶座》 2008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有很多理由称西美尔(Georg Simmel)为社会学家,他与韦伯、滕尼斯等人同属1909年至1910年间“德国社会学学会”的创建者,后创刊《逻各斯:文化哲学国际期刊》(从刊名亦可看出这帮早期的古典社会学人的哲学情结)。在这个以《逻各斯... 有很多理由称西美尔(Georg Simmel)为社会学家,他与韦伯、滕尼斯等人同属1909年至1910年间“德国社会学学会”的创建者,后创刊《逻各斯:文化哲学国际期刊》(从刊名亦可看出这帮早期的古典社会学人的哲学情结)。在这个以《逻各斯》为核心的社会学同人圈子里,西美尔是最具影响实力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美尔 社会学家 文化哲学 古典社会学 国际期刊 逻各斯 滕尼斯 圈子
下载PDF
舞台上的《俄狄浦斯王》与跨文化京剧编演
13
作者 陈戎女 《海峡人文学刊》 2022年第3期93-100,109,158,共10页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因其无法替代的经典性,在世界范围内有众多改编和演出,品质优劣不等。20世纪以来,与西方各种实验性的现代改编相比,东方导演对《俄狄浦斯王》的现代改编,往往有意识地编入东方戏剧的结构和人物元素,形成东西...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因其无法替代的经典性,在世界范围内有众多改编和演出,品质优劣不等。20世纪以来,与西方各种实验性的现代改编相比,东方导演对《俄狄浦斯王》的现代改编,往往有意识地编入东方戏剧的结构和人物元素,形成东西方戏剧的混融。这篇论文基于《俄狄浦斯王》被中国内外改编演出的背景,对跨文化京剧《王者俄狄》在主题、结构和人物改编方面的本土化特点以及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由此,这篇论文进一步反思戏曲的跨文化编演中,两种不同的戏剧体系、迥异的戏剧思维如何协调与中和,并为解决跨文化戏曲“重表演轻思想、重形式轻内容”的难题,推进戏曲担当重大思想命题的表现载体,尝试性地提出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狄浦斯王》 跨文化京剧 《王者俄狄》 改编
下载PDF
戏剧制作技艺与城邦剧场文化:希腊古典时期的drama与theatron考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戎女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共19页
关于drama与theatre的论争,从西方概念谱系看应回溯到古希腊,方可获得执古释今的视野。本文借助西方古典语文学的研究方法,从语词溯源与语义辨析的角度,考证与辨析drama与theatron在希腊古典时期经典文献中的用法、涵义与变化。亚里士... 关于drama与theatre的论争,从西方概念谱系看应回溯到古希腊,方可获得执古释今的视野。本文借助西方古典语文学的研究方法,从语词溯源与语义辨析的角度,考证与辨析drama与theatron在希腊古典时期经典文献中的用法、涵义与变化。亚里士多德提出,δρ?μα作为诗歌制作术之一,其名称和本质是摹仿“正在做(或行动)的人”,整体上drama被视为趋向完整和善的目的的城邦技艺。古希腊与θ?ατρον相关的语词强调在剧场看戏的“观看”行为及衍生的社会角色,剧场成为城邦公共生活、表演文化和民主制度展示自身的重要场所和空间符号。尽管drama和theatron的区别很明显,但在古典时期二者融入了紧密联结的城邦生活,多种机制于此交汇贯通。古希腊的drama和theatron是以雅典为代表的城邦政制和文化的产物,后经过扩展、变形和转义,其影响力直到文艺复兴以后的现代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MA theatron/theatre 希腊古典时期 亚里士多德
原文传递
戏剧《哥本哈根》中的解构主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戎女 郑芳菲 《上海文化》 2023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英国剧作家迈克尔·弗雷恩1998年创作的戏剧《哥本哈根》围绕科学史中的著名事件——1941年海森伯与玻尔会晤的“哥本哈根之谜”,以“哥本哈根解释”的不确定性原理与互补性原理为基,探寻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剧中三个鬼魂的叙述... 英国剧作家迈克尔·弗雷恩1998年创作的戏剧《哥本哈根》围绕科学史中的著名事件——1941年海森伯与玻尔会晤的“哥本哈根之谜”,以“哥本哈根解释”的不确定性原理与互补性原理为基,探寻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本质。剧中三个鬼魂的叙述立场与对话视角的转换立体地展现了“海森伯之行”包含的敌对力量和人物间的复杂心理,鬼魂既是当下真实存在的叙述者,又是1941年“海森伯之行”的当事人和幽灵性在场。弗雷恩依托幽灵这一间性存在,实现了物理与戏剧、科学与人文的互文。同时,鬼魂叙事对传统戏剧的反叛及鬼魂与实在的切出、切入,传达了弗雷恩解构主义的哲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之谜 解构 幽灵
原文传递
重生与互化:古典戏剧的跨文化翻译之途
16
作者 陈戎女 《中国比较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9,共18页
翻译是全过程的戏剧跨文化研究(译、编、演、传)的首要环节。古希腊戏剧被译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初新文化运动中作为纠偏西方现代性的古典经典的引入,到21世纪仍不断复译的古典戏剧,重生与互化深刻嵌入古典戏剧在中国的跨文... 翻译是全过程的戏剧跨文化研究(译、编、演、传)的首要环节。古希腊戏剧被译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初新文化运动中作为纠偏西方现代性的古典经典的引入,到21世纪仍不断复译的古典戏剧,重生与互化深刻嵌入古典戏剧在中国的跨文化翻译之途。古典戏剧的汉译,既有译入汉语时古希腊戏剧内含的古典性和外异性双重实现的困难,且戏剧的跨文化翻译又延伸到其后的剧本改编和演出,故而对语言和文本有更复杂的需求。本文以复译次数高达10次的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的陆台两地代表性汉译本为聚焦点,通过分析其中关键诗行从古希腊语到汉语的翻译细节,阐释古典戏剧复译的必要性以及两种汉译所启示的重生、互化与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戏剧 《阿伽门农》 汉译 互化 罗念生 吕健忠
原文传递
佩涅洛佩的纺织和梦--论《奥德赛》的女性主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戎女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本文从《奥德赛》中佩涅洛佩的纺织计谋和她的"20只鹅的梦"入手,从女性的纺织和梦这两个向度,切入争论不休的《奥德赛》女性主义的问题。提出通过织、拆、再织的织制方式,佩涅洛佩编织出女性的"智慧机巧"(mêti... 本文从《奥德赛》中佩涅洛佩的纺织计谋和她的"20只鹅的梦"入手,从女性的纺织和梦这两个向度,切入争论不休的《奥德赛》女性主义的问题。提出通过织、拆、再织的织制方式,佩涅洛佩编织出女性的"智慧机巧"(mêtis),而她对梦的理解和解释则显示出对欺骗性梦幻的抵制及对女性名誉(kléos)的追求,诗中两个场景的交织,整合了一个机智、审慎和品性卓越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现代与古代(希腊)女性主义的差异视野下,审视佩涅洛佩形象隐含的意蕴及《奥德赛》充满歧义的女性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涅洛佩《奥德赛》 女性主义 纺织
原文传递
古希腊悲剧跨文化戏剧实践的历史及其意义——以中国戏曲改编和搬演为中心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戎女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8-180,共13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著名导演在东方艺术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戏剧实验,跨文化戏剧实践应运而生,有关的理论探讨也层出不穷。以中国戏曲改编西方经典文学的舞台实践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80年代以来,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著名导演在东方艺术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戏剧实验,跨文化戏剧实践应运而生,有关的理论探讨也层出不穷。以中国戏曲改编西方经典文学的舞台实践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80年代以来,莎士比亚、易卜生、奥尼尔以及古希腊戏剧在中国戏曲舞台上被大量改编,引发了诸多关于跨文化戏剧的讨论。本文试图梳理古希腊悲剧在中国被戏曲改编及舞台演出的历史,并以河北梆子《美狄亚》和京剧《王者俄狄》为案例,在还原和厚描这段历史的基础上,评价传统戏曲改编和演出外国经典剧目的价值和意义。以中国戏曲演绎古希腊悲剧是东西方戏剧一次极富历史意义的有效融合,古希腊戏剧在世界范围内被大范围地改编、移植、创排和演出符合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价值的诉求。而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外国经典剧改编层出不穷,究其原因是中国传统戏曲内在发展的需求所致,为传统戏曲内拓出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深度的中外戏剧文化沟通要求更为复杂的手段,要求更多中外戏剧的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戏剧 《美狄亚》 《王者俄狄》
原文传递
戏梦人生——论张爱玲《色·戒》与李安《色·戒》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戎女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143,共9页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因李安电影版《色.戒》的上演引发诸多争议。本文以为,《色.戒》有两个层面的意义消解:个人主义的爱欲对革命和国家主义的正当性的消解;人生如"戏"对男女爱欲和生活现实的消解。小说冷静内敛、不动声色...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因李安电影版《色.戒》的上演引发诸多争议。本文以为,《色.戒》有两个层面的意义消解:个人主义的爱欲对革命和国家主义的正当性的消解;人生如"戏"对男女爱欲和生活现实的消解。小说冷静内敛、不动声色的叙述之下是反讽的灰色基调,突出的是小说家张爱玲对人性弱点和困境的冷静观察,对男女"心理事件"本质的洞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戒》 张爱玲 李安
原文传递
上天责我开面目,创辟用启铸华章——乐黛云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戎女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共15页
今年是乐黛云先生八十华诞。乐先生1948年选择北大读大学,1958年被划为极右派,70年代回北大,后来教欧美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结识薇拉促成1981年的哈佛之行,1982年去了伯克利大学,1984年秋毅然回国垦拓国内的比较文学事业,1985年... 今年是乐黛云先生八十华诞。乐先生1948年选择北大读大学,1958年被划为极右派,70年代回北大,后来教欧美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结识薇拉促成1981年的哈佛之行,1982年去了伯克利大学,1984年秋毅然回国垦拓国内的比较文学事业,1985年创建北大比较文学所,同年还成立了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乐先生的个人经历伴随特定年代而沉浮,其治学历程也折射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当代学者的不幸遭际与成长艰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黛云 访谈录 伯克利大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 1948年 欧美留学生 70年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