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联合补阳还五汤在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成冬 范新星 +3 位作者 詹碧水 陆骞 蒋雪生 周国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6期1452-1454,共3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微创联合补阳还五汤在椎体间融合术(Interbody fusion,LF)治疗下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2011年5月,采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表现为单侧下肢神...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微创联合补阳还五汤在椎体间融合术(Interbody fusion,LF)治疗下腰椎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2011年5月,采用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表现为单侧下肢神经根症状的下腰椎病变患者26例,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36~67岁,平均(50.69±7.68)岁;病变节段:L3~44例,L4~515例,L5~S17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2次/d,2周为1个疗程。根据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来评估疗效。结果:手术所用时间85~165 min,平均(123.98±18.39)min;术中出血量150~600 mL,平均(369.76±112.28)mL;术后引流量50~310 mL,平均(198±63.88)mL。VAS疼痛评分术前为(7.28±1.27)分,术后3月随访时为(2.39±0.88)分,随访终止次时为(1.99±0.59)分;ODI评分术前为(38.12±5.61)分,术后3月时为(18.71±4.79)分,末次随访时为(13.21±4.11)分,以上3个时间点VAS、ODI评分统计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术后14个月完成随访,检查中影像学显示椎间骨性融合良好。结论:微创TLIF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下腰椎疾患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较实用并容易推广的腰椎后路"微创"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疾患 微创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沿大转子后上入路治疗臀肌挛缩症疗效观察
2
作者 陈成冬 管国华 周国顺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手术治疗 肌肉注射 沿大转子后上入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肩锁钩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完全脱位
3
作者 陈成冬 周国顺 《浙江实用医学》 2002年第4期227-227,229,共2页
关键词 肩锁钩钢板 治疗 肩锁关节完全脱位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5
4
作者 蒋雪生 詹碧水 +3 位作者 陈成冬 吴猛 周新华 周国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95-496,共2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腰背痛,近几年来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技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不断成熟及完善,凭借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老年性疾病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药物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术 fracture 经皮椎体成形技术 腰背痛患者
下载PDF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国顺 谢文龙 +2 位作者 陈成冬 黄胜 沈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3-444,共2页
目的:总结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中18例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自锁钢板内固定术,12例施行颈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结果:30例均获得6~24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完全愈合,无一例... 目的:总结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中18例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自锁钢板内固定术,12例施行颈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结果:30例均获得6~24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完全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早期手术减压可显著提高疗效,颈椎前路自锁钢板可提供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治疗 颈椎损伤 颈髓损伤
下载PDF
兔软骨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及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国顺 李雄峰 +3 位作者 管国华 蒋雪生 黄胜 陈成冬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669-670,674,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高密度培养软骨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变化,为软骨组织工程建立合适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兔关节软骨细胞,高密度单层培养并传代,HE染色、蕃红-O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和分泌功能,RT-PCR及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生物学特征... 目的观察高密度培养软骨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变化,为软骨组织工程建立合适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用酶消化法分离兔关节软骨细胞,高密度单层培养并传代,HE染色、蕃红-O染色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和分泌功能,RT-PCR及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生物学特征变化。结果高密度培养时,软骨细胞去分化速度减缓,传5代细胞表型保持良好。结论高密度培养利于维持软骨细胞生物学特征,原代细胞高密度培养和传代培养后高密度培养是较好的获取大量优良软骨细胞的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培养 特征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邱荣 陈成冬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5期35-36,共2页
通过对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都有一定的效果,相对防效最好的是满穗,防治效果54.5%,产量634.0 kg/667 m2,比清水对照增产76.2 kg/667 m2,增产率为13.7%。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防治 防效 增产
下载PDF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国顺 谢文龙 +3 位作者 管国华 蒋雪生 陈成冬 沈鹏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磁共振成像 颈部损伤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股骨钢板内固定取出再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锁坤 李建有 +1 位作者 陈成冬 吴猛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7期935-936,共2页
关键词 加压钢板内固定 股骨干骨折 临床分析 再骨折 创伤骨折 全身骨折 手术治疗 基层医院
下载PDF
颈椎带锁钢板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国顺 谢文龙 +2 位作者 陈成冬 黄胜 沈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带锁钢板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2 0例均获得随访 6~ 2 4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1 3个月。所有病例植骨完全愈合 ... 目的 :探讨颈椎带锁钢板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2 0例均获得随访 6~ 2 4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1 3个月。所有病例植骨完全愈合 ,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 ,结论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应用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带锁钢板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应用 内固定器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
11
作者 周国顺 谢文龙 +3 位作者 管国华 蒋雪生 沈鹏 陈成冬 《中医正骨》 2004年第5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 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外科治疗 下腰椎不稳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不典型臀肌挛缩症的治疗
12
作者 周国顺 陈成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738-738,共1页
关键词 不典型臂肌挛综合症 治疗 松解手术 病例分析
下载PDF
May钢板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文龙 周国顺 +3 位作者 詹碧水 沈鹏 李炜 陈成冬 《实用骨科杂志》 2004年第5期409-410,共2页
目的 探讨May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 2 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用May钢板治疗 ,按Evans分型 ,Ⅰ型 2例 ,Ⅱ型 4例 ,Ⅲ型 9例 ,Ⅳ型 12例。结果  2 7例平均随访 2 9个月 (15~ 36个月 ) ,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 目的 探讨May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 2 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用May钢板治疗 ,按Evans分型 ,Ⅰ型 2例 ,Ⅱ型 4例 ,Ⅲ型 9例 ,Ⅳ型 12例。结果  2 7例平均随访 2 9个月 (15~ 36个月 ) ,骨折全部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 ,优良率达 96 %。结论 May钢板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之一 ,可使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 ,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股骨转子间骨折 钢板 临床效果 解剖复位 愈合 分型 髋关节 随访 内固定
下载PDF
四肢神经卡压征的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梅锦荣 周国顺 +5 位作者 管国华 黄胜 朱剑华 陈成冬 李炜 寿志强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介绍应用微创手术对四肢神经卡压征作神经松解术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84例患者,4种神经卡压征(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和腓总神经卡压)在神经卡压部位作长3~5cm的小切口,用小直角拉钩的牵拉,潜行切断腕掌侧... 目的 介绍应用微创手术对四肢神经卡压征作神经松解术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84例患者,4种神经卡压征(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和腓总神经卡压)在神经卡压部位作长3~5cm的小切口,用小直角拉钩的牵拉,潜行切断腕掌侧支持带、肘管及腓管,并扩大受压神经的显露部分。在放大6倍头戴式放大镜下对受压神经作神经外膜松解术。结果 术后随访3至24个月。21例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17例有明显改善,2例轻度改善,2例无改善。25例肘管综合征中5例完全恢复,18例明显改善,2例未恢复。27例腕管综合征中11例症状完全消失,16例症状明显改善。11例腓总神经卡压征,6例明显改善,3例部分改善;2例未恢复。结论 小切口及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作神经外膜松解术是治疗四肢神经卡压征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神经卡压征 微创外科 手术治疗 神经松解术
原文传递
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被引量:5
15
作者 梅锦荣 黄胜 +3 位作者 朱剑华 陈成冬 李伟 沈鹏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探讨各种皮瓣在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 67例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10种皮瓣修复。指部损伤应用邻近带蒂皮瓣修复 ,掌腕部应用鱼际部皮瓣、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髂腹股沟轴型皮瓣、股前... 目的 探讨各种皮瓣在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 67例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临床应用 10种皮瓣修复。指部损伤应用邻近带蒂皮瓣修复 ,掌腕部应用鱼际部皮瓣、前臂骨间背侧动脉皮瓣、髂腹股沟轴型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及肩胛旁皮瓣修复。皮瓣最大面积为2 5cm× 10cm ,最小为 2 .5cm× 1.5cm。结果 除 4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 ,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 1~ 10年 ,皮瓣外形比较满意 ,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根据手部损伤选择合适的皮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手损伤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