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柯坪地区早二叠世箭石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挺恩 《古生物学报》 1988年第3期278-287,402-404,共13页
1957年夏,张日东、俞昌民、陆麟黄、张遴信等与新疆第十三地质大队在新疆柯坪一带进行古生代地层研究,在晚古生代剖面一层中采得丰富的早二叠世箭石,共有70余块标本.1980年,梁希洛将这批标本转赠给笔者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最早... 1957年夏,张日东、俞昌民、陆麟黄、张遴信等与新疆第十三地质大队在新疆柯坪一带进行古生代地层研究,在晚古生代剖面一层中采得丰富的早二叠世箭石,共有70余块标本.1980年,梁希洛将这批标本转赠给笔者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所发现最早的箭鞘类化石.国际上亦很少报道过三叠纪之前的如此丰富的箭石材料.因而研究这批化石,不仅填补了我国箭石研究领域中的空白,对探讨箭鞘亚纲的起源及早期演化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二叠世 干区 阳新世 二叠纪 闭锥 图版 柯坪地区 化石层 生物层 腕足类 腔区 薄片 副模 背中脊 腹侧沟 箭石 新疆
下载PDF
云南丽江奥陶纪鹦鹉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允白 陈挺恩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88,共12页
首次系统描述云南丽江鸣音下胖罗、当子落两地奥陶纪鹦鹉螺 10属 19种 ,包括Meitanocerassubglobo sumdiscoides,Changyangocerasgaojiabianense,Michelinoceraselongatum ,M .paraelongatum ,M .parasquamatulum ,Michelinoceravariabi... 首次系统描述云南丽江鸣音下胖罗、当子落两地奥陶纪鹦鹉螺 10属 19种 ,包括Meitanocerassubglobo sumdiscoides,Changyangocerasgaojiabianense,Michelinoceraselongatum ,M .paraelongatum ,M .parasquamatulum ,Michelinoceravariabilum ,M .xuanxianense ?,M .aff.M .xuanxianense ,M .zangbeiense,Eosomichelinocerasguizhouense,Archigeisonoceraselegatum ,A .sp .1,A .sp .2 ,Stereoplasmocerinasp .1,S .?sp .2 ,Camerocerascf.C .compressum ,Diderocerassp .,Discocerascf.rarospira ,Trocholitesaff.T .lativentrosus。依据鹦鹉螺组合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螺 奥陶纪 DARRIWILIAN CARADOC 丽江 云南
下载PDF
藏北日土县拉竹龙地区志留系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挺恩 张允白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7-409,共13页
根据在西藏西北部日土县拉竹龙地区重新测量了西藏区调大队1984年所测的两个地层剖面——饮水河北岸剖面和兽形湖北岸剖面,在原来定为上奥陶统兽形湖组的底部发现了一套含笔石和几丁石化石的黑色页岩和炭质板岩,其中笔石Pristiograptus... 根据在西藏西北部日土县拉竹龙地区重新测量了西藏区调大队1984年所测的两个地层剖面——饮水河北岸剖面和兽形湖北岸剖面,在原来定为上奥陶统兽形湖组的底部发现了一套含笔石和几丁石化石的黑色页岩和炭质板岩,其中笔石Pristiograptus和几丁石Ancyrochitina brevicollis、Conochitina sp.为志留系兰多维列统Tely-chian阶的标准分子。同时在兽形湖组中也发现了大量兰多维列世的腕足类化石Hindella xizangensis和竹节石Gotlandellites sp.。证明了拉竹龙地区饮水河北岸和兽形湖北岸两个剖面均未出现真正的奥陶纪地层。通过所采集到的笔石、几丁石、腕足类、三叶虫、头足类、牙形刺、竹节石、珊瑚、遗迹化石的准确鉴定,重新修订了本地区志留系的划分和地层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以笔石相为代表的兰多维列统饮水河组,以碎屑岩相为代表的兰多维列统兽形湖组,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文洛克统普尔错组和以碳酸盐岩相为主的罗德洛统至普里道利统野牛坡组。本区志留系目前发现的最低层位相当于兰多维列统Telychian阶的笔石带Spirograptusturriculatus带和Streptograptus crispus带,最高层位相当于欧洲和藏南壳相志留系的最高一个头足类化石带Kopaninoceras juncudum带或牙形刺组合Neoprioniodus latidentatus-Ligonodina siluria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笔石 几丁石 饮水河组 兽形湖组 普尔错组 野牛坡组 志留系 日土县 藏北
原文传递
昆仑山早古生代地质特征与演化 被引量:166
4
作者 潘裕生 周伟明 +5 位作者 许荣华 王东安 张玉泉 谢应雯 陈挺恩 罗辉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6年第4期302-307,共6页
西昆仑山存在一条加里东构造带。加里东运动导致原特提斯洋闭合,形成青藏高原的第5缝合带。东昆仑格尔木一带震旦-寒武系万宝沟群、原哈拉郭勒群中奥陶-志留系地层的发现与确证,万宝沟、胡晓钦等古生代岩体的发现,以及泥盆系磨拉石与下... 西昆仑山存在一条加里东构造带。加里东运动导致原特提斯洋闭合,形成青藏高原的第5缝合带。东昆仑格尔木一带震旦-寒武系万宝沟群、原哈拉郭勒群中奥陶-志留系地层的发现与确证,万宝沟、胡晓钦等古生代岩体的发现,以及泥盆系磨拉石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证明亦存在加里东构造带。东、西昆仑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加里东构造带 大陆裂谷 早古生代
原文传递
湖北远安上奥陶统庙坡组鹦鹉螺动物群 被引量:15
5
作者 方翔 陈挺恩 +1 位作者 宋妍妍 马譞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前人曾经报道过湖北宜昌庙坡组的鹦鹉螺化石,但鹦鹉螺动物群的详细面貌特征仍鲜为人知。湖北远安真金剖面庙坡组产丰富的笔石、少量的腕足类、三叶虫、鹦鹉螺化石等,时代为中奥陶世末期至晚奥陶世桑比早期,在该组中新发现许多保存较完... 前人曾经报道过湖北宜昌庙坡组的鹦鹉螺化石,但鹦鹉螺动物群的详细面貌特征仍鲜为人知。湖北远安真金剖面庙坡组产丰富的笔石、少量的腕足类、三叶虫、鹦鹉螺化石等,时代为中奥陶世末期至晚奥陶世桑比早期,在该组中新发现许多保存较完好的鹦鹉螺化石,多以立体黄铁矿化形式保存,少量以炭质薄膜的方式保存。经鉴定有4属5种,包括Lituites ningkiangense Lai,Lituites sp.,Ancistroceras sp.,Michelinoceras sp.和Cyclolituites sp.,其中以Lituites居多,可与国内外同期地层所产出的Lituites进行对比。在晚奥陶世全球古地理复原图的基础上重建Lituites的地理分布,显示该属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热带海洋,并局限于冈瓦纳大陆东北边缘块体和瑞克洋东西两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古生物地理 鹦鹉螺 庙坡组 奥陶系 远安 湖北
原文传递
论中华震旦角石(Sinoceras chinense)的鉴别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方翔 张允白 +1 位作者 陈挺恩 张元动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2,共9页
晚奥陶世早期,随着海平面上升,鹦鹉螺逐渐成为海洋中的霸主,中华震旦角石[Sinoceras chinense(Foord)]开始繁盛。迄今为止Sinoceras chinense共记录有8个亚种,主要产出于晚奥陶世早期扬子区宝塔组网纹状灰岩之中。从前人的描述和图版来... 晚奥陶世早期,随着海平面上升,鹦鹉螺逐渐成为海洋中的霸主,中华震旦角石[Sinoceras chinense(Foord)]开始繁盛。迄今为止Sinoceras chinense共记录有8个亚种,主要产出于晚奥陶世早期扬子区宝塔组网纹状灰岩之中。从前人的描述和图版来看,有些亚种与Sinoceras chinense模式标本差别较大,并且一些亚种并存于同一地区同一层位,这与生物学上种和亚种的定义相悖,需要重新厘定。因此,本文在归纳24篇前人文献中关于Sinoceras chinense的所有系统描述资料基础上,对迄今已发表的33个Sinoceras chinense标本选取6个主要壳体形态参数,运用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对这些标本的形态特征数据进行定量化分析,认为这些标本可以分为3个组合:Sinoceras chinense chinense组合、Sinoceras chinense eccentrica组合和非Sinoceras chinense组合,从而厘定了有关该种的分类问题,并明确Sinoceras chinense的鉴别特征,进而重新认识Sinoceras chinense的地理分布,认为Sinoceras chinense仅分布在我国华南、云南西部、新疆和西藏等地,华北地区和国外并没有确切的产出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震旦角石(Sinoceras chinense) 鉴别特征 多元统计分析 PAST软件 宝塔组 晚奥陶世
原文传递
湘西中-上奥陶统大田坝组喇叭角石科鹦鹉螺动物群及其个体发育 被引量:6
7
作者 方翔 陈挺恩 +2 位作者 张允白 李文杰 张元动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1-346,共16页
中-晚奥陶世是鹦鹉螺类演化历史上的一个多样性爆发时期,其中喇叭角石科鹦鹉螺是该时期全球广布的重要类群。文中对产自湘西地区多个中-上奥陶统剖面的喇叭角石科鹦鹉螺进行了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特别对产自其中3个奥陶纪地层剖面的鹦鹉... 中-晚奥陶世是鹦鹉螺类演化历史上的一个多样性爆发时期,其中喇叭角石科鹦鹉螺是该时期全球广布的重要类群。文中对产自湘西地区多个中-上奥陶统剖面的喇叭角石科鹦鹉螺进行了系统古生物学研究,特别对产自其中3个奥陶纪地层剖面的鹦鹉螺类进行了详细参数测量和形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分类学研究,共描述了鹦鹉螺类2属6种(含1新种),包括Lituites lii Yü,Lituites ningkiangense Lai,Lituites anhuiense Qi,Lituites evolutus Fang,Chen and Zhang(sp.nov.),Cyclolituites hubeiensis Liu and Xu,Cyclolituites lynnensis(Kjerulf)。为了探讨Lituites的个体发育规律,文中在详细测量、统计了多块保存完整的标本的相关数据之后,采用了个体发育研究中的纵向分析方法,对Lituites的壳体扩大率和旋卷壳体部分的松紧程度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Lituites的发育阶段可以分为幼年期、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幼年期主要对应旋卷壳体阶段,发育速度较缓慢;快速生长期为直壳阶段,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对应近住室部分的最后1—2个气室,具有隔壁变厚、气室变密等特征,指示个体完全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叭角石科 个体发育 大田坝组 中-晚奥陶世 湘西地区
原文传递
论华南志留系对比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71
8
作者 戎嘉余 陈旭 +5 位作者 王成源 耿良玉 伍鸿基 邓占球 陈挺恩 徐均涛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1-177,共17页
中国志留系的划分与对比,始于20年代。李四光等(1924)和谢家荣等(1925)研究了三峡地区的志留系,将其全部划归下统。孙云铸(1943)从沉积旋迴角度提出了我国志留系划分的三个阶段,后又发现相应的笔石辅以佐证(孙云铸1957、洪友崇1958),将... 中国志留系的划分与对比,始于20年代。李四光等(1924)和谢家荣等(1925)研究了三峡地区的志留系,将其全部划归下统。孙云铸(1943)从沉积旋迴角度提出了我国志留系划分的三个阶段,后又发现相应的笔石辅以佐证(孙云铸1957、洪友崇1958),将峡区的志留系分别与英国的 Llandovery,Wenlock和 Ludlow三个统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纪 对比 华南 中国
原文传递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Kunlun Mountains region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被引量:17
9
作者 潘裕生 周伟明 +5 位作者 许荣华 王东安 张玉泉 谢应雯 陈挺恩 罗辉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6年第4期337-347,共11页
In the West Kunlun Mountains there exists a Caledonian tectonic zone. The fifth suture zone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was formed as a result of closing of the proto-Tethys Sea caused by the Caledonian movement. Th... In the West Kunlun Mountains there exists a Caledonian tectonic zone. The fifth suture zone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was formed as a result of closing of the proto-Tethys Sea caused by the Caledonian movement. The discovery of the Sinian- Cambrian Wanbaogou Group and the Middle Ordovician-Silurian Halagel Group around the Golmud area in East Kunlun, the discovery of the early Paleozoic rockbodies at Wanbaogou and Huxiaoqing, and the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Devonian molasse and the underlying strata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Caledonian tectonic zone. There are not only similarities, but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Kunlun and West Kunl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XIZANG Plateau East Kunlnn MOUNTAINS CALEDONIAN tectonic zone continental rift.
原文传递
川陕边境广元宁强间的志留系 被引量:26
10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9 位作者 伍鸿基 邓占球 王成源 徐均涛 丘金玉 耿良玉 陈挺恩 胡兆珣 王尚启 李军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5,共25页
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82)将宁强牢固关、黄坝驿、茅坪沟、广元校场坝、神宣驿(即宣河)和朝天驿(即朝天镇)之间的地层分为8层。珊瑚化石(i层)经Lindstrom鉴定为 Favosites forbesi,Halysites calenularius,Heliolites,Caythophyllum,Am... 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82)将宁强牢固关、黄坝驿、茅坪沟、广元校场坝、神宣驿(即宣河)和朝天驿(即朝天镇)之间的地层分为8层。珊瑚化石(i层)经Lindstrom鉴定为 Favosites forbesi,Halysites calenularius,Heliolites,Caythophyllum,Amplexus和Alveolites;腕足类经Kayser鉴定为Orthis类(h层),Orthis calligramma 和Spirifer(1层)。葛利普(1924)把宁强广元间的志留系分为朝天组(Chaotien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纪 宁强组 广元 地层
原文传递
中国奥陶纪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旭 戎嘉余 +10 位作者 汪啸风 周志毅 王志浩 陈挺恩 耿良玉 邓占球 胡兆珣 董得源 李军 张元动 詹仁斌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9-99,共11页
中国奥陶系发育完好,这是目前世界各国学者所公认的事实。国际奥陶系分会为此要求著者等以近年来中国奥陶系研究的新进展为主,对中国奥陶系进行一次总结,本文仅为这一英文专著《中国奥陶系对比》总论的生物地层学部份。为了节约篇幅,各... 中国奥陶系发育完好,这是目前世界各国学者所公认的事实。国际奥陶系分会为此要求著者等以近年来中国奥陶系研究的新进展为主,对中国奥陶系进行一次总结,本文仅为这一英文专著《中国奥陶系对比》总论的生物地层学部份。为了节约篇幅,各章节中的部分内容、已发表的化石名单和引用的参考文献均已删去,这些内容均可在即将发表的上述英文全文中查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纪 生物地层学 化石
原文传递
一块九百多年前发现的中华震旦角石
12
作者 陈挺恩 余明光 《生物进化》 2013年第2期44-48,共5页
1968年,江西省武宁县原办公室主任涂兆庆在武宁县老域石家祠后院乱石堆中拾得“大理石”板一块,长19cm、宽11.4cm、高2.5cm。石中有一白色”石笋”化石,左侧刻有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诗一首:
关键词 震旦 中华 武宁县 大理石 办公室 江西省 黄庭坚 书法家
原文传递
湘西-鄂西中-晚奥陶世头足类动物群
13
作者 方翔 陈挺恩 +1 位作者 王文卉 张允白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16,共20页
湘西–鄂西地区具有中–晚奥陶世连续过渡、出露良好的地层序列,并产出大量头足类化石。我们选择了位于该地区的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和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开展头足类研究工作,采集化石标本1000余块,鉴定出了24属46种。本文描述了其中6个... 湘西–鄂西地区具有中–晚奥陶世连续过渡、出露良好的地层序列,并产出大量头足类化石。我们选择了位于该地区的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和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开展头足类研究工作,采集化石标本1000余块,鉴定出了24属46种。本文描述了其中6个新种,归属于3目3科5属。在中–晚奥陶世头足类动物群研究基础上,本文在湖北宜昌陈家河剖面宝塔组和临湘组自下而上识别出Sinoceras chinense带和Richardsonoceras simplex带两个头足类化石带;在湖南桃源茅草铺剖面牯牛潭组、大田坝组和宝塔组下部识别出4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Ancistroceras undulatum带、Cyclolituites带以及Sinoceras chinense带。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数据,本文厘定了中扬子地区牯牛潭组到宝塔组的5个头足类化石带,自下而上分别是:Proterovaginoceras incognitum带、Meitanoceras–Ancistroceras带、Lituites–Cyclolituites带、Sinoceras chinense带和Richardsonoceras simplex带,为该地区生物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头足类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奥陶纪 牯牛潭组 大田坝组 宝塔组 中扬子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