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筋膜闭合器在小儿胸腔镜膈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简紫微 王炳杰 +1 位作者 陈文有 陈锦荣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微创筋膜闭合器在小儿胸腔镜膈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膈疝7例、膈膨升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胸腔镜下应用微创筋膜闭合器辅助对患儿行膈疝修补术和膈肌折... 目的 探讨微创筋膜闭合器在小儿胸腔镜膈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膈疝7例、膈膨升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胸腔镜下应用微创筋膜闭合器辅助对患儿行膈疝修补术和膈肌折叠术。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放置胸腔引流管。4例新生儿术后需呼吸机辅助,其中3例呼吸机撤机时间为术后第2、4、5天;1例合并染色体异常,术后第3天拔胸腔引流管及气管插管后出现反复气胸并气喘,予重新置管,术后第21天发生肺出血,术后第24天家属要求自动出院。除自动出院1例外,其余7例拔胸腔引流管时间为术后第2~11天,平均4.4 d,其中2例术后拔胸腔引流管时间>7 d(分别为9、11 d);术后住院时间为8~17 d,平均11.8 d。出院前复查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术后随访6~12个月,复查胸片均未见复发。结论 胸腔镜下应用微创筋膜闭合器辅助对患儿行膈疝修补术和膈肌折叠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筋膜闭合器 膈肌 小儿胸腔镜
下载PDF
乳腺癌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文有 周松 +2 位作者 刘静 李冉冉 张文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90例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分析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90例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分析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为91.1%,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0.0%;不同病理分型VEGF-C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和生存期乳腺癌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不同。结论:VEGF-C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判断和预后估计方面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CD44v6与CXCR4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文有 张春辉 +2 位作者 倪启超 何志贤 周锋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9-661,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中CD44v6、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200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100例)以及20例甲状腺腺瘤中CD44v6和CXCR4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CD44v6及CXCR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69%,显著高于...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中CD44v6、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200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100例)以及20例甲状腺腺瘤中CD44v6和CXCR4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CD44v6及CXCR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69%,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组的20%和15%;淋巴结转移组CD44v6和CXCR4表达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和91%,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的56%和47%;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生存期甲状腺癌中CD44v6和CXCR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不同。结论CD44v6及CXCR4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判断和预后估计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CD44V6 趋化因子受体4
下载PDF
传统抽剥与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文有 邹耀祥 +4 位作者 周松 陈智勇 毛顺宝 刘广欣 卢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1期2523-2525,共3页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患此病[1],传统手术方法主要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传统手术创伤大、手术切口多、术中出血多,且恢复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对治疗安全性和美... 大隐静脉曲张是普外科常见疾病,我国人群中约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罹患此病[1],传统手术方法主要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传统手术创伤大、手术切口多、术中出血多,且恢复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患者对治疗安全性和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普外科医生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期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激光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普外科医生 大隐静脉曲张 常见疾病 手术方法 手术创伤
下载PDF
多西他赛+表阿霉素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文有 刘静 +2 位作者 毛顺宝 薛小军 周松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3年第7期745-746,共2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阿霉素(DE)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均按DE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即注射用多西他赛75mg/m2,表阿霉素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1d为1个周期,共进行2~3个周期的治疗。治疗后分别进行...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阿霉素(DE)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均按DE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即注射用多西他赛75mg/m2,表阿霉素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1d为1个周期,共进行2~3个周期的治疗。治疗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8例中有2例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35例获得临床部分缓解(cPR),11例疾病稳定(SD),无临床进展(PD)病例,有效率为77%(37/48);48例均不具备保乳手术条件的患者中,有19例(40%)经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病期降低,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结论使用DE方案对局部进展期乳腺癌进行3周期新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缩小效果,并可降低临床分期、提高肿瘤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表柔比星 乳腺肿瘤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微淋巴管生成因子-C CXCR4的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有 刘静 +2 位作者 杨爱国 周松 陈智勇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0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中微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CXCR4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强化学检测100例甲状腺癌以及20例甲状腺腺瘤中VEGF-C、CXCR4的表达及D2-40标记的MLVD。结果甲状腺癌组VEGF-C和CXCR4的表达...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中微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CXCR4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强化学检测100例甲状腺癌以及20例甲状腺腺瘤中VEGF-C、CXCR4的表达及D2-40标记的MLVD。结果甲状腺癌组VEGF-C和CXCR4的表达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组VEGF-C和CXCR4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的甲状腺癌中VEGF-C和CXCR4的表达不同;生存期不同的甲状腺癌中CXCR4的表达率不同;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无淋巴结转移及甲状腺腺瘤中MLVD不同,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与MLVD正相关(P<0.05);。结论VEGF-C、CXCR4及MLVD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判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受体 趋化因子
下载PDF
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病因病理特点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文有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习惯性髌骨脱位 病因 病理特点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开放术中脾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复发性脾动脉瘤1例
8
作者 陈文有 裴轶飞 +4 位作者 冯家烜 宋超 李海燕 张苏明 陆清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55-56,共2页
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上腹痛4年,再发3天,伴恶心、呕吐及发热于2013年3月14日入院。患者4年前首次发作急性胰腺炎。CT检查提示近端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直径约2.5 cm。行瘤腔钢圈栓塞+腹腔干段支架移植物腹主动脉... 患者,男性,55岁。因反复上腹痛4年,再发3天,伴恶心、呕吐及发热于2013年3月14日入院。患者4年前首次发作急性胰腺炎。CT检查提示近端脾动脉瘤(splenic artery aneurysm,SAA),直径约2.5 cm。行瘤腔钢圈栓塞+腹腔干段支架移植物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后造影提示瘤腔不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瘤 脾动脉栓塞 急性胰腺炎 腔内治疗 栓塞术治疗 腔内隔绝术 腹腔干 支架移植 腹主动脉 首次发作
下载PDF
乳腺肿瘤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陈文有 周松 +1 位作者 李冉冉 邹耀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中CD44V6(细胞粘附分子44变异体6)的表达及其与乳腺良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90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45例,阴性45例)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D44V6的表达,分析CD44V6的表达与乳...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中CD44V6(细胞粘附分子44变异体6)的表达及其与乳腺良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90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45例,阴性45例)和2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CD44V6的表达,分析CD44V6的表达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71.1%,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15%;伴淋巴结转移组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8.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3.3%;不同病理分型乳腺癌中CD44V6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临床分期和生存期乳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不同。结论:CD44V6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判断和预后评估等方面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D44V6 免疫组化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CD44V6的表达及其意义
10
作者 陈文有 杨爱国 +2 位作者 周松 聂凯 陈智勇 《内分泌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中CD44V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100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50例,阴性50例)以及20例甲状腺腺瘤中CD44V6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72%,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组的20%;淋巴结转移...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中CD44V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100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50例,阴性50例)以及20例甲状腺腺瘤中CD44V6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72%,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腺瘤组的20%;淋巴结转移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为90%,显著高于无转移组的54%;不同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生存期甲状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不同。结论CD44V6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判断和预后估计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CD44V6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感染性骨折
11
作者 陈文有 张同会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9期763-764,共2页
该文报告了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下肢感染骨折不愈合病人。病灶清除术后,即行单侧支架固定。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的干扰,利于骨折及创面愈合[1],又可保留肢体长度,早期下地活动。为感染骨折不愈合病人提供了一条可靠的治疗途径... 该文报告了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下肢感染骨折不愈合病人。病灶清除术后,即行单侧支架固定。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的干扰,利于骨折及创面愈合[1],又可保留肢体长度,早期下地活动。为感染骨折不愈合病人提供了一条可靠的治疗途径[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感染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
12
作者 陈文有 张同会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8期661-663,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 a以上。优良率: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为78.8%;外...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采用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及外固定架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 a以上。优良率:闭合性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组为78.8%;外固定架组为94.4%。结论手术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骨折畸形愈合和保护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陈文有 张春辉 《内分泌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NAC)后乳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NAC的意义。方法应用电镜观察比较36例NAC组和36例对照组乳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NAC组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损伤,细胞浆减少、细胞变小、核浆比例...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NAC)后乳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NAC的意义。方法应用电镜观察比较36例NAC组和36例对照组乳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NAC组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损伤,细胞浆减少、细胞变小、核浆比例变大;线粒体和溶酶体损伤、数量减少、形态发生改变;粗面内质网脱颗粒、受损减少。NAC组和对照组线粒体、容酶体、粗面内质网等的体密度以及核浆面积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NAC可以使乳腺癌细胞受到毒性损伤,超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NAC作为一种术前疗法有其实用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AC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伤后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海水浸泡兔腹部开放伤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薛小军 张文华 +5 位作者 周松 李冉冉 张行健 陈文有 陈达丰 邹耀祥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伤后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干预对海水浸泡兔腹部开放伤炎性介质、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将12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均予建立腹部开放伤模型后用海水浸泡60 min,然后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液静... 目的探讨伤后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干预对海水浸泡兔腹部开放伤炎性介质、血流动力学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将12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两组均予建立腹部开放伤模型后用海水浸泡60 min,然后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液静脉滴注,实验组给予乌司他丁50 000 U/k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并分别于人工海水浸泡前、浸泡60 min及用药60 min时检测两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2、IL-8、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Cl-)浓度的变化。结果浸泡60 min后,两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Na+、K+、Cl-均较浸泡前升高,而MAP、CVP则降低(P<0.05);用药后60 min,实验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和Na+、K+、Cl-均低于对照组,但与浸泡6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CVP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外周血TNF-α、IL-1β、IL-2、IL-8和Na+、K+、Cl-高于浸泡60 min,MAP低于浸泡60 min(P<0.05,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降低海水浸泡腹部开放伤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紊乱,可能能够阻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腹腔 开放伤 海水 浸泡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海水浸泡腹腔开放伤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松 张文华 +5 位作者 李冉冉 张行健 薛小军 陈文有 陈达丰 邹耀祥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伤后早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干预对海水浸泡腹腔开放伤兔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被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1(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对照组2(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平衡液)、实验组1(腹部开放伤+... 目的探讨伤后早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干预对海水浸泡腹腔开放伤兔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被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1(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对照组2(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平衡液)、实验组1(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乌司他丁)、实验组2(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血必净)和实验组3(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乌司他丁+血必净)。于浸泡60 min打捞出水时,对照组2、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分别给予平衡液、乌司他丁、血必净及乌司他丁+血必净静滴(血必净1.8 ml/kg,乌司他汀5万U/kg,液体总量26 ml/kg);分别于浸泡前、浸泡60 min打捞出水及用药60 min时,观察各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外周血钠、钾、氯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乌司他丁、血必净均能显著提升海水浸泡腹腔开放伤兔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降低外周血钠、钾、氯离子浓度;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伤后早期应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能显著改善海水浸泡腹腔开放伤兔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电解质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开放伤 海水浸泡 血流动力学 电解质 乌司他丁 血必净
下载PDF
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体系等压汽液平衡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中华 陈文有 +1 位作者 吴琴芬 邱祖民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5年第4期4-8,共5页
卤代硅烷的相平衡数据为硅烷生产所需,而这方面的研究又较缺乏,尤其是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生产中所需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尚未见报道.本文用新型泵式沸点仪测定了常压(101.325 kPa)下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三元体系和三个二元体系... 卤代硅烷的相平衡数据为硅烷生产所需,而这方面的研究又较缺乏,尤其是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生产中所需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尚未见报道.本文用新型泵式沸点仪测定了常压(101.325 kPa)下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三元体系和三个二元体系在不同液相组成时的泡点.由所测的二元系数据,用过量自由焓Q函数间接法推算了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获得的汽液相平衡数据(VLE)符合热力学一致性;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二元体系的W ilson、NRTL、M argu les、van Laar方程最佳配偶液相活度系数模型参数,所得的最佳配偶液相活度系数模型参数较好地满足于系统;将所得的最佳W ilson模型参数直接用于该体系三元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预测,将计算的泡点与实验测得的泡点作了比较,其拟合精度良好,关联结果令人满意;给出了苯溶液中甲基二氯硅烷对二甲基二氯硅烷的相对分离因子.硅烷二元系、多元系的热力学模型及VLE数据可为该体系的分离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式沸点仪 汽液相平衡 甲基二氯硅烷 二甲基二氯硅烷 分离因子
下载PDF
GC-MS研究藜蒿嫩枝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莉莉 邱祖民 +1 位作者 黄振中 陈文有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8年第3期212-214,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藜蒿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26个组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百分含量,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含量的94.63%。主要成分是:N—(α—萘甲基)—3—(邻甲苯基)丙酰...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藜蒿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26个组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百分含量,占挥发性化学成分总含量的94.63%。主要成分是:N—(α—萘甲基)—3—(邻甲苯基)丙酰胺(36.41%)、N—(α—萘甲基)—3—(对甲苯基)丙酰胺(20.64%)、β—合金欢烯(12.88%)、氧化α—蒎烯(2.89%)、α—草烯(2.93%)、α—雪松烯(2.42%)、β—姜黄烯(3.56%)、姜烯(3.56%)、水合倍半烩香烯(2.56%)、异丁香烯(1.34%)、β—倍半水芹烯(1.6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藜蒿 挥发性化学成分
下载PDF
肝断面血流阻断器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松 薛小军 +5 位作者 李冉冉 陈达丰 陈文有 刘广欣 柯恩明 郑硕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0-794,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117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的相关资料.A组:自制肝断面血流阻断器局部血流控制(n=42);B组:解剖性半肝血流阻断(n=35);C组:第一肝门阻断(... 目的:比较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117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的相关资料.A组:自制肝断面血流阻断器局部血流控制(n=42);B组:解剖性半肝血流阻断(n=35);C组: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n=40).比较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A组均明显少于B(P=0.026,P<0.001)、C(P<0.001,P<0.001)组.A组术后第3、7天肝功能(TB、ALT)的明显好于C组(TB:P=0.014,=0.009;ALT:P<0.001,P<0.001).C组术后有2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水,术后腹水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01);2例发生肝功能衰竭,1例出现胃肠道出血,死亡1例.结论:肝切除术中采用肝断面血流阻断器能有效控制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对肝功能影响小,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术 局部血流控制 半肝血流阻断 第一肝门阻断
下载PDF
胆总管囊肿癌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继峰 陈文有 +3 位作者 陈达丰 李冉冉 周松 刘静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癌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我院自1988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74例胆总管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囊肿类型、大小、临床表现、总胆红素(STB)、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目的探讨胆总管囊肿癌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方法对我院自1988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74例胆总管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囊肿类型、大小、临床表现、总胆红素(STB)、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淀粉酶(AMS)、影像学诊断(B超、CT、磁共振)、手术方式以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4例胆总管囊肿中合并癌变9例,癌变率为12.16%。除1例原发性癌外,其余8例均为内引流术后癌变。其中男性3例,女性6例,男女间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P=0.878),但癌变与年龄密切相关(r=0.897,P=0.039),且随着年龄增长癌变率急剧增加,各年龄段癌变率分别为:1~15岁为0%,16~30岁为4.5%,31~45岁为8.7%,46~60岁为15.4%,60~75岁为44.4%。癌变年龄(51.6±16.4)与未癌变年龄(35.9±14.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4)。囊肿类型(P=0.822)、大小(P=0.207)对于囊肿有无癌变没有显著性差异。黄疸(P=0.004)、STB(P=0.000)、ALP(P=0.015)、AMS(P=0.006)对于诊断囊肿有无癌变具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生存3~66个月,中位生存期19.1±18.6月。结论胆总管囊肿是一种癌前病变,癌变与年龄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长癌变率急剧增加。胆总管囊肿癌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预后不佳。黄疸、STB、ALP、AMS对诊断囊肿有无癌变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确诊为胆总管囊肿的病人,应尽早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纠正胆胰管汇合异常,以预防癌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癌变 预后 分析
下载PDF
胸乳途径腔镜甲状腺手术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爱国 陈永艺 +7 位作者 何宁 陈文有 陈智勇 李冉冉 聂凯 邹耀祥 周松 刘静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480-481,共2页
经胸乳途径是目前最常用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径路,因颈部切口瘢痕小而隐蔽,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腔镜下甲状腺手术需人工建立手术空间、甲状腺血运丰富且局部解剖复杂、手指不能直接接触甲状腺组织等因素,使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较为... 经胸乳途径是目前最常用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径路,因颈部切口瘢痕小而隐蔽,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但腔镜下甲状腺手术需人工建立手术空间、甲状腺血运丰富且局部解剖复杂、手指不能直接接触甲状腺组织等因素,使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疾病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