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村地域文化的村口景观设计——以福建三明市际硋村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文辞 张杨 郑玮锋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50-53,90,共5页
乡村振兴的推进改变了乡村风貌,尤其是作为乡村景观门面的村口公共空间景观。乡村村口景观空间形式多样,但在地域文化上的挖掘与传承体现较少。本研究立足于展现地域文化,通过单元式空间组合法,将村口公共空间划分为数个文化功能单元,... 乡村振兴的推进改变了乡村风貌,尤其是作为乡村景观门面的村口公共空间景观。乡村村口景观空间形式多样,但在地域文化上的挖掘与传承体现较少。本研究立足于展现地域文化,通过单元式空间组合法,将村口公共空间划分为数个文化功能单元,再用休闲步道将空间单元连通整合,打造富含地域文化特征的村口景观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域文化 村口景观设计 公共空间 单元式空间组合
下载PDF
山地公园游客景观偏好与主动式健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以福州飞凤山奥体公园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文辞 郑玮锋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7-15,共9页
近几年,山地公园凭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众多健身爱好者的独宠之地。本研究以福州飞凤山奥体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在形成的景点区域偏好强度图和公园景点人... 近几年,山地公园凭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众多健身爱好者的独宠之地。本研究以福州飞凤山奥体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在形成的景点区域偏好强度图和公园景点人流量核密度图的基础上,从景观空间和景观元素两个方面分析游客景观偏好与主动式健康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景观偏好是主动式健康行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在空间面积较大,可达性强,景观资源丰富的游戏型景观中,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在空间可达性、连通性差,景观丰富度高的游步型景观中,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在空间可达性、连通性较差,景观丰富度低的游憩型景观中,二者无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健康 山地公园 ISM模型 VGI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从景观营造看乡村特殊公共空间利用——以龙门寺山地园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柳书常 张杨 +2 位作者 陈文辞 郑玮锋 吴小刚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15,共5页
高效可持续利用乡村资源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课题。乡村公共空间是集中体现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状况的宝贵资源,合理的景观营造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的生态、生活和生产的发展。当前,村民可达性强的典型乡村公共空间已基本得到... 高效可持续利用乡村资源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课题。乡村公共空间是集中体现乡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状况的宝贵资源,合理的景观营造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乡村的生态、生活和生产的发展。当前,村民可达性强的典型乡村公共空间已基本得到关注、发展和利用,而一些特殊公共空间虽然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却鲜少得到关注。以龙岩市永定区龙门寺前的公共空间景观营造为实证,研究发现,相较于典型的公共空间景观,它在环境、功能和营造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色。在营造时,应从满足村民的需求出发,融合地域文化特色,与周边的寺庙等资源形成良性互补,推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空间 景观 山地园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于GIS的闽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芮全全 张杨 +1 位作者 陈文辞 郑玮锋 《四川建筑》 2021年第1期17-19,23,共4页
文章对福建闽南地区44处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确的空间坐标定位,结合GIS10.4对闽南地区的河流水系的自然因素和主要交通道路、经济技术、县域面积、人口数量等的社会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闽南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 文章对福建闽南地区44处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地理位置进行精确的空间坐标定位,结合GIS10.4对闽南地区的河流水系的自然因素和主要交通道路、经济技术、县域面积、人口数量等的社会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闽南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在整体空间分布分散、但局部聚居的特点,三个较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位于德化县、南靖县和平和县;村落大多依河流水系而建,普遍散布在主要交通设施路网较为不便利、县域面积较大、人口数量相对稀疏的地域;传统村落大多散布在地势较为平坦、总体经济技术水平以及城镇化率都处较低的区域;笔者是以宏观角度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结论对于在城镇化的快速进程中,对传统村落保护、改造和提升提供建议,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GIS空间技术 分布特征 闽南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