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容剂对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抗熔垂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斌艺 刘本刚 +2 位作者 陈士宏 王向东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改性的聚丙烯(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通过XRD测试和抗熔垂性能测试研究了PP-g-MAH对复合材料抗熔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P-g-MAH的性能和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插层结构...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改性的聚丙烯(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通过XRD测试和抗熔垂性能测试研究了PP-g-MAH对复合材料抗熔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P-g-MAH的性能和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插层结构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抗熔垂性能。其中,采用熔体流动速率小、接枝率低的PP-g-MAH所得到的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抗熔垂性能相对较好,但PP-g-MAH的含量不宜过高。插层结构的黏土片层的层间距与复合材料抗熔垂性能存在一定关联,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中存在最利于材料抗熔垂性能提高的插层结构,层间距为2.90~3.10nm的插层结构对应的复合材料的抗熔垂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黏土 相容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插层结构 抗熔垂性能
下载PDF
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抗熔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斌艺 王向东 +2 位作者 刘本刚 陈士宏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6-79,共4页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考察了其结构对其抗熔垂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得到了插层结构的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不同的聚丙烯基体和相容剂用量会影响其插层结构。抗熔垂性能研究发现,不同...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考察了其结构对其抗熔垂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得到了插层结构的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不同的聚丙烯基体和相容剂用量会影响其插层结构。抗熔垂性能研究发现,不同的插层结构,抗熔垂性能不同。其中,黏土片层插层结构的层间距与材料抗熔垂性能存在一定关联,插层结构中黏土片层层间距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抗熔垂性能的改善,层间距为2.90~3.00nm的插层结构的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熔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黏土 插层 抗熔垂性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斌艺 王向东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60,共8页
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PE-HDCS),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了材料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性能,并通过Avrami方法、Ozawa方法和莫志深方法等研究了其结晶行为。研究发现,加入纳米黏土可提高高密度聚乙烯(PE-... 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PE-HDCS),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了材料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性能,并通过Avrami方法、Ozawa方法和莫志深方法等研究了其结晶行为。研究发现,加入纳米黏土可提高高密度聚乙烯(PE-HD)的结晶温度、熔融温度和结晶度。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得到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t1/2、Zt和F(T)等结晶参数值表明,纳米黏土起促进成核、加速结晶的作用。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也证实了PE-HDCS比PE-HD能更好地成核和结晶,使得晶粒尺寸变小,晶粒密度增大。表明纳米黏土与PE-HD之间形成"插层"结构,增强其相互作用,有利于结晶运动中链段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纳米黏土 熔融插层法 结晶动力学 成核 结晶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斌艺 王向东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主要论述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因素对结构形态的影响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当前的研究表明,黏土有机化处理和使用相容剂能改善材料的插层和剥离结构;PE-HD基体对结构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 主要论述了高密度聚乙烯(PE-HD)/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因素对结构形态的影响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当前的研究表明,黏土有机化处理和使用相容剂能改善材料的插层和剥离结构;PE-HD基体对结构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聚合物分子链的尺寸增加,分子链长的聚合物更难进入到黏土夹层间,不利于黏土的剥离;另一方面,黏度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黏度的增加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可提高熔体的剪切力,有利于聚合物进入堆叠的纳米黏土层间,使得片层分离而达到剥离结构;黏土加入量过高不利于得到剥离结构;在加工工艺上,母料法比直接混合法得到的插层效果好,选择合适的设备、对螺杆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剪切效果都有利于得到插层和剥离结构的PE-HD/黏土纳米复合材料。PE-HD/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表明,由于黏土没达到完全剥离和均匀分散,纳米复合材料的脆性增加,韧性降低,且随黏土含量的增加脆性增加,这与PE-HD和黏土界面相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黏土粒子分散程度越高,其与熔体接触面积越大,PE-HD分子链运动受阻,材料弹性提高;纳米复合材料中黏土层作为二维异向成核剂,可以提高材料的结晶速率,使结晶温度升高,黏土含量过大会降低结晶度;黏土分散不均会造成复合材料的气体渗透性降低;一方面,片层的阻透效应可提高材料热稳定性,另一方面,有机改性黏土的催化作用又会使PE降解而降低其热稳定性,当黏土含量适中时,黏土片层均匀分散,阻透性能起主要作用,但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催化作用迅速加强并成为主要因素,使复合材料热稳定性降低;此外,燃烧过程中形成焦烧物可提高PE-HD/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黏土 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聚丙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因素
5
作者 陈斌艺 王向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共7页
综述了原料性能、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对于聚丙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重要影响。原料性能方面,当前的研究表明,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参数、黏土性能、相容剂性能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相对... 综述了原料性能、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对于聚丙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重要影响。原料性能方面,当前的研究表明,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参数、黏土性能、相容剂性能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越有利于得到"插层结构"的复合材料;而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不利于高分子链进入黏土层间,但一旦进入层间却有利于片层分离,得到"剥离结构"的复合材料。黏土的有机化处理和处理后黏土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大越有利于"插层"和"剥离"的进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接枝率对于"插层结构"和"剥离结构"的获得均有影响,低相对分子质量、高接枝率的 PP-g-MAH 有利于"插层结构"的获得,而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接枝率的 PP-g-MAH 有利于部分"剥离结构"的获得;加工设备方面,当前的研究表明,双螺杆挤出机依然是制备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选择,而且高剪切速率的螺杆有利于得到"剥离结构"的复合材料,但是过高的剪切速率和物料在螺杆内的较长停留时间却不利于"剥离结构"的稳定。此外,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增加电熔融管,通过其产生的电场可以得到"剥离结构"的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方面,物料混合方法(直接混合法和母料法)、螺杆转速、机筒温度、物料停留时间等均会对复合材料的"插层结构"和"剥离结构"产生一定影响,高的螺杆转速和低的机筒温度有利于"剥离结构"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黏土 纳米复合材料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孔塑料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斌艺 王澜 《塑料制造》 2008年第5期86-89,共4页
本文分别介绍微孔塑料的概念、微孔泡沫塑料的性能、成型原理和常用的制备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间歇成型法、连续挤出成型法、注射成型法三种制备原理及工艺,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并分析微孔塑料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微孔塑料 成型原理 制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PS/Tal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临界CO_2挤出发泡 被引量:1
7
作者 余鹏 陈斌艺 +2 位作者 王彬彬 黄岸 彭响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7,共8页
利用混合效果优异的平行三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苯乙烯/活性滑石粉(PS/Talc)复合材料,分析了Talc在PS基体中的分散性,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并通过挤出发泡正交试验,探讨影响泡孔结构的主次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三螺杆挤出混... 利用混合效果优异的平行三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苯乙烯/活性滑石粉(PS/Talc)复合材料,分析了Talc在PS基体中的分散性,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并通过挤出发泡正交试验,探讨影响泡孔结构的主次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三螺杆挤出混炼能很好地改善Talc在基体中的分散效果,当Talc含量在6%以下时,能够均匀分散在PS基体中;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随着Talc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Talc含量为6%时,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以及断裂伸长率出现极大值;随着Talc含量增加,弯曲强度下降,弯曲模量增加;Talc能够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当Talc的填充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最好;挤出发泡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PS/Talc复合材料发泡行为的主次因素为:Talc含量、口模压力、口模温度;当Talc填充量为8%时,得到的泡孔尺寸最小,泡孔密度最大,它们分别为12.4μm和2.4×108个/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滑石粉 复合材料 挤出发泡 正交试验 微观形态
下载PDF
新型非对称双螺杆挤出制备PPC/PTFE共混物及其超临界CO_2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哲星 彭响方 +3 位作者 陈凤朗 范显琪 徐百平 陈斌艺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4-89,共6页
采用新型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四氟乙烯(PTFE)共混物,分析了PTFE在PPC基体中的分散性,并通过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探讨了PTFE填料对PPC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的高效... 采用新型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四氟乙烯(PTFE)共混物,分析了PTFE在PPC基体中的分散性,并通过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探讨了PTFE填料对PPC发泡材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的高效混合特性有利于增强PTFE在PPC基体中的分散;PTFE作为成核剂,可减小复合材料微孔发泡的泡孔尺寸,增加泡孔密度,当PTFE含量为3%(质量分数,下同)时,泡孔密度比纯PPC大幅度提高,达到4.75×10~7个/cm^3,平均泡孔直径约为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聚四氟乙烯 共混物 微孔发泡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锂电池冗余均衡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靖 詹鑫斐 +2 位作者 俞智坤 熊巍 陈斌艺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2-656,共5页
针对锂电池冗余均衡系统均衡时间较长、不能处理均衡电量离散较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的锂电池组冗余均衡控制方法。在高电池离散度、低电池离散度、高设定极差和低设定极差的情况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K-mean... 针对锂电池冗余均衡系统均衡时间较长、不能处理均衡电量离散较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的锂电池组冗余均衡控制方法。在高电池离散度、低电池离散度、高设定极差和低设定极差的情况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K-means聚类算法能在放电期间使得系统比传统冗余均衡控制在锂电池电量较大离散情况下快速均衡,减少开关次数,特别是在高离散度、低极差设置情况下,均衡时间减少了57.1%,开关次数减少了3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冗余均衡 K-MEANS聚类算法 开关次数 均衡时间
下载PDF
聚乳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孔发泡性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斌艺 黄岸 +2 位作者 王元盛 姜姗姗 彭响方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2,共4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混合制备聚乳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蒙脱土以插层结构分散在复合材料中。对于不同的蒙脱土含量,材料性能测试表明:2%蒙脱土所对应的纳米...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混合制备聚乳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蒙脱土以插层结构分散在复合材料中。对于不同的蒙脱土含量,材料性能测试表明:2%蒙脱土所对应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最好。文中选取了蒙脱土质量分数为2%的复合材料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发泡剂进行微孔发泡,泡孔形态分析表明:蒙脱土在发泡过程中起成核剂的作用,增加了PLA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减小泡孔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熔融插层 微孔发泡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超临界流体发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芳芳 彭响方 陈斌艺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共9页
综述了纳米粒子在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超临界流体发泡中的应用及其对聚合物发泡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了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发泡的影响因素,并展望了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发泡材料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聚合物 超临界流体 发泡
下载PDF
原位增容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海鸥 杨霄云 +4 位作者 王爱东 肖鹏 陶四平 陈斌艺 彭响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2,102,共4页
研究了多官能团单体对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原位热引发的方式,多官能团单体与聚丙烯分子链发生了接枝反应;同时多官能团单体上的CO与滑石粉的—OH形成氢键。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 研究了多官能团单体对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原位热引发的方式,多官能团单体与聚丙烯分子链发生了接枝反应;同时多官能团单体上的CO与滑石粉的—OH形成氢键。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多官能团单体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晶温度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三官能团单体效果好于双官能团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增容 聚丙烯 滑石粉 力学性能
下载PDF
Nd_2O_3在反应挤出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海鸥 王爱东 +4 位作者 杨霄云 肖鹏 程文建 陈斌艺 彭响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1,共3页
以聚丙烯(PP)粉料为原料,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氧化钕(Nd2O3)为接枝促进剂,采用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研究了稀土氧化物Nd2O3在熔融接枝体系中促进接枝效率和提高熔体强度的作用。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加入Nd... 以聚丙烯(PP)粉料为原料,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氧化钕(Nd2O3)为接枝促进剂,采用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PP)。研究了稀土氧化物Nd2O3在熔融接枝体系中促进接枝效率和提高熔体强度的作用。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加入Nd2O3后聚丙烯的接枝率明显提高;同时在相同条件下加入Nd2O3后,改性样品的熔体强度是纯PP的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熔体强度聚丙烯 反应接枝 稀土氧化物
下载PDF
改进Deeplab V3+在复合绝缘子红外热像分割中的应用
14
作者 黄靖 林杨 +1 位作者 林朝晖 陈斌艺 《电瓷避雷器》 CAS 2024年第3期157-166,共10页
针对现有无人机红外巡检复合绝缘子使用的分割算法精度较低且模型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 V3+的复合绝缘子红外热像实时分割方法。首先,将修改后的MobileNet V3作为Deeplab V3+骨干网络以降低模型复杂度,并将空洞卷积池化... 针对现有无人机红外巡检复合绝缘子使用的分割算法精度较低且模型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eplab V3+的复合绝缘子红外热像实时分割方法。首先,将修改后的MobileNet V3作为Deeplab V3+骨干网络以降低模型复杂度,并将空洞卷积池化金字塔中卷积层采用空间可分离卷积运算,提高了网络的推理速度;其次,为了平衡模型参数量减少所带来的解码网络中特征信息缺失和模型精度下降,在MobileNet V3网络中嵌入了超强通道注意力模块(ECA-Net)来加强绝缘子有效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增加点渲染(PointRend)环节来优化采样点分布,使边缘分割更加精细。通过与主流算法进行实验对比,优化后网络的平均交并比提高了1.24%,能够从红外热像中分割出更精细的绝缘子,并且网络参数量仅为原模型的9.2%,分割分辨率512×512的红外热像速度达到了56 fps,为后续复合绝缘子实时缺陷检测提供了精确有效的预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红外热像 实时语义分割 Deeplab V3+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卡尔曼滤波便捷式接地线接地电阻检测装置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靖 陈斌艺 +4 位作者 黄晓生 叶建盈 林杨 何志国 林汝平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3,共9页
接地线是保护检修人员的一道安全屏障。在输配电线路上进行停电作业均须装设便携式接地线。针对便捷式接地线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正确接地的情况。介绍了一种内置接地电阻检测仪的便捷式接地线装置。该装置基于STM32F4单片机并... 接地线是保护检修人员的一道安全屏障。在输配电线路上进行停电作业均须装设便携式接地线。针对便捷式接地线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不能正确接地的情况。介绍了一种内置接地电阻检测仪的便捷式接地线装置。该装置基于STM32F4单片机并结合了卡尔曼滤波算法设计了可以实时检测接地电阻的便捷式接地线装置,通过通讯模块实时反馈接地电阻值到上位机判断便捷式接地线装置是否正确接地。便捷式接地线装置通过在无干扰下对阻值的检测,以及在不同频率干扰和土壤环境下的阻值检测。所得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复杂的检测环境下比传统方法更高的检测精度和抗干扰性。对保障检修人员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电阻 接地线 嵌入式系统
原文传递
Optical limiting performances of transitional metal dichalcogenides MX_(2)(M = V, Nb, Ta;X = S, Se) with ultralow initial threshold and optical limiting threshold 被引量:2
16
作者 Chenglu Liang Enze Wang +6 位作者 Xian Li Jing Wang Yijun Liu Binyi Chen Hongxiang Chen Yang Liu Xiangfang Peng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The optical limiting performances of few-layer transitional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s) nanosheets in the VB group(VS_(2),VSe_(2),NbS_(2),NbSe_(2),TaS_(2),and TaSe_(2))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 The optical limiting performances of few-layer transitional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s) nanosheets in the VB group(VS_(2),VSe_(2),NbS_(2),NbSe_(2),TaS_(2),and TaSe_(2))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for the first time,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It was found that these TMDs nanosheets showed a normalized transmittance in the range of 20%–40%at the input energy of 1.28 GW/cm^(2).Ultralow initial threshold F_(S)(0.05–0.10 J/cm^(2)) and optical limiting threshold F_(OL)(0.82–2.23 J/cm^(2)) were achieved in the TMDs nanosheets,which surpassed most of the optical limiting materials.This work showed the potential of TMDs beyond MoS_(2)in optical limiting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limiting transitional metal dichalcogenide initial threshold optical limiting threshol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