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醒灵4号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永魁 田慧英 +4 位作者 梁德勇 李东郊 陈斯仪 韩红伟 刘晶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5年第9期3-4,共2页
通过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性试验,其结果苏醒灵4号急性中毒呈一过性轻度兴奋,对小鼠腹腔注射LD_(50)为54.4±3.7mg/kg,大鼠腹腔注射LD_(50)为75.0±10.2mg/kg;经给药15... 通过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性试验,其结果苏醒灵4号急性中毒呈一过性轻度兴奋,对小鼠腹腔注射LD_(50)为54.4±3.7mg/kg,大鼠腹腔注射LD_(50)为75.0±10.2mg/kg;经给药15天,仅高剂量组对大鼠有一定毒性;各试验组微核率(2.40‰~2.50‰)在正常范围内,精子畸形率(2.61%~3.15%)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灵4号 毒性 小鼠 大鼠
下载PDF
艾叶作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维岩 高宏伟 +1 位作者 陈斯仪 陈金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8-9,共2页
艾叶专指菊科植物家艾(Artemisia argyi)的干燥叶.为我国药典规定药,可内服或外用.我们从1987年开始,研究了艾叶对鲤鱼等动物的促生长作用.为评价艾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分别进行了艾叶煎剂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常期饲喂艾叶动物... 艾叶专指菊科植物家艾(Artemisia argyi)的干燥叶.为我国药典规定药,可内服或外用.我们从1987年开始,研究了艾叶对鲤鱼等动物的促生长作用.为评价艾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安全性,分别进行了艾叶煎剂的急性毒性试验和常期饲喂艾叶动物的一般观察及组织学观察,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艾叶煎剂的急性毒性试验(1)艾叶煎剂制备取1公斤干燥艾叶,粉碎放于5000毫升玻璃烧瓶内水煎,共煎3次,每次4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饲料添加剂 安全性
下载PDF
自咬症水貂组织病理学变化
3
作者 高宏伟 陈维岩 +3 位作者 陈斯仪 李德雪 马振凯 吴吉海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3-43,共1页
自咬症水貂组织病理学变化高宏伟陈维岩陈斯仪李德雪马振凯吴吉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12)近年来,水貂自咬症在国内一些貂场仍有发生,有的貂场全年发病率在1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急待解决... 自咬症水貂组织病理学变化高宏伟陈维岩陈斯仪李德雪马振凯吴吉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12)近年来,水貂自咬症在国内一些貂场仍有发生,有的貂场全年发病率在1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急待解决特异性防治问题。特异性防治问题的关键是查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自咬症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931饲用生物添加剂对大鼠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4
作者 吴永魁 田慧英 +4 位作者 李东郊 淡伦 陈斯仪 韩红伟 刘晶 《吉林畜牧兽医》 1995年第3期9-11,共3页
用大鼠进行931饲用生物添加剂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其LD_(50)大于12.0g/kg体重,无任何毒性反应。经90天饲喂,大鼠的行为、饮食无异常变化,60天内的平均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不同时期采血,测得各剂量组的RBC、Hb、WB... 用大鼠进行931饲用生物添加剂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其LD_(50)大于12.0g/kg体重,无任何毒性反应。经90天饲喂,大鼠的行为、饮食无异常变化,60天内的平均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不同时期采血,测得各剂量组的RBC、Hb、WBC及其分类计数均与对照组相近,各期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也无明显差。各组大鼠脏体比值接近,尸检和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 生物添加剂 毒性 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
下载PDF
马鼻疽弱毒菌苗对马体的免疫试验
5
作者 姚湘燕 赵春普 +2 位作者 陈斯仪 孙昌荣 宋旸 《兽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40-242,共3页
应用鼻疽杆菌C67-4060Co(7)兼高温178代和C67-40高温180代两株弱毒菌株,对8匹马进行了免疫试验,其中安全试验组2匹,免疫试验组4匹,对照试验组2匹。安全试验组马经70d左右的观察后,人工迫杀进行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鼻疽性病变... 应用鼻疽杆菌C67-4060Co(7)兼高温178代和C67-40高温180代两株弱毒菌株,对8匹马进行了免疫试验,其中安全试验组2匹,免疫试验组4匹,对照试验组2匹。安全试验组马经70d左右的观察后,人工迫杀进行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鼻疽性病变,细菌学检查阴性,表明该弱毒菌苗安全性好。免疫试验组马经3个月左右的观察后,以不同剂量强毒菌株攻击,除1匹马出现一侧性鼻漏外,其余马匹均无临床症状,细菌学检查4匹马均为阴性,人工迫杀后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学检查等综合性判定,免疫马有3匹耐过强毒菌的攻击而获得保护。而强毒菌攻击的2匹对照马均发病,经病理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均有鼻疽性病变,细菌学检查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鼻疽杆菌 菌苗 免疫 试验
原文传递
实验性猪口蹄疫免疫病理形态学研究
6
作者 陈刚 倪汝选 +2 位作者 陈斯仪 杨盛华 陶全富 《兽医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84-389,共6页
选用健康仔猪13头,分成4组:健康对照组2头,健康攻毒组5头,免疫组和免疫攻毒级各3头。健康攻毒组经皮下注射猪口蹄疫病毒(FMDV);免疫组和免疫攻毒组均经皮下接种猪口蹄疫牛皮肤细胞弱毒苗(FMD-BC),观察1个月后,前者扑杀,后者再攻FMDV,1... 选用健康仔猪13头,分成4组:健康对照组2头,健康攻毒组5头,免疫组和免疫攻毒级各3头。健康攻毒组经皮下注射猪口蹄疫病毒(FMDV);免疫组和免疫攻毒组均经皮下接种猪口蹄疫牛皮肤细胞弱毒苗(FMD-BC),观察1个月后,前者扑杀,后者再攻FMDV,1个月后扑杀。结果:健康攻毒组5头仔猪均出现口蹄疫(FMD)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现学变化,其淋巴结、脾脏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出血,淋巴小结减少和缩小,淋巴细胞稀少,浆细胞呈坏死性变化,酯酶阳性(ANAE^+)细胞和次级淋巴小结均减少;免疫组未见任何FMD病理学变化,主要见全身各部位淋巴结及脾脏不同程度地增大,尤以肩前、髂下和脾门淋巴结更为显著,其淋巴小结显著增多、增大,淋巴细胞活化,大、中淋巴细胞增多,以过渡型和未成熟型浆细胞为主,ANAE^+细胞和次级淋巴小结均增多;免疫攻毒组的变化与免疫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病理形态 免疫
原文传递
马鼻疽弱毒菌苗对豚鼠的免疫试验
7
作者 姚湘燕 赵春普 +2 位作者 陈斯仪 孙昌荣 宋旸 《兽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25-29,共5页
将马鼻疽强毒菌C67-40株经60Co-γ射线照射和在温度递增的肉汤中传代培养,使其毒力逐渐减弱。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培育出C67-4060Co(7)兼高温178代、C67-40高温180代两株弱毒菌株。根据菌苗菌株的要求,将其分别给雄豚鼠(350 g左右)腹腔接... 将马鼻疽强毒菌C67-40株经60Co-γ射线照射和在温度递增的肉汤中传代培养,使其毒力逐渐减弱。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培育出C67-4060Co(7)兼高温178代、C67-40高温180代两株弱毒菌株。根据菌苗菌株的要求,将其分别给雄豚鼠(350 g左右)腹腔接种0.2-6.2亿菌体和0.2-1.4亿菌体,结果100%雄豚鼠不发病,60Co(7)兼高温178代致弱菌株的安全性比强毒菌株提高62倍;以其0.2亿菌体免疫豚鼠并以0.3亿强毒菌攻击,获得85.7%-87.5%的保护率;将其通过培养基37℃传代培养30代和豚鼠6代。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与原菌株比较差异不大,说明该两株鼻疽弱毒菌株毒力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免疫试验 马鼻疽菌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