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坡堰塞坝坝体溃决机理与溃决实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牛志攀 陈昆廷 +2 位作者 张新华 孟楚轲 叶雨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646-653,共8页
相对于人工土石坝,天然形成的滑坡堰塞坝缺少加固、防渗及泄洪等工程措施来稳定堰塞湖水位,坝体结构不稳定、基础资料缺乏,发生的溃决现象具有突发性强、几率高、危险性大、排险处理紧迫的特点,亟需深入系统的研究.作者结合国内外堰塞... 相对于人工土石坝,天然形成的滑坡堰塞坝缺少加固、防渗及泄洪等工程措施来稳定堰塞湖水位,坝体结构不稳定、基础资料缺乏,发生的溃决现象具有突发性强、几率高、危险性大、排险处理紧迫的特点,亟需深入系统的研究.作者结合国内外堰塞坝形成及其溃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滑坡堰塞坝与人工土石坝的溃决特性、滑坡堰塞坝的溃决模式及寿命特征,以及滑坡堰塞坝溃决特性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原型观测及大比尺现场试验研究、梯级滑坡堰塞坝溃决特性试验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关于堰塞坝溃决机理、堰塞湖处置、溃决模式、原型及模型试验比尺效应、溃决过程原型监测预警等方面建议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决特性 寿命特征 原型观测 物理模型试验
下载PDF
则查洼沟“8·4”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龚兴隆 陈昆廷 +4 位作者 晓清 游勇 剑刚 赵万玉 郎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6-103,共8页
位于四川省九寨沟景区内的则查洼沟在2016年8月4日暴发泥石流,掩埋景区栈道,堵断从诺日朗至长海的唯一景区公路。降雨资料显示,2016年8月4日的最大1 h降雨量和24 h累计降雨量只有10.0和17.5 mm,远远低于研究区10年一遇的降雨强度,泥石... 位于四川省九寨沟景区内的则查洼沟在2016年8月4日暴发泥石流,掩埋景区栈道,堵断从诺日朗至长海的唯一景区公路。降雨资料显示,2016年8月4日的最大1 h降雨量和24 h累计降雨量只有10.0和17.5 mm,远远低于研究区10年一遇的降雨强度,泥石流灾害规模与降雨量不相符。为了厘清泥石流灾害发生原因,笔者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形态调查法、雨洪法和溃坝分析获取泥石流峰值流量。结果表明:溃坝分析法与形态调查法计算的峰值流量大致吻合,该值与20年一遇的泥石流峰值流量(32.73 m3/s)相当。说明:2016年8月4日暴发的泥石流属于溃决型泥石流,拦砂坝的溃决产生放大效应,加剧泥石流灾害,其灾害规模相当于20年一遇,未来泥石流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将增大;原有20年一遇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标准偏低,地震后应按照5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对则查洼沟进行工程治理,且应当使用混凝土材质修建拦砂坝等控制性工程,从而降低溃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峰值流量 溃坝 九寨沟景区 则查洼沟
下载PDF
斜坡上透水沥青混凝土透水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雨健 陈昆廷 +1 位作者 牛志攀 孟楚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3-178,共6页
透水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透水、抗滑、环保、经济、工期短等优点的工程材料,为提高泥石流防治工程的透水性能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思路。为了厘清这种材料在泥石流水砂分离中的透水特性,通过模拟西南山区中某些高山的坡度(20°,25... 透水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透水、抗滑、环保、经济、工期短等优点的工程材料,为提高泥石流防治工程的透水性能提供了一种较新的思路。为了厘清这种材料在泥石流水砂分离中的透水特性,通过模拟西南山区中某些高山的坡度(20°,25°,30°),进行了多组不同流量下的透水性试验。在入流流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入流流量和透过流量,得到了不同坡度下沥青混凝土的透水特性。通过改变沥青混凝土的配比,得到了不同配比沥青混凝土的透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小流量时,沥青混凝土透水性可以很好地发挥,沥青混凝土的透水流量会随着入流流量的增大而逐渐趋近于一个稳定的值,即最大透过流量。随后给出了沥青混凝土的渗透能力与坡度和孔隙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具体表现为渗透能力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孔隙率增大而增大。还给出了透过流量和入流流量的经验关系式,可以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应用。在20°的斜坡上采用孔隙率为37.1%的沥青混凝土时渗透能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沥青混凝土 透水性 水砂分离 泥石流 坡度 孔隙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