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核的三轴超形变
1
作者 邢正 陈星蕖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2-284,共3页
利用粒子 -转子模型研究三轴超形变核态 ,讨论了区别轴对称超形变和三轴超形变可能的实验信息 .为了直接从实验上识别三轴超形变带 ,必须同时测量能谱和电磁跃迁几率 .
关键词 三轴超形变 原子核结构 粒子-转子模型 三轴超形变带 能谱 电磁跃迁几率
下载PDF
原子核超形变带及其自旋的确定
2
作者 邢正 陈星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1期95-107,共13页
分析讨论了原子核高自旋超形变态研究的新发展,提出了从现有实验数据确定SD带自旋的方法,决定了A~190区全部SD带的自旋值,肯定了自旋顺排量子化是一个实验事实。
关键词 超形变带 高自旋态 量子化顺排
下载PDF
三轴超形变核态的实验证据
3
作者 邢正 徐进章 +2 位作者 王子兴 陈星蕖 吴兴举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06-308,共3页
利用轴对称超形变和三轴超形变模型研究了165Luπ[6601/2]带两种模型计算的γ跃迁能量都能较好地符合实验值,然而,能量的signature颤动指数、三轴因子、两类动力学电四极矩之比却存在明显的差别。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粒子转子模型 超形变 三轴超形变
下载PDF
A Criterion of Superdeformed Triaxial Shape
4
作者 XING Zheng WANG Zi-Xing +1 位作者 CHEN Xing-qu XU Jin-zha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2-174,共3页
Using axially-symmetric and triaxial superdeformed modelsπ[6001/2]band in 165Lu is investigated.The observedγ-transition energies can be reproduced quite well in both models.However,the triaxiality factor F(I)and th... Using axially-symmetric and triaxial superdeformed modelsπ[6001/2]band in 165Lu is investigated.The observedγ-transition energies can be reproduced quite well in both models.However,the triaxiality factor F(I)and the ratio of dynamical quadrupole moment Q(l)to Q(2)in axially-symmetric superdeformed model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riaxial superdeformed model,which may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nuclear shape.Precise measuremen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combi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energy levels is necessary.Experimental information which may differentiate triaxial superdeformation from axially-symmetric superdeformation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MMETRIC CRITERION AXIAL
下载PDF
A~190区超形变带能谱分析和自旋的决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星蕖 邢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094-1100,共7页
利用宏观模型系统地分析了A~190区七个超形变核十五条超形变带的能谱,决定了超形变带的自旋值,用三参数公式计算了能谱,运动学转动惯量J^((1))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2)),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超形变核 超形变带 能谱 自旋
原文传递
奇-A Hg核超形变带的带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星蕖 邢正 《中国科学(A辑)》 CSCD 1994年第11期1182-1188,共7页
利用粒子-转子模型分析了奇-A Hg核超形变带的带结构。运动学转动惯量和动力学转动惯量的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指出由电磁跃迁性质可进一步指定组态。
关键词 原子核 超形变带 粒子-转子模型 电磁跃迁
原文传递
从正常形变看超形变带角动量的确定
7
作者 陈星蕖 邢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1102-1106,共5页
通过对正常形变基态转动带的研究,检验了用W-Z公式确定超形变带带头角动量的方法,并与超形变带进行了对比。指出只要W-Z公式能很好地描述转动带(正常形变和超形变),同时跃迁能量灵敏地依赖于指定的角动量,由此确定的带头角动量都是正确的。
关键词 超形变转动带 角动量 W-Z公式
原文传递
组态混合对三轴超形变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邢正 王子兴 +1 位作者 陈星蕖 徐进章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029-1034,共6页
考虑了不同j壳之间的组态混合,用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三轴超形变带.为了确认三轴超形变,应同时拟合能谱和跃迁几率的实验数据.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超形变 三轴形变 组态混合
原文传递
^(157,159)Tm基态附近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邢正 陈星蕖 徐树威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5-91,共7页
利用可变转动惯量的三轴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157,159Tm低激发正宇称态的性质,理论值和实验值比较好的符合表明157Tm和159Tm是三轴形变核,指出实验还给出了157Tm另一条激发转动带.
关键词 三轴形变 可变转动惯量 铥157
原文传递
偶偶核超形变带唯象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正 陈星蕖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利用宏观模型对^(192)Hg,^(1945)Hg三条超形变带进行唯象分析,提出了从现有实验数据精确决定超形变带自旋的方法。
关键词 偶偶核 超形变带 唯象分析 自旋
原文传递
轴对称超形变和三轴超形变核态性质的研究
11
作者 徐进章 王子兴 +4 位作者 陈星蕖 陈星蕖 邢正 邢正 邢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102-1107,共6页
利用轴对称超形变和三轴超形变模型研究了(165)Lu π[6601/2]带.两种模型计算的γ跃迁能量都和实验值较好地符合.然而,能量的signature颤动指数,三轴因子,两类动力学电四极矩之比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 利用轴对称超形变和三轴超形变模型研究了(165)Lu π[6601/2]带.两种模型计算的γ跃迁能量都和实验值较好地符合.然而,能量的signature颤动指数,三轴因子,两类动力学电四极矩之比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可以用来识别三轴超形变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粒子-转子模型 三轴超形变
原文传递
 ̄(149)Gd(b1)和 ̄(153)Dy(b1)超形变带能量的I=2Staggering
12
作者 邢正 陈星蕖 王晓春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041-1045,共5页
粒子一转子模型推广到用于描述A-150区奇A梭超形变核态,首次成功地拟合了 ̄149Gd(b1)和 ̄153Dy(b1)能量的AI=2Staggering.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超形变 粒子-转子模型 奇A核
原文传递
奇A^(117)—^(125)Cs核πh_(11/2)带的研究
13
作者 邢正 曾文平 +2 位作者 陈星蕖 孙相富 刘忠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639-643,共5页
利用可变转动惯量的三轴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奇A117—125Cs核πh11/2负宇称带的性质.理论值与实验值很好的符合表明这一模型可以成功地应用于过渡区的软核.
关键词 负宇称带 粒子-转子模型 奇A 铯核
原文传递
微扰粒子-转子模型研究 △I=2 staggering
14
作者 邢正 王晓春 陈星蕖 《中国科学(A辑)》 CSCD 1996年第10期939-944,共6页
采用微扰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超形变核态的△I=2 staggering,数值计算重现了观测的△I=2 staggering的全部特征,指出 Hamilton量的C_4对称性不是△I=2 staggering的唯一原因.模型可用于拟合奇A核超形变核态的实验数据.
关键词 原子核 结构 超形变 粒子-转子模型
原文传递
^(161)Lu反常跃迁几率的研究
15
作者 吴兴举 陈星蕖 邢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655-659,共5页
本文研究了^(161)Lu电磁跃迁几率的反常现象,指出B(M1)/B(E2)带交叉以后区域的剧烈增加是β形变和γ形变共同变化的结果。
关键词 ^161Lu 电磁跃迁几率 形状
原文传递
转动对电磁跃迁的影响
16
作者 邢正 陈星蕖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69-573,共5页
利用推广的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159)Tm负宇称Yrast态的能谱的Signature分离,B(M1)值以及动力学电四极矩Q^(1)和Q^(2),并同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好的符合.着重分析了二级柯里奥利作用H'_c对B(M1)值的Signature依赖性的影响,指... 利用推广的粒子-转子模型研究了^(159)Tm负宇称Yrast态的能谱的Signature分离,B(M1)值以及动力学电四极矩Q^(1)和Q^(2),并同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好的符合.着重分析了二级柯里奥利作用H'_c对B(M1)值的Signature依赖性的影响,指出粒子-转子高级耦合项部分地等效于γ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 电磁 跃迁几率 原子核
原文传递
首次测定短寿命缺中子同位素^(153)Er和^(157)Yb的EC/β~+衰变
17
作者 徐树威 谢元祥 +12 位作者 潘强岩 张菊萍 张学谦 王以好 葛元秀 殷锡金 王春芳 张天梅 刘忠 郭斌 罗亦孝 邢正 陈星蕖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利用(16)O重离子束轰击(142)Nd和(147)Sm同位素靶分别生成(153)Er和(157)Yb.借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和X-γ、γ-γ符合测量方法分离鉴别核素并测量其衰变性质.首次建立了(153)Er和(157... 利用(16)O重离子束轰击(142)Nd和(147)Sm同位素靶分别生成(153)Er和(157)Yb.借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和X-γ、γ-γ符合测量方法分离鉴别核素并测量其衰变性质.首次建立了(153)Er和(157)Yb的EC/β+衰变纲图.从中指认出(153)Ho的一个新三(准)粒子态和两个新单粒子态,指认出(157)Tm的一个新的同质异能态和一条新转动带.低位能级系统分析表明:在Ho和Tm这两条奇A核的同位素链中基态形状的转变区都在中子数86和8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变纲图 同位素 短寿命 衰变性质
原文传递
粒子-转子模型分析超形变转动带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星蕖 邢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48-453,共6页
利用三轴粒子-转子模型计算了(193)Tl超形变带γ跃迁能量,运动学转动惯量J(1)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2),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预言了B(M1)值以及动力学电四极矩Q(1)和Q(2)指出在超形变带的... 利用三轴粒子-转子模型计算了(193)Tl超形变带γ跃迁能量,运动学转动惯量J(1)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2),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预言了B(M1)值以及动力学电四极矩Q(1)和Q(2)指出在超形变带的分析中粒子-转子模型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结构 转动带 超形变带 粒子-转子
原文传递
A~150区超形变带唯象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星蕖 邢正 王养丽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6-262,共7页
考虑到A~150区SD带退激自旋较高的特点,利用多重V形图决定了该区全部SD带的退激自旋I0。计算了γ跃迁能谱和两类转动惯量,与实验进行比较,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核结构 超形变带 转动惯量 自旋
原文传递
奇A Lu同位素负宇称Yrast带的研究
20
作者 吴兴举 梁渝生 +2 位作者 徐进章 陈星蕖 邢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2-346,共5页
利用粒子一转子模型研究了奇A Lu核负宇称Yrast态带交叉前后的能谱和跃迁几率,理论值和实验值符合得较好.研究表明,^(161,163,165,167)Lu负宇称Yrast态是三轴形变的;ab公式正确地描述了带交前后核... 利用粒子一转子模型研究了奇A Lu核负宇称Yrast态带交叉前后的能谱和跃迁几率,理论值和实验值符合得较好.研究表明,^(161,163,165,167)Lu负宇称Yrast态是三轴形变的;ab公式正确地描述了带交前后核心的转动惯量随角动量I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核结构 奇A镥同位素 负宇称Yrast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