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大豆/秋玉米/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昭富 杨常林 《作物研究》 2003年第1期44-44,46,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马铃薯 种植模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稻田油菜施用硼肥和磷肥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昭富 崔贤努 肖正国 《作物研究》 1994年第4期27-30,共4页
通过油菜硼肥的最佳施用期,以及硼、磷肥的最佳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硼肥以作底肥,施用量7.5kg/hm2最佳,磷肥则以施用P2O590kg/hm2最佳。土壤缺硼使油菜死苗缺株,生长不整齐,荫花荫角,贪青晚熟。土壤缺磷... 通过油菜硼肥的最佳施用期,以及硼、磷肥的最佳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硼肥以作底肥,施用量7.5kg/hm2最佳,磷肥则以施用P2O590kg/hm2最佳。土壤缺硼使油菜死苗缺株,生长不整齐,荫花荫角,贪青晚熟。土壤缺磷使油菜植株生长矮小,绿叶数少,经济性状差,缺硼和磷均会严重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肥 磷肥 油菜 施肥
下载PDF
马铃薯/春大豆/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技术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昭富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1期22-22,56,共2页
马铃薯、春大豆、秋玉米三季作物在一年内搭配种植种植 ,通过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培管等一系列规范化栽培和精耕细作 ,实现高产高效。这一模式在新形势下加以完善和推广 ,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 ,增强了农产品... 马铃薯、春大豆、秋玉米三季作物在一年内搭配种植种植 ,通过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培管等一系列规范化栽培和精耕细作 ,实现高产高效。这一模式在新形势下加以完善和推广 ,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 ,增强了农产品商品化的竞争力 ,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春大豆 秋玉米 马铃薯 栽培技术 种植模式
下载PDF
平湖区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技术
4
作者 陈昭富 《湖南农业》 1997年第4期8-8,共1页
汉寿县地处沅水尾闾、洞庭湖滨,平湖区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3,其中90%的稻田种植双季稻;还有10%的低洼湖田,由于地势低,种双季稻容易遭受渍涝危害,往年只种植一季中稻,效益不高。近几年这些田改植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比只种一季中稻... 汉寿县地处沅水尾闾、洞庭湖滨,平湖区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3,其中90%的稻田种植双季稻;还有10%的低洼湖田,由于地势低,种双季稻容易遭受渍涝危害,往年只种植一季中稻,效益不高。近几年这些田改植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比只种一季中稻一般每667平方米增产200公斤-300公斤。 1.选好品种适时播种 根据多年中稻蓄留再生稻的试验结果和大面积栽培情况,适合我县栽培的组合以汕优63为好。此外,金优63、两优培特的再生能力也较好。考虑到汕优63作中稻栽植全生育期13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稻 再生稻 高产 栽培
下载PDF
洞庭湖区汕优63再生特性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陈昭富 陈善滋 《再生稻》 1994年第1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汕优63 再生特性 栽培 再生稻
下载PDF
晚稻软盘直抛育秧技术研究
6
作者 戴清明 刘吉成 +3 位作者 双巨强 陈昭富 杨常林 李建明 《作物研究》 1998年第3期5-8,共4页
通过试验分析比较,对晚稻软盘直抛秧的秧苗素质、产量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农艺措施的作用大小为:秧龄>烯效唑用量>盘型>烯效唑用法。选用大孔盘、每0.69g烯效唑拌1kg干谷芽和采取营养土旱育旱管在30d秧龄内抛栽的都可达到... 通过试验分析比较,对晚稻软盘直抛秧的秧苗素质、产量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农艺措施的作用大小为:秧龄>烯效唑用量>盘型>烯效唑用法。选用大孔盘、每0.69g烯效唑拌1kg干谷芽和采取营养土旱育旱管在30d秧龄内抛栽的都可达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育秧 软盘抛秧 栽培
下载PDF
马铃薯-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
7
作者 童成立 陈昭富 《湖南农业》 1996年第7期9-9,共1页
为探索吨粮田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1995年我们在高效吨粮田基点周文庙乡示范了“马铃薯-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1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原粮1123.5公斤、产值2778.8元,与大面积油菜-双季稻相比,每667平方米产量增加324.05公斤... 为探索吨粮田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1995年我们在高效吨粮田基点周文庙乡示范了“马铃薯-早稻-秋玉米”栽培模式1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原粮1123.5公斤、产值2778.8元,与大面积油菜-双季稻相比,每667平方米产量增加324.05公斤、产值增加1426元。 在马铃薯、早稻、秋玉米收获期间,市、县农业局组织了现场验收:马铃薯0.83公顷,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250公斤;早稻0.93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早稻 玉米 栽培 耕作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