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卫东
陈昳茹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3年第4期175-178,共4页
本文依据最新的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及特点进行了描述分析,并进一步构造了一个大学生宗教信仰影响因素的定量模型。然后在实证数据的基础上,就基督教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表现与后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宗教信仰
教育追踪调查
基督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的群体 偏离的印象——对中国“90后”社会特征的解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昳茹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82-86,96,共6页
"90后"群体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纵线,以影响"90后"群体的主要心理因素为横线,从社会化进程、教育化选择、网络化生活以及同一性承诺等四个方面对"90后"群体的多元可能和形成过程...
"90后"群体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纵线,以影响"90后"群体的主要心理因素为横线,从社会化进程、教育化选择、网络化生活以及同一性承诺等四个方面对"90后"群体的多元可能和形成过程进行解析发现:"90后"的天生多元促成了其群体多元的真正实现:"90后"教育选择的多样性加剧了其多元的可能性;"90后"的网络化生存(工作)能力提供了其多元的现实工具;"90后"的自我意识中心反映了其较早的自我觉醒。因此,面对社会给予"90后"的诸多负面评价与"90后"良好自我认同的差异与偏离,我们需要聆听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群体
社会认同
归因偏差
社会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GO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昳茹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8-211,共4页
在国际上,以非营利、非官方为特色的NGO组织在环保、卫生、慈善和公共事务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NGO在我国的出现还只有数年时间,在政策法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上不甚明确,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本文中,通过回顾我国NGO组...
在国际上,以非营利、非官方为特色的NGO组织在环保、卫生、慈善和公共事务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NGO在我国的出现还只有数年时间,在政策法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上不甚明确,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本文中,通过回顾我国NGO组织的发展历程、现行状况,梳理我国NGO发展的典型模式。同时,对于NGO的发展壮大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O
双重管制
社会氛围
非营利
公共事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的群体偏离的印象——对中国“90后”社会特征的解析
4
作者
陈昳茹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38,共1页
2010年开始,大学毕业的“90后”逐渐步人社会,这一群体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总线,以影响“90后”群体的主要心理因素为横线,选取8名“90后”进行深入访谈。从社会化进程、教育化选择、网络化生活以及同一...
2010年开始,大学毕业的“90后”逐渐步人社会,这一群体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总线,以影响“90后”群体的主要心理因素为横线,选取8名“90后”进行深入访谈。从社会化进程、教育化选择、网络化生活以及同一性承诺等四个方面对“90后”群体的多元可能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90后”生活在快速变革的社会,天生的多元促成了其群体多元的真正实现;“90后”的教育选择受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和择校与被择校等因素影响,而多样性加剧了其多元的可能性;“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络社会原住民”,能否依赖网络化生存(工作)是他们的生活本质,这为其多元提供了现实工具;“90后”没有呈现出所期待的群体认同,多元化应该是其基本形态和本质,而自我意识中心反映了其较早的自我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
群体认同
社会特征
中国
网络化生存
生活本质
解析
印象
原文传递
我国公共文明的社会性程度变化分析
5
作者
陈昳茹
《青年学报》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对公共行为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相当接近,形成了一种"关系体"。这说明我国公共文明的社会性程度有所增强。其主要原因是民族性特质的回归作用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国公共文明将会在...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对公共行为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相当接近,形成了一种"关系体"。这说明我国公共文明的社会性程度有所增强。其主要原因是民族性特质的回归作用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国公共文明将会在知行趋一的引领下更具社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明
关系体
社会性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
5
1
作者
王卫东
陈昳茹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3年第4期175-178,共4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批准号:2009030076)
文摘
本文依据最新的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及特点进行了描述分析,并进一步构造了一个大学生宗教信仰影响因素的定量模型。然后在实证数据的基础上,就基督教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表现与后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宗教信仰
教育追踪调查
基督教
Keywords
college religio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hristianity
分类号
F4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的群体 偏离的印象——对中国“90后”社会特征的解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昳茹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82-86,96,共6页
文摘
"90后"群体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纵线,以影响"90后"群体的主要心理因素为横线,从社会化进程、教育化选择、网络化生活以及同一性承诺等四个方面对"90后"群体的多元可能和形成过程进行解析发现:"90后"的天生多元促成了其群体多元的真正实现:"90后"教育选择的多样性加剧了其多元的可能性;"90后"的网络化生存(工作)能力提供了其多元的现实工具;"90后"的自我意识中心反映了其较早的自我觉醒。因此,面对社会给予"90后"的诸多负面评价与"90后"良好自我认同的差异与偏离,我们需要聆听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关键词
"90后"群体
社会认同
归因偏差
社会评价
Keywords
The Post-90s Generation
Social Identity
Attribution Bias
Social Assessment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GO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昳茹
机构
光明扶贫基金
出处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8-211,共4页
文摘
在国际上,以非营利、非官方为特色的NGO组织在环保、卫生、慈善和公共事务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NGO在我国的出现还只有数年时间,在政策法规、管理模式和发展方向上不甚明确,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本文中,通过回顾我国NGO组织的发展历程、现行状况,梳理我国NGO发展的典型模式。同时,对于NGO的发展壮大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
NGO
双重管制
社会氛围
非营利
公共事务
Keywords
NGO
dual control
social atmosphere
non-profit
public affairs
分类号
D63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的群体偏离的印象——对中国“90后”社会特征的解析
4
作者
陈昳茹
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8-138,共1页
文摘
2010年开始,大学毕业的“90后”逐渐步人社会,这一群体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为总线,以影响“90后”群体的主要心理因素为横线,选取8名“90后”进行深入访谈。从社会化进程、教育化选择、网络化生活以及同一性承诺等四个方面对“90后”群体的多元可能和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90后”生活在快速变革的社会,天生的多元促成了其群体多元的真正实现;“90后”的教育选择受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和择校与被择校等因素影响,而多样性加剧了其多元的可能性;“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络社会原住民”,能否依赖网络化生存(工作)是他们的生活本质,这为其多元提供了现实工具;“90后”没有呈现出所期待的群体认同,多元化应该是其基本形态和本质,而自我意识中心反映了其较早的自我觉醒。
关键词
“90后”
群体认同
社会特征
中国
网络化生存
生活本质
解析
印象
分类号
C915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公共文明的社会性程度变化分析
5
作者
陈昳茹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青年学报》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文摘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对公共行为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相当接近,形成了一种"关系体"。这说明我国公共文明的社会性程度有所增强。其主要原因是民族性特质的回归作用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国公共文明将会在知行趋一的引领下更具社会性。
关键词
公共文明
关系体
社会性
分类号
B824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及问题
王卫东
陈昳茹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元的群体 偏离的印象——对中国“90后”社会特征的解析
陈昳茹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NGO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昳茹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元的群体偏离的印象——对中国“90后”社会特征的解析
陈昳茹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
0
原文传递
5
我国公共文明的社会性程度变化分析
陈昳茹
《青年学报》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