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胃湿热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晴清 林培政 +1 位作者 黄可儿 徐秋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脾胃湿热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等位基因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以籍贯为广东地区的汉族健康人(正常对照组16例)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观察组46例,根据辨...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脾胃湿热证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等位基因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以籍贯为广东地区的汉族健康人(正常对照组16例)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观察组46例,根据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证组26例、脾气虚证组20例)的全血为研究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HLA-Ⅱ类基因中的HLA-DQB1、HLA-DRB1、HLA-DQA1及HLA-DPB1的等位基因类型。【结果】DQA1*0103基因型在脾胃湿热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与脾气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QA1*0505基因型在脾胃湿热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脾气虚组(P<0.05)。【结论】脾胃湿热证存在着一定的免疫遗传基础,DQA1*0103基因型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易感基因,DQA1*0505可能是脾胃湿热证的保护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 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证型的关系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晴清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46-347,共2页
目的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 85例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气虚证型 ,观察其与Hp感染的状况。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 目的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 85例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气虚证型 ,观察其与Hp感染的状况。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最高 ,占总感染 4 5 8% ,与脾气虚证组Hp感染率有显著差异 ,而与肝胃不和组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由此证明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 ,脾胃湿热是本病的主要证型 ,且Hp感染率最高 ,提出湿热之邪与Hp在病因学上是相通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分型 幽门螺杆菌 感染
下载PDF
脾胃湿热证与Th1/Th2细胞平衡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晴清 张静 《内科》 2007年第4期588-590,共3页
目的研究脾胃湿热证中Th1/Th2细胞免疫平衡改变的情况。方法病例为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人,共57例,分为脾胃湿热证(33例)及脾气虚证(24例)两组,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 目的研究脾胃湿热证中Th1/Th2细胞免疫平衡改变的情况。方法病例为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人,共57例,分为脾胃湿热证(33例)及脾气虚证(24例)两组,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值。结果脾胃湿热组IL-4值均较脾气虚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脾胃湿热组IFN-γ值和IFN-γ/IL-4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脾胃湿热证患者机体Th1/Th2细胞免疫失衡,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紊乱,以Th1细胞反应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湿热证 TH1/TH2细胞平衡 白介素-4 干扰素-Γ
下载PDF
浅谈脾胃在温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晴清 林培政 《医学文选》 2004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脾胃 温病 中医 外邪
下载PDF
瘿气灵对Graves病患者血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静 廖世煌 陈晴清 《广西中医药》 2007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瘿气灵对Graves病(GD)血清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初发未治的确诊为GD的患者147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按中医辨证符合虚证(心肝气阴两虚)、实证(肝胃火旺)及虚实夹杂证。治疗组各组... 目的:探讨瘿气灵对Graves病(GD)血清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初发未治的确诊为GD的患者147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按中医辨证符合虚证(心肝气阴两虚)、实证(肝胃火旺)及虚实夹杂证。治疗组各组用瘿气灵5粒,tid;西药对照组用他巴唑5mg,tid。各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超敏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FN-γ(γ-干扰素)和IL-4(白细胞介素4)值,计算二者比值,治疗前后各一次。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前IFN-γ、IL-4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IL-4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治疗组治疗后IFN-γ、IL-4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IL-4值各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瘿气灵通过调节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调整Th1/Th2平衡,改善GD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TH1/TH2细胞 IFN-γ IL-4 免疫平衡
下载PDF
依痰饮论 肾虚论立方对AD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静 庞杰 陈晴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151-152,共2页
目的:研究依痰饮、肾虚不同论点立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不同影响。方法:采取D-半乳糖腹腔注射造成AD模型,分别给予吡拉西坦、茵陈五苓散和地黄饮子治疗,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 目的:研究依痰饮、肾虚不同论点立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不同影响。方法:采取D-半乳糖腹腔注射造成AD模型,分别给予吡拉西坦、茵陈五苓散和地黄饮子治疗,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茵陈五苓散和地黄饮子均能明显降低MDA,升高GSH-Px活性,地黄饮子作用更强。结论:二方均能改善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肾虚 痰饮 茵陈五苓散 地黄饮子
下载PDF
伽师总场地区居民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琛 陈晴清 +3 位作者 肖松 席崇宝 钟晓华 陈超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36-38,41,共4页
目的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居民筛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形成流行病学报告,促进当地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5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居民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资料,通过甲状腺疾病... 目的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居民筛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形成流行病学报告,促进当地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5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居民进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资料,通过甲状腺疾病免费筛查收集数据。结果 (1)单纯性甲状腺肿发病率为0.31%;(2)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病率2.07%;(3)原发性甲亢总发病率2.07%;(4)甲状腺炎疾病发病率为0.32%;(5)甲状腺腺瘤发病率为0.16%;(6)甲状腺癌发病率为0。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伽师总场居民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较低,主要甲状腺疾病病种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原发性甲亢。与内陆目前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趋势不同,伽师总场地区居民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总场地区 甲状腺疾病 流行病学报告
下载PDF
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和复发率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玲 韩江全 +1 位作者 陈晴清 李华 《北方药学》 2017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并观察复发率。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5~10mg/次,2次... 目的:探讨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并观察复发率。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5~10mg/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尼美舒利分散片0.05~0.10g/次,2次/d,两组均15d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痊愈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1.67%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8.33%相当(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痊愈率为65.00%,较对照组的36.67%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5.00%,与对照组的30.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较单独应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氟桂利嗪 偏头痛 尼美舒利分散片 近期疗效 复发
下载PDF
瘿气灵治疗Graves病70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张静 陈晴清 +3 位作者 庞杰 黄巍 刘美莲 廖世煌(指导)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瘿气灵对Graves病(GD)患者甲功、突眼病及甲状腺肿大的疗效。方法:收集初发未治的确诊为GD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肝胃火旺、心肝气阴两虚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各组用瘿气灵5粒,tid;西药对照组用他巴唑5mg,tid。疗程为3个月... 目的:观察瘿气灵对Graves病(GD)患者甲功、突眼病及甲状腺肿大的疗效。方法:收集初发未治的确诊为GD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肝胃火旺、心肝气阴两虚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各组用瘿气灵5粒,tid;西药对照组用他巴唑5mg,tid。疗程为3个月。测甲功、突眼度及甲状腺肿大,治疗前后各1次。结果:瘿气灵能改善GD突眼度和甲状腺肿大,疗效优于他巴唑,对甲功改善则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瘿气灵改善GD突眼度与甲状腺肿并非通过直接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瘿气 瘿气灵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浆Glu、GABA水平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峥 陈晴清 刘润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4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究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82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取多巴丝肼片(商品名:美多芭)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 目的探究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82例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取多巴丝肼片(商品名:美多芭)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美多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帕金森睡眠评估量表(PDSS)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评分、血浆Glu、GABA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PDSS评分高于对照组,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Glu、GABA水平分别为(70.73±5.03)、(289.26±5.24)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55.35±5.35)、(222.40±5.5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D患者的临床用药中,采取天麻钩藤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提高血浆Glu、GABA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帕金森病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睡眠障碍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军 李华 +1 位作者 吴保兴 陈晴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6期2000-200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HMGB1)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22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斑块组166例,无斑块组58例。根据斑块稳定性,将斑块组进一步...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HMGB1)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22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斑块组166例,无斑块组58例。根据斑块稳定性,将斑块组进一步分为稳定斑块组(61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0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MGB1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HMGB1与hs-CRP的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HMGB1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MGB1对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评估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斑块组血清hs-CRP和HMGB1水平均高于无斑块组(P<0.05),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与hs-CR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142,P<0.05),稳定斑块组低密度脂蛋胆固醇(LDL-C)、hs-CRP和HMGB1水平均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L-C(OR=2.651,95%CI:1.573~7.504)、hs-CRP(OR=6.703,95%CI:1.467~12.003)和HMGB1(OR=8.912,95%CI:2.574~18.114)是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MGB1预测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价值(AUC=0.850)高于LDL-C(AUC=0.714)和hs-CRP(AUC=0.769)。结论HMGB1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并且对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有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相关性 老年人
下载PDF
川芎嗪和葛根素配伍使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玲 陈晴清 +2 位作者 李华 刘润妮 王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2期2624-2626,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和葛根素合适配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川芎嗪组给予川芎嗪50 mg/kg;葛根素组给予葛根素50 mg/kg;川芎嗪+葛根素组给予川芎嗪50 ... 目的观察川芎嗪和葛根素合适配伍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川芎嗪组给予川芎嗪50 mg/kg;葛根素组给予葛根素50 mg/kg;川芎嗪+葛根素组给予川芎嗪50 mg/kg,葛根素50 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 mg/kg。给药方式均为腹腔注射,给药时间为缺血后0 h、6 h。通过神经功能评分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区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和组织免疫荧光标记观察川芎嗪和葛根素配伍对脑缺血损伤后的细胞凋亡影响情况。结果川芎嗪+葛根素组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为(1.83±0.41)分,较模型组(2.67分±0.52分)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葛根素组促凋亡相关基因Bax蛋白表达降低,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川芎嗪和葛根素配伍治疗脑缺血可能是通过降低缺血脑组织促凋亡相关蛋白和增加抗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而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川芎嗪 葛根素 神经细胞凋亡 促凋亡相关基因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峥 陈晴清 刘润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2期1808-1810,共3页
目的探析天麻钩藤饮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将8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46例... 目的探析天麻钩藤饮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将8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46例),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组。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4.57±2.20)岁;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64.38±2.11)岁;正常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4.79±2.05)岁。对照组接受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记录正常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同时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并评估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运动症状。结果正常组血浆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甘氨酸(Gly)水平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Glu、Asp、GABA、Gl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Glu、Asp、GAB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Gl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Glu、Asp、GABA水平分别为(67.51±3.15)μmol/L、(25.97±1.72)μmol/L、(287.49±5.01)μmol/L,均高于对照组(45.73±5.10)μmol/L、(8.95±1.10)μmol/L、(211.87±5.19)μmol/L,Gly水平为(155.68±10.20)μmol/L,低于对照组(257.65±30.1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69.44%(2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UPDRS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UPDRSⅢ评分为(15.09±1.14)分,低于对照组(20.62±1.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可取得理想疗效,并促进运动症状及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早期帕金森病 运动症状 血浆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治疗帕金森病对血浆Glu、GABA的影响
14
作者 刘润妮 王峥 +2 位作者 陈晴清 毕文卿 雷俊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4期220-222,共3页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帕金森病对血浆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6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帕金森病对血浆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的影响。方法66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天麻钩藤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Glu、GABA水平。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Glu、GA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Glu、GABA水平均高于本组入院时,且实验组Glu(67.37±5.31)μmol/L、GABA(287.72±5.42)μmol/L高于对照组的(50.53±5.33)、(232.04±5.3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Glu、GABA,有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帕金森病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下载PDF
丁苯酞配伍尤瑞克林与配伍普罗布考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15
作者 阮永坤 陈晴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77-80,共4页
分析在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丁苯酞与不同药物-尤瑞克林、配伍普罗布进行配伍使用会呈现出怎样不同的效果。方法 研究基于对比试验性质,特从我院2019年1月到202年8月这段时间中选择对象,都是确诊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期间,筛... 分析在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丁苯酞与不同药物-尤瑞克林、配伍普罗布进行配伍使用会呈现出怎样不同的效果。方法 研究基于对比试验性质,特从我院2019年1月到202年8月这段时间中选择对象,都是确诊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期间,筛选所得共50例,按照药物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将丁苯酞与普罗布考配伍治疗的25例患者归至对照组,将丁苯酞与尤瑞克林配伍治疗的25例患者归至观察组。对两个小组中患者经丁苯酞与不同药物-尤瑞克林、配伍普罗布进行配伍使用会呈现出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有效率中的对比结果显示是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进行神经缺损(NIHSS),还有对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的评估中,在治疗之前并没有在两组之间呈现出对比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不管是哪个小组,第一项指标评分都是降低,而第二项指标评分都是提升,不过前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后面是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且均P<0.05。同样,在进行生存质量的判断中,在治疗之前并没有在两组之间呈现出对比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不管是哪个小组都是评分指标的提升,不过是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丁苯酞与不同药物-尤瑞克林、配伍普罗布进行配伍使用呈现效果不同,其中与尤瑞克林的配伍要更突出一些,并且更利于改善患者神经、机体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康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尤瑞克林 普罗布考 进展性脑梗死 疗效
下载PDF
基于运气学说探讨深圳青中年人群体质与出生时段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珊榕 王彬 +2 位作者 古文霞 陈晴清 于丽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5-2239,共5页
目的:探讨深圳人群出生时段五运六气因素与体质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深圳某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体质辨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53例,其中男性374例(43.85%),女性479例(56.15%);青年人578... 目的:探讨深圳人群出生时段五运六气因素与体质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深圳某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的体质辨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53例,其中男性374例(43.85%),女性479例(56.15%);青年人578例(67.76%),中年人275例(32.24%)。结果显示,运气因素为岁运戊、己、壬;主运太角、少羽;客运少角、少宫,主气与客气少阴君火,对平和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体质人群中,岁运己、客气少阴君火对阳虚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体质人群中,主运太角、客运少角、客气太阴湿土对气虚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青中年人群的体质与出生时段的五运六气因素均存在相关性,其中与湿热质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 五运六气 出生时段 深圳 青中年人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玲 陈晴清 +2 位作者 李华 刘润妮 王峥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4-05我院收治的4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5)与有颈...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4-05我院收治的4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5)与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366),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硬化大小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n=85)、颈动脉粥样内中膜增厚组(n=46)、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组(n=320),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根据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和稳定性程度分为脑梗死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46)、不稳定颈动脉斑块组(n=185),组间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比较;按有无形成颈动脉斑块分为有颈动脉斑块组(n=331)和无颈动脉斑块组(n=120),组间进行一般资料比较;按尿酸水平分为正常尿酸血症组(n=66)、高尿酸血症组(n=385),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个数组,组间进行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脑梗死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脑梗死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内中膜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脑梗死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间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尿酸、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尿酸血症组和高尿酸血症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酸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个数组间的颈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清尿酸水平没有明显的联系,稳定颈动脉斑块和无颈动脉斑块的颈动脉样硬化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优于不稳定颈动脉斑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清尿酸水平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