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抑郁治疗对冠心病PCI术后合并抑郁症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本发 兰军 +2 位作者 涂昌 张捷 陈杰民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777-780,共4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合并抑郁症患者12周后的疗效。方法:对66例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术后合并有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正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抗抑郁治疗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合并抑郁症患者12周后的疗效。方法:对66例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CI术后合并有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正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对照两组中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心绞痛症状控制、6min步行距离,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及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HAMD评分、心绞痛症状控制、6min步行距离,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是心脏彩超LVEF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冠心病PCI术后合并抑郁症患者使用抗抑郁治疗12周可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及心绞痛症状,改善运动耐量及心肌缺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黛力新 冠心病 PCI术后 近期疗效
下载PDF
螺内酯在中重度高血压联合降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本发 兰军 +3 位作者 涂昌 杜英 吕军 黄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3期975-977,共3页
目的研究螺内酯在肾功能正常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联合降压方案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8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分别使用福辛普利10~20 mg/d(或厄贝沙坦150~300 mg/d)、非洛地平缓释片5~10 mg/d及吲哒... 目的研究螺内酯在肾功能正常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联合降压方案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8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分别使用福辛普利10~20 mg/d(或厄贝沙坦150~300 mg/d)、非洛地平缓释片5~10 mg/d及吲哒帕胺缓释片1.5 mg/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螺内酯(20 mg/d),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在用药治疗后4周、8周、12周监测血压、血钾、血尿酸、血肌酐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压可更快达标;两组之间尿酸、血肌酐及血清钾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Cr)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螺内酯用于肾功能正常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联合降压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螺内酯 联合治疗方案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陈本发 张捷 +2 位作者 兰军 涂昌 潘伟彪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8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对冠脉慢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正常但存在冠脉慢血流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而冠脉造影正常且无冠脉慢血流的3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对冠脉慢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正常但存在冠脉慢血流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而冠脉造影正常且无冠脉慢血流的3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标(HOMA-IS)。结果: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慢血流组FINS和HOMA-IR较正常对照组高,而HOMA-IS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与冠脉慢血流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这可能是冠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慢血流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38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陈本发 兰军 +1 位作者 涂昌 潘伟彪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发病12 h内或超过12h但仍有胸痛伴ST段抬高的AMI或有胸痛12 h内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38例行急诊PCI术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发病12 h内或超过12h但仍有胸痛伴ST段抬高的AMI或有胸痛12 h内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38例行急诊PCI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率,TIMI血流Ⅲ级及无复流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并发症。结果:IRA再通率为99.3%,TIMI血流Ⅲ级130例,无复流1例,TIMI血流Ⅱ级7例,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血管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内皮功能及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涂昌 兰军 +7 位作者 杨银广 程飞 陈本发 叶文卫 陈杰民 夏文豪 陶军 潘伟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529-1532,1536,共5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二组,第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组,另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单纯药物组,均在入院时、术后...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二组,第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组,另一组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单纯药物组,均在入院时、术后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KDR+单个核细胞的水平;采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2周,FITC-UEA-1和DiI-acLDL免疫荧光染色双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分别观察其集落形成、增殖及迁移能力;采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与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术后6个月实验组FMD有明显改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及功能亦有明显增加(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CI术后FMD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r=0.759)。结论:冠脉介入治疗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内皮功能及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在术后6个月均较术前及对照组增加,说明冠脉介入治疗通过内皮祖细胞的动员有助于改善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内皮祖细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涂昌 潘伟彪 +2 位作者 兰军 陈本发 叶文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4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82例,根据血管病变程度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n=24)、单支病变组(n=22)、双支病变...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者82例,根据血管病变程度分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n=24)、单支病变组(n=22)、双支病变组(n=16)、三支及多支病变组(n=20),Gensini法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积分;在冠状动脉造影前及冠状动脉造影后1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双侧颈动脉IMT及斑块情况,同时测定MAU,分析冠心病病变程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AU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及多支病变组的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而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其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斑块积分及MAU亦随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AU与Gensin-S呈正相关(r=0.54,P<0.05),与颈动脉IMT亦呈正相关(r=0.57,P<0.05)。结论颈动脉IMT及MAU水平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通过测定颈动脉IMT及MAU含量可预测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涂昌 陈杰民 +4 位作者 李淑芬 梁逸仙 兰军 陈本发 潘伟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4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5例为实...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5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无冠状动脉狭窄患者30例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及CD133双阳性细胞EPCs的数量,并且检测每位患者hs—CRP水平。于住院后次日行冠状动脉造影,使用Gensini评分系统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统计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外周血EPCs数量及hs—CRP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EPCs分别为(30.95±5.50)、(58.66±4.45)个/10万.而实验组与对照组hs—CRP分别为(40.25±9.80)、(3.45±1.68)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内EPCs数量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的增加亦随之升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程度与EPCs数量呈正相关(r=0.593,P〈0.01),而hs—CRP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114,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而hs—CRP则明显增加,但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外周血EPCs数量增多,hs—CRP则没有明显改变,EPCs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而hs—CRP反映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活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内皮祖细胞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RNA干扰GPR14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杰民 兰军 +4 位作者 涂昌 陈本发 张捷 程飞 蔡振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3,6,共4页
目的观察RNA干扰技术下调尾加压素Ⅱ(UⅡ)特异性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心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SHR或Wistar-Kyoto(WKY)大鼠均随机分为两组:裸病毒(Ad)对照组和Ad-GPR14-shRNA治疗组,分别尾静脉注射... 目的观察RNA干扰技术下调尾加压素Ⅱ(UⅡ)特异性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14(GPR14)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心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SHR或Wistar-Kyoto(WKY)大鼠均随机分为两组:裸病毒(Ad)对照组和Ad-GPR14-shRNA治疗组,分别尾静脉注射对照Ad和表达GPR14基因特异短发夹RNA(sh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GPR14-shRNA。注射前1周和注射后0、1、2、3、4周检测心脏、胸主动脉GPR14表达情况和尾动脉压变化情况。检测注射后2周心脏、胸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组织病理学。结果 Ad-GPR14-shRNA注射后1周即显著降低WKY大鼠和SHR心脏、胸主动脉GPR14表达和尾动脉压,该效果可持续至第4周,2周时最明显,并且SHR大鼠降低更显著;Ad-GPR14-shRNA治疗2周时SHR组左心重/体质量显著下降、心肌细胞横断面积显著减少、心肌纤维化显著减弱、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中膜厚度/官腔内径比值显著下降。结论 RNA干扰能有效降低心肌和血管GPR14表达,降低SHR血压并改善心血管重构,靶向GPR14的RNA干扰有望成为高血压病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RNA干扰技术 尾加压素 GPR14 血压 心血管重构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9
作者 程飞 兰军 +2 位作者 涂昌 陈本发 蕫家龙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1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 目的探讨缬沙坦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下降,并均达到理想水平,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随访,共发生心血管事件2例,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治疗后随访,共发生心血管事件10例,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性差异,(χ2=34.23,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可以更好的舒张血管,提高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血管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捷 邓涛 +1 位作者 陈本发 兰军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4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口服治疗,疗程4周,疗程结...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口服治疗,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LVEF、BNP等心功能指标及6min步行试验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作为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辅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涂昌 兰军 +6 位作者 梁逸仙 陈本发 陈杰民 程飞 夏文豪 潘伟彪 陶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对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分为支架置入组32例和单纯药物组28例,均在入院时、术后1周及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对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治疗分为支架置入组32例和单纯药物组28例,均在入院时、术后1周及6个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CD34/KDR单个核细胞水平;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2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荆豆凝集素Ⅰ和DiI标记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双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分别观察其集落形成、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与术前比较,支架置入组术后1周及6个月EPC数量、双阳性细胞数量、迁移及增殖能力明显增高(P<0.05);与单纯药物组比较,支架置入组术后1周及6个月EPC数量、双阳性细胞数量、迁移及增殖能力明显增高(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EPC数量及功能均增加,从而有助于改善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药物洗脱支架 内皮细胞 流式细胞术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捷 陈本发 +1 位作者 兰军 邓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5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踝臂指数(ABI)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方法 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根据ABI水平分为ABI正常组(ABI为1.10~1.14)、ABI减低组(ABI≤0.90),两组年龄、BMI、高血压病程等...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踝臂指数(ABI)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关系。方法 8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根据ABI水平分为ABI正常组(ABI为1.10~1.14)、ABI减低组(ABI≤0.90),两组年龄、BMI、高血压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比较两组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差异,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ABI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结果 ABI减低组24 h平均SBP和LVH发生率均较ABI正常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I与SBP、LVMI呈负相关(r=-0.803、-0.802,P均<0.01),SBP与LVMI呈正相关(r=0.757,P<0.01)。SBP、LVMI增高分别是ABI减低的独立预测因素(β=-0.006、-0.015,P均<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ABI与LVMI有关,LVMI增高、ABI减低提示原发性高血压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踝臂指数 左室质量指数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口服叶酸辅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飞 潘伟彪 +5 位作者 兰军 涂昌 陈本发 黄光 杨银广 陶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叶酸对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检测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叶酸口服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冠心... 目的观察口服叶酸对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0例,检测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叶酸口服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上分别再予5 mg/d叶酸或安慰剂口服,治疗4周、8周后复查前述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相关指标的差别。结果叶酸口服组与安慰剂组基础年龄、性别、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血清叶酸、Hcy和LDLC水平、FMD无明显差别;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能在4周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LDLC水平,持续至8周后能显著降低血清MDA水平并显著提高FMD,但对血清叶酸和Hcy水平无明显影响;而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口服4周,在轻度降低血清Hcy水平、提高血清叶酸水平的同时已显著降低血清MDA水平并显著提高FMD,持续至8周时这一益处进一步显现;叶酸口服组治疗8周后血清叶酸水平与Hcy水平无相关性,与FMD呈正相关,与MDA水平呈负相关,Hcy水平与其他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在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基础上加用叶酸口服可进一步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并改善内皮功能;叶酸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改善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这种作用与可能其降低Hcy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冠心病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杰民 涂昌 +3 位作者 梁逸仙 兰军 陈本发 刘映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作为患者组,同期无冠状动脉病变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3例作为患者组,同期无冠状动脉病变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即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个核细胞中CD34及CD133双阳性细胞(EPCs)的数量。然后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外周血EPCs数量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严重的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明显高于狭窄程度较低的患者(P<0.05);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与EPCs数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冠脉狭窄可导致外周血EPCs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病理生理学 @内皮祖细胞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诊断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振明 刘瑞杰 +1 位作者 兰军 陈本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诊断糖尿病(DM)的理想切点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行空腹血糖、2 h OGTT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判断,得到诊断DM的Hb...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诊断糖尿病(DM)的理想切点及可行性。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行空腹血糖、2 h OGTT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判断,得到诊断DM的Hb A1c值,计算最佳切点。结果 158例入选的冠心病患者中,平均Hb A1c为(6.27±1.04)%;诊断为正常糖耐量(NGT)37例,Hb A1c为(5.32±0.08)%;糖调节受损(IGR)52例,Hb A1c为(6.03±0.36)%;DM 69例,Hb A1c为(6.96±1.11)%。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为76.6%。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Hb A1c与诊断DM相关的临界点为6.3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和95%,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 0.823-0.935)。结论 Hb A1c≥6.35%作为筛查DM切点具有较高敏感度与特异度,可作为临床DM筛查的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冠心病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飞 兰军 +2 位作者 涂昌 陈本发 蔡振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32-33,共2页
目的对应用中西药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加以分析。方法随机将100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治疗(联合组),每组患者50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西药组经治疗后总... 目的对应用中西药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加以分析。方法随机将100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治疗(联合组),每组患者50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西药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约为80.00%;而联合组总有效率约为96.00%。两组比较。联合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且两组患者在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的治疗方法较单纯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联合 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杰民 兰军 +3 位作者 涂昌 陈本发 张捷 蔡振明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3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曲美他嗪组,每组26例,均服药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左房内径、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加用曲美他嗪组,每组26例,均服药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心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相似,随访12个月后,曲美他嗪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大于常规治疗组,但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曲美他嗪组左房内径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小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代谢,抑制炎症反应及左房重构,对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左房内径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电复律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捷 陈本发 +1 位作者 兰军 邓涛 《北方药学》 2012年第4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治疗对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84例作为心房颤动组,分别检测其入院时、电复律后24h血浆BNP水平,同时选择65例无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正常对...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电复律治疗对B型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变化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84例作为心房颤动组,分别检测其入院时、电复律后24h血浆BNP水平,同时选择65例无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并检测其入院时的血浆BNP水平。结果:心房颤动组入院时的BN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心房颤动组电复律前BNP水平高于电复律后24h的血浆BNP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不仅是反映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而且和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相关,检测血浆BNP水平有助于评估心房颤动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B 型脑钠肽 电复律
下载PDF
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
19
作者 兰军 刘映峰 +4 位作者 潘伟彪 郭灼林 陈本发 涂昌 李仲培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0G细针穿刺,在超声引导于假型动脉瘤颈处注射凝血酶治疗9例医源性假性股动脉瘤,每例凝血酶剂量300~500U。结果股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在超声...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20G细针穿刺,在超声引导于假型动脉瘤颈处注射凝血酶治疗9例医源性假性股动脉瘤,每例凝血酶剂量300~500U。结果股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在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进行栓塞治疗均获成功,血栓形成时间1~5min,未见股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超声引导 凝血酶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应用替罗非班时机的探讨
20
作者 陈杰民 兰军 +1 位作者 涂昌 陈本发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6期835-836,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但对心肌易造成损伤,尤其是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PCI治疗。PCI术相关心肌损伤与手术诱发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有关121。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以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但对心肌易造成损伤,尤其是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PCI治疗。PCI术相关心肌损伤与手术诱发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有关121。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PCI相关的心肌损伤,但使用时机目前学者的观点不一致。本文拟通过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CI术前及术后即时应用替罗非班的对比分析,对其疗效与安全性作一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替罗非班 应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心肌损伤 PCI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