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条件对双叉犀金龟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杜文梅 陈杨博 +4 位作者 蔡茁 王乐奇 刘行 阮长春 张俊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4-1270,共7页
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a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昆虫,本文研究了环境温度(20℃、23℃、26℃、29℃、32℃)及菌糠含水量(35%、45%、55%、65%)对双叉犀金龟成虫寿命及子代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叉犀金龟雌雄虫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 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a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昆虫,本文研究了环境温度(20℃、23℃、26℃、29℃、32℃)及菌糠含水量(35%、45%、55%、65%)对双叉犀金龟成虫寿命及子代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叉犀金龟雌雄虫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呈显著缩短,20℃~26℃下雌虫寿命在55~62 d之间,显著长于29℃~32℃处理;20℃~23℃下的雄虫寿命在33~48 d之间,显著长于26℃~32℃处理;环境温度及菌糠含水量均对双叉犀金龟成虫子代数量有显著影响,26℃时,4个菌糠含水量处理的平均子代数量为31.42头/雌,显著高于其它温度处理,菌糠含水量55%~65%时,5个温度处理的平均子代数量为18.83~19.12头/雌,显著高于其它菌糠含水量处理,其中以温度26℃、菌糠含水量55%处理的双叉犀金龟子代数量最高,达45.42头/雌。各温度下双叉犀金龟繁殖子代数量均随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温度下产卵繁殖的高峰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在26℃时,双叉犀金龟各时间段子代数量均高于其它温度,在35~45 d时,达到产卵高峰期(12.33头/雌),综合各指标,建议利用菌糠饲养双叉犀金龟时,其成虫最佳环境条件为26℃,菌糠含水量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叉犀金龟 温度 菌糠含水量 寿命 子代数量
下载PDF
不同酵化时间和饲养密度对双叉犀金龟幼虫转化菌糠的影响
2
作者 袁悦 陈杨博 +3 位作者 张俊杰 刘佳 黄海 杜文梅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6-321,共6页
【目的】利用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a生物治理菌糠,既可实现菌糠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应用,又可有效降低昆虫的饲养成本。本研究旨在明确菌糠发酵程度和种群饲养密度对双叉犀金龟幼虫转化菌糠的影响,为利用双叉犀金龟生物治理... 【目的】利用双叉犀金龟Allomyrina dichotoma生物治理菌糠,既可实现菌糠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应用,又可有效降低昆虫的饲养成本。本研究旨在明确菌糠发酵程度和种群饲养密度对双叉犀金龟幼虫转化菌糠的影响,为利用双叉犀金龟生物治理菌糠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29℃条件下,调查3龄幼虫连续40 d对不同酵化时间(10、20、30和40 d)和不同饲养密度(20、30、40、50和60头/箱)条件下的取食菌糠量、排粪量和虫体增重等指标。【结果】随着菌糠酵化时间的延长,双叉犀金龟转化菌糠能力呈显著上升趋势,发酵40d时,双叉犀金龟连续40d的取食量为(42.11±0.14)g/头、排粪量(30.12±0.40)g/头、虫体增重量(8.21±0.26)g/头,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密度增加,虫体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平均虫体增重量、取食量、排粪量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密度30头/箱处理平均虫体增重量为(5.20±0.06)g/头,平均取食量为(56.32±1.14)g/头,排粪量为(35.74±0.47)g/头,与最小密度20头/箱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P<0.05)。【结论】双叉犀金龟3龄幼虫对酵化时间为40 d的木耳菌糠转化能力最强,种群密度应不高于30头/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叉犀金龟 木耳菌糠 酵化周期 饲养密度 转化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