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显示及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金鑫 陈杭美 傅钰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肺结节胸部CT低剂量对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图像质量及结节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节患者120例,在低剂量扫描条件下应用低剂量迭代重建算法(ASIR-V),评估低剂量下重建图像总体噪声(NI)、肺组织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 目的探讨肺结节胸部CT低剂量对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图像质量及结节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结节患者120例,在低剂量扫描条件下应用低剂量迭代重建算法(ASIR-V),评估低剂量下重建图像总体噪声(NI)、肺组织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实性、磨玻璃结节噪声、SNR、CNR及结节可见度、筛查准确性。结果DLIR-H总NI和肺组织CNR为(21.14±1.35)Db、(13.70±1.96),低于ASIR-V和DLIR-M,DLIR-M低于ASIR-V(均P<0.05)。肺组织SNR为(26.85±3.46),高于ASIR-V和DLIR-M,DLIR-M高于ASIR-V(均P<0.05)。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NI和CNR均低于ASIR-V和DLIR-M,DLIR-M低于ASIR-V(均P<0.05)。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SNR高于ASIR-V和DLIRM结果,DLIR-M高于ASIR-V(均P<0.05)。DLIR-H图像质量评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可见评分均高于ASIR-V和DLIR-M结果,DLIR-M结果高于ASIR-V(均P<0.05)。DLIR-H肺结节准确率86.67%,高于ASIR-V和DLIR-M(P<0.05)。结论胸部CT扫描肺结节应用低剂量DLIR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噪声,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 低剂量 肺结节 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坤 陈杭美 王华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是一种少见肿瘤,且原发灶较小,起病隐匿,临床漏诊、误诊率较高,随着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PTA被发现,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具有完整病史资料的9例PTA患者的CT表现,旨在加深对本病的... 甲状旁腺腺瘤(parathyroid adenoma,PTA)是一种少见肿瘤,且原发灶较小,起病隐匿,临床漏诊、误诊率较高,随着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PTA被发现,本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具有完整病史资料的9例PTA患者的CT表现,旨在加深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CT对本病术前定性定位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诊断符合率 CT检查 价值 应用 少见肿瘤 病理证实 CT表现
下载PDF
MSCT增强扫描及其三维重建对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华 陈杭美 王伯胤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098-1100,共3页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y-venous fistula, PAVF)又称肺动静脉畸形,严重者常有不同程度紫绀、杵状指及劳力性呼吸困难,甚至可引起脑梗死、致命性大咯血等并发症.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MSCT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三维重建 劳力性呼吸困难 肺动静脉畸形 致命性大咯血 杵状指
下载PDF
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影像诊断
4
作者 毛新峰 王利民 陈杭美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28期72-73,77,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和MR影像表现,提高该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确诊的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影像学表现,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边缘、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强化类型。结果肿瘤位...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和MR影像表现,提高该肿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确诊的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影像学表现,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边缘、形态、密度/信号特点、强化类型。结果肿瘤位于腹壁6例,体积小,形态规则,与肌肉分界清;肿瘤位于腹壁外10例,体积大,形态不规则,与肌肉分界不清。所有病灶MRI均表现为肌肉内占位性病变,T1WI呈等信号、稍低或稍高信号,T2WI高于肌肉低于脂肪,T1WI、T2WI内见条带状低信号影。无论肿瘤发生在什么部位,病灶内都没有囊性坏死区。结论CT、MR可以较为精确地显示软组织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病灶部位、形态以及范围,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样型 纤维瘤病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MSCT对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赵育英 毛新峰 +1 位作者 陈杭美 王利民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8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特征,提高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8例152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及多层螺旋CT图像。结果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见于颈部淋巴结囊性转移瘤、化脓性...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特征,提高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8例152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及多层螺旋CT图像。结果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见于颈部淋巴结囊性转移瘤、化脓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病变主要发生于颈静脉链走行区,其中54例为颈部淋巴结囊性转移瘤,特征性CT表现为1 cm以下发生囊性变,部分囊壁见乳头状突起;28例为颈部化脓性淋巴结炎,主要CT表现为边界模糊,囊内可见分隔;16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CT表现为病灶融合,部分瘘道形成。结论 CT增强检查可以清楚显示淋巴结囊性病变的形态、大小、囊壁的厚度及周围的情况,对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囊性病变 淋巴结 颈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