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枝岚 谢守珍 王晶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2-83,共2页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广,涉及盆腔脏器多,术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预防手术并发症是宫颈癌手术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盆腔淋巴囊肿 盆腔粘连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凝胶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枝岚 李力 刘强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0期32-33,共2页
目的研制一种以卡波姆为基质,以黄连、虎杖、丁香、五倍子、仙鹤草、白头翁为主要成分的阴道用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选用卡波姆、甘油等基质与中药提取液混合制备凝胶,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制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 目的研制一种以卡波姆为基质,以黄连、虎杖、丁香、五倍子、仙鹤草、白头翁为主要成分的阴道用凝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选用卡波姆、甘油等基质与中药提取液混合制备凝胶,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制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大黄素回归方程为C=15.3793A+0.3706,r=0.9999,浓度线性范围是4.0~12.0μg/mL,加样回收率为98.64%。结论制备的凝胶符合所定的质量标准,制备方法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凝胶 质量控制 大黄素
下载PDF
14种中草药体外抗白念珠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枝岚 谢守珍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765-767,共3页
目的探讨14种中草药对白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将黄连、黄柏、虎杖、丁香、石榴皮、七叶一枝花、五倍子、白头翁、仙鹤草、连翘、金银花、苦参、蛇床子、诃子等14味中药材制备成醇浸膏,采用倍比稀释法,将醇浸膏分别稀释成1 000.00,500.... 目的探讨14种中草药对白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将黄连、黄柏、虎杖、丁香、石榴皮、七叶一枝花、五倍子、白头翁、仙鹤草、连翘、金银花、苦参、蛇床子、诃子等14味中药材制备成醇浸膏,采用倍比稀释法,将醇浸膏分别稀释成1 000.00,500.00,250.00,125.00,62.50,31.25 mg.mL-1的溶液,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14种中草药体外抗白念珠菌的效果。结果黄连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1,黄柏、虎杖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00mg.mL-1,丁香、石榴皮、七叶一枝花、五倍子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00 mg.mL-1。未见其他药物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黄连醇浸膏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虎杖、黄柏、丁香、石榴皮、七叶一枝花、五倍子的醇浸膏体外对白念珠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白念珠菌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颈管细胞及化生细胞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枝岚 黄科程 +11 位作者 胡婷 杨茹 李雄 张庆华 贾瑶 沈健 王少帅 唐方徐 周航 马丁 王世宣 李双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颈管细胞(EC)和化生细胞(MSC)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8 952份液基细胞学标本按颈管细胞和化生细胞存在状态分为EC(+)/MSC(+)、EC(+)or MSC(+)及EC(-)/MSC(-)等3组,比较各组液基标本的满意率和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 目的探讨颈管细胞(EC)和化生细胞(MSC)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8 952份液基细胞学标本按颈管细胞和化生细胞存在状态分为EC(+)/MSC(+)、EC(+)or MSC(+)及EC(-)/MSC(-)等3组,比较各组液基标本的满意率和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结果细胞学异常总检出率为3.54%,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及宫颈鳞癌(SCC)检出率分别为1.11%、0.36%、0.02%;细胞学异常总检出率在EC(+)/MSC(+)组最高(7.82%),其次是EC(+)or MSC(+)组(5.21%),EC(-)/MSC(-)组检出率最低(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C(+)/MSC(+)组液基标本满意率(细胞量>40%)达89.77%,EC(+)or MSC(+)组次之(77.67%),EC(-)/MSC(-)组为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标本中颈管细胞及化生细胞存在与否对液基标本质量和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总检出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 颈管细胞 化生细胞
下载PDF
十三味中草药体外抗淋球菌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枝岚 谢守珍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13味中草药对淋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了13种中草药体外抗淋球菌的效果。结果显示黄连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6.25mg/ml,石榴皮、虎杖的MIC值为12.5mg/ml,黄柏、丁香、五倍子、诃子的MIC值... 目的探讨13味中草药对淋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了13种中草药体外抗淋球菌的效果。结果显示黄连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6.25mg/ml,石榴皮、虎杖的MIC值为12.5mg/ml,黄柏、丁香、五倍子、诃子的MIC值为25mg/ml。结论对淋球菌有明显抑菌作用的单味药有黄连、石榴皮、虎杖,其次有黄柏、丁香、五倍子、诃子,并以黄连作用为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淋球菌 抑菌浓度
下载PDF
低剂量复合口服避孕药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枝岚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2年第2期66-69,共4页
口服避孕药(OCs)是一种高效避孕方法,在全球应用广泛。但对于OCs安全性的一些错误观念及对其诸多重要的避孕外的作用缺乏了解,限制了其使用,而且使妇女非意愿性妊娠增加。研究结果表明OCs除轻微增加静脉栓塞的机率,常规OCs的使用不会增... 口服避孕药(OCs)是一种高效避孕方法,在全球应用广泛。但对于OCs安全性的一些错误观念及对其诸多重要的避孕外的作用缺乏了解,限制了其使用,而且使妇女非意愿性妊娠增加。研究结果表明OCs除轻微增加静脉栓塞的机率,常规OCs的使用不会增加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机率;OCs可降低生殖系癌症的危险性,增加骨密度,将OCs的益处公布于众,可让更多的妇女受益于OCs对健康的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避孕药 安全性 静脉栓塞 乳腺癌 骨密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
7
作者 陈枝岚 王晶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人乳头瘤病毒 病检
下载PDF
卵巢癌术后化疗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抑制盆腔病理血管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谢守珍 宋成文 +3 位作者 王晶 陈枝岚 闫小纺 蒋红卫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化疗联合醋酸甲羟孕酮(MPA)抑制盆腔病理血管生成作用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实验组53例,Ⅰ/Ⅱ期30例(56.6%),Ⅲ/Ⅳ期23例(43.4%)。化疗方案:2001年以前采用PAC(顺铂+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或PC(顺铂+环磷酰胺);2001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化疗联合醋酸甲羟孕酮(MPA)抑制盆腔病理血管生成作用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实验组53例,Ⅰ/Ⅱ期30例(56.6%),Ⅲ/Ⅳ期23例(43.4%)。化疗方案:2001年以前采用PAC(顺铂+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或PC(顺铂+环磷酰胺);2001年及以后为PT方案(紫杉醇+卡铂)静脉化疗6个疗程;第7个疗程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同时数字减影观察盆腔病理血管。术后1年时,再增加1次髂内动脉化疗栓塞造影。术后进食开始服用MPA250mg/d×12个月。每次化疗前测定CA125。对照组37例,Ⅰ/Ⅱ期20例(54.1%),Ⅲ/Ⅳ期17例(45.9%),除不用MPA外,卵巢癌手术后化疗方案及检查方法与实验组相同。随访两组3年、5年生存率。结果①CA125水平实验组在第7疗程结束后和术后1年时,Ⅰ/Ⅱ期和Ⅲ/Ⅳ期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P<0.05,P<0.01)。②实验组髂内动脉分支血管走形迂曲、紊乱及火焰状病理血管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7疗程后盆腔病理血管改变与血CA125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5,P<0.001),即盆腔造影有病理血管者,血CA125升高。③Ⅰ/Ⅱ期3年和5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88.33%、41.23%。对照组分别为79.59%、34.31%,两组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Ⅲ/Ⅳ期3年和5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17.52%,1.34%。对照组分别为12.49%、0,两组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MPA对卵巢癌盆腔病理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MPA联合化疗可延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髂内动脉造影显示盆腔病理血管,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连续服用12个月MPA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醋酸甲羟孕酮 血管生成抑制剂 髂内动脉造影术 病理性血管 肿瘤标记物 CA125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降调节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观察 被引量:18
9
作者 解迪 陈枝岚 +3 位作者 周蓉 庹平 陈矾 谢守珍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降调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常规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未妊娠尚有冷冻胚胎的PCOS患者,再次移植时随机分为两组,A组88例常规激素替代准备内膜,B组51例降调节联合激... 目的探讨降调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常规激素替代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未妊娠尚有冷冻胚胎的PCOS患者,再次移植时随机分为两组,A组88例常规激素替代准备内膜,B组51例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准备内膜,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B两组间患者年龄、不育年限、基础性激素、体重指数、黄体酮转化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优胚率、复苏率、异位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激素替代日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临床妊娠率(34.1%vs.52.9%)、种植率(23.2%vs.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具有临床操作简便,对于PCOS患者可获得高妊娠率、高种植率、低取消移植周期率等优点,可作为有效、便捷的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调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冻融胚胎移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成文 谢守珍 +6 位作者 唐瑛 王晶 连俊红 杨李 陈枝岚 吴超英 王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中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及电泳...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中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及电泳分型等方法对45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45例非高血压妊娠妇女(对照组)的AGT基因M235T多态、ACE基因I/D多态、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AGTM235T多态的TT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ACE基因DD、ID、II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3)AT1R基因A1166CAA、AC、CC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4)子痫前期组具备TT基因型者,其合并DD基因型的95%CI为1.473~31.919,合并1166C等位基因C的95%CI为1.316~18.991。结论:AGT变异基因235T与子痫前期发生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子痫前期的易感基因。ACE基因DD型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限于携带有M235T等位基因的患者。携带有AT1R基因C等位基因和AGT基因TT型的妇女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血管紧张素原 肽基二肽酶A 受体 血管紧张素 Ⅰ型 多态
下载PDF
醋酸甲羟孕酮抑制卵巢癌患者术后盆腔病理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守珍 宋成文 +3 位作者 陈枝岚 王晶 闫小纺 蒋红卫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癌手术后化疗联合醋酸甲羟孕酮(MPA)抑制盆腔病理血管生成作用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治疗组53例,Ⅰ/Ⅱ期30例(56.6%),Ⅲ/Ⅳ期23例(43.4%)。化疗方案:1998年以后采用PAC(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或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2... 目的探讨卵巢癌手术后化疗联合醋酸甲羟孕酮(MPA)抑制盆腔病理血管生成作用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治疗组53例,Ⅰ/Ⅱ期30例(56.6%),Ⅲ/Ⅳ期23例(43.4%)。化疗方案:1998年以后采用PAC(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或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2001年以后为PT方案(紫杉醇+卡铂)静脉化疗6个疗程;第7个疗程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同时数字减影观察盆腔病理血管。术后1a时,再增加一次髂内动脉化疗栓塞造影。术后进食开始服用MPA250mg.d-1,6~30个月。每次化疗前测定CA125。对照组37例,Ⅰ/Ⅱ期20例(54.1%),Ⅲ/Ⅳ期17例(45.9%),除不用MPA外,卵巢癌手术后化疗方案及检查方法与治疗组均相同。随访两组3,5a生存率。结果①CA125水平治疗组在第7疗程结束后和术后1a时,Ⅰ/Ⅱ期和Ⅲ/Ⅳ期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均P<0.05或P<0.01)。②治疗组髂内动脉分支血管走形迂曲、紊乱及火焰状病理血管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第7个疗程后盆腔病理血管改变与血CA125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5,P<0.01),即盆腔造影有病理血管者,血CA125升高。③Ⅰ/Ⅱ期3和5a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88.33%,41.23%;对照组分别为79.59%,34.31%,两组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Ⅲ/Ⅳ期3和5a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17.52%,1.34%;对照组分别为12.49%,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MPA对卵巢癌盆腔病理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MPA联合化疗可延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髂内动脉造影显示盆腔病理血管,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连续服用MPA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羟孕酮 醋酸 卵巢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黄连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强 李力 陈枝岚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10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黄连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定量加药法和平板稀释法体外测定黄连抗白色念珠菌的效果。结果:黄连有明显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mg/mL。结论:黄连具有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作用。
关键词 黄连 白色念珠菌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甲羟孕酮对孕激素受体阳性/阴性癌组织诱导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守珍 王晶 +1 位作者 宋成文 陈枝岚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孕激素甲羟孕酮(MPA)对孕激素受体阳性/阴性癌组织诱导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手术获取的32例妇科癌组织种植于兔角膜。每例癌组织3h内种植于3只兔的6只角膜,设定所有兔的右眼为对照组,左眼为实验组。在种植癌组织之前,实... 目的探讨孕激素甲羟孕酮(MPA)对孕激素受体阳性/阴性癌组织诱导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手术获取的32例妇科癌组织种植于兔角膜。每例癌组织3h内种植于3只兔的6只角膜,设定所有兔的右眼为对照组,左眼为实验组。在种植癌组织之前,实验组角膜放入MPA,对照组角膜不给予任何药物。观察两组角膜血管形成情况,以及实验组MPA对孕激素受体阳性/阴性癌组织诱导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考察对照组癌组织诱导血管形成分级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兔角膜血管形成率为12.2%,对照组为91.8%,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组中MPA对孕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癌组织诱导血管形成的抑制率分别为84.5%和93.7%,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中,Ⅱ级血管形成与临床分期间存在正相关,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即临床肿瘤组织分期越晚,角膜形成Ⅱ级血管越多。结论MPA对孕激素受体阳性/阴性癌组织诱导血管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MPA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与孕激素受体无关。且癌组织临床分期越晚,血管形成分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羟孕酮 醋酸 肿瘤血管形成 妇科癌症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与胎盘中TNF-α及IL-6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成文 谢守珍 +1 位作者 陈枝岚 连俊红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1-23,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多态、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基因多态、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子痫前期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45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45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的血清中AGT基因多态及胎盘组织中TNF-α、IL-6的表达。结果TNF-α、IL-6在两组胎盘中均有表达,而在子痫前期组中两因子表达均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加,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子痫前期组AGT基因TT型患者其胎盘中TNF-α、IL-6表达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结论炎性因子TNF-α、IL-6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携带有AGT基因TT型的妇女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胎盘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胎盘植入致失血性休克十例的抢救与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艳利 连俊红 陈枝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致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的10例胎盘植入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胎盘植入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9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5例切除子宫。结论胎盘植入易导致...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致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的10例胎盘植入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胎盘植入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9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5例切除子宫。结论胎盘植入易导致产后出血,早期判断出血量、快速有效地补充液体是积极抢救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而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给氧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失血性休克 抢救 护理
下载PDF
BOMP化疗方案经动脉介入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74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守珍 王晶 +1 位作者 宋成文 陈枝岚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评价BOMP化疗方案(博来霉素、长春新碱、丝裂霉素、卡铂)经髂内动脉灌注栓塞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ⅠB2-ⅡB期宫颈癌74例,采用BOMP化疗方案,一次性髂内动脉灌注超选择栓塞,经1或2次化疗后手术,术后存在病理... 目的评价BOMP化疗方案(博来霉素、长春新碱、丝裂霉素、卡铂)经髂内动脉灌注栓塞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ⅠB2-ⅡB期宫颈癌74例,采用BOMP化疗方案,一次性髂内动脉灌注超选择栓塞,经1或2次化疗后手术,术后存在病理高危因素者辅助放疗;化疗栓塞前后测定肿瘤直径,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评定疗效;根据化疗毒性分度评定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局部疗效的总有效率93.2%,无进展病例;全部病例病检宫旁及阴道切缘阴性,仅8.1%的淋巴结转移和脉管内侵犯;病理完全缓解率28.4%,部分缓解率70.3%,总有效率98.6%。毒性反应较轻,主要表现为1—2级骨髓抑制和1~2级消化道反应。结论BOMP化疗方案对巨块型或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安全有效;动脉短程化疗栓塞缩短了术前化疗时间,减少了化疗毒性,降低了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铂 博来霉素 动脉内化疗 宫颈癌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管紧张肽原基因多态孕妇子癎前期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成文 谢守珍 +1 位作者 陈枝岚 连俊红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2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对孕16—18周中期妊娠妇女进行筛查,选出60例具有血管紧张肽原(AGT)基因多态的孕妇,按照所具基因型(MM、MT、TT)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d^-1),对...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对孕16—18周中期妊娠妇女进行筛查,选出60例具有血管紧张肽原(AGT)基因多态的孕妇,按照所具基因型(MM、MT、TT)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00mg·d^-1),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0.4g·d^-1,观察孕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子痫前期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36.67%,P〈0.01)。基因型TT治疗组的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MM、MT型的治疗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宫内发育迟缓、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早产的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携带有AGT基因TT型的妇女与MM、MT型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升高。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AGT基因TT型高危孕妇子痢前期的发生,而对围产期母儿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子痫前期 血管紧张肽原基因
下载PDF
胎儿中央监护网络系统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晶 谢守珍 陈枝岚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央胎心监护系统与胎儿窘迫及剖宫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院2006-07/2007-10月的1028例孕妇(监测组)进行中央胎心监护系统监护,并对2005-03/2006-06月进行常规多普勒听诊胎心的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 目的探讨中央胎心监护系统与胎儿窘迫及剖宫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某院2006-07/2007-10月的1028例孕妇(监测组)进行中央胎心监护系统监护,并对2005-03/2006-06月进行常规多普勒听诊胎心的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监测组与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分别为6.71%、10.36%;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分别为0、0.9%;剖宫产率分别为4.96%、9.17%。结论使用中央胎心监护系统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剖宫产率并不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心分娩力描记法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术
下载PDF
Primary Screening for Breast Diseases among 17618 Women in Wufeng Area, a Region with High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in China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庆华 刘眈 +23 位作者 黄传英 胡婷 沈健 胡美玲 杨茹 陈枝岚 来主会 刘桂玲 梅业冬 向群英 李雄 黄科程 王少帅 潘秀玉 严玉婷 李夜 陈茜 奚玲 邓东锐 汪辉 王世宣 卢运萍 马丁 李双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2期252-256,共5页
In this study, the current status for breast diseases in a region with high-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were epidemiologically investigated. From March to August, 2009, 17618 women, from Wufeng area of Hubei province... In this study, the current status for breast diseases in a region with high-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were epidemiologically investigated. From March to August, 2009, 17618 women, from Wufeng area of Hubei province, China, were recruited to screen breast diseases by using breast infrared diagnostic apparatus. Other diagnostic methods, such as B-mode ultrasound, X-ray mammography, needle biopsy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if necessary, used to further confirm the diagnosis. The screening showed that 5990 of 17618 cases (34.00%) had breast diseases, 5843 (33.16%) had 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 48 (0.27%) had breast fibroadenoma, 11 (0.06%) had breast carcinoma, and 88 (0.50%) had other breast diseases. The peak morbidity of breast cancer was found in the women aged 50–60 ages. The morbidity of breast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women elder than or equal to 50 years old (n=8, 0.157%)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the subjects younger than 50 years old (n=3, 0.024%) (u=2.327, P<0.05). It was shown that the occurrence of breast diseases was concentrated in women aged 20–40 years, while the total morbidity reached its peak at the age of 30 years and then decreased sharply after age of 40.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elder than or equal to 40 years old (n=3289, 27.46%), the morbidity rate of breast disease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women less than 40 years old (2648 cases, 47.18%; P<0.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orbidity of breast diseases between the age group of 20–29 years and that of 30–39 years (P=0.453), and both of them were hi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orbidity of breast diseases and cervical cancer. Since the morbidity of breast diseases was higher among young women,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creening of breast diseases among young women for early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al cancer breast diseases SCREENING high-incidence region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中ZE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枝岚 王晶 +1 位作者 宋成文 谢守珍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ZEB1在人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06~2010年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正常卵巢组织12例,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60例,其中FIGO I期20例,II期18例,III期17例,IV期5例,应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ZEB1在人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06~2010年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人正常卵巢组织12例,卵巢原发性上皮性癌60例,其中FIGO I期20例,II期18例,III期17例,IV期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ZEB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ZEB1蛋白在正常卵巢中不表达,在49例(81.67%)卵巢癌中为阳性表达。ZEB1蛋白在各期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I-II期73.68%(28/38),III-IV期95.45%(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EB1在有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4/14)、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EB1在各级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低分化100%(6/6),中分化96.43%(27/28),高分化61.54%(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ZEB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卵巢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上皮间质化 ZEB1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