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大湾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胜利 温振兴 +5 位作者 莫小毅 张晓艳 利浩楠 张颖恺 符丹 陈柏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5-670,共6页
目的 基于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分析粤港澳大湾区3所医院50岁以上人群骨量状态分布特征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疾病区域个性化防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筛选2015年... 目的 基于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分析粤港澳大湾区3所医院50岁以上人群骨量状态分布特征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疾病区域个性化防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筛选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粤港澳大湾区3所医院就诊的9122例50岁以上人员,采用DXA测量腰椎、全髋及股骨颈BMD T值,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量状态分布差异,分析以不同部位T值为参考对骨质疏松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3所医院纳入人群骨质疏松总体患病率为30.7%,男性为12.9%(中国澳门最高,为44.0%),女性为34.6%(中国香港最高,为40.2%);骨质疏松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各年龄段患病率高于男性;3所医院相同年龄段不同骨量状态人群构成具有各自特征,不同年龄段间存在差异;骨质疏松检出率以3个部位最低T值为参考时最高。结论 粤港澳大湾区3所医院50岁以上就诊人员骨质疏松患病率较高,各地区间不同骨量状态人群构成差异明显。在进行骨质疏松筛查时应综合多个部位T值信息以提高检出率,同时结合区域特点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50岁以上 骨质疏松 患病率 检出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单侧PKP骨水泥注射过中线分布对压缩性骨折椎体两侧刚度的影响 被引量:144
2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4 位作者 黎艺强 庄新明 杨晓曦 于滨生 郑召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评价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骨水泥注射超越椎体中线与否对椎体轴向及两侧刚度的影响。方法:3具防腐成人胸腰椎椎体标本(T4~L1)用于实验。通过MTS平台给椎体施加轴向压力,制作压缩性椎体骨折模型,同时进行球囊辅助下经单侧椎... 目的:评价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骨水泥注射超越椎体中线与否对椎体轴向及两侧刚度的影响。方法:3具防腐成人胸腰椎椎体标本(T4~L1)用于实验。通过MTS平台给椎体施加轴向压力,制作压缩性椎体骨折模型,同时进行球囊辅助下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根据骨水泥是否过椎体中线分为两组,骨水泥注射不过椎体中线(A组,n=9);骨水泥注射过椎体中线(B组,n=8),骨水泥注射量为椎体体积的10%。24h后放置在MTS-858材料实验平台上,给标本分别施加0~300N轴向和侧方压力载荷,记录并比较骨水泥注射术后,两组椎体轴向及两侧的刚度差异。结果:轴向压缩载荷下,A组与B组间轴向压缩刚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椎体侧方压缩载荷下,尽管A组椎体骨水泥穿刺侧的刚度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非穿刺侧刚度上,B组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行单侧PKP时,若骨水泥填充不过椎体中线时,则非穿刺侧刚度明显低于穿刺侧,而骨水泥填充过中线时,则两侧椎体刚度可同时得到显著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侧方压缩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OPG、OPGL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3 位作者 王宗伟 李佛保 徐栋梁 黎艺强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epimedium,TFE)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和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4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20只,行假手术处理),去卵巢组(OVX组,20只...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e of epimedium,TFE)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和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4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20只,行假手术处理),去卵巢组(OVX组,20只,切除卵巢后不给予淫羊藿处理),淫羊藿组(TFE组,20只,切除卵巢后给予淫羊藿灌胃)。所有大鼠术前及术后4周以DEXA骨密度仪检测L4骨密度变化(若BMD下降>20%,则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模型建立后TFE组大鼠给予淫羊藿总黄酮(浓度30mg/ml,10ml/kg,1次/d)灌胃4周。所有大鼠处死前再行DEXA骨密度检测,过量麻醉法处死后取其股骨下部,切片匀浆提取骨组织中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骨组织护骨素(osteoprotegrin,OPG)、护骨素配体(OPGL) mRNA的表达。结果:①TFE组大鼠切除卵巢4周后,腰椎BMD均值降至(0.084±0.020)g/cm2,降幅>20%证明骨质疏松模型建立。TFE灌胃4周后其腰椎BMD提高至(0.112±0.009)g/cm2,与给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FE组大鼠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较OVX组相比,明显增强,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对OPGL mRNA表达促进作用不明显,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FE是通过促进骨组织中OPG mRNA的表达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骨质疏松 护骨素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女性体力活动水平和骨矿物质含量及骨代谢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柏龄 李佛保 +2 位作者 刘兆敏 吴美琼 冯持真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与骨矿含量和反映骨代谢有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江门市 2 2 0位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MOSPA体力活动问卷评价其体力活动水平 ,并测量骨矿含量以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 目的 :探讨成年女性体力活动水平与骨矿含量和反映骨代谢有关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江门市 2 2 0位健康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MOSPA体力活动问卷评价其体力活动水平 ,并测量骨矿含量以及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及尿钙和尿肌酐比值等反映骨代谢的生化指标的水平。结果 :校正有关混杂因素后 ,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和骨皮质系数增加 ,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 ,酸性磷酸酶和非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含量下降。结论 :与低体力活动组比较 ,高体力活动组女性骨矿含量增加 ,骨形成较活跃 ,而骨吸收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骨密度 骨代谢 女性 相关性
下载PDF
运动与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柏龄 黎艺强 +1 位作者 李佛保 谢登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7-659,705,共4页
目的:对比运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加雌激素干预组(OVX+E)、去卵巢加运动干预组(OVX+Run)。OVX+E组在... 目的:对比运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加雌激素干预组(OVX+E)、去卵巢加运动干预组(OVX+Run)。OVX+E组在手术1周后开始每天给予肌肉注射己烯雌酚(0.025mg/kg,持续12周)。OVX+Run组术后1周开始采用大鼠专用跑笼进行运动训练(跑速6.4m/min,1次/天,持续12周)。术后13周,对全部大鼠进行股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1)OVX+E组BMD值与OVX组无明显差别;OVX+Run组BMD分别较OVX组和OVX+E组显著增加(P<0.05);(2)OVX+Run组、OVX+E组极限剪切载荷、剪切强度极限、剪切弹性模量和最大剪应变显著高于OVX组(P<0.05),而与Sham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OVX+Run与OVX+E组比较,剪切弹性模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运动和雌激素均能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但运动能够更好地提高骨硬度和增强骨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雌激素 去卵巢大鼠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术后腰背肌功能训练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柏龄 黄阳亮 +3 位作者 黎艺强 张远华 谢登辉 刘少喻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7-1070,共4页
目的:评价术后腰背肌功能训练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术后仅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B组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 目的:评价术后腰背肌功能训练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术后仅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B组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联合系统性腰背肌训练。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及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配对资料的t检验对组内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组间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患者得到1年以上随访,A组23例,B组25例。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术前分别与术后3天、1个月、6个月及1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VAS评分与B组相比较,术后1年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ODI指数与B组相比较,术后6个月及1年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系统性腰背肌训练能够提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中、长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训练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下载PDF
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柏龄 刘少喻 +4 位作者 李佛保 韩卫东 梁春祥 韩国伟 张旭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8月,使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固定系统辅助复位加360°椎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3例,其中Ⅰ度滑脱7例、Ⅱ度16例,...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8月,使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固定系统辅助复位加360°椎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3例,其中Ⅰ度滑脱7例、Ⅱ度16例,均伴有腰椎不稳症,或不同程度椎管狭窄症和神经症状。【结果】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87%,随访8个月以上者15人,14人获骨性融合。临床疗效依侯树勋等制定标准,优13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结论】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是治疗有手术指征的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极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内固定器 脊柱融合术 椎弓根钉固定系统 手术指征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腰椎单节段固定融合术后上位相邻节段退变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柏龄 魏富鑫 +3 位作者 植山和正 三户明夫 刘少喻 廖鹰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单节段固定融合术后上位相邻节段退变及其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分析退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9年5月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体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9例L4/5退变性失稳患者,男22例,女27例... 目的:探讨腰椎单节段固定融合术后上位相邻节段退变及其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分析退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9年5月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体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9例L4/5退变性失稳患者,男22例,女27例,年龄28~72岁(平均53.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骨密度检测。在X线片上测量固定节段及其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高度、椎间隙动态角度变化、椎体滑移距离以及固定节段和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并通过JOA评分及腰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效果。根据末次随访时上位相邻节段有无影像学退变,分为退变组与非退变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效果及影像学测量结果。结果:随访时间为13~52个月,平均为29.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神经损害加重症状。末次随访时11例患者(22%)出现上位相邻节段影像学退变。两组患者手术时的平均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骨密度、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L4/5前凸角和椎体间滑移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L3/4椎体间滑移距离、L3/4椎间盘高度以及椎间隙动态成角变化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DI和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年龄与末次随访时固定上位相邻节段椎间盘高度、椎间隙动态成角、椎体间滑移距离变化值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53、0.521、0.472,余测量指标与固定上位相邻节段影像学指标变化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单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后上位相邻节段影像学退变与临床效果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此退变与患者年龄相关,而与骨密度和术前腰椎影像学测量指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相邻节段退变 相关因素
下载PDF
Ang-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柏龄 陈东平 +3 位作者 张志坚 黄东煜 吴秀丽 张彦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1)和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脑梗死的联合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带有大鼠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获得可表达具有生物活性Ang-1蛋白的rMSCs(Ang-rMSCs)。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1)和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脑梗死的联合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带有大鼠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获得可表达具有生物活性Ang-1蛋白的rMSCs(Ang-rMSCs)。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ng-rMSCs组及空载体-rMSCs(pNL-rMSCs)组。脑栓塞术后24h进行细胞移植。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h、移植后1周、1月及3月用mNSS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状况,移植后1周应用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应用荧光激发及荧光免疫组化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分化情况,并经组织学观察有无成瘤迹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后1周、1月,pNL-rMSCs及Ang-rMSCs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1),Ang-rMSCs组明显优于pNL-rMSCs组(P<0.001)。移植后3月3组间的mNSS评分差异无显著(P>0.05)。EB检测示血脑屏障通透性在pNL-rMSCs及Ang-rMSCs组低于对照组(P<0.01),Ang-rMSCs组低于pNL-rMSCs组(P<0.01)。移植后1周、1月及3月,Ang-rMSCs和pNL-rMSCs组在荧光激发下均见移植细胞在梗死灶及其周边区聚集并存活。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示Ang-rMSCs组中移植细胞大量表达Ang-1,两移植组中均有部分细胞可同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或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未观察到移植细胞异常增殖等成瘤迹象。结论:Ang-1基因修饰的rMSCs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梗死灶周围,分化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并较长期存活。MSCs移植与其分泌的Ang-1蛋白可协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慢病毒载体 血管生成素-1 脑梗死
下载PDF
后路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不稳症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柏龄 刘少喻 +3 位作者 谢登辉 李佛保 梁春祥 于滨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目的】总结后路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不稳症的远期疗效,并对该术式的优缺点进行探讨。【方法】2001年开始使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辅助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不稳症共228例,选择获得2年以上随访、仅行单节段融合术... 【目的】总结后路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不稳症的远期疗效,并对该术式的优缺点进行探讨。【方法】2001年开始使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辅助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不稳症共228例,选择获得2年以上随访、仅行单节段融合术的手术患者102例进行分析,其中腰椎滑脱症75例,腰椎退变性不稳症27例;应用X线评价植骨融合情况,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侯树勋标准评价腰腿痛程度及社会和生活功能情况。【结果】随访24~84个月,平均43个月,102例中99例获骨性融合,骨融合率97.1%。下腰痛VAS术前为6.82±1.33,术后为3.11±1.05;腿痛VAS术前为8.25±1.84,术后为4.32±1.08。ODI术前为(68.6±14.7)%,术后为(13.7±1.6)%。侯树勋标准:优40例,良46例,可13例,差3例,优良率84.3%。【结论】后路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不稳症的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可获得高融合率和良好临床疗效的积极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后路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轻度承重活动对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组织计量和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柏龄 廖威明 +2 位作者 李佛保 付明 徐栋梁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轻度承重活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4月龄 36只雌性大鼠分组 :①假去势组 ,②去势组 ,③去势加制动组。②、③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 ,③组还用胶布带将其右后肢制动于腹部 (使右后肢不能进行承重活动 )。各... 【目的】探讨轻度承重活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4月龄 36只雌性大鼠分组 :①假去势组 ,②去势组 ,③去势加制动组。②、③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 ,③组还用胶布带将其右后肢制动于腹部 (使右后肢不能进行承重活动 )。各组大鼠分笼喂养 ,保持日常活动 ,术后 12周分别检测和分析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组织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与假去势组比较 ,去势组大鼠股骨骨密度下降 ,骨小梁体积比下降 ,骨小梁平均厚度和骨皮质平均厚度减少 ,骨吸收表面和类骨质表面明显增加 ,同时其生物力学性能变差 ,但骨密度、骨皮质平均厚度及骨强度指标在统计学上与假去势组无显著性差异 ;而去势加制动组大鼠其股骨骨密度下降、骨小梁体积比下降及骨小梁平均厚度和骨皮质平均厚度减少更加明显 ,生物力学性能更差 ,骨密度、骨皮质平均厚度及股骨强度指标在统计学上与假去势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去势雌性大鼠若保持轻度承重运动 ,则能保持相对较好的骨质量 ,缺乏承重运动则骨质量显著变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 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密度
下载PDF
应用降钙素对骨质疏松骨床中多孔表面羟基磷灰石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3 位作者 吕维加 李佛保 廖威明 黎艺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6633-6636,共4页
背景:研究表明降钙素具有提高骨量、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的效果。目的:评价全身应用鲑鱼降钙素对多孔表面羟基磷灰石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及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促进植入体生物学固定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实验分别... 背景:研究表明降钙素具有提高骨量、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的效果。目的:评价全身应用鲑鱼降钙素对多孔表面羟基磷灰石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及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促进植入体生物学固定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实验分别于2007-09/12和2008-03/05在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和香港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组织学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5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每组10只。方法: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SD大鼠切除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假手术+羟基磷灰石棒组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对照。在大鼠的胫骨平台处开孔植入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大鼠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5U/(kg·d)]12周。主要观察指标:取带植入体的胫骨制备成薄片,运用骨组织计量学及双能射线骨密度检测仪,记录腰椎骨密度变化,观察假体周围的骨量并测量假体的骨结合率。结果:持续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大鼠的腰椎骨密度逐渐改善。应用降钙素处理后,大鼠平均骨整合面积比率提高了22.0%,较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骨整合比率提高近1倍(t=9.665,P<0.05)。结论:骨质疏松条件下,全身给予鲑鱼降钙素能提高骨床和植入体周围骨量、促进主体骨-植入体的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骨整合 鲑鱼降钙素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广东省自然绝经后妇女137人体力活动与桡骨骨密度、皮质结构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柏龄 李佛保 +4 位作者 廖威明 刘兆敏 徐栋梁 吴美琼 冯持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我国广东省自然绝经妇女的体力活动水平,探讨绝经后女性日常体力活动与桡骨骨密度、皮质结构和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门市12家工厂和企事业单位自然绝经的女性职工137人作为研... 目的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我国广东省自然绝经妇女的体力活动水平,探讨绝经后女性日常体力活动与桡骨骨密度、皮质结构和相关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以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门市12家工厂和企事业单位自然绝经的女性职工13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的MOSPA(TheMONICAOptionalStudyOfPhysicalActivity)体力活动问卷评价其体力活动水平,并测量有关桡骨皮质骨结构指标和相关骨代谢指标。结果在校正年龄、BMI、血清雌激素及膳食钙和维生素D摄入水平等因素后,高体力活动组女性的桡骨骨密度和骨皮质指数均高于低体力活动组(F=9.382,P=0.003;F=5.487,P=0.021),而其骨髓腔宽度则低于低体力活动组(F=7.713,P=0.08),但两组间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K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以及空腹尿钙和肌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F=0.161,P=0.709;F=0.168,P=0.682;F=0.196,P=0.659;F=1.835,P=0.172;F=0.162,P=0.708)。与低体力活动组相比,高体力活动组的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有下降趋势。结论绝经后妇女体力活动与桡骨骨密度、骨皮质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日常体力活动 桡骨 骨密度 皮质结构 骨代谢 自然绝经后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的骨整合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3 位作者 吕维加 廖威明 李佛保 黎艺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224-228,共5页
【目的】在动物模型上,研究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能否有效提高骨床骨量、促进假体的骨整合,进而探讨有效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生物学固定的方法和机制,最终为临床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骨整合的理论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将30只5... 【目的】在动物模型上,研究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能否有效提高骨床骨量、促进假体的骨整合,进而探讨有效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生物学固定的方法和机制,最终为临床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促进假体骨整合的理论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将30只5月龄SD大鼠按随机数表分为3组(SHAM,OVX,ALO组),每组10只。OVX,ALO组雌性SD大鼠切除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测量腰椎骨密度降低>20%者),SHAM组行假手术。在各组大鼠的胫骨平台处垂直植入羟基磷灰石假体,ALO组大鼠间歇给予阿仑膦酸钠(7mg/kg·w)12周,处死前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进行荧光染色,取带植入体的胫骨制备成薄片,使用骨密度和骨组织计量学方法,观察假体周围的骨量并测量假体的骨结合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对OP骨床中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骨整合的影响。【结果】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处理后ALO组大鼠平均BMD从(0.081±0.009)g/cm2提升为(0.116±0.008)g/cm2,给药前后BMD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阿仑膦酸钠亦显著增加了假体周围骨量,提高假体与主体骨界面骨结合率约40%,较OVX状态骨整合比率提高近二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应用阿仑膦酸钠可持续有效的提高松质骨量,同时促进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与骨质疏松骨床界面的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阿仑膦酸盐 骨整合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运动及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和骨重建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柏龄 杨晓曦 +4 位作者 李佛保 黎艺强 徐栋梁 谢登辉 廖威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2,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运动及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和骨重建的影响,以探讨运动及激素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的异同及优缺点。方法将48只5月龄雌性Spa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Basal)组、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去卵... 目的对比分析运动及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和骨重建的影响,以探讨运动及激素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的异同及优缺点。方法将48只5月龄雌性Spa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Basal)组、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去卵巢+雌激素(Ovx+e)组、去卵巢+运动(Ovx+run)组及去卵巢+雌激素+运动(Ovx+run+e)组。Ovx+e和Ovx+run+e组于去卵巢术后1周开始予己烯雌酚(0.025m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持续12周。Ovx+run和Ovx+run+e组于去卵巢术后1周开始置于大鼠专用跑笼进行运动训练,跑速6.4m/min,每日1次,持续12周。术后13周,对所有大鼠进行股骨骨密度(BMD)及骨组织计量学指标测定。结果 Ovx+e组的BMD显著高于Ovx组(P<0.05),Ovx+run组的BMD显著高于Ovx和Ovx+e组(P值均<0.05),Ovx+run+e组的BMD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1)。Ovx+e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和骨小梁数量(Tb.N)显著高于Ovx组(P值均<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低于Ovx组(P<0.01)。Ovx+run组的%Tb.Ar和Tb.N均显著高于Ovx组(P值均<0.05),但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值均<0.05);Tb.Sp显著低于Ovx组(P<0.01),但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值均<0.01)。Ovx+run+e组的%Tb.Ar和骨小梁厚度(Tb.Th)均显著高于各去卵巢组(P值均<0.05),Tb.N均显著高于Ovx、Ovx+run组(P值均<0.05),而Tb.Sp均显著低于Ovx、Ovx+run组(P值均<0.01)。Ovx+e组的周长百分率(%L.Pm)、骨小梁表面骨形成率(BFR/BS)、骨小梁总面积骨形成率(BFR/BV)、骨组织总面积骨形成率(BFR/TV)、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o)、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Oc.No/Pm)及骨矿化沉积率(MAR)均显著低于Ovx组(P值均<0.05)。Ovx+run组的%L.Pm、BFR/BV均显著低于Ovx组(P值均<0.01),而%L.Pm、BFR/BS、BFR/BV、BFR/TV、MAR、Oc.No和Oc.No/Pm均显著高于Ovx+e组(P值均<0.01)。Ovx+run+e组的%L.Pm、BFR/BS、BFR/BV、BFR/TV均显著高于Ovx+e组(P值均<0.01),而MAR、Oc.No、Oc.No/Pm均显著低于Ovx和Ovx+run组(P值均<0.001)。骨组织形态图见Ovx+run和Ovx+run+e组骨小梁排列较Ovx+e组整齐。结论雌激素及运动均能使去卵巢大鼠骨量增加并抑制骨重建的高转换状态,雌激素抑制骨吸收和提高骨量的作用较运动更强,而运动更促进骨矿化沉积及骨形成,两者配合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重建 骨组织计量 骨质疏松 大鼠
下载PDF
血管生长素-1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间质干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柏龄 张志坚 +2 位作者 黄东煜 吴秀丽 张彦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18-1622,共5页
目的:构建带有血管生长素-1(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实现该基因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中的表达。方法:RT-PCR获得大鼠Ang-1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NL-Ang-1-IRES2-EGFP,在脂质体介导下与包装质粒HE... 目的:构建带有血管生长素-1(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实现该基因在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中的表达。方法:RT-PCR获得大鼠Ang-1基因,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NL-Ang-1-IRES2-EGFP,在脂质体介导下与包装质粒HELPER,包膜质粒VSVG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生产慢病毒颗粒并感染rMSCs。PCR检测Ang-1基因的插入,细胞RT-PCR检测Ang-1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ng-1蛋白的表达。结果:所获Ang-1基因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报道的序列一致。慢病毒载体质粒PNL-Ang-1-IRES2-EGFP经SaⅠl和BamHⅠ双酶切后电泳显示1 512 bpAng-1目的基因片段和10.5 kb PNL-IRES2-EGFP载体片段。病毒基因组PCR证实Ang-1基因插入。荧光显微镜观察到EGFP表达。细胞RT-PCR检测到Ang-1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Ang-1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带有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并实现在rMSCs中的表达,为Ang-1基因修饰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基因 Ang—1
下载PDF
TNF-α在骨质疏松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柏龄 黎艺强 谢登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31-193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质疏松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40只5月龄Spa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6只)和去卵巢组(Ovx组,24只)。Ovx术后第5周开始应用上下法(up-down method)和撤尾法(tail withdrawte...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质疏松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40只5月龄Sparague-Dawley(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6只)和去卵巢组(Ovx组,24只)。Ovx术后第5周开始应用上下法(up-down method)和撤尾法(tail withdrawtest)对2组大鼠进行疼痛行为测量,每周1次。术后第8周每组分别杀死8只大鼠,取腰5背根神经节,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腰5背根神经节中TNF-α的表达。Ovx组剩余的16只大鼠再随机分成Ovx-1组和Ovx-2组,其中Ovx-2组予腹腔注射TNF-α合成抑制剂沙利度胺(50mg/kg,每天1次);Ovx-1组和sham组则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继续应用上下法和撤尾法对sham、Ovx-1、Ovx-2组进行疼痛行为测量至术后10周结束。结果:(1)术后第5、6、7、8周,Ovx组机械刺激疼痛阈值及热刺激的撤尾潜伏期均显著低于sham组(P<0.01);术后第9、10周,注射沙利度胺的Ovx-2组其机械刺激疼痛阈值和热刺激的撤尾潜伏期与sham组无显著差别(P>0.05),而显著高于Ovx-1组(P<0.05)。(2)Ovx组腰5背根神经节中TNF-α的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差别显著(P<0.01)。结论:TNF-α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作用于背根神经节引起痛觉敏感,抑制TNF-α的合成可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疼痛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降钙素促进骨质疏松骨床中植入体的骨整合(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3 位作者 吕维加 李佛保 廖威明 黎艺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927-4930,共4页
背景:降钙素具有提高骨量、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的效果。目的:评价鲑鱼降钙素对羟基磷灰石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及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促进植入体生物学固定的能力。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羟基磷灰... 背景:降钙素具有提高骨量、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的效果。目的:评价鲑鱼降钙素对羟基磷灰石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及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促进植入体生物学固定的能力。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后2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模后分别在3组大鼠的胫骨平台处开孔植入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大鼠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12周。结果与结论:卵巢切除后,大鼠的腰椎骨密度降低,而持续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后,大鼠的腰椎骨密度逐渐改善。应用降钙素处理后的大鼠,其骨结合率较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提高了22.0%(P<0.05)。结果证实,全身给予鲑鱼降钙素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床和植入体周围骨量、促进主体骨-植入体的骨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 羟基磷灰石 骨整合 骨质疏松 硬组织移入物
下载PDF
假体表面改性和材料纳米化对骨质疏松骨床中假体骨整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柏龄 谢登辉 +4 位作者 宁成云 吕维加 李佛保 廖威明 徐栋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4811-4814,共4页
背景:羟基磷灰石涂层优化能够改善假体的早期和中期固定效果,但其远期固定效果差强人意。大量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纳米化和假体表面改性可提高假体-骨界面的结合情况。但材料纳米化与表面改性和骨整合相关性如何国内外尚未见专... 背景:羟基磷灰石涂层优化能够改善假体的早期和中期固定效果,但其远期固定效果差强人意。大量研究表明: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纳米化和假体表面改性可提高假体-骨界面的结合情况。但材料纳米化与表面改性和骨整合相关性如何国内外尚未见专门研究。目的:对比骨质疏松条件下材料纳米化与表面改性对两类羟基磷灰石假体骨整合促进作用的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分别于2007-09/12和2008-03/05在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和香港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组织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圆柱形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和光滑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假体由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制作、提供,尺寸为3mm×3mm。方法:将32只5月龄雌性SD大鼠按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多孔羟基磷灰石组,假手术+光滑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组,骨质疏松+多孔羟基磷灰石组,骨质疏松+光滑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组,每组8只。骨质疏松+多孔羟基磷灰石和骨质疏松+光滑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组大鼠切除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在各组大鼠胫骨上段分别植入多孔和光滑表面的羟基磷灰石假体。主要观察指标:12周后处死大鼠,取带假体标本,运用骨组织计量学检测手段,测量假体周围骨的骨量及结合率等指标。结果:①骨质疏松+多孔羟基磷灰石组骨结合率为23.7%,较骨质疏松+光滑表面纳米羟基磷灰石组高16.9%,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骨质疏松组在骨整合率上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30.8%和13.0%。结论:骨质疏松条件下,假体表面结构优化可显著提高假体-骨界面结合程度、促进假体骨整合。光滑表面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假体未能发挥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的优势;在影响骨整合方面就羟基磷灰石涂层来说,涂层表面改性可能比单纯涂层材料纳米化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纳米材料 骨质疏松 骨整合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柏龄 陈文伙 陈跃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8-1490,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漳州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狭窄组)的危险因素,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所有除外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2...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漳州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狭窄组)的危险因素,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所有除外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2例(对照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酒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3个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行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与椎动脉狭窄开口相关性最高(P=0.003,OR=2.605),吸烟(P=0.009,OR=2.071)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0.031,OR=1.952)次之。结论: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椎动脉开口狭窄的重要相关危险因素,应加强高血压病的管理和治疗,加强戒烟宣传工作,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开口狭窄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