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传播机制下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以中部地区Z县为例
1
作者 陈梓鑫 李鹏 《新闻爱好者》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社交与电商走向深度融合,使得电商能够综合用户的社交数据和消费数据进行价值匹配,实现多主体的价值共创。这为农户与平台、用户、供应商等主体建立价值关联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路径,也提升了电商对乡村振兴的助力。基... 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社交与电商走向深度融合,使得电商能够综合用户的社交数据和消费数据进行价值匹配,实现多主体的价值共创。这为农户与平台、用户、供应商等主体建立价值关联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路径,也提升了电商对乡村振兴的助力。基于对中部地区Z县的田野调查,发现了地方实践中围绕社交传播机制的农村电商发展与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传播 农村电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家庭发展视角下电商中的农村场景建构机制——以中部地区Z县为例
2
作者 陈梓鑫 黄远 《科技传播》 2024年第6期4-8,共5页
基于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研究农村家庭在城镇化发展目标引导下建构农村场景的方式与逻辑。首先,农村家庭资源在城乡、代际、性别纬度上的配置策略,使得农业生产场景的建构涉及老人农业与返乡人农业,遵循着“家庭理性”逻辑。其次,农村... 基于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研究农村家庭在城镇化发展目标引导下建构农村场景的方式与逻辑。首先,农村家庭资源在城乡、代际、性别纬度上的配置策略,使得农业生产场景的建构涉及老人农业与返乡人农业,遵循着“家庭理性”逻辑。其次,农村日常生活场景建构的基础与动力在于农村家庭联结的日常情感化、生活本位逻辑和基于“过日子”心态的共情机制,进而吸引流量的基础则在于农村家庭生活的现代性与乡土性的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传播 农村场景 家文化 农村家庭发展
下载PDF
中国绿色建筑设计中BIM技术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兆瑞 张杰 +1 位作者 刘松毅 陈梓鑫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1期18-20,共3页
应用BIM技术极大地支撑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文章对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总结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表明,BIM技术在当前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主要情况是覆盖面广、实际应用少、应用水... 应用BIM技术极大地支撑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文章对近年来BIM技术在我国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以及面临的困境进行总结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表明,BIM技术在当前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主要情况是覆盖面广、实际应用少、应用水平低,且当前绿色建筑设计中BIM应用方面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局限性是由于缺乏相对应的实践标准以及基于中国国情的相关软件。本文希望能够为BIM技术在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和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建筑设计 BIM 应用综述
下载PDF
毗邻而和:媒介传播与乡村社火筹演的再组织化研究——基于晋南X村的田野调查
4
作者 李鹏 陈梓鑫 《天府新论》 202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服膺礼教的中国乡野,自古便有“国事在祀”的仪式传统,借由“礼俗互动”实现基层群众的组织动员,始终是乡村治理的根本。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的生产队解体与其后的市场化浪潮,组织化的乡俗实践日益凋敝,直至20世纪末复又重启。据此... 服膺礼教的中国乡野,自古便有“国事在祀”的仪式传统,借由“礼俗互动”实现基层群众的组织动员,始终是乡村治理的根本。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的生产队解体与其后的市场化浪潮,组织化的乡俗实践日益凋敝,直至20世纪末复又重启。据此,本文以晋南X村的社火筹演活动为观照对象,意图梳理其再组织化的历时脉络,并回答媒介传播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及功效。通过以参演者身份进入田野,本文发现:从信仰到仪式的空间共同体联结使得社火再组织化成为可能,“面子为里,乡缘为媒”的在地动员使得表演规模得以扩充,新兴媒介的双向价值使得社火实践在摆荡中仍能渐次发展。由此,本文认为,资源下乡与乡村治理的重点应是借助媒介对接地方社会基础,以期减少过程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赋权 空间共同体 新乡贤 桑梓荣誉 网格群
下载PDF
校园食堂外卖研究现状和优化策略
5
作者 邓鹏 陈梓鑫 +1 位作者 李波 方正娇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10期67-70,共4页
校园环境因其特殊性,让校外外卖平台进入校园受到了一定局限,由此,校园食堂外卖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形成了极具潜力的市场。本文从校园食堂外卖的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校园食堂外卖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校园外卖 高校食堂 外卖餐饮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的城市边缘地区生态廊道设计研究——以三里河生态廊道设计为例
6
作者 邹家英 王锦淞 陈梓鑫 《上海包装》 2024年第3期98-100,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深入融合,建立健全城乡生态发展体系,是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基于城乡融合的背景,概述了景观廊道相关内容,分析了三里河生态廊道体系构建的价值,探讨了三里河生态廊道设计优化路径,以期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深入融合,建立健全城乡生态发展体系,是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基于城乡融合的背景,概述了景观廊道相关内容,分析了三里河生态廊道体系构建的价值,探讨了三里河生态廊道设计优化路径,以期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生态廊道设计 城市边缘地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装置艺术在南昌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陈梓鑫 袁菊红 邹家英 《上海包装》 2023年第8期173-175,共3页
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它不但能够丰富城市景观的形态和内容,而且能够增加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度和认同感,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对装置艺术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装置艺术的类型和发... 装置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它不但能够丰富城市景观的形态和内容,而且能够增加人们对城市环境的感知度和认同感,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对装置艺术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装置艺术的类型和发展现状,通过案例探讨了装置艺术在南昌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提出了南昌市未来装置艺术的发展建议与展望,以期为南昌城市景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创新性的实践经验和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 装置艺术 公共艺术 南昌市
下载PDF
用竖视频讲好新闻故事:基于眼动实验的新闻报道呈现方式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闫玉荣 陈梓鑫 刘柯瑾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87,共4页
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的发展,竖视频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新闻报道和广告中,这既是屏幕尺寸、格式要求的创新,更是传播理念的创新,会影响文本的表达和接收者的认知模式。通过眼动实验对比被试观看横视频和竖视频内容的视觉运动轨迹... 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的发展,竖视频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新闻报道和广告中,这既是屏幕尺寸、格式要求的创新,更是传播理念的创新,会影响文本的表达和接收者的认知模式。通过眼动实验对比被试观看横视频和竖视频内容的视觉运动轨迹,分析不同形式视频下的注视特征,探索竖视频环境下新闻报道的表现方式发现,在人物报道呈现访谈画面时,竖视频能够收到与横视频同等的注视效果,但在介绍受访者的背景信息时,竖视频更容易将受众注意力持续聚焦到受访者身上,从而产生更大的感染力;在新闻事件报道上,竖屏限制了受众对现场信息丰富性的需求,这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前期拍摄及后期制作时,适应竖屏的信息呈现特点,调整镜头运用方式,并通过后期制作的弥补,使画面呈现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与相应的视线转移习惯,从而为移动传播时代的媒体人讲好新闻故事、传递新闻信息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视频 横视频 眼动实验 新闻报道
下载PDF
本土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反腐纪录片分析
9
作者 赵如涵 陈梓鑫 《教育传媒研究》 2018年第5期62-65,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了新阶段,媒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一系列反腐题材的电视节目增强了社会的法律和纪律意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探索了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本文以本土社会心理学为研究方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入了新阶段,媒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一系列反腐题材的电视节目增强了社会的法律和纪律意识,发挥了舆论监督的功能,探索了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本文以本土社会心理学为研究方法,通过对《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两部反腐纪录片中57个腐败分子的自述进行分析,探究腐败行为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发现,"人情""面子"等影响腐败分子行为的心理要素,在本土社会文化中普遍存在,基于群体压力的"圈子"展现了冲突与协商的互构关系。因此,深度开展本土文化的去封建化报道,开展参与式反腐传播叙事,被视为未来反腐败传播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传播 本土社会心理 社会建构 媒体责任
下载PDF
重复次数对健康男性等速躯干轴向旋转力学特征的影响
10
作者 陈景洲 王惠娟 +1 位作者 陈梓鑫 范建中 《中国康复》 2022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躯干旋转肌群在不同角速度和收缩次数影响下的等速力学特征,得出较为合适的测试角速度及其对应的重复次数,用以指导日后的临床工作。方法:选取在我科实习的20名健康男性学生,接受两次重复次数不一致的等速躯干轴向旋...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躯干旋转肌群在不同角速度和收缩次数影响下的等速力学特征,得出较为合适的测试角速度及其对应的重复次数,用以指导日后的临床工作。方法:选取在我科实习的20名健康男性学生,接受两次重复次数不一致的等速躯干轴向旋转评估,具体测试参数为方案A(90°/s×5次、30°/s×5次、180°/s×10次)和方案B(90°/s×10次、30°/s×10次、180°/s×15次),两测试方案的先后顺序使用电脑随机统筹产生,提取峰力矩(PT)和总功(TW)进行分析比较,并用Borg劳累度评估量表(RPE)进行评估。结果:运动角速度为90°/s和30°/s时,运动次数的增加使躯干左旋/右旋PT出现轻微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速度为180°/s时,运动次数的增加使PT和TW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种测试方案下RP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向心-向心测试模式下,重复收缩5次内等速肌力测试的峰力矩最大,收缩超过10次肌肉耐力出现显著下降;躯干旋转肌群的峰力矩与角速度呈非典型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 躯干肌 旋转 峰力矩 做功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视角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身份认同建构--基于侠客岛微信群组互动的考察
11
作者 陈梓鑫 闫玉荣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22年第1期203-221,228,229,共21页
现代社会时空分离的加深使身份认同的建构面临危机,流动的现代性视角绕开对稳定身份认同与稳定共同体的追求,对身份认同建构机制提供有别于社群主义的逻辑。基于媒体信息生长出的文化实践是构成信息社会活动、形塑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 现代社会时空分离的加深使身份认同的建构面临危机,流动的现代性视角绕开对稳定身份认同与稳定共同体的追求,对身份认同建构机制提供有别于社群主义的逻辑。基于媒体信息生长出的文化实践是构成信息社会活动、形塑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信息流动和关系流动的双重反映。本文基于对侠客岛微信群组用户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发现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建构身份认同的影响,兼具稳定和流动身份认同建构机制的特征。流动性的媒介消费实践及以此建构身份认同的方式并未完全消解理性规则与情感累积对于个人的意义,围绕媒介信息的交流互动也并未完全隔断个人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关联,因而身份认同呈现交染、混杂的特征。借由流动的现代性视角发现的用户接触信息以及交流互动时的特征所反映出的心理需求会给予媒体实践更多的可能,使得信息生产者与用户在重新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共同追求中达到新的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身份认同 流动的现代性 侠客岛群组
下载PDF
全球数据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以“数据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如涵 陈梓鑫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88,共5页
以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为基础的数据新闻报道,正在改变传统新闻报道的生产结构。为探究数据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本文对2012年至2018年数据新闻奖77份获奖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数据新闻报道中数据采集超越算法技术而联结到跨领域... 以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为基础的数据新闻报道,正在改变传统新闻报道的生产结构。为探究数据新闻报道的创新路径,本文对2012年至2018年数据新闻奖77份获奖作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数据新闻报道中数据采集超越算法技术而联结到跨领域的技术与社会互动中;数据新闻的报道叙事方式被不断复合,多线叙事成为主流;数据新闻多关注社会公共议题,传统媒体在线平台更具内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闻 算法 虚拟现实 网络记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