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司法民主性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楚钿 《职业时空》 2013年第8期109-111,共3页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历史短暂,发展艰辛,一直处在曲折探索的过程中。为了落实司法民主理念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必须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司法民主性的设计并改革。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制度 司法民主性价值 变革设计
下载PDF
美丽中国视阈下的“生态理性”培育
2
作者 陈楚钿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6期60-62,共3页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培育和造就具有生态自觉的发展主体,大学生主体尤为重要。大学生的生态理性作用具有蝴蝶效应,影响其参与建设的能力强弱和高低。大学生的生态理性教育应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二者的协同作用来提升生态认知,丰富生...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培育和造就具有生态自觉的发展主体,大学生主体尤为重要。大学生的生态理性作用具有蝴蝶效应,影响其参与建设的能力强弱和高低。大学生的生态理性教育应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及二者的协同作用来提升生态认知,丰富生态情感,增强生态意志,坚定生态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生态理性 生态情感 生态意志 生态信念
下载PDF
论国际私法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发展
3
作者 陈楚钿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82-84,共3页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世界各国产生了较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国际私法立法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这个原则。该原则在整个国际私法领域里的运用和发展,代表着国际私法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的反映,其...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最密切联系原则在世界各国产生了较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国际私法立法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这个原则。该原则在整个国际私法领域里的运用和发展,代表着国际私法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的反映,其应当在各国立法中上升为根本原则,并运用于国际私法的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私法 最密切联系原则 涉外民事法律关系
下载PDF
新时代法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楚钿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6-67,78,共3页
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下,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应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的路径,厘清法学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本”“道”“术”问题,有利于将厚德这一首要标准落到实... 当前,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下,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应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以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的路径,厘清法学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本”“道”“术”问题,有利于将厚德这一首要标准落到实处,实现“法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德法兼修
下载PDF
思政教育与法科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联动培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楚钿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89-93,共5页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对法治人才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法科学生核心职业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为其提供思想政治保证,是其重要手段和动力来源,并为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长期以来,高校法学教育人才培...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对法治人才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法科学生核心职业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为其提供思想政治保证,是其重要手段和动力来源,并为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长期以来,高校法学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不足,供给内容缺位、供给主体错位、供给载体作用发挥不到位,为此从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供给的路径,在供给内容、供给主体和供给载体方面提出建议,让法科学生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职业核心素养与能力 不可或缺 供给侧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下德法兼修与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楚钿 《文教资料》 2021年第21期101-102,96,共3页
新时代高校德法兼修法治人才的培养,需要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育人过程中坚持德育与法学教育相融合,在教学主体中坚持自觉与自重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全方位与全过程密切配合的教育机制。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德法兼修 法治人才 培养路径
下载PDF
生命教育理念在思政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楚钿 陈楚庭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84-84,共1页
生命是最珍贵的财富,对于每个人仅有一次。人的生命历程中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演绎出不同的生命轨迹。当今社会,校园暴力、违法犯罪、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与人生价值观扭曲或模糊不无关系。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 生命是最珍贵的财富,对于每个人仅有一次。人的生命历程中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演绎出不同的生命轨迹。当今社会,校园暴力、违法犯罪、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究其原因,与人生价值观扭曲或模糊不无关系。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生命价值观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多元文化、现代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下,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体现出多样化特点,高校思政教育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生命教育理念最早是基于死亡视角提出的,以死亡教育引起人们对生命的重视,提升青少年的生活能力,使其自觉远离有损生命健康的行为。生命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理念、内容和目标上高度契合,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不仅能改变大学生淡漠生命、高校疏忽生命教育的现状,同时可以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命价值观,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不断完善和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时代新人 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价值观 多元文化 现代思潮 校园暴力 生命轨迹
下载PDF
科技战“疫”与高校创新文化培育
8
作者 陈楚钿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58-161,共4页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与病毒不断抗争的历史。科学认知是疫情防控的前提条件,科技创新是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科学家精神是战胜疫情的精神力量。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硬核科技和高新技术的运用是我们取得阶段性胜利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与病毒不断抗争的历史。科学认知是疫情防控的前提条件,科技创新是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科学家精神是战胜疫情的精神力量。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硬核科技和高新技术的运用是我们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法宝,在此方面总结经验时我们认识到,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学风,要培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文化氛围;要提升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科普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战“疫” 科学认知 科技创新 科学家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