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就像德累斯顿”:现实、关联和象征的视角
- 1
-
-
作者
埃贡·斯皮格尔
陈民(译)
-
机构
德国费希塔大学
南京大学德语系
-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考文垂创伤记忆与和平构建的互动研究”(19BSS0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英国工党史(多卷本)”(20&ZD241)成果。
-
文摘
如何利用创伤历史遗产促进和平城市构建,是所有遭受战争破坏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关系到一座城市的身份定位与未来发展、乃至国家形象与国际和解。英国的考文垂、德国的德累斯顿、日本的广岛、波兰的华沙以及中国的南京,在历史上都历经了沉重的战争创伤,形成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只有深刻记住曾经的苦难并以此为镜,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作为一种被F.R.安克斯密特称作“崇高的历史经验”的创伤历史,我们对其记忆与认知非常重要。历史事实证明,构建和平城市是对苦难历史的一种最好的纪念和修复。当一座城市的创伤历史记忆升华为人类共同的记忆,我们对过去灾难的认知就可以超越陈规定型的政治记忆。唯此,痛苦的历史才能与未来的和平相连,才能促成昔日敌对双方的和解,从而为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添希望。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迈向构建和平城市之路,进而形成全球和平城市网络,和平记忆终将超越战争记忆。本组笔谈愿为此崇高的人类目标略尽绵薄之力。同时,本组笔谈也尝试为陷入瓶颈的城市史和文化史研究贡献一条新的可行路径。
-
关键词
文化史研究
战争创伤
历史悲剧
德累斯顿
战争记忆
身份定位
历史和现实
可行路径
-
分类号
K107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