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居生活化: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及空间实践——以河南东坪村为例
1
作者 陈水映 李勇 +1 位作者 徐燕 白景锋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5期790-800,共11页
健康中国背景下,乡村康养旅居是健康和旅居结合的创新实践。文章选取典型案例地东坪村,从日常行为视角切入,采用真实的在地观察、深度访谈、行为场景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微观层面对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特征及日常行为的空间实践进... 健康中国背景下,乡村康养旅居是健康和旅居结合的创新实践。文章选取典型案例地东坪村,从日常行为视角切入,采用真实的在地观察、深度访谈、行为场景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微观层面对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特征及日常行为的空间实践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具有规律性、异地延续性和协商性,所寻求的是有序的、可控的、理性的生活化康养旅居实践。(2)乡村康养旅居者以院落作为日常行为空间实践的核心场域,形成了一套与院落空间相互作用、相互调适的生活化空间互动法则,院落空间成为他们践行康养旅居生活和体验“在家感”的理想空间。(3)乡村康养旅居者日常行为与乡村原生态生活空间进行深度互动,践行生态、简单、健康的乡村本真生活;他们还表现出对空间功能要素的自在性和自由性体验,超越空间功能要素限制,呈现出生动、活泼、自由的生活化空间实践特征。由此,研究提出对乡村康养旅居者的新理解--旅居生活化,为深入理解乡村康养旅居者行为特征及乡村康养旅居地科学发展提供新思考和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康养旅居者 旅居生活化 日常行为 空间实践 东坪村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景锋 刘国旭 +1 位作者 白云帆 陈水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位于地理单元过渡带和生态敏感区,其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水量与水质.水源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健康发展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根据水源区1990年、2005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位于地理单元过渡带和生态敏感区,其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水量与水质.水源区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健康发展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根据水源区1990年、2005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地貌和气候是地理单元过渡带和生态敏感区的景观格局的本底.水源区林地和草地是主要景观,也是优势景观,这是由地貌和气候所决定的.耕地斑块形状最复杂,林地的结合度和聚集度最大.地理单元过渡带和生态敏感区在短时间尺度上的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区的分布及活动强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景观生态风险逐年降低,高风险区不断减少,中风险区仍然在区域中占主体.景观生态风险在空间上呈西高东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下载PDF
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水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74-78,共5页
通过对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就业意向三个方面来了解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同表现.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专业认知度逐渐提升,但专业情感和专业就业意向下降明显.调查结果还显示旅游管理... 通过对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就业意向三个方面来了解他们对所学专业的认同表现.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专业认知度逐渐提升,但专业情感和专业就业意向下降明显.调查结果还显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水准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学生专业积极态度的形成影响较大.据此提出了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管理 专业认知 专业情感 就业意向
下载PDF
关于南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调查问卷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水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79-82,共4页
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成熟性和持续性,也是检验一个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城市旅游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速度和趋... 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成熟性和持续性,也是检验一个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城市旅游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速度和趋势.本文以分析调查问卷结果为主线,简要阐述了南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南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定位概念模糊,知名度和美誉度欠缺,外来游客对南阳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认知度低和情感维系脆弱,忠诚度群体未形成.这些问题制约着南阳旅游形象的培育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城市旅游 品牌形象 调查问卷
下载PDF
南阳城市旅游品牌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水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70-73,共4页
城市旅游品牌塑造是一项持续性工程,从品牌形象论证、定位到品牌体系构建、品牌推广,环环相扣,持续性强.而城市旅游品牌生命力的延续,需要拓展品牌的延伸产业,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所以,城市旅游品牌的塑造也是一项多项目交叉影响的复杂工... 城市旅游品牌塑造是一项持续性工程,从品牌形象论证、定位到品牌体系构建、品牌推广,环环相扣,持续性强.而城市旅游品牌生命力的延续,需要拓展品牌的延伸产业,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所以,城市旅游品牌的塑造也是一项多项目交叉影响的复杂工程.截至目前,南阳城市旅游品牌建设成熟度不高,品牌体系建设推广和涉及配套支撑体系的各项工作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 城市旅游 品牌构建 实施
下载PDF
南阳市县域旅游竞争力测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水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59-62,共4页
从县域旅游竞争力内涵出发,基于旅游竞争业绩、社会环境支撑力、旅游资源竞争力3个方面构建了反映县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南阳市7个县域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对比分析.通过SPSS 13.0统计... 从县域旅游竞争力内涵出发,基于旅游竞争业绩、社会环境支撑力、旅游资源竞争力3个方面构建了反映县域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客观赋值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南阳市7个县域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对比分析.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求出无量纲后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及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确定作为初始因子的主成分变量,并计算出各主成分分值及综合分值.最后根据综合分值对南阳市县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对比排序,并用实例印证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市 县域旅游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法 评价
下载PDF
建设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思考
7
作者 陈水映 张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43-47,共5页
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南阳市"十三五"期间重点推动实施的十大重点旅游规划项目之一.研究发现,集聚区建设前期尚未有特别明确清晰的发展定位、集群前期规划还未形成完善的分工协作关系等.据此,需进一步明确其规划定位,... 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是南阳市"十三五"期间重点推动实施的十大重点旅游规划项目之一.研究发现,集聚区建设前期尚未有特别明确清晰的发展定位、集群前期规划还未形成完善的分工协作关系等.据此,需进一步明确其规划定位,认识到核心区项目的重要性,同时,在后期建设过程中,要彰显卧龙岗文化旅游集聚区的文化内涵、有效整合资源、前瞻性地优化布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龙岗集聚区 集聚效应 发展定位 文化内涵
下载PDF
南阳市县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及措施
8
作者 陈水映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3期133-134,共2页
一、南阳市县域旅游竞争力的三大制约因素1.县域旅游规划滞后,规划落实不到位旅游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长远性直接影响着县域旅游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要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必须首先制定一个起点高、关联度大、... 一、南阳市县域旅游竞争力的三大制约因素1.县域旅游规划滞后,规划落实不到位旅游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长远性直接影响着县域旅游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要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必须首先制定一个起点高、关联度大、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旅游发展规划,实现旅游业的提升和持续发展。最近几年南阳下辖的多数县域比较关注旅游规划,但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规划观念滞后、缺乏长期效益;规划落实不到位,很多规划只是一个虚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划 竞争力 南阳市 县域 旅游发展 竞争优势 资源优势 科学合理
下载PDF
传统村落向旅游特色小镇转型的驱动因素研究──以陕西袁家村为例 被引量:36
9
作者 陈水映 梁学成 +1 位作者 余东丰 徐燕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85,共1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界亟须探索和总结出更多可供借鉴的乡村发展经验。文章以传统村落转型发展为分析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陕西省袁家村向旅游特色小镇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袁家村转型过程可分为村落再...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界亟须探索和总结出更多可供借鉴的乡村发展经验。文章以传统村落转型发展为分析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陕西省袁家村向旅游特色小镇转型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袁家村转型过程可分为村落再生(2007—2011年)、村落发展(2012—2016年)和村镇形成(2017年至今)3个阶段,体现了袁家村由空心村式微经济到乡村旅游经济,再到村镇综合经济的发展历程。(2)袁家村3个转型阶段的驱动因素存在动态差异,村落再生阶段以精英治理、村民参与、资源和市场为关键驱动因素;村落发展阶段以制度治理、村民协动、旅游深度体验为关键驱动因素;村镇形成阶段以社区营造和公共性建构为关键驱动因素。(3)袁家村转型发展过程中,多元参与、利益共享的包容性基层治理,村民能动性参与和合作行为,特色文化地方性建构和价值再生产始终发挥着主导力量,推动着袁家村纵深发展。研究结果从本土经验角度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旅游特色小镇 转型 驱动因素 袁家村
下载PDF
从居住空间到景观空间:传统民居旅游景观化重构及意义——以豫西陕州地坑院为例
10
作者 陈水映 徐燕 李勇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9,76,共10页
地坑院作为中国具有鲜明地域性的传统民居,承载着黄河沿岸地带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援引空间生产、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对地坑院旅游景观化重构这一典型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地坑院蕴含着生存... 地坑院作为中国具有鲜明地域性的传统民居,承载着黄河沿岸地带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援引空间生产、文化地理学相关理论,对地坑院旅游景观化重构这一典型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地坑院蕴含着生存至上的哲学思想,村民生产实践依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并形成生活习惯,社会关系体现在以地坑院为关键节点的交往逻辑中,文化传承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活态延续上.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的生产者联盟直接推动了地坑院旅游景观化空间更迭,促使其由生存文化表征的居住空间转化为审美文化表征的景观空间,并造成地坑院空间属性、人地关系、文化传承等层面的重构.这种空间重构的实践活动,驱动着乡村空间功能再造和地方性变迁,进而让乡村空间生产出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居住空间:景观空间 地方意义 地坑院
下载PDF
黄河流域典型旅游地意象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晓 张新成 陈水映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5-1152,共8页
选择我国黄河流域6个典型的旅游地,利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法,通过获取网上游记和评论,分析其意象结构,并引入脚本理论分析意象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1)6个典型旅游地认知意象包括景观意象、服务意象、地方意象和展示意象,景观意象是... 选择我国黄河流域6个典型的旅游地,利用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法,通过获取网上游记和评论,分析其意象结构,并引入脚本理论分析意象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1)6个典型旅游地认知意象包括景观意象、服务意象、地方意象和展示意象,景观意象是各旅游地认知意象中最重要的内容,游客通过欣赏景观,唤起对"母亲河"的情感,产生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自身与中华文化的认同。(2)6个典型旅游地意象以积极情感为主,积极情感意象来源于黄河的自然景观、文化元素、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演出和展示元素,消极意象主要来源于核心吸引物缺失,对服务与管理的不满、过度商业化。(3)核心吸引物、期待、沟通、服务、行为和地方投射6个因素是旅游地意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消极意象源于脚本错位,虽然各因素之间可以相互补偿,但是作为强脚本的核心吸引物缺失后,其他因素的补偿作用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旅游地意象 脚本理论 认知-情感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从旅游扶贫到乡村振兴的政策启示:基于旅游扶贫政策的量化分析
12
作者 宋晓 陈水映 《旅游研究》 2023年第5期1-15,共15页
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形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对现有旅游扶贫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可以为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文章以PMC指数模型对10项旅游扶贫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旅游扶... 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形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对现有旅游扶贫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可以为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文章以PMC指数模型对10项旅游扶贫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中国旅游扶贫政策与国家扶贫战略密切结合,呈现出时代性特征;旅游扶贫政策工具呈现出全面性和非均衡特点。所选10项旅游扶贫政策分为优秀级和可接受级。优秀级旅游扶贫政策更具综合性,PMC指数较高;可接受级政策在不同指标上的表现差别较大。未来以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应把握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从政策性质、政策领域、激励约束等多个方面优化单项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扶贫政策 乡村振兴 量化分析 PMC指数模型
下载PDF
乡愁可寄:乡村短视频中乡愁景观化生产表征及机理
13
作者 李勇 陈水映 徐燕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13,共13页
在乡村数字化背景下,乡村短视频已成为推动乡村地理空间价值提升的重要力量。基于乡愁的地方情感视角,以从4个乡村短视频博主的抖音账号提取的178个短视频为例,运用网络资料分析方法探讨乡村短视频中乡愁景观化生产表征及机理。研究发现... 在乡村数字化背景下,乡村短视频已成为推动乡村地理空间价值提升的重要力量。基于乡愁的地方情感视角,以从4个乡村短视频博主的抖音账号提取的178个短视频为例,运用网络资料分析方法探讨乡村短视频中乡愁景观化生产表征及机理。研究发现,乡村短视频以视觉符号的生产体系在虚拟网络中进行乡愁景观化再造,通过以“家”为核心区域的田园叙事、围绕美食制作的日常生活展演及以怀旧情结为审美的场景构建,在乡村空间、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三个层面呈现乡愁景观化生产表征,实现了乡愁在虚拟网络中的景观建构与流动。进一步基于“逻辑起点-外在结构-内在动因”的分析思路,抽象出乡村短视频中乡愁景观化生产机理,即身体叙事下乡愁的审美化呈现、观众生产性视觉消费与乡愁情感同构以及乡愁的商业融合与资本化。乡村短视频中乡愁景观化生产超越了在地性和乡村地理边界,并使个体乡愁情感上升到集体乡愁情感,乡愁也在网络的共通意义空间中发生了价值再生产。随着媒介技术下沉,对当前中国乡村问题的审视需关注乡愁地方情感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认识乡愁在城乡融合过程中的新时代意蕴,从中寻找乡村空间活力的新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 乡村短视频 乡愁景观 乡愁情感 乡愁价值
下载PDF
基于多元共治的政府治理机制与优质旅游发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水映 《旅游研究》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旅游业可提升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旅游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参与和支持.随着我国旅游从高速发展向优质发展的转变,特别是“全域旅游”的发展与推进,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好各级政府在新时代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协调各个行业和部门参... 旅游业可提升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旅游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参与和支持.随着我国旅游从高速发展向优质发展的转变,特别是“全域旅游”的发展与推进,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好各级政府在新时代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协调各个行业和部门参与支持旅游发展,让旅游发挥更大的社会、生态、经济和民生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是业界、学界,甚至广大旅游消费者都关心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机制 旅游发展 多元共治 旅游消费者 生活追求 人民群众 竞争力 旅游业
下载PDF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乡村居民休闲空间变迁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燕 余斌 陈水映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通过案例分析、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基于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以江汉平原为例,探索乡村居民休闲空间的历史变迁和结构要素特征。结果表明:江汉平原乡村居民休闲空间经历4个变迁阶段。原始文明时期,乡村地域空间要素缺乏,原始部落... 通过案例分析、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等方法,基于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以江汉平原为例,探索乡村居民休闲空间的历史变迁和结构要素特征。结果表明:江汉平原乡村居民休闲空间经历4个变迁阶段。原始文明时期,乡村地域空间要素缺乏,原始部落中央广场形成休闲空间雏形,表现为空间开放特征;农耕文明时期,乡村地域空间要素基本形成,散落的乡村空间格局致使休闲空间相对分散,表现为空间区隔特征;工业文明时期,乡村地域空间要素逐渐成熟,乡村休闲空间被外来游客占据享用,表现为空间掠夺特征;生态文明时期,休闲空间要素稳定完善,人地和谐共生,人人共享休闲空间,表现为空间共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居民 休闲空间 历史变迁 人地关系 江汉平原
下载PDF
服务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游客价值:价值感知与生成过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晓 张新成 陈水映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9-75,共7页
文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为例,剖析游客价值感知及其生成过程,并提出了旅游服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研究发现:(1)游客通过清明上河园这一价值编排平台感知到的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文化价值、休闲价值、... 文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为例,剖析游客价值感知及其生成过程,并提出了旅游服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研究发现:(1)游客通过清明上河园这一价值编排平台感知到的价值包括功能价值、文化价值、休闲价值、管理价值、情感价值和成本价值。(2)旅游服务生态系统的重点问题是旅游价值共创,游客价值是旅游价值共创的核心;行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和服务交换,以制度协同行为,经过转译共同为游客价值服务。(3)游客既是受益者也是价值贡献者,游客价值是游客在多个行动者建构的文化旅游空间中,通过参与和互动获得的独特体验,也是时间、触发要素、互动等因素下的情境价值。研究把游客价值放在服务生态系统下重新审视,为目的地优化旅游体验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生态系统 游客价值 价值感知 生成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