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创新产业用地政策的转型与变革——基于制度变迁理论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江畅 张京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3,共7页
以历史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分析中国产业用地政策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关键节点以及不同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用地政策历经了3个政策转型的关键节点,据此划分为包括路径依赖期在内的4个时期。其中,第一... 以历史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分析中国产业用地政策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关键节点以及不同时段的政策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用地政策历经了3个政策转型的关键节点,据此划分为包括路径依赖期在内的4个时期。其中,第一关键节点时期是创新政策驱动经济发展的地方实践,表现为用地出让方式的灵活化、用地定价的优惠化、用地监管的流程化和用地混合的指标化;第二关键节点时期是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识崛起,表现为土地出让方式的集约化、出让年期的削减化、用地定价的低价化、用地监管的指标化和用地混合的多样化;第三关键节点时期是创新企业及创新人群关键作用的崛起,表现为用地出让方式的分段化、弹性化、激励化,用地定价的梯度化,用地监管的全周期化和用地混合的定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 产业用地政策 路径依赖 关键节点
下载PDF
基于GIS和SWMM的城市雨洪模型构建模拟与效益评价--以厦门市马銮湾片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红 林孟 陈江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2期112-119,共8页
文章以厦门市马銮湾海绵城市试点区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对试点区进行地形参数计算处理,构建SWMM雨洪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并进行雨洪措施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1)雨洪模型的构建与暴雨径流模拟在率定和验证过程中表现出较... 文章以厦门市马銮湾海绵城市试点区为研究对象,通过ArcGIS软件对试点区进行地形参数计算处理,构建SWMM雨洪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并进行雨洪措施工程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1)雨洪模型的构建与暴雨径流模拟在率定和验证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2)雨洪模型构造及其成果对城市局部区域防灾防洪具有参考作用,能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相应技术支持。(3)雨洪工程的建设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更是有效促进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SWMM 雨洪模型 综合效益评价 海绵城市
下载PDF
“双向运动”视角下珠三角“工业村”的治理演进——以东莞市N村为例
3
作者 陈江畅 张京祥 陈浩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8-94,100,共8页
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同中国的经济转型背景息息相关,治理机制的演进无法脱离资本与乡村社会之间始终纠葛的历史脉络。基于“双向运动”理论,文章通过将乡村治理演进嵌入到特定的地方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场景之中,从市场扩张和社会纠偏的两... 乡村治理格局的变迁同中国的经济转型背景息息相关,治理机制的演进无法脱离资本与乡村社会之间始终纠葛的历史脉络。基于“双向运动”理论,文章通过将乡村治理演进嵌入到特定的地方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场景之中,从市场扩张和社会纠偏的两维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工业村”治理演进的4个阶段提供内在逻辑解释。结果表明,工业村的治理演进本质上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工商资本以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以企业治理逻辑、治理组织渗透为手段,致使乡村传统治理机制不断瓦解与重构的逐利性表达。最后,研究认为构建市场与社会治理双向耦合、多主体嵌入的协同治理路径是推动市场有序准入、推动乡村治理的自我革新、实现乡村振兴的“善治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双向运动 工业村 珠三角 资本作用
下载PDF
创新型经济发展导向的产业用地供给与治理研究--基于“人-产-城”特性转变的视角 被引量:44
4
作者 唐爽 张京祥 +2 位作者 何鹤鸣 陈江畅 王逸然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83,共10页
创新是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产业用地供给与治理是关乎城市创新发展成败的关键环节。新的产业人群、产业业态对城市空间产生了新的使用需求,激发了城市空间的迭代升级,也对土地资源供应、规划与用途管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使... 创新是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产业用地供给与治理是关乎城市创新发展成败的关键环节。新的产业人群、产业业态对城市空间产生了新的使用需求,激发了城市空间的迭代升级,也对土地资源供应、规划与用途管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现行的产业用地供给体系与治理方式无法响应创新型经济的需求。面对经济形态与城市空间的全新逻辑关系,探索适应创新型经济的土地供给侧改革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干预手段。本文在解析创新型经济发展导向下"人-产-城"特性的基础上,聚焦适应创新型经济的产业用地供给与治理策略,总结典型地方的实践探索经验,进而针对供前、供时、供后等土地供给环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创新发展背景下的城市产业用地供应与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经济 产业用地 土地供给 用地管理 空间治理
下载PDF
公共利益本位视角下城乡规划变更实现机制探究
5
作者 常玮 李艺琳 +2 位作者 秦萌 田彤 陈江畅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9期168-169,共2页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变更面临诸多问题,涉及土地价值、性质以及相关利益关系的重新分配,从而引发相关利益群体不同程度的利益"受损"或"受益"。基于公共利益本位,探讨规划变更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在规划变...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变更面临诸多问题,涉及土地价值、性质以及相关利益关系的重新分配,从而引发相关利益群体不同程度的利益"受损"或"受益"。基于公共利益本位,探讨规划变更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在规划变更过程中,利益相关人的参与有利于对规划行政主体进行监督与约束,从而实现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平衡";行政主体对"受损"的个人利益进行合理补偿,以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为我国城乡规划变更得以顺利实现提供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利益本位 规划变更 利益受损 合理补偿 平衡
下载PDF
土地混合利用及其规建管一体制度创新 被引量:15
6
作者 唐爽 张京祥 +2 位作者 何鹤鸣 王逸然 陈江畅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共11页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及人群需求的升级,土地混合利用在提升城市活力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是城市建设开发的重要方式与方向。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规划编制中的技术性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政策性引导。然而,土地混合利...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及人群需求的升级,土地混合利用在提升城市活力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是城市建设开发的重要方式与方向。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规划编制中的技术性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的政策性引导。然而,土地混合利用不仅仅是规划编制的技术问题,具体到落地实施中还涉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密切配合与系统跟进,亟待在规划管控层面形成整体性改良思维。本文在探讨土地混合利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地方实践总结其演进趋势;进而梳理土地混合利用实施过程中的核心议题与主要政策矛盾,并据此提出面向土地混合利用需求的规划管控制度创新路径,以期为土地混合利用的实施推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混合利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 土地政策 规划管控 治理创新
下载PDF
存量土地储备的集体精明选择路径与策略——以广州临港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袁启忠 陈江畅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2-100,共9页
新发展语境下,存量用地的更新储备已经摒弃了以往增长导向下追求短期效益的土地机会主义运动,转变为追求可持续运作的多元集体行动,如何通过刚性政策和弹性规则相互耦合,开展面向集体行动的制度设计,适时引入超越传统技术逻辑局限的公... 新发展语境下,存量用地的更新储备已经摒弃了以往增长导向下追求短期效益的土地机会主义运动,转变为追求可持续运作的多元集体行动,如何通过刚性政策和弹性规则相互耦合,开展面向集体行动的制度设计,适时引入超越传统技术逻辑局限的公共选择理论,指导并促进储备主体的协作,成为城市更新良性探索的关键。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存量土地储备过程中的集体选择与协作困境,结合广州“国企做地”实践经验,提炼总结面向集体行动的合作模式、面向利益统筹的储备路径、面向精明选择的激励设想等具体应对策略,提出集体精明选择思路下的更新路径,以期为城市空间开发模式的集约式转型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土地储备 公共选择理论 国企做地 城市更新 集体行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