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势与政策优质教师队伍同城化障碍及路径探析
1
作者 陈江麟 罗英 唐雪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5期0046-0049,共4页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形势与政策课优质教师稀缺,师资的组织管理相对独立。从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和师资的现实情况出发,需整合资源、深化协作,互联互通,推动形势与政策优质教师队伍同城化,发挥有广泛影响的名师大家、教学领军...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形势与政策课优质教师稀缺,师资的组织管理相对独立。从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和师资的现实情况出发,需整合资源、深化协作,互联互通,推动形势与政策优质教师队伍同城化,发挥有广泛影响的名师大家、教学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带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更平衡更充分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教师队伍 同城化 对策
下载PDF
渤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70
2
作者 陈江麟 刘文新 +2 位作者 刘书臻 林秀梅 陶澍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21,共6页
依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两种方法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As,Cd,Hg,Pb进行污染分区评价。结果表明,渤海全区内Cd,Hg和Pb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各海区重金属污染特征明显不同(1)北部辽东湾Hg... 依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采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两种方法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As,Cd,Hg,Pb进行污染分区评价。结果表明,渤海全区内Cd,Hg和Pb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各海区重金属污染特征明显不同(1)北部辽东湾Hg和Cd污染最为严重;(2)秦皇岛近岸Hg污染较为突出;(3)南部莱州湾仅有轻微Hg污染,而西部渤海湾没有出现上述金属污染;(4)辽东半岛近岸和外海海区呈现偏中度Hg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下载PDF
胶州湾陆源排污总量控制与快速评价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江麟 王圣洁 +2 位作者 赵冬至 赵玲 张丰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2期86-88,共3页
本文从分析实现海湾陆源排污总量控制面临的问题入手 ,介绍了对海湾自然、人文多要素综合 ,对污染扩散和纳污能力计算的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的GIS平台快速评价系统的设计步骤。
关键词 总量控制 快速评价 胶州湾
下载PDF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3
4
作者 林秀梅 刘文新 +2 位作者 陈江麟 许姗姗 陶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5,共6页
利用第2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研究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输入来源.结果表明,按渤海海区划分,PAHs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秦皇岛沿岸、辽东湾、莱州湾、辽东半岛近岸、外海海区和渤海湾近岸.对照有关的沉积... 利用第2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研究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输入来源.结果表明,按渤海海区划分,PAHs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秦皇岛沿岸、辽东湾、莱州湾、辽东半岛近岸、外海海区和渤海湾近岸.对照有关的沉积物质量标志水平,秦皇岛沿岸和辽东湾(尤其是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具有较高生态风险.就PAHs组成而言,锦州湾近岸沉积物中低环比例较高,其它海区4~5环占优.荧蒽 芘和芘 苯并(a)芘两个比值参数显示锦州湾近岸沉积物的PAHs主要源于石油工业,秦皇岛近岸和莱州湾部分站点主要来自燃油产物,而其它海区的大部分站点则属于燃煤型来源.燃烧生成的PAHs易吸附于细微颗粒物上,其迁移和沉降可能是外海海区PAHs含量高于渤海湾近岸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PAHs) 辽东湾 海洋污染 荧蒽 吸附 海区 秦皇岛 锦州
下载PDF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及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5
5
作者 刘文新 陈江麟 +2 位作者 林秀梅 许姗姗 陶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利用第2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研究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和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DTs和PCBs的高值样点主要分布于秦皇岛近岸、辽东湾近岸和渤海湾近岸海区;酞酸酯的最高值和次高值样点分别出现在莱州湾近岸和辽... 利用第2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研究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和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DTs和PCBs的高值样点主要分布于秦皇岛近岸、辽东湾近岸和渤海湾近岸海区;酞酸酯的最高值和次高值样点分别出现在莱州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而秦皇岛近岸海区的平均水平高于其它海区.目前,渤海表层沉积物中PCBs和酞酸酯的含量相对较低,对周边底栖生物尚未构成威胁.另一方面,DDTs组成的比值关系显示秦皇岛近岸、渤海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海区近期出现DDTs的输入,并且DDTs含量已超出相应的生态效应低值区间的标志水平,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在渤海海区大多数样点,DDTs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厌氧条件下的D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T 酞酸酯 表层沉积物 辽东湾 海洋污染 厌氧条件 生态风险 含量 基线调查 DDD
下载PDF
中国东部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主要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65
6
作者 陈静生 王飞越 +1 位作者 宋吉杰 陈江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14,共7页
采集了我国东部12条大、中河流的26个相对清洁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u,Zn,Ph,Cd和Co的含量以及沉积物的主要地球化学性质(粒径分布、反应性铁氧化物、无定型铁氧化物、总铁、隐晶型锰氧化物、总锰、铝氧化物、钛氧化物、有... 采集了我国东部12条大、中河流的26个相对清洁的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u,Zn,Ph,Cd和Co的含量以及沉积物的主要地球化学性质(粒径分布、反应性铁氧化物、无定型铁氧化物、总铁、隐晶型锰氧化物、总锰、铝氧化物、钛氧化物、有机碳和粘土矿物含量等)和表面性质(比表面和表面位密度),以非参数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沉积物主要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我国东部,这些相对清洁的河流沉积物中,铝氧化物的含量是影响其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偏相关分析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沉积物中的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主要存在于粘土矿物的表面,因而它们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受粘土矿物含量的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粘土矿物 河流 重有色金属 性质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SAR的海上溢油监测最佳探测参数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邹亚荣 梁超 +2 位作者 陈江麟 崔松雪 郎姝燕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4,共9页
基于SAR数据,在后向散射系数计算的基础上,从波段、极化方式、入射角等方面开展了海上溢油监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AR的海上溢油监测,从波段分析,X波段与C波段较L波段更适合监测海上溢油;从极化方式分析,VV极化较HH,HV极化更适合... 基于SAR数据,在后向散射系数计算的基础上,从波段、极化方式、入射角等方面开展了海上溢油监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基于SAR的海上溢油监测,从波段分析,X波段与C波段较L波段更适合监测海上溢油;从极化方式分析,VV极化较HH,HV极化更适合监测海上溢油;从入射角分析,在计算溢油与海水临界值时,经多次实验,位于远入射角的疑似溢油不易与海水分离,而相对近入射角的疑似溢油较容易与海水分离。ALOS PALSAR影像的入射角约为23°~43°,COS-MO-SlyMed入射角为32°~35°,易于将海水与溢油分离的入射角大致为2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海上溢油 入射角 波段 后向散射
下载PDF
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与潜在风险 被引量:18
8
作者 凌晰 刘文新 +3 位作者 陈江麟 范永胜 邢宝山 陶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94-1399,共6页
利用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黄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状况、组成比例,并开展了初步的来源分析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PAHs的含量范围从未检出至8294ng·g^-1,高值站点主... 利用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考察了我国黄海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状况、组成比例,并开展了初步的来源分析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PAHs的含量范围从未检出至8294ng·g^-1,高值站点主要位于辽东半岛的大连湾附近海区,以及山东半岛北部的威海沿岸.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近岸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以中、高环(4-5环)组分占据明显优势;而在江苏近岸海区,低环组分(2~3环)的比例明显上升.低环与中高环组分的相对丰度以及成对同分异构体的比值结果显示,各海区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是各类燃烧释放过程,如燃煤、生物质、天然气和交通尾气等,石油产品输入的影响居次要地位.依据效应低值区间ERL的警戒水平,计算ERL商的平均值,从而初步得到各海区潜在的PAHs生态风险水平.结果表明,大连湾PAHs污染较为严重,各PAHs组分的浓度均高于ERL警戒水平,而苯并(a)芘甚至超出效应中值区间的境界水平ERM,显示大连湾近岸海区具有较高的PAHs生态风险,而其它海区的潜在生态风险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 分布 潜在风险
下载PDF
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分布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文新 胡璟 +2 位作者 陈江麟 范永胜 陶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36-1341,共6页
根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确定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35%以上的站点,物种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15000 ng/g),大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 根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确定黄海近岸底栖贝类体内典型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35%以上的站点,物种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一类标准(15000 ng/g),大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甚至高出第二类标准(50000 ng/g).在威海、大连湾和胶州湾出现多环芳烃和酞酸酯少数相对高值站点(300 ng/g左右),而其它大多数站点贝类体内多环芳烃和酞酸酯的含量都较低.中、高环组分占优指示近岸海区的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热解过程;二丁基酞酸酯和2-乙基己基酞酸酯是酞酸酯的主要组分.在所有站点,底栖贝类体内PCBs的含量普遍很低(<10ng/g).贝类体内DDTs含量超过第一类标准(10 ng/g)的站点大部分集中在南黄海沿岸,海州湾内一站点已超出第二类标准(100ng/g),而组分以代谢产物DDD和DDE为主.在所有站点的贝类体内都有p,p-′DDT检出,尤其在北黄海的大连湾和蓬莱附近海区(比例高于50%),指示周边地区存在潜在的DDT输入源.据此,大连湾、威海、胶州湾沿岸贝类体内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含量较高,胶州湾、海州湾附近海域贝类体内DDTs含量较高,这些属于较高生态风险区,而大连湾、蓬莱近岸可能的DDT新输入对底栖环境构成一定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有机污染物 分布 底栖贝类 黄海近岸
下载PDF
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季节循环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石强 陈江麟 李崇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9,共8页
根据1985-1987年期间19个月份的断面调查资料分析,莱州湾?渤海湾是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辽东湾?渤海湾是亚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硝酸盐氮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亚硝酸盐氮浓度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硝酸盐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在莱州湾... 根据1985-1987年期间19个月份的断面调查资料分析,莱州湾?渤海湾是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辽东湾?渤海湾是亚硝酸盐氮浓度较高的海域?硝酸盐氮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亚硝酸盐氮浓度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硝酸盐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在莱州湾?渤海湾海域最大;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季节变化在辽东湾最大?在分析海域,秋季平均硝酸盐氮浓度表?底层差异最大;夏季平均亚硝酸盐氮浓度表?底层差异最大?海洋生物化学过程是引起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渤海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基本维持着准平衡态季节循环,底层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准平衡态季节循环比较稳定,表层的季节循环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 准平衡态 季节循环 渤海 海水 无机氮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颗粒物的元素组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静生 王飞越 +2 位作者 程成旗 陈江麟 宋吉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6-214,共9页
研究了中国东部11条主要入海河流颗粒物(悬浮物和<63μm表层沉积物)中1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首次估计了我国河流颗粒物的平均元素组成。最后,根据提供的中国河流颗粒物元素组成资料和文献中对世界主要... 研究了中国东部11条主要入海河流颗粒物(悬浮物和<63μm表层沉积物)中17种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首次估计了我国河流颗粒物的平均元素组成。最后,根据提供的中国河流颗粒物元素组成资料和文献中对世界主要河流颗粒物元素组成的研究结果,对全球河流颗粒物的平均元素组成进行了新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悬浮物 中国 河流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中国有害赤潮预测方法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修林 孙培艳 +2 位作者 高振会 韩秀荣 陈江麟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8,共6页
根据近几年来有害赤潮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几种有害赤潮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经验预测法,如海水温度变动预测法、海水透明度法、赤潮生物光合活性法;统计预测法,如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数值模型预测法,如营养动力学模型和种群生长动力学模... 根据近几年来有害赤潮研究的进展,介绍了几种有害赤潮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经验预测法,如海水温度变动预测法、海水透明度法、赤潮生物光合活性法;统计预测法,如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数值模型预测法,如营养动力学模型和种群生长动力学模型。文中提出,鉴于目前各种有害赤潮预测方法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有害赤潮灾害预测的迫切性,为了尽快建立起有效和可靠的有害赤潮预测方法,在开展预测方法的同时,必须加强赤潮发生机理研究和赤潮生消过程的现场监测,前者是建立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而后者是预测方法建立的要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赤潮 预测 监测
下载PDF
多元统计在渤海表层沉积物中PAHs源解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林秀梅 陈江麟 +2 位作者 刘文新 段永红 陶澍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源相近的PAHs具有特征相似的成分谱。低环成分可指示石油源,而高环成分则代表燃煤、燃油等燃烧源。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呈... 应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渤海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来源相近的PAHs具有特征相似的成分谱。低环成分可指示石油源,而高环成分则代表燃煤、燃油等燃烧源。渤海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呈现石油源和不完全燃烧源的混合特征,后者的贡献更为显著。就各海区表层沉积物而言,辽东锦州湾近岸的大部分站点以低环PAHs占优势,体现石油污染源的影响;其他海区的多数站点以高环PAHs为主,显示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是其主要来源,其中,辽河(双台子河、辽东湾和秦皇岛近岸的PAHs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或燃油,辽东半岛、渤海湾、莱州湾和外海的PAHs主要源于燃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表层沉积物PAHs 多元统计 源解析
下载PDF
论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及有关粒级转换模型研究 被引量:67
14
作者 陈静生 王飞越 陈江麟 《环境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9-425,共7页
粒度是影响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1.对各种粒度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论证了以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2.由于我国文献中大量资料是关于小于50μm粒级... 粒度是影响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了与此有关的两个问题:1.对各种粒度校正方法进行了讨论,论证了以小于63μm粒级作为水体颗粒物中重金属研究介质的合理性:2.由于我国文献中大量资料是关于小于50μm粒级颗粒物的,为使其与小于63μm粒级数据有对比性,我们采集了我国东部自北至南地理、水文条件显著不同的十数条河流共2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Cu、Pb、Zn、Cd、Co、Ni、Fe、Mn等7种重金属元素在小于50μm和小于63μm两种粒级中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以简约主轴法回归模型Ⅱ建立了两种粒级中重金属含量的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效应 颗粒物 沉积物 水环境 重有色金属
下载PDF
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COD)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岩 白强 +2 位作者 侯广利 杜立彬 陈江麟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2-185,共4页
海水化学需氧量(COD)是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是海洋环境监测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现有的COD测量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形式的需要,研制开发现场、快速、自动分析的COD测量技术势在必行,也是海水COD分析技... 海水化学需氧量(COD)是海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是海洋环境监测最重要的项目之一,目前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现有的COD测量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形式的需要,研制开发现场、快速、自动分析的COD测量技术势在必行,也是海水COD分析技术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们成功开发了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可用于现场的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测量仪(以下简称臭氧法测量仪)。文章介绍了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原理,臭氧法测量仪实验室现场测试结果和海试现场情况。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臭氧法测量仪具有测量快速、结果准确、长时间不需维护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综合指标 海水化学需氧量 臭氧 现场 863计划
下载PDF
渤海沿岸底栖贝类体内微污染物残留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永胜 陈江麟 +4 位作者 刘文新 林秀梅 许姗姗 胡璟 陶澍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9,50,共6页
依据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以确定渤海沿岸站位底栖贝类体内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范围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岸贝类体内Cd的含量普遍较高,而As、Hg和Pb的浓度水平大多较低。辽东湾沿岸贝类体内检测到较高的DDT显示附近区域有新... 依据第二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以确定渤海沿岸站位底栖贝类体内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范围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沿岸贝类体内Cd的含量普遍较高,而As、Hg和Pb的浓度水平大多较低。辽东湾沿岸贝类体内检测到较高的DDT显示附近区域有新的DDT输入。PCBs的生物残留量以莱州湾近岸为最高,其次是渤海湾近岸;酞酸酯的生物残留主要出现在莱州湾和辽东湾沿岸站位。渤海沿岸大部分站位贝类体内DDTs组份含量已超出相应的USEPA人体健康和野生动物的质量基准,应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底栖贝类 沿岸站位 渤海
下载PDF
渤海无机氮年际变化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石强 陈江麟 李崇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9,共8页
根据—年渤海断面资料分析,高浓度无机氮水体从断面近岸海域通过底层水体逐年向 19851998 渤海中部迁移和扩散。断面海域底层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年际变化可以比较稳定地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渤海断面海域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年际变... 根据—年渤海断面资料分析,高浓度无机氮水体从断面近岸海域通过底层水体逐年向 19851998 渤海中部迁移和扩散。断面海域底层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年际变化可以比较稳定地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渤海断面海域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年际变化的主要部分原本呈现准平衡态变化,由于海水污染程度的持续增长,破坏了这种准平衡态年际变化,海洋生物化学过程仅能够维持其年际变化的次要部分呈现-准平衡态变化,但是不足以阻止其主要部分脱离准平衡态变化。海洋生物的繁殖和聚集密度对无机氮浓度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氮 迁移 扩散 准平衡态 海洋生物 海水污染程度 富营养化 年际变化 渤海
下载PDF
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现场快速分析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岩 侯广利 +2 位作者 孙继昌 杜立彬 陈江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47,共3页
介绍了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原理,臭氧法海水化学需氧量测量仪实验室现场试验结果和海试现场情况。大量实验数据表明,该测量仪具有测量快速、结果准确、长时间不需维护等特点。
关键词 海水化学需氧量 臭氧 现场
下载PDF
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与酞酸酯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文新 凌晰 +2 位作者 陈江麟 范永胜 陶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61-1767,共7页
依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考察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PAEs、DDTs和PCBs污染物的地理分布、组成特征,并基于相应的沉积物质量警戒水平,进行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黄海近岸海区PAEs的高值站点集中在大连湾(1 389.8 ng/... 依据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考察黄海近岸表层沉积物中PAEs、DDTs和PCBs污染物的地理分布、组成特征,并基于相应的沉积物质量警戒水平,进行初步的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黄海近岸海区PAEs的高值站点集中在大连湾(1 389.8 ng/g)和旅顺(1 928.0 ng/g)周边海域,已超出相应的警戒水平,各海区主要组分为二丁基和2-乙基己基酞酸酯.黄海近岸海区只有大连湾出口海域沉积物中PCBs浓度(24.2 ng/g)稍高于ERL警戒水平(22.7 ng/g);而超过ERL警戒水平(1.58 ng/g)的DDTs较高浓度站点则主要位于大连湾(6.3-7.6 ng/g)、烟台-威海近岸(4.5-10.3 ng/g)、胶州湾(5.5-21.2 ng/g)和海州湾(27.4-62.9 ng/g)近海区域,其中海州湾一站点沉积物浓度甚至超过ERM警戒水平(46.1 ng/g).DDTs组成分析显示,p,p-′DDT的代谢产物主要是p,p-′DDD;在大连湾、威海、胶州湾和海州湾近岸海区以及山东半岛东部外海仍存在有DDT的输入,其来源可能是工业三氯杀螨醇和/或工业DDT产品.这些海区表层沉积物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尤其是海州湾的个别站点,潜在生态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表层沉积物 痕量有机污染物 分布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沉积物的比表面及其地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静生 陈江麟 王飞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79-485,共7页
本文以N_2-BET法和CPB吸附法两种方法测定了我国东部自北至南11条主要大、中型河流沉积物的比表面.从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和沉积物的电镜图谱了解N_2-BET法比表面与CPB法比表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东部河流沉积物比表面的地域... 本文以N_2-BET法和CPB吸附法两种方法测定了我国东部自北至南11条主要大、中型河流沉积物的比表面.从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和沉积物的电镜图谱了解N_2-BET法比表面与CPB法比表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东部河流沉积物比表面的地域分布趋势.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大、中型河流沉积物比表面呈南北高、中间低的“V”型分布,与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含量的分异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比表面 河流 地域差异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