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山前塔里木盆地叶城凹陷中新统震积岩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泉均 陆廷清 +1 位作者 李爽 马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通过对6口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西昆仑山前叶城凹陷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和安居安组发现同沉积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砂脉、负载及球枕构造、挤入构造、液化卷曲变形、软泥触变变形、液化底劈、软布丁构造及同沉... 通过对6口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西昆仑山前叶城凹陷中新统克孜洛依组和安居安组发现同沉积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砂脉、负载及球枕构造、挤入构造、液化卷曲变形、软泥触变变形、液化底劈、软布丁构造及同沉积微断层等,分布广,且重复出现。经与典型的震积岩比较认为,它们都属于地震成因的沉积构造。分析认为,克孜洛依组和安居安组的震积岩可分为4个发育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为5 Ma (16-11 Ma),第1、2期时间较长、构造活动较强烈,第3、4期时间较短、构造活动较弱。这是首次在塔西南地区新近系陆相地层中发现震积岩,震积岩的发育与中新世西昆仑山阶段性隆升、山前逆冲带多条逆冲断层活动引发的周期性地震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前 叶城凹陷 中新统 震积岩
下载PDF
川西南峨眉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璐 陆廷清 +4 位作者 郭溦 李爽 陈泉均 张矩生 王广强 《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川西南峨眉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由一套厚层到块状中、细砂岩组成,夹有少量粉砂岩和泥岩,底部有砾岩。本组地层中发育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共识别出9属11种。根据遗迹化石的分布情况,划分出了 5种遗迹组构,即:Palaeophycus遗迹组构、Arenic... 川西南峨眉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由一套厚层到块状中、细砂岩组成,夹有少量粉砂岩和泥岩,底部有砾岩。本组地层中发育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共识别出9属11种。根据遗迹化石的分布情况,划分出了 5种遗迹组构,即:Palaeophycus遗迹组构、Arenicolites遗迹组构、Skolithos遗迹组构、Planolites遗迹组构和Scoyenia遗迹组构;结合它们所分布岩层的沉积特征,认为前三者分别分布于河流环境中水动力强的边滩下部、水动力中等到较强的边滩中上部和边滩向堤岸过渡的环境,后两者分布于水动力较弱的天然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组构 夹关组 上白垩统 峨眉山地区
原文传递
喀什凹陷中新统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爽 陆廷清 陈泉均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0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塔里木盆地的地层沉积相研究多集中在古近系及以下地层,对于中新统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喀什地区野外露头剖面为例,深入分析,可得出研究区当中主要发育的是扇三角洲沉积,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两个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 塔里木盆地的地层沉积相研究多集中在古近系及以下地层,对于中新统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喀什地区野外露头剖面为例,深入分析,可得出研究区当中主要发育的是扇三角洲沉积,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两个亚相;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泥、水下分流河道间砂、河口沙坝、前缘席状砂、前扇三角洲泥六个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凹陷 中新统 沉积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