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自然美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泽翠
-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79-85,共7页
-
文摘
美的本质问题是千古难解之谜,自然美的本质问题更是美学家们公认的难中之难。各种学派的各种观点与解释,往往会在这貌似平易的领域里碰到各种真正棘手的难题而不能自圆其说。有的观点甚至因此把美的本质肢解为两部分,认为社会美的本质在社会内容,而自然美的本质在自然形式,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美的本质无法统一。
-
关键词
自然美
自然形式
自然物
自然景物
社会生活
社会美
形式特征
社会性
社会实践
本质力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美的本质
- 2
-
-
作者
陈泽翠
-
出处
《兰州学刊》
1987年第6期64-69,共6页
-
文摘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上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回答的理论问题。在美学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美学家们曾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直至今日也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状况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美”这一概念可以具体表现为各种性质极不相同的事物,人们很难从这些事物归纳和概括出本质的因素;二是由于在“美”的概念中包容着很多不同的方面和因素,人们既难全面地把握住这一切,更难进一步从中找到根本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美学家承认美是难的,而美的本质问题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成了一个千古难解之谜。
-
关键词
美的本质
美学家们
美学史
审美意识
审美对象
审美客体
审美活动
马克思主义美学
根本性质
审美关系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宗教和艺术的关系
- 3
-
-
作者
陈泽翠
-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42-50,共9页
-
文摘
一宗教和艺术,同属于人类社会中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部分,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但它们又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反映。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凝炼的物态化表现,它用生动、典型的具体形象审美地、能动地反映世界,带有积极的因素;宗教则是人类在不可抗拒的必然力量面前一种无能、屈从的意识活动的集中表现,它用所谓“天国”的形式虚幻地、颠倒地反映世界,带有明显的消极因素。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
关键词
宗教观点
艺术家
宗教艺术
审美意识
社会意识形态
宗教意识
现实生活
现实世界
阶级社会
人类社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 4
-
-
作者
陈泽翠
-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35-48,共14页
-
文摘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论述,是在他一八五七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来的。对这一论述,我国在建国以来曾有过三次讨论。这三次讨论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尽相同,各有所侧重,而且一次比一次深入,但总的看来,讨论的焦点始终集中在对“不平衡关系”真实含意的理解上。其他诸如“不平衡”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事实是否相符,对某一时代、社会的艺术应如何评价,“不平衡”是否规律、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规律是否还起作用。
-
关键词
不平衡关系
艺术生产
两种生产
物质生产
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
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水平
艺术形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生活真实·艺术真实·真实性
- 5
-
-
作者
陈泽翠
-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32-49,共18页
-
文摘
文艺作品要不要写真实?实践是最雄辩的理论家。从上下几千年的文艺创作实践来看,凡世界优秀名著几乎都不例外地真切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及时代风貌。就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实践而言,建国三十多年来。
-
关键词
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真实性
本质真实
文艺作品
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文艺
社会生活
写真实
不真实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艺术典型
- 6
-
-
作者
陈泽翠
-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32-51,共20页
-
文摘
文艺创作的核心是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因而艺术典型问题也就成了文艺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纵观世界文艺理论发展史,有关典型问题的理论,大致上经历了如下的发展变化: 一、早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就奠定了典型理论的基础。他认为个别与一般是个统一体,所以个别的感性形象能够反映出生活的必然规律,而这个通过个别反映必然的艺术形象就是文艺应塑造的典型(当时他还没有明确提出典型这个名词)。
-
关键词
艺术典型
现实主义
典型环境
典型性格
莎士比亚
现实生活
概念化
社会生活
性格特征
思想倾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