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型三棱齿象(Trilophodon connexus Hopwood,1935)属于豕棱齿象类而非嵌齿象
1
作者 李春晓 陈津 王世骐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6,共14页
间型三棱齿象(Trilophodon connexus Hopwood,1935)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嵌齿象属(Gomphotherium)的一个代表种。然而,由于其下颌联合部与下门齿的形态未知,这一归入存疑。重新研究了来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地区哈拉玛盖组的一... 间型三棱齿象(Trilophodon connexus Hopwood,1935)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嵌齿象属(Gomphotherium)的一个代表种。然而,由于其下颌联合部与下门齿的形态未知,这一归入存疑。重新研究了来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地区哈拉玛盖组的一件此前归为陕西嵌齿象相似种(Gomphotherium cf.G.shensiensis)的下颌。该下颌联合部伸长,呈深槽状,下门齿缺失,因此确定可归入豕棱齿象科(Choerolophodontidae)。进一步将间型三棱齿象的正型标本与其相比较,两者颊齿的关键特征完全一致,包括:高度丘型化,m3伸长,具有四脊,上下颊齿第二脊“人字型”(chevron)很弱,第二脊中附锥与前中心小尖不愈合,釉质褶皱、齿谷中小锥及白垩质发育弱或缺失。因此,间型三棱齿象事实上是一种豕棱齿象类而非嵌齿象。综上所述,暂将其改定为间型“豕棱齿象”(“Choerolophodon”connexus(Hopwood,1935))。同时,以上特征与北美的索普颌门齿象(Gnathabelodon thorpei)比较接近。此外,在颌门齿象属和间型“豕棱齿象”中,颊齿第二脊呈“人字型”,釉质褶皱、齿谷中小锥及白垩质发育强这些典型的豕棱齿象属(Choerolophodon)的特征较弱甚至缺失,但m3齿脊数变多,这表明颌门齿象属可能起源于东亚的间型“豕棱齿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新世 嵌齿象 颌门齿象 豕棱齿象 长鼻类
下载PDF
B对Mo等合金元素在γ-Fe∑9、∑11晶界偏析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闫新 张翊 +2 位作者 杨静 陈津 韩培德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5-1062,共8页
【目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Cr、Mo等元素的严重偏析,使得其在热轧过程中析出大量富Mo、Cr第二相,从而引发轧制开裂、分层等问题,B微合金化有利于遏制σ相的析出。【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B对S31254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基体、析... 【目的】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Cr、Mo等元素的严重偏析,使得其在热轧过程中析出大量富Mo、Cr第二相,从而引发轧制开裂、分层等问题,B微合金化有利于遏制σ相的析出。【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B对S31254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基体、析出相的影响及其Cr、Mo等元素分布,并结合实验结果,以γ-FeΣ9(221)、γ-FeΣ11(113)两种晶界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r、Ni、Mn、Mo、Cu、Si在两种晶界处的偏析倾向,探讨了B处于晶界时,对以上元素晶界偏析行为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以上合金元素均可固溶于γ-FeΣ9、γ-FeΣ11晶界结构体系,Cr、Mo均有在γ-FeΣ9、γ-FeΣ11晶界偏析的倾向,Mo在晶界处偏析倾向最为严重;而B处于晶界时,可抑制Cr、Mo在γ-FeΣ11晶界的偏析,对Mo在γ-FeΣ9晶界偏析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从原子层次上诠释了实验中B在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中抑制富Mo析出相析出的本质,为后续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晶界 偏析
下载PDF
基于熵值度量数据混淆加密度的智能电力计量系统设计与开发
3
作者 谢辉 杜卫华 +3 位作者 唐胜飞 周菁菁 陈津 孟智刚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2024年第3期114-122,共9页
满足数据加密传输要求的智能电力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能量互联网优化运行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分析现有电力计量系统特征及能量互联网运行需求,提出能源互联网环境下智能电力计量系统的基本架构;建立熵值度量数据混淆加... 满足数据加密传输要求的智能电力计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能量互联网优化运行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分析现有电力计量系统特征及能量互联网运行需求,提出能源互联网环境下智能电力计量系统的基本架构;建立熵值度量数据混淆加密度模型,确立智能电力计量系统中数据混淆加密方法;分析STM32与BC28等主要元器件以及典型云服务经济技术指标,给出智能电力计量系统中各部分子系统实现方法;以新疆南部某城市区域部分用户为算例,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智能电力计量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计量 熵值度量 数据混淆 加密
下载PDF
微波加热含碳铁矿粉还原矿相结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津 刘浏 +2 位作者 曾加庆 任瑞刚 刘金营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微波加热含碳铁矿粉还原矿相结构分为金属铁、浮氏体和渣相结构。矿粉颗粒围绕煤粉颗粒进行还原,形成星点状金属铁,进而形成环带状结构。由于矿-煤颗粒界面间还原出的金属铁厚度增大,使初始直接还原反应减弱,尚未还原的FeO核心依靠碳气... 微波加热含碳铁矿粉还原矿相结构分为金属铁、浮氏体和渣相结构。矿粉颗粒围绕煤粉颗粒进行还原,形成星点状金属铁,进而形成环带状结构。由于矿-煤颗粒界面间还原出的金属铁厚度增大,使初始直接还原反应减弱,尚未还原的FeO核心依靠碳气化生成的CO和金属铁中碳的扩散继续还原,形成蠕虫状金属铁连晶结构。浮氏体对微波具有一定的吸收性,在微波场中自身热碎裂,可加速碳热还原。渣相含有变价铁元素,对微波有一定的吸收能力,有利于渣相中复杂铁氧化物的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铁矿粉 结构研究 含碳 金属铁 矿相结构 煤粉颗粒 带状结构 颗粒界面 还原反应 碳热还原 吸收能力 铁氧化物 FEO 蠕虫状 吸收性 微波场 铁元素 渣相 变价
下载PDF
微波加热还原含碳铁矿粉试验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陈津 刘浏 +2 位作者 曾加庆 任瑞刚 刘金营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共5页
微波是一种清洁能源 ,可以对冶金粉料进行选择性体加热。利用含碳铁矿粉自还原性和对微波的吸收性 ,采用微波加热 ,可以直接进行碳热还原。微波加热可以快速提高含碳铁矿粉的金属化率 ,降低还原反应温度 ,对原料有广泛的适应性 ,并可以... 微波是一种清洁能源 ,可以对冶金粉料进行选择性体加热。利用含碳铁矿粉自还原性和对微波的吸收性 ,采用微波加热 ,可以直接进行碳热还原。微波加热可以快速提高含碳铁矿粉的金属化率 ,降低还原反应温度 ,对原料有广泛的适应性 ,并可以取消球团的制备工艺 ,对“绿色”钢铁冶金流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含碳铁矿粉 直接还原
下载PDF
含碳铬铁矿粉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津 李宁 +2 位作者 王社斌 晏泓 刘金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0-883,906,共5页
采用微波加热法避免传统加热方式带来的粉状物料传热传质不均匀的现象.利用微波冶金炉,针对含碳铬铁矿粉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碳铬铁矿粉在频率2.450GHz的微波场中具有良好的升温特性.在微波加热功率10kW、含碳... 采用微波加热法避免传统加热方式带来的粉状物料传热传质不均匀的现象.利用微波冶金炉,针对含碳铬铁矿粉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碳铬铁矿粉在频率2.450GHz的微波场中具有良好的升温特性.在微波加热功率10kW、含碳铬铁矿粉1kg的条件下,含碳铬铁矿粉在7min内温度可升至1100℃,升温速率为157.1℃.min-1;而含碳磁铁矿粉在10min内温度升至1000℃,升温速率仅为100℃.min-1.提高配碳比,可提高含碳铬铁矿粉的升温速率和降低轻烧钙质石灰粉对物料升温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铁矿粉 磁铁矿粉 微波加热 微波场 升温特性
下载PDF
含碳氧化锰矿粉微波加热升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津 潘小娟 +2 位作者 张猛 赵晶 林原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81-84,共4页
对含碳氧化锰矿粉微波加热升温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氧化锰矿粉具有优良的微波加热特性,且优于无烟煤粉。在一定的微波加热功率、质量和配碳比条件下,微波加热含碳氧化锰矿粉到1100℃、1200℃、1300℃的升温速率分别为73.83℃/min... 对含碳氧化锰矿粉微波加热升温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氧化锰矿粉具有优良的微波加热特性,且优于无烟煤粉。在一定的微波加热功率、质量和配碳比条件下,微波加热含碳氧化锰矿粉到1100℃、1200℃、1300℃的升温速率分别为73.83℃/min、46.33℃/min、37.46℃/min。随着配煤比的提高,含碳氧化锰矿粉的升温速率有所下降。钙质石灰对微波的吸收能力较差,应尽量减少配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氧化锰矿粉 微波加热 升温特性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铬业资源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津 王社斌 +2 位作者 林万明 张猛 赵晶 《铁合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1,38,共4页
全面分析了我国铬资源和铬铁合金的生产现状,认为对低品位铬矿和粉矿的利用是缓解我国铬资源不足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现状与发展 21世纪 中国 生产现状 铬铁合金 资源不足 低品位
下载PDF
含碳铬矿粉微波加热体还原显微矿相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津 张猛 +2 位作者 赵晶 石巨岩 周剑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6-33,共8页
本文研究了含碳铬矿粉在C∶O原子摩尔比为0.84、CaO∶SiO2分子摩尔比为0.39条件下微波加热体还原物料的显微矿相结构。在温度为1000℃、1100℃、1200℃、1300℃(大气压力下且无保护气氛)时,还原物料的显微矿相结构主要为铬矿微细热碎裂... 本文研究了含碳铬矿粉在C∶O原子摩尔比为0.84、CaO∶SiO2分子摩尔比为0.39条件下微波加热体还原物料的显微矿相结构。在温度为1000℃、1100℃、1200℃、1300℃(大气压力下且无保护气氛)时,还原物料的显微矿相结构主要为铬矿微细热碎裂还原结构和矿颗粒周围的渣相结构,显微热碎裂还原结构随温度的提高而加剧。被还原的铬矿颗粒由最初边部微细热碎裂还原结构扩展到整体热碎裂还原崩解结构,且金属CrFe相中的Fe随着温度的提高而增加。在1300℃时,由于碳量的不足,导致金属CrFe相局部氧化,还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含碳铬铁矿粉 体还原 显微矿相结构
下载PDF
自熔性烧结含碳球团铁连晶形成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津 刘浏 +1 位作者 曾加庆 任瑞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铁连晶是保持含碳球团热强度的金属骨架。在还原气氛条件下 ,反应温度 6 0 0~ 70 0℃时 ,金属铁雏晶形成 ;铁连晶的形成存在一个临界温度 70 0~ 75 0℃。实验表明 ,低于这个临界温度 ,即使长时间保温 ,铁连晶也不易形成 ;只有当加热... 铁连晶是保持含碳球团热强度的金属骨架。在还原气氛条件下 ,反应温度 6 0 0~ 70 0℃时 ,金属铁雏晶形成 ;铁连晶的形成存在一个临界温度 70 0~ 75 0℃。实验表明 ,低于这个临界温度 ,即使长时间保温 ,铁连晶也不易形成 ;只有当加热速率足够大时才会导致铁连晶的形成。在温度确定后 ,碳的固溶过程是时间的函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球团 铁连晶 动力学 自熔性烧结 热强度
下载PDF
高碳铬铁显微结构及其对固相脱碳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津 王龙 +2 位作者 林万明 李凯 邓永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微波加热高碳铬铁粉固相脱碳涉及高碳铬铁中铬铁碳化物相的分解和碳的固相迁移,固相脱碳的难易程度与高碳铬铁的金相组织和物相结构密切相关。本文采用金相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以及XRD物相分析对高碳铬铁的金相显微组织和物相结构进... 微波加热高碳铬铁粉固相脱碳涉及高碳铬铁中铬铁碳化物相的分解和碳的固相迁移,固相脱碳的难易程度与高碳铬铁的金相组织和物相结构密切相关。本文采用金相分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以及XRD物相分析对高碳铬铁的金相显微组织和物相结构进行了研究。高碳铬铁金相组织主要由富铬富碳相(Cr,Fe)7C3、富铁富硅相(Cr,Fe)23C6、富铁富硅相铬铁素体(CrFe)和少量石墨相组成,初生相(Cr,Fe)7C3以六方柱状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占75%,晶粒粗大,晶形完整,碳固相迁移需要较大的能量;包晶相(Cr,Fe)23C6以包裹、熔蚀(Cr,Fe)7C3的包晶结构(Cr,Fe)23C6-(Cr,Fe)7C3为主,占1.5%,晶粒较小,且不完整,呈胡须状、熔蚀状分布在(Cr,Fe)7C3晶间,碳固相迁移需要的能量较小;共晶相(Cr,Fe)23C6-CrFe以细粒蠕虫状、桃仁状交织结构为主,占23%,填充在初生相之间,晶粒相对细小,晶界复杂,碳的固相迁移相对容易;石墨相以片状充填结构为主,占0.5%,呈细片状充填在(Cr,Fe)23C6-CrFe共晶相裂隙中,有利于碳的固相迁移。由于液态高碳铬铁边缘区域冷却速度较快,改变了热力学平衡态结晶顺序,物相由初生相/包晶相混晶区(Cr,Fe)7C3/(Cr,Fe)23C6-(Cr,Fe)7C3平衡态结晶顺序转变到初生相/包晶相/共晶相混晶区(Cr,Fe)7C3/(Cr,Fe)23C6/(Cr,Fe)23C6-CrFe非平衡态结晶顺序,在高碳铬铁边缘区域出现了低碳(Cr,Fe)23C6-CrFe共晶相,冷却速度造成的相选择为粉状高碳铬铁固相脱碳奠定了有利的相结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铬铁 显微结构 碳化物 固相脱碳 相选择
下载PDF
微波加热含碳氧化锰矿粉体还原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津 宋平伟 +1 位作者 王社斌 李艳芳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共6页
含碳氧化锰矿粉在微波场中的升温和还原过程均对微波具有较好的吸收性.在C/O原子摩尔比为1.06,CaO/SiO2分子摩尔比为1.27的条件下,微波加热到1000,1100,1200,1300℃时,物料的升温速率分别为52.63,50.00,48.00,37.14℃/min.随着微波加热... 含碳氧化锰矿粉在微波场中的升温和还原过程均对微波具有较好的吸收性.在C/O原子摩尔比为1.06,CaO/SiO2分子摩尔比为1.27的条件下,微波加热到1000,1100,1200,1300℃时,物料的升温速率分别为52.63,50.00,48.00,37.14℃/min.随着微波加热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还原物料的金属化率随之增加,在1300℃时还原物料的金属化率达到9.08%.微波加热含碳氧化锰矿粉体还原反应的活化能非常低(9.90kJ/mol),表明界面化学反应不是限制性环节,而CO气体向锰矿粉颗粒的内扩散是反应的主要限制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含碳氧化锰矿粉 体还原 动力学
下载PDF
锰矿粉微波加热还原脱磷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津 侯向东 +1 位作者 宋平伟 林原生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31-235,共5页
用微波在封闭体系中对含碳锰矿粉进行加热,有利于磷的还原和气化脱除.在含碳锰矿粉C:O摩尔比1.06、碱度1.27的条件下,研究了1000,1100,1200和1300℃原物料的脱磷率.实验表明,固态还原脱磷率可达40%~60%.微波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 用微波在封闭体系中对含碳锰矿粉进行加热,有利于磷的还原和气化脱除.在含碳锰矿粉C:O摩尔比1.06、碱度1.27的条件下,研究了1000,1100,1200和1300℃原物料的脱磷率.实验表明,固态还原脱磷率可达40%~60%.微波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物料还原率越高,含碳锰矿粉还原脱磷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锰矿粉 微波加热 固态 还原脱磷
下载PDF
血细胞分离机不同全血流速对血小板收集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津 李翠平 +2 位作者 傅强 仲伟云 周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78-179,共2页
过去许多实验对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的效率和影响因素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1~3],但多集中在对机器本身的性能和献血者血液因素的分析上,而这些都是操作人员无法改变和克服的客观因素.笔者则通过改变机器的界面探测值(IDO... 过去许多实验对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的效率和影响因素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1~3],但多集中在对机器本身的性能和献血者血液因素的分析上,而这些都是操作人员无法改变和克服的客观因素.笔者则通过改变机器的界面探测值(IDO)和全血流速(V)来获得不同的收集效果.虽然IDO越大,血小板回收率越高,但混入的白细胞数量也相应增加,因此IDO设定不能超过10[4],在此条件下通过改变全血流速,观察对血小板收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采集 血细胞分离机 全血流速 回收率
下载PDF
年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津 马予洁 +3 位作者 黄梁浒 王庆华 付云烽 谭建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694-3697,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83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情况,对比不同年龄段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原代间充质干细胞数量、细胞增殖速度、细胞形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 目的:探讨年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83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情况,对比不同年龄段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原代间充质干细胞数量、细胞增殖速度、细胞形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段骨髓有核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没有明显差异,单个核细胞数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段收获原代间充质干细胞数量、细胞增殖速度有明显差异(P<0.01)。年轻组、中年组收获原代MSC细胞明显多于年老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年老组。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增殖能力衰退,在干细胞临床治疗中,不适宜从老年患者中获取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年龄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低温对干化学法测定尿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津 王德春 朱忠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干化学 尿液检测 温度
下载PDF
细胞凋亡机制概述 被引量:36
17
作者 陈津 张如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4期886-889,共4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在基因调控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就近几年细胞凋亡信号传递机制、酶学机制以及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作一概述。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信号传递 基因调控
下载PDF
FENWAL血细胞分离机管路耗材残余血量的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津 何晓露 +2 位作者 叶盛 杨健莉 傅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过程结束后,所用耗材管路中会有部分残余的血液无法完全回输给献血者导致浪费。文章旨在探索一种安全、简便的操作方法,尽可能减少献血者失血。方法随机抽取10名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选用FENWAL血细胞分离机单针血... 目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过程结束后,所用耗材管路中会有部分残余的血液无法完全回输给献血者导致浪费。文章旨在探索一种安全、简便的操作方法,尽可能减少献血者失血。方法随机抽取10名无偿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选用FENWAL血细胞分离机单针血小板采集程序,按照血细胞分离机操作手册进行血小板采集,在机器执行最后一步还输程序的抽吸时将空气陷阱倒立,并且在还输程序结束后将盐水管路和返血管路脱离各自的管路夹,通过重力的作用还输,对返血管路、空气陷阱、管路耗材残余血液分别进行细胞计数。结果管路耗材最终留有稀释血液(84.68±4.38) m L,其中含有相当于(42.06±4.08) m L全血中的红细胞,以及(214.37±68.09) m L全血中的白细胞。空气陷阱留有(11.98±3.27) m L[相当于(8.32±2.52) m L全血中的红细胞,以及(58.97±24.57) m L全血中的白细胞]血液;返血管路留有20m L[相当于(11.18±1.18) m L全血中的红细胞,以及(80.74±30.89) m L全血中的白细胞]血液,将空气陷阱和返血管路留有的血液通过改进操作方法还输至献血者体内。结论空气陷阱和返血管路中残留的血液可还输到献血者体内,为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离机 耗材 残余血量
下载PDF
机采洗涤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津 李翠平 +2 位作者 仲伟云 傅强 杜义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09-410,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洗涤 机器采集血小板 临床应用 血细胞分离机
下载PDF
^(18)F-FDG PET显像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肌梗死面心肌存活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津 周颖玲 +5 位作者 陈纪言 李光 余丹青 罗建方 张励庭 黄文晖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 比较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和超声心动图 (UCG)对心肌梗死面存活心肌检查的符合情况。方法  4 0例心肌梗死患者 ,男 3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6± 11)岁 ,分别行1 8F FDGPET显像及UCG检查。结果 PET显像检出坏死心... 目的 比较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和超声心动图 (UCG)对心肌梗死面存活心肌检查的符合情况。方法  4 0例心肌梗死患者 ,男 38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 6± 11)岁 ,分别行1 8F FDGPET显像及UCG检查。结果 PET显像检出坏死心肌 2 6 9个节段 ,UCG发现室壁节段运动异常2 15个节段 (检出率 79 9% )。PET显像检测心肌梗死面有无心肌存活与UCG观察室壁运动情况显著相关 (χ2 =4 9 5 3,P <0 0 0 1)。UCG室壁运动轻微异常的节段与PET显像示有部分心肌存活相关 ;而UCG室壁运动消失及矛盾运动的节段 ,与PET显像示心肌无存活相关 (χ2 =4 7 9,P <0 0 0 1)。同时PET显像在UCG室壁矛盾运动节段检出部分节段有心肌存活 (u =3 6 8,P <0 0 1)。结论 常规UCG检查观察心脏室壁运动可以初步筛选梗死累及部位的心肌存活情况 ;对UCG发现大面积室壁运动消失甚至室壁矛盾运动的患者 ,应行心肌PET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18F—FDGPET显像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心肌存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