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用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实用操作技巧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洪栋 董文博 李红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97-299,共3页
目的是建立一种简化、实用的用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的操作方法。采用氯化钙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以质粒pUC18,pCSN44,pAN52-1Not,pETts,pANth和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1分别转化用于质粒扩增与保存的常用大肠杆菌菌株Top10和... 目的是建立一种简化、实用的用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的操作方法。采用氯化钙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以质粒pUC18,pCSN44,pAN52-1Not,pETts,pANth和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1分别转化用于质粒扩增与保存的常用大肠杆菌菌株Top10和DH5α以及用于原核表达的常用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和TB1。质粒与感受态细胞的混合液置冰上作用一定时间后,直接涂布含有筛选抗生素的LB平板,于37℃培养12~16h。结果表明,用不同大小的质粒DNA转化不同的大肠杆菌菌株,都可以获得满足实验要求,转化效率可高达103~4阳性克隆/μg。该方法较标准的转化流程更加简便、省时、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CHERICHIA COLI 转化方法 质粒
下载PDF
用于药用蛋白生产的外源表达系统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文博 陈洪栋 +1 位作者 郝建国 李红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3-802,共10页
利用外源蛋白表达系统生产具有重要价值的药用蛋白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内容和研究热点,也是各国政府和制药企业竞相巨额资助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用于重组药用蛋白生产的原核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昆虫表达系统... 利用外源蛋白表达系统生产具有重要价值的药用蛋白是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核心内容和研究热点,也是各国政府和制药企业竞相巨额资助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用于重组药用蛋白生产的原核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昆虫表达系统、哺乳动物表达系统和植物表达系统在表达产量、翻译后加工能力、生产周期、生产成本、适用范围等方面的优劣以及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揭示出植物表达系统将在未来重组蛋白大规模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现有的各种表达系统都无法单独实现各种重组蛋白高活性、低成本、安全系数高的大规模生产。在相当长时间里,各种表达系统在重组蛋白生产上将长期共存。而通过遗传改造、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方法不断改进各种外源蛋白表达系统的性能,不断建立更加优越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蛋白表达系统 大肠杆菌 酵母 哺乳动物
下载PDF
骨质疏松动物骨组织及血清柠檬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3
作者 王业杨 陈洪栋 +6 位作者 王明森 黄伟斌 秦育滨 李焕彬 徐汪洋 周治来 张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4-479,共6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动物骨及血清柠檬酸的变化,为研究柠檬酸对骨结构/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构建激素缺失/药物诱导或年龄增长相关的大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收集骨组织,micro CT测量骨密度。对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TRAP染色、HE染色等...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动物骨及血清柠檬酸的变化,为研究柠檬酸对骨结构/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构建激素缺失/药物诱导或年龄增长相关的大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收集骨组织,micro CT测量骨密度。对骨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TRAP染色、HE染色等,确定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并对骨质疏松动物的骨组织及血浆柠檬酸进行检测。结果去卵巢三个月后,小鼠子宫萎缩、体重增加、骨密度降低,发生明显骨质疏松。与对照组相比,其每克骨组织中柠檬酸水平显著降低。维甲酸诱导14 d后,大鼠骨密度明显下降,发生骨量丢失,其每克骨组织中柠檬酸含量相比对照组显著减少。20月龄自然衰老组小鼠骨密度显著降低,每克老年鼠骨组织中柠檬酸水平明显低于年轻小鼠。发生骨质疏松的大/小鼠,其血浆中柠檬酸水平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结论通过构建不同的骨质疏松模型首次阐明了骨组织与血清柠檬酸水平与骨量丢失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的关系,血清柠檬酸水平可能是预测骨量丢失相关疾病如增龄性或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一个标志分子,为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骨中柠檬酸代谢的阐明为骨代谢提供了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柠檬酸 激素缺失 增龄性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珍稀药材小蔓长春花组织培养及长春胺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侯恩太 王英娟 +3 位作者 李多伟 李娜 陈洪栋 步怀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23-827,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物质配比对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各生长期无菌植株、愈伤组织中长春胺含量差异。方法:以小蔓长春花无菌苗的叶、茎、根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2,4-D,6-BA,NAA对小蔓长春花愈伤组织诱导...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物质配比对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及各生长期无菌植株、愈伤组织中长春胺含量差异。方法:以小蔓长春花无菌苗的叶、茎、根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2,4-D,6-BA,NAA对小蔓长春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在无菌植株生长20,40,60 d,愈伤组织形成高峰期30 d,继代培养30 d时,采用HPLC分别对其中的长春胺含量测定,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养基中添加的6-BA,NAA对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无显著影响,而2,4-D则影响显著。无菌植株生长20,40,60 d时,长春胺分别为(0.015±0.003)%,(0.097±0.001)%,(0.113±0.06)%;诱导培养、继代培养至30 d时,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长春胺分别为(0.024±0.002 5)%,(0.016±0.001 5)%,(0.010±0.001 5)%,(0.041±0.002)%,(0.019±0.001)%,(0.016±0.002)%。结论:诱导小蔓长春花叶、茎、根愈伤组织形成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1.0 mg.L-1+6-BA 0.5 mg.L-1+NAA 0.5 mg.L-1。不同生长期无菌植株中长春胺含量差异显著,源于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中的长春胺含量不同,其中叶诱导的愈伤组织长春胺含量显著高于茎、根产生的愈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蔓长春花 长春胺 愈伤组织 植物生长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