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分级教学在高职高专中的实践探索——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
作者 陈浩冬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9期71-71,74,共2页
为提升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实效,分层教学成为必然。本文通过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策略和措施,因材施教,达到各层次的有效进步和提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英语 分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下载PDF
高职高专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2
作者 陈浩冬 《海外英语》 2013年第8X期89-89,91,共2页
分析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现状,不难看出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功利导致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欠缺,网络的兴起让学生流于浅阅读,缺乏思辨能力。教育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正在被应试慢慢吞噬。提高全名素质,从基础教育抓起。
关键词 英语阅读 基础教育 网络
下载PDF
肾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3
作者 何安邦 陈浩冬 +2 位作者 吕兆洁 阳建庚 梅红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04-711,共8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由RNA聚合酶Ⅱ转录及可变剪接而来、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无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分子。众多研究表明其在表观遗传学、转录等水平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且其异常表达与肾癌(renal cell carc...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由RNA聚合酶Ⅱ转录及可变剪接而来、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无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分子。众多研究表明其在表观遗传学、转录等水平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且其异常表达与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等明显相关。旨在总结RCC相关lnc RNA最新研究进展,浅析lnc RNA在RCC发生、发展中的潜在分子机制,为RCC的预防、早期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RCC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多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陈浩冬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4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数字孪生(DT)技术涉及物理实体的数字化和跟踪生命周期,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将DT技术与其他前沿技术相结合,用于多无人机的在线控制。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将物理空间和物体数字化和可视化,增强虚拟空间用户的沉浸式体验,基于4G/5G和... 数字孪生(DT)技术涉及物理实体的数字化和跟踪生命周期,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将DT技术与其他前沿技术相结合,用于多无人机的在线控制。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将物理空间和物体数字化和可视化,增强虚拟空间用户的沉浸式体验,基于4G/5G和云服务实现多人多机远程交互,在设计的控制框架内引入预测模型和避障约束,在线为无人机生成飞行轨迹。通过实验评估系统性能,证明在虚拟空间可以指导物理多无人机的在线避免碰撞和无缝任务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数字孪生 5G 虚拟现实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烃分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浩冬 俞犇 +3 位作者 史振宗 张文翰 杨尚智 段星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8期79-80,共2页
在工业中,烃混合物的分离对于原料的制备和最终产品生产都是非常重要的。碳氢化合物成分是脂肪族或芳香族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碳原子数目有很大的变化。利用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一些不同分离策略能实现优异的分离性能,这些策略包含与... 在工业中,烃混合物的分离对于原料的制备和最终产品生产都是非常重要的。碳氢化合物成分是脂肪族或芳香族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碳原子数目有很大的变化。利用微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一些不同分离策略能实现优异的分离性能,这些策略包含与金属的选择性结合,有序孔结构内分子封装效率的差异,柔性框架的"呼吸效应"的选择性和分子筛分效应。本文讨论了各种轻质烃分离策略,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前景,以提高分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选择性 轻质烃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CO_2分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俞犇 陈浩冬 +3 位作者 张佳帅 张文翰 杨尚智 段星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4期61-62,共2页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CO_2大量排放,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高效的捕获二氧化碳。虽然诸如沸石和活性炭等一些传统吸附剂已被广泛应用,但它们的吸附量极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多孔性、结构可调性及可修饰性强等特...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CO_2大量排放,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高效的捕获二氧化碳。虽然诸如沸石和活性炭等一些传统吸附剂已被广泛应用,但它们的吸附量极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多孔性、结构可调性及可修饰性强等特点,所以它是捕获和分离二氧化碳的理想材料。本文阐述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CO_2的选择性分离的研究现状,从功能位点,尺寸效应,柔性框架三个方面讨论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开发高效环保、适用于CO_2吸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选择性分离 二氧化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