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峰山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初探 被引量:44
1
作者 陈海泓 孙枢 +4 位作者 李继亮 王清晨 彭海波 徐树桐 许靖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1-210,共10页
雪峰山具有碰撞型造山带的特征。造山作用发生在中生代。根据碰撞造山带的薄壳板块构造模式,可以划分出俯冲壳楔,仰冲壳楔与构造混杂岩三个基本单元。作为俯冲壳楔的杨子板块由前陆盆地与前陆褶冲带所表征,而作为仰冲壳楔的华南板块则... 雪峰山具有碰撞型造山带的特征。造山作用发生在中生代。根据碰撞造山带的薄壳板块构造模式,可以划分出俯冲壳楔,仰冲壳楔与构造混杂岩三个基本单元。作为俯冲壳楔的杨子板块由前陆盆地与前陆褶冲带所表征,而作为仰冲壳楔的华南板块则以刚性基底推覆体与盖层推覆体所标示,以往称之为板溪群的岩石似应根据其构造特征划分为刚性基底推覆体(具 Smith 地层学意义)和陆壳碰撞作用形成的构造混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 中生代 造山作用 大地构造
下载PDF
华南早三叠世的古地磁学与大地构造 被引量:54
2
作者 陈海泓 孙枢 +4 位作者 李继亮 许靖华 Maja.Haag Jom Dobson Friedrich Heller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9,共9页
从华南几个具代表性地点的下三叠统灰岩中,获得了有意义的古地磁学初步结果.这些结果支持华南存在分离板块的设想.根据新近获得的地质与古地磁学证据,推断华南存在4个岩石图板块.它们是扬子(D=232.4°,I=-11.... 从华南几个具代表性地点的下三叠统灰岩中,获得了有意义的古地磁学初步结果.这些结果支持华南存在分离板块的设想.根据新近获得的地质与古地磁学证据,推断华南存在4个岩石图板块.它们是扬子(D=232.4°,I=-11.8°,K=28.2,α95=5.5°),湘桂(D=198.0°,I=32.2°,α95=12.9°),华夏(D=88.0°,I=13.0°,K=20.1,α95=9.1°)和海南(上二叠统D=338.2°,I=15.9°,K=10.2,α95=14.3°)板块.4个板块的古地磁极位分散,纬度差明显,并存在碰撞后的局部与区域性的旋转作用,尤其是顺时针旋转.华南早中生代的大地构造可理解为4个来自古特提斯和冈瓦纳的岩石圈碎块与欧亚大陆聚合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古地磁学 大地构造
下载PDF
多岛海型造山作用——以华南印支期造山带为例 被引量:58
3
作者 陈海泓 肖文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A08期95-102,共8页
大陆造山带大多数形成于弧弧碰撞及其弧后盆地衰缩作用,其古地理格局为多岛海。今日的东南亚是多岛海大地构造的现实模型,其中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的板块边界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班达—巽它弧以南和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弧以东。介于前缘弧和... 大陆造山带大多数形成于弧弧碰撞及其弧后盆地衰缩作用,其古地理格局为多岛海。今日的东南亚是多岛海大地构造的现实模型,其中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的板块边界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班达—巽它弧以南和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弧以东。介于前缘弧和欧亚大陆之间的是众多的残余弧和弧后盆地。其中有些盆地仍然是海底扩张的中心,一些是不再活动的海盆,也有些海盆正在遭受挤压作用,而一些海盆则已经完全被弧后衰缩作用所消减。位于这些盆地之间的是残余弧,沉降的残余弧顶部的沉积层序类似于被动陆缘。华南大地构造可用多岛海模式予以解释。华南造山带的大地构造相分析、沉积相分析和古地磁等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大多数是弧弧碰撞作用所形成的碰撞型造山带,二叠—三叠纪的古地理存在着与东南亚今天类似的多岛海格局。临沧弧和华夏弧可能为华南多岛海的前缘弧,起着与今天欧亚大陆的印度尼西亚弧相类似的作用。多岛海古地理格局可能出现于泥盆纪以后,华南板块发生裂解,所形成的弧后盆地大多数于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发生衰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岛海型 造山作用 弧后盆地 造山带 印支期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海泓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231-1232,共2页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护理 不良反应 诊断
下载PDF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海泓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疗效评估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海泓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1期41-43,共3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方法对实验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年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服药依从性、饮食习惯、日常运动、心理素质、自我监测、对并发症的认识6个...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疗效。方法对实验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年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服药依从性、饮食习惯、日常运动、心理素质、自我监测、对并发症的认识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糖尿病患者在服药依从性、饮食习惯、日常运动、心理素质、自我监测、对并发症的认识以及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综合护理干预 疗效
下载PDF
青海省阿尼玛卿带布青山蛇绿混杂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55
7
作者 边千韬 罗小全 +5 位作者 李涤徽 赵大升 陈海泓 徐贵忠 常承法 高延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55,共11页
布青山蛇绿混杂岩位于阿尼玛卿带西段,它是由早古生代和早石炭世—早二叠世两期蛇绿岩组成的复合蛇绿混杂岩带。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高镁,∑REE是球粒陨石的0.2~0.65倍,HREE是球粒陨石的0.28~0.32倍,属亏损的大洋... 布青山蛇绿混杂岩位于阿尼玛卿带西段,它是由早古生代和早石炭世—早二叠世两期蛇绿岩组成的复合蛇绿混杂岩带。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高镁,∑REE是球粒陨石的0.2~0.65倍,HREE是球粒陨石的0.28~0.32倍,属亏损的大洋岩石圈地幔。早古生代蛇绿岩中辉长岩、辉绿岩和玄武岩等镁铁质岩主要具N-MORB性质,少量具T-MORB性质。早石炭世—早二叠世蛇绿岩中玄武岩也主要具N-MORB性质、少量具T-MORB性质。它们均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本区曾存在成熟的早古生代洋盆和古特提斯洋盆,有更复杂的构造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地球化学 古特提斯 阿尼玛卿带 形成环境 玄武岩
下载PDF
碰撞造山带的碰撞事件时限的确定 被引量:70
8
作者 李继亮 孙枢 +4 位作者 郝杰 陈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吴继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5-320,共6页
在造山带研究中,引发变形作用和山脉隆升的造山作用的时代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在,Sttile的造山幕术语已经被人们摈弃了,但是,迄今还有不少地质学家沿用诸如印支运动、燕山造山作用和喜马拉雅造山幕之类的术语。碰撞造山作用是... 在造山带研究中,引发变形作用和山脉隆升的造山作用的时代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在,Sttile的造山幕术语已经被人们摈弃了,但是,迄今还有不少地质学家沿用诸如印支运动、燕山造山作用和喜马拉雅造山幕之类的术语。碰撞造山作用是一个在碰撞事件之后的均变过程。碰撞事件没有遗留下任何可以观察到的地质记录,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碰撞事件发生前和发生后产生的地质记录来限定碰撞事件的时代范围。在本文中,运用大洋岩石圈消减过程中的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来限定碰撞下限,运用碰撞后同造山时期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及磨拉石沉积作用来作为碰撞事件的时代上限。所有这些时代标志都是依据地质观察提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造山作用 碰撞事件 造山带 时限
下载PDF
阿尼玛卿蛇绿岩带花岗—英云闪长岩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50
9
作者 边千韬 罗小全 +2 位作者 陈海泓 赵大升 李涤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20-426,共7页
对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布青山段花岗—英云闪长岩进行的锆石 U— Pb同位素定年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 ,该岩体锆石 U— Pb年龄为 40 2± 2 4 Ma,归属加里东末期 ,并非二叠 -三叠纪同造山岩浆活动的产物 ;岩石属钙碱系列 ,具岛弧花岗岩特... 对阿尼玛卿蛇绿岩带布青山段花岗—英云闪长岩进行的锆石 U— Pb同位素定年及岩石化学研究表明 ,该岩体锆石 U— Pb年龄为 40 2± 2 4 Ma,归属加里东末期 ,并非二叠 -三叠纪同造山岩浆活动的产物 ;岩石属钙碱系列 ,具岛弧花岗岩特征 ,暗示着本区在早古生代发生过洋壳俯冲及岛弧岩浆活动事件 ,并为本区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存在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带 英云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铀-铅位素定年
下载PDF
论碰撞造山带的分类 被引量:42
10
作者 李继亮 孙枢 +3 位作者 郝杰 陈海泓 侯泉林 肖文交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近年来碰撞造山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碰撞造山带分类奠定了基础。1992年,Sengor提出了一个三分法的分类。但是,这个分类不能涵盖所有的碰撞造山带,同时其内部还有重叠。本文主要依据参与碰撞的单元,即板块、微板块、... 近年来碰撞造山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碰撞造山带分类奠定了基础。1992年,Sengor提出了一个三分法的分类。但是,这个分类不能涵盖所有的碰撞造山带,同时其内部还有重叠。本文主要依据参与碰撞的单元,即板块、微板块、前缘弧、残留弧和增生弧,提出一个新的分类方案,即将碰撞造山带分为陆-陆,陆-前缘弧,陆-残留弧,陆-增生弧,弧-弧,陆-弧-陆6种类型。从世界各地的碰撞造山带来看,陆-陆碰撞型是很少见的,也就是说,威尔逊旋回不论在现代还是古代地质历史上都是罕有发生的,而大多数碰撞造山带都是非威尔逊旋回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造山带 非威尔逊旋回 碰撞单元 分类
下载PDF
阿尼玛卿山早古生代和早石炭-早二叠世蛇绿岩的发现 被引量:40
11
作者 边千韬 罗小全 +3 位作者 李红生 陈海泓 赵大升 李涤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3-524,共2页
关键词 蛇绿岩 早石炭世 早二叠世 早古生代
下载PDF
南华夏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证据 被引量:78
12
作者 李继亮 孙枢 +3 位作者 许靖华 陈海泓 彭海波 王清晨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7-225,共9页
华南的大地构造有两种解释,一种可称为加里东造山模式,另一种可称为华南阿尔卑斯模式。前者认为华南是一个早古生代造山带,其后便成为准地台。中生代时受到活化导致盖层与基底的褶皱、断裂、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但这个模式不能解释许... 华南的大地构造有两种解释,一种可称为加里东造山模式,另一种可称为华南阿尔卑斯模式。前者认为华南是一个早古生代造山带,其后便成为准地台。中生代时受到活化导致盖层与基底的褶皱、断裂、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但这个模式不能解释许多地质事实。 本文继许靖华等(1987)的模式之后,给出了一些新证据,其中包括皖赣蛇绿混杂岩、蓝田、西山和乐平构造窗以及庐山飞来峰。这些证据为华南的三叠纪造山作用和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构造演化 构造窗 飞来峰
下载PDF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麻粒岩相岩石中早期残留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变质作用条件 被引量:16
13
作者 仝来喜 刘小汉 +4 位作者 张连生 陈海泓 任留东 王彦斌 赵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7-138,共12页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出露的麻粒岩相泥质片麻岩和镁铁质麻粒岩经历了复杂的变形变质历史。代表前进的增厚事件的早期残留变质构造D1形成于1000Ma(Grenvilian)期间。对应于D1的变质峰期M1的变质组合以泥质片麻岩的...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出露的麻粒岩相泥质片麻岩和镁铁质麻粒岩经历了复杂的变形变质历史。代表前进的增厚事件的早期残留变质构造D1形成于1000Ma(Grenvilian)期间。对应于D1的变质峰期M1的变质组合以泥质片麻岩的石榴石和尖晶石变斑晶中的堇青石和夕线石包裹体以及镁铁质麻粒岩的石榴石变斑晶中的斜方辉石和斜长石包裹体为特征。在该区斯托尼斯半岛的紫苏黑云石英岩的粗粒紫苏辉石中发现了包裹的假蓝宝石+磁铁矿和假蓝宝石+尖晶石+夕线石+磁铁矿+石英组合,这种假蓝宝石又包裹更细粒的尖晶石包裹体。石榴石-斜方辉石温度计及石榴石-斜方辉石-斜长石-石英压力计的计算表明M1变质作用最大的P-T条件为0.95GPa和870℃。这些早期残留的矿物组合指示了其变质作用具有逆时针近等压冷却(IBC)的P-T演化特征,反映了它们的形成是一个埋深期间前进加热的进变质作用过程。本文得出该区M1(1000Ma)变质作用的逆时针(IBC)P-T轨迹可能与已存在的大陆壳下面的岩浆底侵作用及地壳内大量岩浆物质的侵入和结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 麻粒岩相岩石 残留矿物组合 变质作用
下载PDF
CT受检者的护理
14
作者 陈海泓 王志星 《实用医技杂志》 1997年第9期704-705,共2页
我院自1994年引进螺旋CT机以来,因其检查速度快、无创伤,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而倍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信赖。护理工作是CT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护理配合,是CT检查顺利进行和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
关键词 CT受检者 护理 CT
下载PDF
松辽盆地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区、沉积环境和原型盆地构造环境的反映 被引量:7
15
作者 闫全人 高山林 +5 位作者 王宗起 李继亮 肖文交 侯泉林 闫臻 陈海泓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0-500,共1页
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其物源区控制,不同构造环境下的沉积岩具有明显不同的物源区、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因此,可以运用碎屑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判别其物源区。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沉积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环境 成盆动力机制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的湖泊风暴沉积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山林 陈海泓 +2 位作者 窦伟坦 邵东波 蔺宏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12期758-762,共5页
首次详细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三叠世晚期延长组长二段湖泊相风暴岩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本区湖泊风暴沉积体系模式,并探讨了三叠世末期风暴岩发育的构造与气候背景及其分布规律,重新确定了长二段沉积期的湖泊边界和古地理格局。同时... 首次详细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三叠世晚期延长组长二段湖泊相风暴岩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本区湖泊风暴沉积体系模式,并探讨了三叠世末期风暴岩发育的构造与气候背景及其分布规律,重新确定了长二段沉积期的湖泊边界和古地理格局。同时指出风暴岩发育区是良好岩性或构造一岩性圈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湖泊 风暴沉积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湖南黔阳镁铁-超镁铁质岩Sm-Nd年龄测定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新华 程海 +1 位作者 陈海泓 Martin Meier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91-393,共3页
本文首次报导湘西黔阳一怀化地区隘口岩体全岩Sm-Nd等时年龄为890±104Ma,钕同位素初始比值为ε_Nd(T)=+1.63±1.90。样品的岩矿地球化学体系表明,岩体源自略亏损的地幔原区,并非为典型的反映大洋成因的蛇绿岩套,而更可能是晚... 本文首次报导湘西黔阳一怀化地区隘口岩体全岩Sm-Nd等时年龄为890±104Ma,钕同位素初始比值为ε_Nd(T)=+1.63±1.90。样品的岩矿地球化学体系表明,岩体源自略亏损的地幔原区,并非为典型的反映大洋成因的蛇绿岩套,而更可能是晚元古宙江南碰撞造山带中段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弧后盆地开张初期产物。这一推论对研究华南地区构造演化史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岩 年龄 镁铁-超镁
下载PDF
浙西北二叠、三叠纪浊积岩系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海清 陈海泓 +1 位作者 李继亮 肖文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3-132,T001,共11页
对浙西北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及下三叠统政棠组沉积特征、生物生态等的研究表明,长兴组、大隆组和政棠组为一套浊积岩系沉积,沉积背景为一向东南倾斜的被动大陆边缘,印支期造山作用使其发生了强烈的前陆褶皱-冲断变形,岩石地球化学... 对浙西北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及下三叠统政棠组沉积特征、生物生态等的研究表明,长兴组、大隆组和政棠组为一套浊积岩系沉积,沉积背景为一向东南倾斜的被动大陆边缘,印支期造山作用使其发生了强烈的前陆褶皱-冲断变形,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浊积岩沉积时期,推测可能存在部分来源于晚元古代岛弧和晚元古代造山带的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三叠纪 浊积岩系 大地构造 沉积岩
下载PDF
中国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1952—1997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家海 陈海泓 《上海经济研究》 1999年第10期37-42,64,共7页
本专题研究报告的任务,并不是要对中国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作出系统的理论和政策分析,而仅在于将50年代初以来这一重要的体制和政策领城的基本事实作一个梳理,并且仅限于总量方面的描述.通常,我们把只涉及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转... 本专题研究报告的任务,并不是要对中国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作出系统的理论和政策分析,而仅在于将50年代初以来这一重要的体制和政策领城的基本事实作一个梳理,并且仅限于总量方面的描述.通常,我们把只涉及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称为“狭义的财政转移支付”,而把既包括上级政府时下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也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收入转移支付,称为“广义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本文中,我们的研究重点是狭义的财政转移支付,其中主要是中央财政对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政府间 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支出
下载PDF
浙西北地区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构造变形样式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初步研究
20
作者 肖文交 李继亮 +1 位作者 陈海泓 何海清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1995年第1期36-44,共9页
浙西下三叠系统政棠组(T_1zh)发育有典型的鲍马序列,是一套深水相浊积岩建造;区域构造环境初步分析表明浙西北地区具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楔特征。下三叠系统政棠组(T_1zh)与二叠系协调变形,其构造变形样式总体上以向西北逆冲的冲褶席(duple... 浙西下三叠系统政棠组(T_1zh)发育有典型的鲍马序列,是一套深水相浊积岩建造;区域构造环境初步分析表明浙西北地区具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楔特征。下三叠系统政棠组(T_1zh)与二叠系协调变形,其构造变形样式总体上以向西北逆冲的冲褶席(duplex)^+为特征,变形强度自南东向北西呈递减趋势。上三叠统乌灶组(T_3w)为含煤陆相磨拉石盆地建造,变形样式以宽缓褶皱和逆断层组合为主。该区大地构造相主要为前陆褶皱冲断带相,而土三叠统乌灶组(T_3w)为前陆磨拉石盆地相,二者对浙西北地区早中生代造山作用的研究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马序列 变形样式 前陆褶皱冲断带 早中生代造山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