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膜结外边缘区淋巴瘤误诊为亚急性期硬膜下血肿1例报告
1
作者 万翠霞 陈会林 +2 位作者 杨志企 陈湘光 江桂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85-186,共2页
1病例女,72岁,反复头晕数月,3天前不慎摔倒来诊。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2021年3月19日门诊CT平扫(图1)发现右额顶部颅骨内板下见一新月形稍高密度影,邻近脑实质受压移位。次日头颅MR平扫(图2)示右额顶部颅骨内板下见一弧形... 1病例女,72岁,反复头晕数月,3天前不慎摔倒来诊。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2021年3月19日门诊CT平扫(图1)发现右额顶部颅骨内板下见一新月形稍高密度影,邻近脑实质受压移位。次日头颅MR平扫(图2)示右额顶部颅骨内板下见一弧形T_(1)WI稍低信号、T_(2)WI等/稍低信号影,DWI呈稍高信号,ADC值减低;右额顶叶部分脑沟内见少许线性T_(2)WI/flair稍高信号影。影像拟诊:(1)亚急性期硬膜下血肿;(2)脑膜炎可能。2021年4月3日CT复查(图3)提示右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同前。患者头晕、肢体乏力症状加重,并出现头痛。2021年12月28日CT(图4)发现右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新月形稍高密度影范围较前扩大。2021年12月31日MR平扫及增强(图5)提示右额顶部颅骨内板下新月形异常信号影较前扩大,增强后均匀中-明显强化,考虑恶性肿瘤;右额顶叶部分脑沟内线性T_(2)WI/flair稍高信号影同前;右额顶叶新发斑片状T_(1)WI稍低信号、T_(2)WI稍高信号影,DWI呈等信号,增强后无强化,考虑肿瘤浸润可能。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加重故行脑病损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边缘区淋巴瘤 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联合ADC组学标签和激素受体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化解
2
作者 李小苑 杨志企 +5 位作者 陈湘光 陈寿让 温伟华 杨宇扬 戴卓智 陈小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联合ADC图组学标签和激素受体模型来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方法共收集了165例NC前行DWI检查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年龄在28-70岁之间。基于ADC共提取了396个组学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比较病理完全缓... 目的探讨使用联合ADC图组学标签和激素受体模型来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病理完全缓解的价值。方法共收集了165例NC前行DWI检查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年龄在28-70岁之间。基于ADC共提取了396个组学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比较病理完全缓解和病理部分缓解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将有差异临床特征和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纳入logistic回归以建立模型。使用ROC曲线和决策曲线来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激素受体表达状态在病理完全缓解和病理部分缓解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ADC图组学标签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预测乳腺癌NC病理完全缓解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和0.639。基于联合ADC图组学标签和激素受体建立的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预测乳腺癌NC病理完全缓解的AUC分别为0.904和0.789。联合模型的临床获益高于基于ADC图组学标签模型。结论联合ADC图学标签和激素受体建立的联合模型对预测乳腺癌NC病理完全缓解具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激素受体 影像组学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胃间质瘤危险度分级评估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谢诚瑶 刘军 +2 位作者 万翠霞 凌文峰 陈湘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22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胃间质瘤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胃间质瘤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扫描,统计多层螺旋检查CT胃间质瘤不同危险等级的检出情况,分析不同危险等级的胃间质瘤CT... 目的:观察胃间质瘤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胃间质瘤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扫描,统计多层螺旋检查CT胃间质瘤不同危险等级的检出情况,分析不同危险等级的胃间质瘤CT征象及长短径比值(LD/SD)值,并对多层螺旋CT征象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本次78例胃间质瘤患者多层螺旋CT检出最大径2.5(1.5,5.0)cm,短径2.0(1.0,3.9)cm,危险分级:极低37例,低21例,中度14例,高度6例;不同危险等级的胃间质瘤LD/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将危险分级极低与危险分级低的肿瘤作为较低危险度肿瘤。通过多层螺旋CT征象单因素分析,发现较低危险度肿瘤与中高危险度肿瘤在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囊变坏死、溃疡、钙化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肿瘤部位、强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胃间质瘤临床诊断工作中发现,选择多层螺旋CT时对于肿瘤的位置、边界、生长形式、强化方式、囊变坏死、溃疡等特征具有诊断特异性,是影响其危险程度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征象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在诊断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与浆液性囊腺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湘光 杨志企 黄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98-701,共4页
探讨宝石能谱CT在鉴别诊断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与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S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胰腺囊腺肿瘤临床资料,均给予宝石能谱CT检... 探讨宝石能谱CT在鉴别诊断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MCN)与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S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胰腺囊腺肿瘤临床资料,均给予宝石能谱CT检查,比较MCN与SCA的临床特征、不同能量水平CT值、不同扫描期下配对基物质浓度、宝石能谱CT检测与术后病理符合率。结果临床特征:MCN年龄、病灶直径、有症状例数明显高于SCA(t=6.472~8.284,P〈0.05);不同能量水平CT值:MCN动脉期40 ke V、50 ke V、60 ke V、70 ke V时,门静脉期40 ke V、50 ke V、60 ke V时,CT值均明显高于SCA(t=2.093~6.785,P〈0.05);配对基物质浓度:MCN动脉期钙(水)、水(钙)、碘(水)、水(碘)浓度均明显高于SCA,门静脉期钙(水)、碘(水)浓度均明显高于SCA(t=2.071~7.124,P〈0.05);术后病理检测符合率:宝石能谱CT检出黏液性12例,检出浆液性20例,与术后病理检出相符30例,符合率93.75%(30/32)。结论胰腺MCN与SCA宝石能谱CT有明显的不同特征,通过对不同能量CT值、不同期相配对基物质浓度的比较,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MCN与SCA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能谱CT 胰腺囊性肿瘤 CT值 配对基物质浓度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湘光 杨志企 黄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2期44-45,共2页
目的对比多排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6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多排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多排螺旋CT检查甲状腺癌灵敏... 目的对比多排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6例疑似甲状腺癌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多排螺旋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多排螺旋CT检查甲状腺癌灵敏度70.73%和准确度68.37%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54.88%、5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多排螺旋CT在诊断甲状腺癌中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湘光 林裕霖 于昭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0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0例甲状腺病变通过16层螺旋CT机对其所实行的灌注成像,和对灌注成像所形成的参数的分析与判断,提高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检出率。结果 24例出现不均匀明显强化现象,其中...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30例甲状腺病变通过16层螺旋CT机对其所实行的灌注成像,和对灌注成像所形成的参数的分析与判断,提高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检出率。结果 24例出现不均匀明显强化现象,其中5例存较均匀强化,12例为合并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是对于组织功能进行评价的主要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 TDC曲线 甲状腺恶性病变
下载PDF
不同能量模式对门静脉系统血管能谱CT成像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湘光 杨志企 吴海辉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504-505,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模式对门静脉系统血管能谱CT成像质量的比较。方法:选取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均进行能谱CT扫描,对照组患者采取混合能量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单能量模式... 目的:研究不同能量模式对门静脉系统血管能谱CT成像质量的比较。方法:选取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5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均进行能谱CT扫描,对照组患者采取混合能量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单能量模式。比较两组门静脉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比较两组CT检查的肝内门静脉和肝外门静脉对比噪声及图像噪声。结果:观察组的主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肝内门静脉和肝外门静脉对比噪声及图像噪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能量模式CT检查能够明显提高门静脉系统CT的成像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能量模式 门静脉系统血管 能谱CT成像质量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在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供血比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湘光 杨志企 邓君良 《哈尔滨医药》 2018年第5期429-430,共2页
目的研究CT能谱成像在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供血比例的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0至2017年6月间我院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150例,其中小肝癌患者83例,肝硬化结节患者67例,将其分为小肝癌组和肝硬化结节组,另取同期入院的无肝脏疾病患者7... 目的研究CT能谱成像在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供血比例的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0至2017年6月间我院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150例,其中小肝癌患者83例,肝硬化结节患者67例,将其分为小肝癌组和肝硬化结节组,另取同期入院的无肝脏疾病患者70例作为正常组,三组均接受肝脏CT能谱扫描,比较三组碘(水)浓度、NIC(动脉期)、NIC(门静脉期)及供血比例。结果小肝癌组和肝硬化结节组的NIC(门静脉期)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供血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肝硬化结节组NIC(动脉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小肝癌组NIC(动脉期)、NIC(门静脉期)明显低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而供血比例明显高于肝硬化结节组(P<0.05),三组动脉期、门静脉期的碘(水)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能谱CT通过定量分析NIC并计算肝脏供血比例对小肝癌与肝硬化结节患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能谱成像 小肝癌 肝硬化结节 供血比列
下载PDF
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36例临床观察
9
作者 陈湘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间梅州市人民医院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脑出血在床旁行锥颅钻孔治疗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间梅州市人民医院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脑出血在床旁行锥颅钻孔治疗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主要并发症情况,总结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结果①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组36例患者治疗后存活30例,死亡6例,病死率16.7%;对照组36例患者治疗后存活21例,死亡15例,病死率41.7%,两种方法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肾功能衰竭3例,肺感染7例,消化道出血5例;观察组出现并发症9例,其中肺部感染5例,消化道出血4例。③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5例,Ⅱ级14例,Ⅲ级7例,Ⅳ级4例,Ⅴ级6例;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1例,Ⅱ级5例,Ⅲ级11例,Ⅳ级4例,Ⅴ级15例,两组数据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架下定位锥颅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CT 锥颅钻孔引流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分期的列线图预测胃癌脉管浸润的价值 被引量:14
10
作者 范晓东 陈小凤 +4 位作者 廖玉婷 范伟雄 陈湘光 朱志强 杨志企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和TNM分期的列线图预测胃癌脉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60例术前行上腹部CT增强检查且行术后胃癌LVI状态评估的病人,男109例,女51例,平均年龄(62.23±10.74)岁。160例病人(包括...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和TNM分期的列线图预测胃癌脉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60例术前行上腹部CT增强检查且行术后胃癌LVI状态评估的病人,男109例,女51例,平均年龄(62.23±10.74)岁。160例病人(包括LVI阴性者92例,阳性者68例)按照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12例)和测试集(48例);其中,训练集中LVI阴性者60例、阳性者52例,测试集中LVI阴性者32例、阳性者16例。基于增强CT影像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并计算Radscore。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LVI阳性组和阴性组间临床病理特征[病人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AJCC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和影像组学标签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临床影像联合模型和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和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并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采用决策曲线评价影像组学模型和列线图的临床净获益。分别基于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的数据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进行验证。结果LVI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肿瘤T分期、N分期、AJCC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LVI阳性组的Radscore高于阴性组(P<0.05)。在测试集中,基于T分期、N分期、AJCC分期和Radscore的临床影像联合模型预测LVI的AUC值、准确度和特异度较影像组学模型分别提高了8.2%、18.2%和21.9%。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应用联合模型的临床净获益优于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的列线图显示Radscore得分最高,其次是AJCC分期,最后是N分期和T分期。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的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联合T分期、N分期、AJCC分期和增强CT的Radscore建立的列线图能够成功预测胃癌L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脉管浸润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与临床模型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效能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程凤燕 杨志企 +4 位作者 廖玉婷 杨佳达 陈湘光 范伟雄 陈小凤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8-402,414,共6页
目的比较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以及基于临床特征模型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91例行乳腺癌NAC并有疗效病理评估结果的女性病人,平均年龄(48.4... 目的比较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的影像组学模型以及基于临床特征模型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91例行乳腺癌NAC并有疗效病理评估结果的女性病人,平均年龄(48.45±9.49)岁。将91例病人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组(63例)和验证组(28例)。2组均进行NAC疗效病理评估,训练组中PCR者16例、病理部分缓解(PPR)者47例,验证组中PCR者7例、PPR者21例。所有病人均在NAC前行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对病人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基于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建立临床模型。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构建DCE模型和ADC模型,计算相应模型影像组学评分(DCE-Radscore和ADC-Radscore)。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训练组和验证组中PCR者和PPR者间的临床特征和影像组学评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并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AUC)。采用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训练组中,PCR者的ER、PR阴性率、DCE-Radscore均高于PPR者(均P<0.05),并在验证组中得到验证(P<0.05)。训练组中PCR者的ADC-Radscore高于PPR者(P<0.05),但未得到验证组验证(P>0.05)。训练组中,临床模型预测PCR的AUC值(0.823)及敏感度(0.875)最高,其次是ADC模型,DCE模型最低(AUC为0.750,敏感度为0.688)。验证组中,临床模型预测PCR的AUC值最高(0.793)而敏感度(0.571)最低,ADC模型AUC(0.639)最低但敏感度(1.000)最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应用临床模型具有最大的净获益,其次是ADC模型,DCE模型最低。结论ADC模型、DCE模型和临床模型均能预测PCR,其中临床模型预测效能和净获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新辅助化疗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运动平板试验评价的心肌缺血与冠脉狭窄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强 李存仁 +1 位作者 陈湘光 田文芬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研究运动平板试验评价的心肌缺血与冠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我院1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冠脉CT检查结果分为A组(狭窄<50%)、B组(狭窄50%~75%)、C组(狭窄>75%)三组,每组均50例。比较三组患者病变部位、冠脉狭窄率,运动... 目的:研究运动平板试验评价的心肌缺血与冠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我院1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冠脉CT检查结果分为A组(狭窄<50%)、B组(狭窄50%~75%)、C组(狭窄>75%)三组,每组均50例。比较三组患者病变部位、冠脉狭窄率,运动试验患者ST段压低状况,采用Spearman法分析运动平板阳性率与冠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与B组比较,C组冠脉直径狭窄率[(63.64±4.21)%比(66.71±4.46)%]及参考段血管直径[(2.92±0.23)mm比(3.03±0.21)mm]明显增加(P<0.05或<0.01);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A、B、C三组运动试验中ST段压低出现时间明显缩短[(712.3±202.7)s比(602.3±210.4)s比(501.2±236.1)s];持续时间[(425.4±200.5)s比(520.8±205.8)s比(603.4±198.4)s]、运动试验阳性率(64.00%比82.00%比92.00%)明显增加;C组ST段压低幅度明显大于A组[(2.4±1.1)mV比(1.9±0.8)mV],P<0.05或<0.01。Spearman分析显示:运动试验阳性率(心肌缺血率)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r=3.425,P=0.126)。结论:尽管运动平板试验对于心肌缺血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冠状狭窄程度和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并无明显相关性,值得临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稳定型 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伟君 陈湘光 +1 位作者 张宇 熊波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10期1629-163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在急诊胸痛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急诊收治的162例胸痛患者进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和血管造影成像,并对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曲面重组、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raphy,MSCT)在急诊胸痛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急诊收治的162例胸痛患者进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和血管造影成像,并对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曲面重组、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观察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结果:急诊收治的162例胸痛患者中,所有患者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左右主干及主要分支、胸主动脉以及肺动脉段以上分支。发现冠状动脉狭窄者129例(79.6%),主动脉夹层18例(11.1%),肺动脉栓塞15例(9.3%)。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一次性完成对常见胸痛病因的鉴别诊断,迅速提供清晰、高质图像,是急诊胸痛患者的理想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急诊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狭窄 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志强 陈君秀 陈湘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8期101-102,共2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和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差异,为临床小肠疾病诊断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确定为小肠肿瘤、克罗恩病、肠...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和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差异,为临床小肠疾病诊断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经过手术病理诊断确定为小肠肿瘤、克罗恩病、肠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和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定位符合率上,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性符合率上,胃肠道造影检查方法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小肠类疾病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采用胃肠道造影技术进行诊断的方法相比较,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诊断小肠类疾病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小肠造影 小肠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及MRI在外伤性视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志强 陈湘光 范伟雄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外伤性视神经病(TON)的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TON患者50例,采用三维重建CT技术及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扫描进行术前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术... 目的探讨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MRI)对外伤性视神经病(TON)的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TON患者50例,采用三维重建CT技术及磁共振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扫描进行术前诊断,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术后采用STIR序列扫描评估视神经减压情况。结果螺旋CT检出率90.0%(45/50)与MRI检出率88.0%(44/5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检查视神经管骨折部位管前型10例,半管型13例,全管型19例,蝶鞍型3例,MRI检查视神经损伤类型水肿23例,鞘膜下出血6例,移位1例,萎缩19例,二者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行减压术后经磁共振STIR序列扫描,70.0%(35/50)的患者视神经损伤明显改善,16.0%(8/50)改善不明显,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水肿或萎缩,另有14.0%(7/50)无改善,眼球内陷,存在水肿、出血或萎缩。结论三维重建CT技术可清晰显示视神经管骨折,并准确定位,STIR序列扫描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准确判断视神经损伤情况,并具有评估视神经减压情况的作用,二者结合诊断,可为临床制订合理诊疗方案提供更加充分和实用的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病 螺旋CT MRI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与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检出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志强 陈君秀 陈湘光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4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检出的临床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53例原发性肝癌且采取过螺旋CT与MRI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症、检出和确定病灶相... 目的探讨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原发性肝癌病灶检出的临床比较。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53例原发性肝癌且采取过螺旋CT与MRI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症、检出和确定病灶相关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RI诊断率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临床诊断结果,采用MRI检查优于采取螺旋CT进行原发性肝癌病灶诊断,对于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螺旋CT 磁共振成像 病灶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凌文峰 陈湘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2期1492-149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病理切片证实甲状腺疾病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先对两组进行CT常规平扫,然后再进行灌注成像,对比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病理切片证实甲状腺疾病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先对两组进行CT常规平扫,然后再进行灌注成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强化峰值的平均值。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BF、BV、MT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CT灌注成像发现甲状腺疾病时甲状腺组织局部血流的灌注变化,这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技术 甲状腺病变 价值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分析及良恶性病理表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侯文忠 李恩 +1 位作者 卢善明 陈湘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表现,提高间质瘤的影像学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并相互对照分析。结果: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表现及影像学特征表现,提高间质瘤的影像学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理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并相互对照分析。结果: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发生于食管1例,贲门胃体连接部2例,胃41例,十二指肠5例,小肠11例。术后病理显示良性11例,恶性49例。所有患者经CT检查后,根据灶形态、边界、密度及强化形式等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其中25例为低危组,35例为高危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根据灶形态、边界、密度及强化形式等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能为临床合理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病理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能谱CT血管成像联合灌注成像在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裕霖 陈湘光 黄送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究能谱CT血管成像(CTP)联合灌注成像(CTA)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过程的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早期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CTP、CTA等检查,观察以及记录患者的狭窄、斑块等情况,... 目的:探究能谱CT血管成像(CTP)联合灌注成像(CTA)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过程的效果。材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早期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CTP、CTA等检查,观察以及记录患者的狭窄、斑块等情况,接着结合分期的衡量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患侧能谱曲线斜率(1.045±0.135)明显低于对侧,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患侧碘水含量(7.095±1.712)明显低于对侧,,对比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两个指标无明显差异。轻度狭窄、中度、重度的例数分别为46例、54例、28例。结论:应用能谱CT进行血管成像(CTP)联合灌注成像(CTA)检查,可清晰观察患者的血管狭窄、血流动力等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灌注成像 脑梗死 早期诊断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放联合经导管血栓内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钟志雄 陈湘光 刘添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20-520,共1页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经导管 溶栓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 性疾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联合 临床观察 常见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