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鲤科鱼类前方椎体的形成及其在系统发育上的意义
1
作者 陈湘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21,共9页
本文对九种鲤科鱼类与中国胭脂鱼幼体的前方椎体的发育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科鱼类的前方椎体发育是近似的,它们的魏氏小骨有共同的来源;魏氏复合骨由前方椎体上方的第二骨化中心形成,这个骨化中心与第三和第四上神经骨相当... 本文对九种鲤科鱼类与中国胭脂鱼幼体的前方椎体的发育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科鱼类的前方椎体发育是近似的,它们的魏氏小骨有共同的来源;魏氏复合骨由前方椎体上方的第二骨化中心形成,这个骨化中心与第三和第四上神经骨相当。另一方面,胭脂鱼幼体的第二椎体副突已与第四椎体的胸肋相接;魏氏复合骨的扩展是骨化中心背脊部均匀地发生的,这些与鲤科有着明显的不同。鲤科幼体的魏氏复合骨发育具有共同的特点,第二骨化中心的前方有一棘状物在早期出现,它代表了第三上神经骨伸出部份。但随后的发育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方式:一种为雅罗系鱼类所具有,即第二骨化中心以棘状物的扩展为主,前、后棘存在并有缝合线相连;另一种为鲃系鱼类所有,即第二骨化中心的发育以其背中部伸出的实心嵴突为主,仅有不发达的前棘,此系属于派生性结构。与魏氏复合骨相关的是2—3椎体间的关系也有相应的差别:雅罗系鱼类的幼体其2—3椎体间分离(仅鳑(鱼皮)亚科鱼类例外),而鲃系鱼类的幼体其2—3椎体愈合。由于幼体魏氏复合骨与椎体的特征比成体表现更为明显,它们在系统发育上能提供更为清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 鲤形目 前方椎体 系统发育
下载PDF
野生唐鱼在广东的再发现 被引量:27
2
作者 易祖盛 陈湘粦 +2 位作者 巫锦雄 余顺昌 黄慈恩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1-555,共5页
唐鱼 (TanichthysalbonubesLin)又称白云金丝、白云山鱼 ,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在发现时个体数量已属稀少 ;近代仅分布于广州白云山及附近的山溪中 ;近 2 0年来 ,无野外发现该种的报道 ,被认为野生种群已经灭绝。作者在 2... 唐鱼 (TanichthysalbonubesLin)又称白云金丝、白云山鱼 ,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在发现时个体数量已属稀少 ;近代仅分布于广州白云山及附近的山溪中 ;近 2 0年来 ,无野外发现该种的报道 ,被认为野生种群已经灭绝。作者在 2 0 0 3年 9月在广州的山溪中发现了该种的野生种群 ,并对该野生种群的形态、食性、生境、生长和繁殖做了初步研究 ,分析了致危因素 ,提出了保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鱼 个体数量 野生种群 致危因素 保育 繁殖 生长 白云山 灭绝 发现
下载PDF
20种鲤科鱼类同工酶的表型分析及有关进化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0
3
作者 朱蓝菲 陈湘粦 王祖熊 《水产学报》 CAS 1983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本文对20种鲤科鱼类的同工酶表型进行了分析比较。鲌亚科中存在几种不同的LDH同工酶表型,以各种LDH同工酶表型所组成的一些类群,反映出亚科水平中属间的亲缘关系。按同工酶的表型可将它们分为4个类群,这些类群的划分和进化趋异的过程是... 本文对20种鲤科鱼类的同工酶表型进行了分析比较。鲌亚科中存在几种不同的LDH同工酶表型,以各种LDH同工酶表型所组成的一些类群,反映出亚科水平中属间的亲缘关系。按同工酶的表型可将它们分为4个类群,这些类群的划分和进化趋异的过程是与经典的系统分类相一致的。按LDH同工酶表型的异同可将鲌亚科、密鲴亚科和鲢亚科的鱼类划分成两个主要的支系。一支鱼类是具有相同迁移率的LDH-A-4 同工酶,其中包括鲌亚科的多数鱼类,由LDH 同工酶的表型推断它们与雅罗鱼亚科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另一支鱼类则是具有相同迁移率的 LDH-B_4 同工酶,其中包括密鲴亚科和链亚科的鱼类,结果表明这支鱼类与鲌亚科的亲缘关系比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科 LDH同工酶 鲤科鱼类 进化 类群 表型 亲缘关系 雅罗鱼 划分 系统分类
下载PDF
彭泽鲫两个雌核发育克隆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良国 赵俊 +2 位作者 陈湘粦 董成稳 崔淼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80-786,共7页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直接制作肾细胞染色体标本 ,对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的亲本进行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分析。结果表明 ,彭泽鲫种群内的两个不同克隆存在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差异 ,其中克隆H包含 6条超数染色体在内的染...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直接制作肾细胞染色体标本 ,对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的亲本进行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分析。结果表明 ,彭泽鲫种群内的两个不同克隆存在染色体数目及组型差异 ,其中克隆H包含 6条超数染色体在内的染色体众数是 15 6 ,15 0条基本染色体的组型公式为 :4 2M +36SM +39ST +33T ,NF =2 2 8;克隆L包含 12条超数染色体在内的染色体众数是 16 2 ,15 0条基本染色体的组型公式为 :36M +45SM +33ST +36T ,NF =2 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雌核发育 染色体组型 超数染色体
下载PDF
尖鳍鲤的早期发育 被引量:20
5
作者 易祖盛 王春 陈湘粦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于 1993年 4月、1994年 5~ 6月分别采用连续观察法对尖鳍鲤受精卵、胚胎、仔、稚、幼鱼进行 6次观察、分析、绘图 ;于 1993~ 2 0 0 0年对胚胎发育某些时期进行多次重复观察和验证 ,并对尖鳍鲤与野鲤的早期发育过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 于 1993年 4月、1994年 5~ 6月分别采用连续观察法对尖鳍鲤受精卵、胚胎、仔、稚、幼鱼进行 6次观察、分析、绘图 ;于 1993~ 2 0 0 0年对胚胎发育某些时期进行多次重复观察和验证 ,并对尖鳍鲤与野鲤的早期发育过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1)受精卵具粘性 ,外径 1.2 4 1~ 1.2 5 4mm ,吸水后为 1.392~ 1.5 93mm ;2 )胚胎发育分 2 4个时期 ,水温 2 0℃时 ,历时 98.8h。在此过程中 ,卵裂形成桑椹形多细胞 ,原肠期主要出现胚环 ;3)仔鱼发育分卵黄囊期仔鱼和晚期仔鱼 2个阶段 ,共 13个时期 ,水温 2 4~ 2 8℃时 ,历时 15d。初孵仔鱼体长 (4.77± 0 .39)mm ,肌节 8+12 +12对 ,胸鳍形成 ,具有血液循环 ,活动能力较弱 ;4 )尖鳍鲤与野鲤早期发育过程相似 ,但胚胎发育卵裂时间、发育顺序、背鳍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鳍鲤 早期发育 胚胎发育 仔鱼 稚鱼 幼鱼
下载PDF
华南西部及海南岛美丽小条鳅种群遗传变异与亲缘地理 被引量:8
6
作者 丘城锋 林岳光 +2 位作者 庆宁 赵俊 陈湘粦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5-813,共9页
通过分析108尾采自华南西部12条水系的美丽小条鳅(Micronemacheilus pulcher)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生物地理格局。美丽小条鳅的cytb序列包含138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序列12.11%)。分子变异分析(AMO... 通过分析108尾采自华南西部12条水系的美丽小条鳅(Micronemacheilus pulcher)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生物地理格局。美丽小条鳅的cytb序列包含138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序列12.11%)。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分子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58.53%)和地理区内种群间(42.84%)。采用邻接法构建的39个单倍型的NJ系统树显示,12条水系的美丽小条鳅聚成两支。其中,广西沿海诸独立水系(防城河、峒中河、北仑河、南流江)和横穿广东和广西的西江水系与广东漠阳江和潭江水系关系密切;而海南岛万泉河和南渡江与广东鉴江水系关系密切。根据嵌套进化枝系地理分析(NCPA)推测,与越南毗邻的防城河周边地区可能是美丽小条鳅的扩散中心,该物种可由此区域通过两条途径扩散:1)沿西江水系向广西沿海独立水系至广东漠阳江和潭江水系扩散;2)向海南岛诸水系再至雷州半岛的鉴江水系扩散。在演化过程中,曾发生片断化事件、长距离建群和持续的分布区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小条鳅 细胞素色b基因 种群遗传 亲缘地理 华南西部 海南岛
下载PDF
广东地区宽鳍鱲种群遗传变异和亲缘地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晓旭 庆宁 +3 位作者 杨柯林 万彩霞 赵俊 陈湘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6-814,共9页
通过分析88尾采自广东境内9条水系的宽鳍鱲(Zacco platypus)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初步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地理格局。所测定的Cytb基因全序列长1140bp,其中变异位点98个,简约信息位点75个。共检测到33个单倍型,... 通过分析88尾采自广东境内9条水系的宽鳍鱲(Zacco platypus)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初步研究其种群遗传变异和地理格局。所测定的Cytb基因全序列长1140bp,其中变异位点98个,简约信息位点75个。共检测到33个单倍型,除鉴江种群只有1个单倍型外,其余8条水系均有多个单倍型。北江、流溪河、鉴江、北流河和罗定江等5个种群有共享单倍型Hap11,罗定江和北流河之间共享了单倍型Hap4,东江与流溪河共享Hap6,而韩江和榕江共享单倍型Hap29。种群单倍型多样性的平均值(h)为0.908,核苷酸多样性的平均值(π)为0.01961,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NJ树)显示,宽鳍鱲种群33个单倍型可分为2个分支,其中来自珠江水系(北江、东江、流溪河、罗定江和北流河)和广东西部独立入海水系(鉴江和漠阳江)的宽鳍鱲种群聚为一支(分支A),广东东部独立入海水系(韩江和榕江)种群聚为另外一支(分支B)。2分支间的遗传距离和碱基差异率均较高(0.0517—0.0549,5.35%—6.49%),明显大于分支A内(0.0012—0.0099,0.26%—2.11%)和分支B内的值(0.0027,1.58%),但远小于宽鳍鱲与外类群间的遗传距离和碱基差异率(0.0945—0.1912,8.77%—17.11%)。这表明分支A与B之间已有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分化程度未达到物种级水平。韩江和榕江的种群相对独立,推测可能与莲花山脉的阻隔有关。根据单倍型网络图推测,流溪河可能是广东中西部地区宽鳍鱲的扩散中心,分别向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和东江扩散,再向鉴江和漠阳江扩散;另外由扩散中心经东江到榕江再向韩江扩散。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38.50%,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66.24%。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皆表明广东境内9条水系的宽鳍鱲在整个种群上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明显的种群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鳍鱲 CYTB 种群变异 亲缘地理
下载PDF
倒刺鲃生活史各阶段的食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春 易祖盛 +1 位作者 林小涛 陈湘粦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1-107,共7页
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对分布在西江水系中上游广西柳江段龙江中的一种名贵经济鱼类——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生活史各发育阶段的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测定了倒刺鲃生活史各发育阶段的消化道指数、肠长... 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对分布在西江水系中上游广西柳江段龙江中的一种名贵经济鱼类——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生活史各发育阶段的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测定了倒刺鲃生活史各发育阶段的消化道指数、肠长指数、食物充塞度、肥满度等生物学参数。通过其食物组成、出现率和饵料类群变动或更替的数量特征,细分出倒刺鲃各发育阶段的食性特点:仔鱼和稚鱼阶段为杂食性偏动物食性;早期幼鱼为明显的杂食性;青年鱼则趋向于杂食偏植物食性;成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草食性鱼类。倒刺鲃幼龄及青年个体在周年中保持2·0~5·0的食物充塞度,而成鱼的摄食强度则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1月的平均充塞度只有0·3,在10月则为5·0。倒刺鲃幼龄个体周年中肥满度变化不明显,条件系数全年维持在2·201~2·406;青年个体周年中的肥满度5~8月间维持相对稳定,平均条件系数的变幅为2·337~2·365,但从9~12月,条件系数逐渐从2·451逐渐增大到2·852,在1~4月,条件系数逐渐从2·693减小到2·306;成鱼的肥满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的条件系数为1·775,12月的则高达2·894。在倒刺鲃的整个生活史中,藻类在消化道中的出现率均达100%,平均湿重百分比在25·0%以上,可能是其重要的食物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鲃 生活史 食性 杂食性 草食性
下载PDF
倒刺鲃胚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易祖盛 陈湘粦 +1 位作者 王春 林小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9,共5页
2001~2002年,采用连续观察法对倒刺(SpinibarbusdenticulatusdenticulatusOshima)人工授精的受精卵的发育进行观察,倒刺胚胎发育分为22个时期,成熟卵直径2.87~3.12mm,金黄色,沉性,具弱粘性。卵膜遇水后30~50s膨胀达最大,外膜径达... 2001~2002年,采用连续观察法对倒刺(SpinibarbusdenticulatusdenticulatusOshima)人工授精的受精卵的发育进行观察,倒刺胚胎发育分为22个时期,成熟卵直径2.87~3.12mm,金黄色,沉性,具弱粘性。卵膜遇水后30~50s膨胀达最大,外膜径达3.35~3.55mm。在水温(25±0.5)℃条件下,受精卵历时43h45min孵化,积温1093.75℃·h。初孵仔鱼全长(8.93±0.35)mm,肌节数为12+16+14;具心跳、血液循环,无色素,活动能力弱,沉于水底。与本亚科其他鱼类的发育比较,倒刺具有下列3个特点:第二极体明显;发育过程中没有尾泡期;眼基期有较多的肌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刺鲃 胚胎发育
下载PDF
尖鳍鲤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良国 赵俊 +1 位作者 崔淼 陈湘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采用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制备尖鳍鲤(CyprinusacutidorsalisWang)染色体标本,研究表明尖鳍鲤的染色体数目2n=100,核型公式为:28m+24sm+26st+22t,总臂数(NF)=152.
关键词 尖鳍鲤 染色体 肾细胞直接制片法 核型 人工养殖
下载PDF
异精效应在雌核发育彭泽鲫胚胎发育中的同工酶证据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俊 崔淼 陈湘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9,共7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 ,对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雌核发育彭泽鲫子代胚胎发育过程中四种同工酶 (EST ,LDH ,MDH ,ME)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的胚胎在MDH和LDH同工酶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MDH同...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 ,对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雌核发育彭泽鲫子代胚胎发育过程中四种同工酶 (EST ,LDH ,MDH ,ME)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和异源精子激发的胚胎在MDH和LDH同工酶表达上存在明显差异。MDH同工酶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在孵出期 ,异源精子激发的胚胎比同源精子激发的胚胎多出两条谱带MDH4’和MDH5’ ;LDH同工酶的差异表现为 :在原肠中期至肌肉收缩期的五个时期中 ,异源精子激发的胚胎比同源精子激发的胚胎多出 4条谱带 (LDH9’— 12’)。这种差异说明同源与异源精子对子代胚胎发育过程中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不同 ,可能属于“异精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精生物学效应 同工酶 彭泽鲫 雌核发育 胚胎发育
下载PDF
丰产鲫及其双亲肌蛋白和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淼 赵俊 +1 位作者 刘良国 陈湘粦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3,共4页
采用7 5%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研究了丰产鲫及其母本彭泽鲫和父本海鲤的肌肉蛋白以及心、肝、肾、脑、眼等五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结果发现:丰产鲫的肌肉蛋白和同工酶的电泳图谱与母本彭泽鲫相同而与父本海鲤... 采用7 5%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研究了丰产鲫及其母本彭泽鲫和父本海鲤的肌肉蛋白以及心、肝、肾、脑、眼等五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结果发现:丰产鲫的肌肉蛋白和同工酶的电泳图谱与母本彭泽鲫相同而与父本海鲤显著不同,因而认为丰产鲫是彭泽鲫雌核发育的产物,父本基因对子代成体同工酶表型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鲫 肌蛋白 同工酶 雄核发育 彭泽鲫 海鲤
下载PDF
水温和盐度对尖鳍鲤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赵俊 易祖盛 +1 位作者 陈湘粦 王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12,共3页
水温和盐度对尖鳍鲤胚胎发育的影响赵俊,易祖盛,陈湘粦,王春(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1)尖鳍鲤(CyprinusacutidorsalisWang,1976)是我国特有的能长期适应咸淡水生活的少数鲤科鱼类之... 水温和盐度对尖鳍鲤胚胎发育的影响赵俊,易祖盛,陈湘粦,王春(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1)尖鳍鲤(CyprinusacutidorsalisWang,1976)是我国特有的能长期适应咸淡水生活的少数鲤科鱼类之一,其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鳍鲤 水温 盐度 胚胎发育 人工繁殖
下载PDF
卷口鱼的年龄和生长 被引量:6
14
作者 崔淼 赵俊 陈湘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9-15,共7页
研究卷口鱼的年龄和生长特点 ,得出卷口鱼的体长与鳞长的关系式为 :L =5 0 974 + 33 15 9R ;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 :m =1 395 2× 10 - 5L3 10 62 ,以及卷口鱼的生长方程、体质量生长速度 (dm/dt)、体质量生长加速度 (d2 m/dt2 ... 研究卷口鱼的年龄和生长特点 ,得出卷口鱼的体长与鳞长的关系式为 :L =5 0 974 + 33 15 9R ;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 :m =1 395 2× 10 - 5L3 10 62 ,以及卷口鱼的生长方程、体质量生长速度 (dm/dt)、体质量生长加速度 (d2 m/dt2 )、体长生长速度 (dl/dt)和体长生长加速度 (d2 l/dt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口鱼 年龄 目体长 鳞长 体质量 生长速度 生长加速度
下载PDF
彭泽鲫两个雌核发育克隆与三个鲫鱼品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良国 赵俊 陈湘粦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6,共4页
在发现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 (H和L) 的基础上, 对彭泽鲫两个克隆和银鲫(D系)、缩骨鲫、野鲫共 5个鲫鱼品系进行RAPD分析。结果 30个引物中有 22个扩增效果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 彭泽鲫 (L) 与银鲫 (D) 的遗传相似率最高 (0 ... 在发现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 (H和L) 的基础上, 对彭泽鲫两个克隆和银鲫(D系)、缩骨鲫、野鲫共 5个鲫鱼品系进行RAPD分析。结果 30个引物中有 22个扩增效果良好, 统计分析表明, 彭泽鲫 (L) 与银鲫 (D) 的遗传相似率最高 (0 909091); 彭泽鲫 (H)、缩骨鲫和野鲫三者间的遗传相似率也较大, 其中彭泽鲫 (H) 和缩骨鲫的相似率 ( 0 862069 ) 高于二者与野鲫的相似率 (分别为0 828571、0 830986)。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 彭泽鲫 (L) 与银鲫 (D系) 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 暗示二者可能具有相同的遗传起源; 彭泽鲫 (H)、缩骨鲫和野鲫三者间的亲缘关系次之, 其中彭泽鲫 (H) 和缩骨鲫的亲缘关系较近, 推测二者可能起源于野鲫; 而彭泽鲫 (L) 与银鲫 (D系 ) 二者与彭泽鲫 (H)、缩骨鲫和野鲫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RAPD分析 亲缘关系 品系 银鲫 雌核发育 遗传分化 克隆 种群 鲫鱼
下载PDF
彭泽鲫两个雌核发育克隆的RAPD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良国 赵俊 陈湘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3-219,共7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进行比较分析。在使用的30个随机引物中有28个引物的扩增效果良好,两个克隆各5个样本共产生清晰可辨的扩增带2154条(其中克隆H为1088条,克隆L为1066条)。克隆H群体内的平均...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彭泽鲫种群内两个不同雌核发育克隆进行比较分析。在使用的30个随机引物中有28个引物的扩增效果良好,两个克隆各5个样本共产生清晰可辨的扩增带2154条(其中克隆H为1088条,克隆L为1066条)。克隆H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8070±0.015489,克隆L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7827±0.015203,两个克隆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52511±0.009692,群体内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清晰地表明了同一雌核发育克隆群体的遗传相似性和不同克隆群体间的遗传异质性。由NJ聚类法构建的分支树状图也很好地反映了两个雌核发育克隆群体及个体间的相互关系。在28个引物对两个克隆的扩增带中,一共可找到91条多态性片段,一些引物如Opj15、Opp8、Opq11和Opq14等,产生了非常丰富、稳定的多态性标记,可以作为两个雌核发育克隆的有效鉴别指标。彭泽鲫两个雌核发育克隆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进一步证实了彭泽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银鲫相类似,彭泽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对单性脊椎动物的进化理论研究和彭泽鲫的选种育种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雌核发育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异源精子激发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的表型分化现象 被引量:11
17
作者 赵俊 陈湘粦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7-301,共5页
种苗生产过程中 ,通过人工催情 (彭泽鲫雌鱼两次注射LRH A2 与HCG的混合物 ,尖鳍鲤雄鱼一次注射鲤鱼脑垂体 )获得卵和精 ,人工再行两种配子的混合。子代有 3种表型 :Ⅰ .雌性 ,形态同母本 ,为异种精子激发雌核发育的后代 ;Ⅱ .雄性 ,形... 种苗生产过程中 ,通过人工催情 (彭泽鲫雌鱼两次注射LRH A2 与HCG的混合物 ,尖鳍鲤雄鱼一次注射鲤鱼脑垂体 )获得卵和精 ,人工再行两种配子的混合。子代有 3种表型 :Ⅰ .雌性 ,形态同母本 ,为异种精子激发雌核发育的后代 ;Ⅱ .雄性 ,形态同母本 ,产生机理不明 ;Ⅲ .类似母本 ,但有一些父本特征 ,暗示有某重程度的核融合。子代中只有类型Ⅰ的情况最常见 ,只有或主要有类型Ⅱ的次之 ;类型Ⅲ时有发生 ,但比例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泽鲫 雌核发育 表型分化 性别分化
下载PDF
中国麦穗鱼属一新种(鲤形目,鲤科)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智 蓝宗辉 陈湘粦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77-980,共4页
作者于2001年在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天池采到鲤科鱼类8尾,经鉴定为1新种,定名为断线麦穗鱼Pseudorasbora interrupta sp.nov.。新种口上位、无口须,归入麦穗鱼属。新种与同属的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Temmincket Schlegel)相似,但... 作者于2001年在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天池采到鲤科鱼类8尾,经鉴定为1新种,定名为断线麦穗鱼Pseudorasbora interrupta sp.nov.。新种口上位、无口须,归入麦穗鱼属。新种与同属的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Temmincket Schlegel)相似,但有如下鉴别特征:侧线不完全,侧线鳞仅7-15枚;体较低,不及头长;上颌骨侧突和下颌骨冠状突较不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 鮈亚科 麦穗鱼 新种
下载PDF
雌核发育彭泽鲫子代及双亲组织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俊 崔淼 +1 位作者 庆宁 陈湘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96-101,共6页
采用7 5%(w)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丰产鲫及其母本彭泽鲫和父本尖鳍鲤的心、肝、肾、脑4种组织的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同工酶表型以及血清蛋白表型.结果表明:丰产鲫的血清蛋白和3种组织同工酶的电泳... 采用7 5%(w)聚丙烯酰胺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丰产鲫及其母本彭泽鲫和父本尖鳍鲤的心、肝、肾、脑4种组织的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酯酶(EST)同工酶表型以及血清蛋白表型.结果表明:丰产鲫的血清蛋白和3种组织同工酶的电泳图谱均与母本彭泽鲫相同而与父本尖鳍鲤显著不同.说明丰产鲫是彭泽鲫卵子在尖鳍鲤精子激发下的雌核发育后代,在血清蛋白和同工酶表型的水平上,异源父本对子代成体的表型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核发育 同工酶 血清蛋白 彭泽鲫 尖鳍鲤
下载PDF
鲂鱼的头骨发育及其适应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俊 陈湘粦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7-314,共8页
本文对鲂鱼(Megalobramaskolkovii)头骨的早期发育过程及其与鱼苗的存活功能需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头骨发育的全过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软颅阶段、咽颅膜骨附加阶段、脑颅开始骨化阶段、脑颅快速骨化阶段... 本文对鲂鱼(Megalobramaskolkovii)头骨的早期发育过程及其与鱼苗的存活功能需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头骨发育的全过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软颅阶段、咽颅膜骨附加阶段、脑颅开始骨化阶段、脑颅快速骨化阶段和骨化完成阶段。刚出膜仔鱼头部即有软骨存在,最先出现的硬骨是膜质上颌骨和主鳃盖骨,脑颅最先开始骨化的是基枕骨和侧枕骨,随后才是副蝶骨。头骨发育过程与鱼苗早期存活的功能需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科 鲂鱼 头骨 发育 适应 鱼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