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 被引量:73
1
作者 周和 孙宏慧 +1 位作者 陈湛生 李丽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797-5798,共2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原有降压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美托洛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连续治疗...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原有降压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美托洛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连续治疗1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P=0.011);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0)。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室性早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美托洛尔 高血压心脏病 室性早搏
下载PDF
胺碘酮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湛生 刘苏陵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9-330,共2页
目的 观察胺碘酮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2例 ,给予口服胺碘酮 1 0 0~ 6 0 0mg/d ,随访 3~ 2 4个月。结果 胺碘酮治疗 1~ 3个月的有效率为 84 % ,4~ 6个月的有效率为 77% ,7~ 1 ... 目的 观察胺碘酮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72例 ,给予口服胺碘酮 1 0 0~ 6 0 0mg/d ,随访 3~ 2 4个月。结果 胺碘酮治疗 1~ 3个月的有效率为 84 % ,4~ 6个月的有效率为 77% ,7~ 1 2个月的有效率为 6 9% ,1 3~ 2 4个月的有效率为 6 3%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1 4 %。结论 胺碘酮是疗效好、比较安全的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药物 ,且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防治 阵发性心房颤动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湛生 刘苏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远期预后。方法 选择CHF患 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氯沙坦(50- 100mg/d)。在治疗前和观察期满3年时,...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远期预后。方法 选择CHF患 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氯沙坦(50- 100mg/d)。在治疗前和观察期满3年时,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 指数(CI)。结果 3年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75.0%和25.0%(P<0.05),病死率分 别为32.5%和8.3%(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心功能(NYHA)分级,LVEF、SV、CI均显著改善(P< 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氯沙坦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CHF 治疗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湛生 《广州医药》 2004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的发病机理 ,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8例 (87 5 % )经强化血液透析治愈 ,3例经心包穿刺引流治愈 ,1例...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的发病机理 ,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8例 (87 5 % )经强化血液透析治愈 ,3例经心包穿刺引流治愈 ,1例需行心包切开减压术治疗而治愈 ,无 1例死亡。结论 强化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毒症性心包炎疗效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合并症 尿毒症性心包炎 心包切开减压术 心包穿刺引流
下载PDF
小柴胡汤联合痰热清治疗肺心病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悦斐 许坚 +1 位作者 陈武君 陈湛生 《陕西中医》 CAS 2022年第12期1709-1712,共4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预后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CCP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比...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CP)预后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CCP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肺泡气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肺动脉压力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1、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再入院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CP效果较好,且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小柴胡汤 痰热清注射液 肺功能 炎症反应 生存率
下载PDF
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1例
6
作者 陈湛生 成珍青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979-979,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异常 血液透析 失衡综合征 防治
下载PDF
叶酸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陈湛生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观察叶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效果。方法:64例稳定HD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没有口服叶酸,B组口服叶酸15mg/d,3个月后,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A、B两组血浆中总同型半胱... 目的:观察叶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效果。方法:64例稳定HD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没有口服叶酸,B组口服叶酸15mg/d,3个月后,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A、B两组血浆中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结果:A组tHcy(μmol/L)为(18.34±6.38);B组tHcy(umol/L)为(9.27±2.71),P<0.01。结论:对HD患者,采用口服叶酸15mg/d治疗HHcy,可使tHcy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流透析 叶酸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指数和MAP与抗氧化系统活性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叶广森 陈湛生 王莉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26-27,30,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指数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抗氧化系统活性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05例,根据心指数分为<4.5 L/min/m^2(65例)和≥4.5 L/min/m^2(40例),另根据MAP值为65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指数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与抗氧化系统活性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05例,根据心指数分为<4.5 L/min/m^2(65例)和≥4.5 L/min/m^2(40例),另根据MAP值为65 mm Hg为分界点进行分组,检测两组抗氧化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水平,并分析其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心指数<4.5 L/min/m^2组抗氧化指标SOD、GP和CAT均高于心指数≥4.5 L/min/m^2(P<0.05);MAP<65 mm Hg组患者上述抗氧化指标与MAP≥65 mm 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心指数≥4.5 L/min/m^2和MAP≥65 mm Hg组患者合并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塞、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指数越高,并发氧化应激反应越严重,同时增加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指数 MAP 抗氧化系统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活性氧簇和一氧化氮在预测胰腺炎患者病情变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叶广森 陈湛生 王莉 《内科》 2018年第3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活性氧簇(R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在预测胰腺炎病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5例,入院2d内检测患者血清ROS和NO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ROS和NO水平差异;比较是否发生MODS、发生胰腺... 目的探讨检测活性氧簇(R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在预测胰腺炎病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5例,入院2d内检测患者血清ROS和NO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ROS和NO水平差异;比较是否发生MODS、发生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患者血清NO和ROS水平;制作ROC工作曲线,分析检测血清ROS和NO水平对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价值。结果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NO和ROS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MODS、发生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患者血清NO和ROS水平分别高于不发生MODS、不发生胰腺坏死、不合并感染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ROS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合并MODS的AUC值为0.914,检测NO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合并MODS的AUC值为0.663。结论通过检测患者的ROS和NO水平,能较好地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是否会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活性氧簇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