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培养与多项炎症标志物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叶蔚蔚 陈炜豪 +3 位作者 雷文晖 刘玉梅 叶永玲 季青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期155-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长期双腔导管血流感染时各种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筛选出合适的炎症指标与血培养同时检测,并评估对诊断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长期双腔导管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g-1月至2016年12月行双腔导管的血液透...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长期双腔导管血流感染时各种炎症指标水平的变化,筛选出合适的炎症指标与血培养同时检测,并评估对诊断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长期双腔导管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g-1月至2016年12月行双腔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511例,确诊后分为双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35例(感染组),非双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476例(非感染组)。两组患者疑诊'-3日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多种炎症指标,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进行分析。结果511例行双腔导管血液透析患者中,确诊为双腔导管相关血流感染35例(6.85%);确诊当日,感染组各项炎症指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培养、PCT和TNF—α与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导管血流感染的关联度高,而CRP、WBC和中性粒细胞比例与感染关联度低。结论血培养、PCT和TNF—α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长期双腔导管血流感染临床诊断率,可以作为良好的诊断指标,且可有效改善血培养由于污染所造成的假阳性及敏感性不高所造成的假阴性,及时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培养 炎症标志物 双腔导管 血流感染
下载PDF
电压波动和闪变对整流桥后电解电容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炜豪 林志贤 王星光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4-67,共4页
电网电压存在波动和闪变,使整流桥后电解电容器的纹波电流明显增加,导致其损耗增加和使用寿命缩短。为了分析该现象的成因和机制,利用三角函数模型定性分析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引起电解电容器纹波电流的变化情况,同时推导验证了其有效值... 电网电压存在波动和闪变,使整流桥后电解电容器的纹波电流明显增加,导致其损耗增加和使用寿命缩短。为了分析该现象的成因和机制,利用三角函数模型定性分析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引起电解电容器纹波电流的变化情况,同时推导验证了其有效值变大的现象。同时还介绍了电容器纹波电流的测试方法,并采用具有傅里叶分析功能的示波器对实际样机的纹波电流进行测试分析,获得了支持理论分析的实验数据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波动 闪变 电解电容器 纹波电流
下载PDF
新型更换转角绝缘子的紧线器
3
作者 陈炜豪 区泽超 赵英朗 《电子乐园》 2021年第12期197-198,共2页
由于地形因素的限制,10kV 架空导线不能全部直线布线,所以在导线转弯的位置存在转角杆。而导线的转角张力,会使转角杆上的绝缘子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受力状态。因此,在更换转角杆绝缘子的时候,需要用人手或吊车将导线拉开至绝缘子水平方向... 由于地形因素的限制,10kV 架空导线不能全部直线布线,所以在导线转弯的位置存在转角杆。而导线的转角张力,会使转角杆上的绝缘子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受力状态。因此,在更换转角杆绝缘子的时候,需要用人手或吊车将导线拉开至绝缘子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位置。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更换转角绝缘子的紧线器,通过选择挂环孔调节可升降挂环于导线水平,用紧线器锁定导线并固定绝缘子,创造人员更换时的作业空间,减少繁琐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角杆 绝缘子 调节 效率
下载PDF
全国第19届“经略资源”杯幼儿主题绘画比赛
4
作者 刘思祺 宗益璠(指导) +17 位作者 涂舜宇 张艳(指导) 嵇子宸 朱勇辉(指导) 陈舒心 林雅丽(指导) 陈炜豪 朱雯娟(指导) 常隽怡 王亚珍(指导) 刘蕊洁 周娟(指导) 尹雨佳 钱佩(指导) 刘念 程俣(指导) 钱嘉妍 朱星羽(指导)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20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下载PDF
可疑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陈炜豪 张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 总结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可疑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相... 目的 总结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可疑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26例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66岁女性患者,术前检查提示左侧肾上腺占位(考虑嗜铬细胞瘤)并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根据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最终考虑诊断为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并腺瘤样增生,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的26例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患者资料,亚洲中老年女性多见(22例),左侧多发(17例),大部分(19例)由体检发现,通常表现为无痛性囊性肿块,大体呈类圆形,镜下可见甲状腺样组织,并见甲状腺样滤泡,滤泡腔内见嗜酸性胶质样物,部分区域可见滤泡与肾上腺皮质混杂,通常无肾上腺髓质成分,囊壁被覆扁平上皮细胞或甲状腺滤泡样细胞、可见核重叠,偶见核沟和包涵体,类似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核,但未见砂粒体。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PCK、EMA、TTF-1、Tg、Vimentin阳性,提示甲状腺分化,BRAFV600E、KRAS基因突变阴性。治疗以完整切除肿瘤为主,预后良好。结论 肾上腺内异位甲状腺罕见,确切发生机制有待研究,临床术前不易辨识,应与肾上腺肿瘤、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乳头状癌等鉴别,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完整切除肿瘤为主,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甲状腺 肾上腺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倾斜狭缝法的光学镜头MTF测量研究
6
作者 邱震 陈炜豪 雷亮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24年第6期44-50,共7页
随着光学镜头在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快速且准确地评价镜头的成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这一需求,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测量仪已经得到研发并投入使用。其测量方法主要有垂直狭缝法和倾斜刃边... 随着光学镜头在工业自动化检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快速且准确地评价镜头的成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这一需求,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测量仪已经得到研发并投入使用。其测量方法主要有垂直狭缝法和倾斜刃边法,但垂直狭缝法需保证狭缝与传感器严格对齐,在实际操作难以实现。而倾斜刃边法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其微分过程导致噪声放大且无法避免,从而影响测量结果。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倾斜狭缝法。该方法解决了倾斜刃边法中的噪声放大问题,同时适用于倾斜狭缝的情况,从而实现精确的MTF测量。该方法在去噪方面采用多帧图像像素平均的方法去除随机噪声得到狭缝图;截取图像部分纯背景区域求像素均值作为背景噪声的值,用该图减去该值去除背景噪声。此外,针对此狭缝图引入了一种新的求质心方法。首先以图像的一行或一列的线扩散函数(Line Spread Function,LSF)中最高像素值为中心,遍历其左右像素以确定有效狭缝区域,对此区域数据应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得到亚像素级的质心位置。以当前行或列获得的质心位置为中心,以相机像元尺寸的0.25倍亚像素间距对各像素位置进行离散采样并归档,将沿着狭缝方向对落入同档位的像素值进行均值计算,从而得到4倍超采样的亚像素级线扩散函数。倾斜狭缝法不仅能精确计算狭缝的倾斜角度,而且能精确测量镜头的MTF。对实验中影响MTF测试精度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外先进仪器的对比中,该方法在超采样前的奈奎斯特频率以内,MTF值的测量误差小于1%;超采样后,在2.6倍奈奎斯特频率以内,测量误差小于1.3%。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实用性,表明其能够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这一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购买国外先进MTF测试仪昂贵和难以自主控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调制传递函数 线扩散函数 倾斜狭缝法 最小二乘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