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地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现状调研分析
1
作者 梁艳娉 陈燕柔 +3 位作者 梁运啸 白飞虎 吴斌 王省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390-395,共6页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华南地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内镜治疗的现状。方法本研究通过网络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全面了解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开展门静脉高压EGVB内镜治疗的基本情况,包括预防EGVB的内镜治疗...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华南地区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GVB)内镜治疗的现状。方法本研究通过网络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全面了解华南地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开展门静脉高压EGVB内镜治疗的基本情况,包括预防EGVB的内镜治疗方案、急性EGVB的处理、胃底及特殊类型静脉曲张的处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基础治疗与内镜治疗的随访等。医院的治疗方案选择使用百分率表示,并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不同省份医院对于我国指南的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华南地区共81家医院参与调研,调查显示内镜治疗的最主要适应证是控制急性EGVB(60.5%)。参与调研医院对于我国指南中EGVB一级预防的推荐意见(单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单纯内镜治疗)和二级预防推荐意见(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联合内镜治疗)的依从性为均为55.6%,不同省份之间无明显差异(P=0.976和0.186)。92.6%的医院首选内镜治疗处理急性EGVB,82.7%的医院在出血后12~24 h的时间窗内完成急诊内镜治疗。对于各种类型的胃底静脉曲张和异位静脉曲张,以组织胶为基础的内镜治疗(包括组织胶联合硬化剂注射和单纯组织胶注射)均为最常采用的术式。81.5%的医院将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常规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为普萘洛尔(80.2%)和卡维地洛(19.8%)。结论本研究证实多种预防和治疗EGVB的内镜治疗技术已在我国华南地区广泛开展,各级医院在开展急诊胃镜进行急性EGVB止血方面均较为积极,但对EGVB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总体指南依从性仍不理想,未来需进一步提升EGVB治疗的指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治疗 套扎 硬化剂 组织胶 问卷调查 指南依从性
原文传递
影响肝内胆管癌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莹 庹情松 +6 位作者 廖冰 梁倚华 陈燕柔 殷晓煜 赖佳明 梁力建 陈东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3-930,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管癌肝切除术后达到教科书式结局(TO)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5例肝内胆管癌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0例,女65例;年龄为60(26~... 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管癌肝切除术后达到教科书式结局(TO)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5例肝内胆管癌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0例,女65例;年龄为60(26~82)岁。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TO情况。(3)影响术后达到TO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Yates校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选择对应的统计学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指标诊断价值(最佳截断值)。结果(1)治疗情况。155例患者完成肝切除术,其中46例行小范围肝切除,109例行大范围肝切除;21例联合行胆管切除重建;95例行淋巴结清扫,其中41例淋巴结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15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0.0(95.0~720.0)min,术中出血量为300.0(50.0~15000.0)mL;ROC曲线计算达到TO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47.5 min、325.0 mL。155例患者中,44例术中输血,10例术后输血(其中5例为术中、术后均输血);7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39例为轻症并发症,35例为严重并发症。155例患者总住院时间为19(8~77)d。(2)TO情况。155例患者中,150例达到R 0切除,120例无主要术后并发症,106例围手术期无输血,79例住院时间无延长,152例术后30 d内无死亡,150例出院后30 d内无再入院。155例患者中,56例术后达到TO,99例术后未达到TO。(3)影响术后达到TO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减轻黄疸治疗、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无症状白细胞增多、术前总胆红素、术前碱性磷酸酶、术前CA19‑9、术前CA12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长径、T分期、N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达到TO的相关因素(χ^(2)=4.31、4.31、4.38、4.80,Z=-4.15,χ^(2)=10.74、15.44、16.59、27.53、6.53、6.77、9.26,P<0.05);胆道重建也是影响患者术后达到TO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减轻黄疸治疗、术前无症状白细胞增多、术前CA19‑9>35 U/mL、术前CA125>35 U/mL、术中出血量>325.0 mL是影响肝内胆管癌肝切除术患者达到TO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74.77,11.73,2.40,4.86,6.42,95%可信区间为1.80~113.39,1.19~115.54,1.04~5.53,1.78~13.26,2.41~17.11,P<0.05)。结论术前减轻黄疸治疗、术前无症状白细胞增多、术前CA19‑9>35 U/mL、术前CA125>35 U/mL、术中出血量>325.0 mL是影响肝内胆管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达到TO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肝切除术 教科书式结局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