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引进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初探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玖琳 唐茜 +3 位作者 单虹丽 王自琴 许燕 郭湘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83-88,共6页
以四川茶区主栽并主产红茶的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研究从浙江引进四川茶区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中茶302、浙农117的红茶适制性和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中茶302、浙农117的春、夏梢鲜叶的水浸出物含量范围为37.19%~42.19%、茶多酚含量为20.27... 以四川茶区主栽并主产红茶的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研究从浙江引进四川茶区的国家级茶树良种中茶302、浙农117的红茶适制性和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中茶302、浙农117的春、夏梢鲜叶的水浸出物含量范围为37.19%~42.19%、茶多酚含量为20.27%~29.50%、儿茶素总量为132.95~157.76 mg/g,均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酚氨比(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为4.25~9.81,也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具有红茶适制性;所制红茶内含物丰富,其特征成分茶多酚含量为11.81%~19.61%、儿茶素总量为18.69~39.13 mg/g;茶汤的茶黄素、茶红素含量均较高,分别为0.63%~0.74%、8.66%~9.90%,且茶红素/茶黄素范围为12.97~14.03,因此其具有滋味浓强、汤色红亮的物质基础。2个引进品种红茶均检出醇、醛、酮、酯、烯、烷烃类及未知化合物等7类50种香气成分,其中醇类香气物质含量最高,相对含量分别为64.06%、67.23%,芳樟醇及其氧化产物、香叶醇等香气主体成分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感官评价结果显示,2个引进品种所制红茶品质较优异且相当,均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所制红茶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品种 红茶 成分 品质
下载PDF
Al合金布线材料Fe掺杂最佳含量的理论分析
2
作者 陈玖琳 潘良玉 +1 位作者 樊世杰 范志新 《光电子技术》 CAS 2002年第3期168-170,共3页
介绍一个最佳掺杂含量表达式,应用此表达式分析计算了Al-Fe合金布线材料Fe掺杂最佳含量,定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关键词 Al-Fe合金薄膜 晶体结构 制备方法 最佳掺杂含量 理论计算
下载PDF
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薄膜的最佳掺杂含量理论计算 被引量:35
3
作者 范志新 孙以材 陈玖琳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382-1386,共5页
以铝掺杂氧化锌 (Al- doped Zn O,简称 AZO)和锡掺杂氧化铟 (Sn- doped In2 O3,简称 ITO)薄膜为例 ,建立了一个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薄膜的最佳掺杂含量的理论表达式 ,定量计算的结果 AZO陶瓷靶材中铝含量的理论最佳值为 C≈ 2 .9894% (... 以铝掺杂氧化锌 (Al- doped Zn O,简称 AZO)和锡掺杂氧化铟 (Sn- doped In2 O3,简称 ITO)薄膜为例 ,建立了一个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薄膜的最佳掺杂含量的理论表达式 ,定量计算的结果 AZO陶瓷靶材中铝含量的理论最佳值为 C≈ 2 .9894% (wt) ,ITO陶瓷靶材中锡含量的理论最佳值为 C≈ 10 .3114% (wt) ,与实验数据相符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半导体 透明导电薄膜 最佳掺杂含量
下载PDF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茶叶重金属、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及冲泡茶汤浸出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许燕 曾艳 +3 位作者 郭湘 陈玖琳 王自琴 唐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9-374,共6页
通过土壤盆栽实验,研究四种重金属As、Pb、Cr、Cd复合污染对茶叶重金属含量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冲泡次数下茶汤中四种重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条件下,茶叶中重金属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其高低顺序为Pb〉C... 通过土壤盆栽实验,研究四种重金属As、Pb、Cr、Cd复合污染对茶叶重金属含量及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冲泡次数下茶汤中四种重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条件下,茶叶中重金属积累量显著高于对照,其高低顺序为Pb〉Cr〉Cd〉As,其中,Cd在盆栽土壤中的添加量低于As,但在茶叶中的积累量高于Cd,表明Cd在茶树体内的迁移率高于As。复合污染茶叶中的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酚氨比值高于对照,从而降低了茶叶品质。四种重金属元素在茶汤中的浸出量均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减少,Cd、Cr、Pb和As的总浸出率分别为:18.0%~35.7%、14.8%~26.8%、15.4%~31.9%和13.7%~22.1%,Pb和Cd的浸出率大于Cr和As;四种重金属元素之间的络合作用,会影响重金属在茶叶中的累积量和茶汤中的浸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重金属 复合污染 生化成分 浸出率
下载PDF
AZO透明导电薄膜的特性、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38
5
作者 范志新 陈玖琳 孙以材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13,共4页
本文综述了 AZO透明导电薄膜的结构特点 ,电学和光学的特性 ,薄膜研究、应用和开发现状 。
关键词 特性 制备 应用 AZO 掺铝氧化锌 透明导电薄膜
下载PDF
二氧化锡薄膜的最佳掺杂含量理论表达式 被引量:23
6
作者 范志新 陈玖琳 孙以材 《电子器件》 CAS 2001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二氧化锡薄膜应用广泛。本文讨论掺锑和掺氟的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薄膜的最佳掺杂含量问题 ,建立模型并给出理论表达式 ,得出的最佳掺杂含量值与实验数据相符。
关键词 二氧化锡 最佳掺杂含量 薄膜 半导体材料
下载PDF
硫化锌纳米微晶锰掺杂最佳含量的一个简单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6
7
作者 范志新 陈玖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介绍一个从晶体结构出发建立的晶体结构配位数与最佳掺杂含量关系的一个简单的理论表达式,对硫化锌纳米微晶锰掺杂最佳含量作出理论计算,定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合。该理论也适用于其他电子薄膜材料的最佳掺杂含量问题。
关键词 硫化锌 锰掺杂 ZNS 纳米微晶 最佳掺杂含量 理论计算
下载PDF
SnO_2∶Sb气敏薄膜的最佳掺杂含量的理论计算
8
作者 潘良玉 陈玖琳 范志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5-317,共3页
本文介绍一个最佳掺杂含量表达式 ,应用此表达式定量计算了 Sn O2 ∶ Sb气敏薄膜的最佳掺杂含量 ,定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十分符合。
关键词 气敏元件 晶体结构 制备方法 最佳掺杂含量 理论计算
下载PDF
四川引进茶树品种茗科1号、铁观音、黄棪的红茶适制性与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自琴 唐茜 +2 位作者 陈玖琳 郭湘 许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197,共6页
以从福建茶区引进四川茶区种植的茗科1号、铁观音、黄棪3个高香乌龙茶良种为供试材料,四川主栽且主产红茶的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测定3个引进品种春、夏梢所制红茶的主要生化成分、香气组分,并进行感官审评,以了解其红茶适制性及... 以从福建茶区引进四川茶区种植的茗科1号、铁观音、黄棪3个高香乌龙茶良种为供试材料,四川主栽且主产红茶的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测定3个引进品种春、夏梢所制红茶的主要生化成分、香气组分,并进行感官审评,以了解其红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筛选适宜四川茶区推广种植的适制红茶的省外良种。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春、夏季所制红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其中春、夏季红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34.62%~40.25%,茶多酚含量为10.19%~15.07%,儿茶素总量为13.98~25.45mg/g;茶红素、茶黄素含量均较高,且茶红素与茶黄素比值为10.96~14.86。3个引进品种春、夏季红茶的咖啡碱含量为3.07%~4.04%,铁观音和黄棪显著高于对照,茗科1号则低于对照;但氨基酸含量为2.74%~3.86%,均低于对照。春季红茶中均检测出50种香气成分,以醇类物质最丰富,且3个引进品种的香叶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芳樟醇及氧化物含量则低于对照,属于香叶醇占优势的香气类型。感官审评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所制红茶香高味浓,花果香或蜜香明显,品质均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红茶 品质 引种
下载PDF
校本管理理念给学校带来变化的反思
10
作者 陈玖琳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年第6期20-20,共1页
近10年的校长生涯,制定了约100个制度,得到这么多教职工的拥护,让我惊异。在这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让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发挥宣传解释的作用,更主要的让教职工去思考,新制度就是在一个教师的建议下拟订的。这激发了... 近10年的校长生涯,制定了约100个制度,得到这么多教职工的拥护,让我惊异。在这制度制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让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发挥宣传解释的作用,更主要的让教职工去思考,新制度就是在一个教师的建议下拟订的。这激发了教师们的热情,所以我想,能否在我们校长的理念和教职工的理解、认同之间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是学校每个制度出台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理念 教职工代表大会 学校 反思 校本 制度制定 新制度 校长
下载PDF
早春霜冻对不同茶树品种芽叶的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湘 唐茜 +2 位作者 许燕 陈玖琳 王自琴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0-938,共9页
以种植在四川茶区的乌牛早等4个特早生茶树品种为材料,观测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遭受1级霜冻危害的芽叶与正常芽叶的长度、质量,测定芽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并进行茶样的感官品质审评.研究比较了早春霜冻对不同茶树品种新梢生长量、芽叶生... 以种植在四川茶区的乌牛早等4个特早生茶树品种为材料,观测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遭受1级霜冻危害的芽叶与正常芽叶的长度、质量,测定芽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并进行茶样的感官品质审评.研究比较了早春霜冻对不同茶树品种新梢生长量、芽叶生化成分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正常茶样,受冻茶样的芽长、芽重,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降幅分别为1.72%-7.76%、4.29%-10.26%、3.82%-20.06%、1.99%-8.31%;游离氨基酸组分、儿茶素组分总量的降幅分别为3.42%-8.17%、9.06%-21.78%.霜冻胁迫对氨基酸含量、游离氨基酸组分总量和儿茶素品质指数有显著性影响.感官审评结果也表明,各品种受冻芽叶所制茶样的品质均下降.研究结果还显示,早春1级霜冻对名山特早芽213、福选9号的芽叶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的影响程度大于川茶3号和乌牛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春霜冻 茶树 生化成分 制茶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